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80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首先通过量子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多尺度冲击技术研究固相TNT晶体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初始分解反应路径及其产物组分变化.通过综合分析键长变化、电子布居和中间产物的存在寿命三个要素给出了不同冲击波速(3-15 km/s)下2类可能的初始分解路径:在低速冲击下(≤7 km/s),TNT发生部分分解和聚合,分解主要源于C-NO2键的断裂,初始分解产物以NO2为主;在高速冲击下(≥9 km/s)则发生完全分解,分解主要始于六元环的形成,即NO2基团上的O与相邻CH3基团上的H相结合,然后六元环被打破,生成了OH自由基,初始分解产物以CN、CO、C2和OH为主.另外,根据模拟数据我们从理论上给出了TNT(ρ0=1.7 g/cm~3)冲击Hugoniot关系为Us=3.377+1.363 u.随后以分子光谱理论为基础,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获取这些主要分解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谱、荧光发射谱及振动分辨的荧光发射谱.此项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TNT高温高压状...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 3d轨道模型和μ-K-α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建立了Oh、D4h对称晶体场局部结构参数与光谱精细结构、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RbCdF3∶ Ni2晶体的光谱精细结构和EPR谱.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63.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Co-Mo催化剂,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结果表明,硫化态K-Co-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结构的物种存在,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还以一种Co-Mo-S相的形式存在,Co-Mo-S的晶相结构与MoS2类似.结合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o-Mo-S的形成促进了样品催化活性的提高.此外,EXAFS结果还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对K-Co-Mo样品中Mo物种晶粒尺寸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对CogS8粒子则影响不明显.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并且在氢气中处理过的样品中Mo物种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64.
EXAFS研究Ni-B和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步辐射EXAFS技术定量地研究化学还原法制备的Ni-B和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中Ni原子的局域环境结构随退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Ni-B和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初始样品:Ni-Ni最邻近配位壳层的平均键长RNi-Ni、配位数N、热无序σT、结构无序σs分别为0.275nm,11.9.0.0069nm,0.034nm;0.276nm,12.4,0.0067nm,0.035nm,Ni-B最邻近配位壳层的RNi-B,N, σT,σs分别为0.215nm,2.7,0.0055nm,0.0048nm;0.214nm,2.0,0.0058nm,0.0042nm,Ni-Ni配位的σs很大,是其σT的4-5倍,比Ni-B配位的σs大近一个数量级,在300℃退火后,Ni-B样品开始发生晶化生成晶态Ni3B,其RNi-Ni和σs分别为0.254nm和0.011nm,σs降低近2倍;而.3%原子比的Ce掺入后使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温度升高100℃左右。在500℃退火后,Ni-B样品的结构参数与Ni箔的相近,但Ni-Ce-B样品中的Ni-Ni配位的σs仍为0.0073nm,Ni-B配位的N为1.2,表明稀土元素Ce(以CeO2)显著增强了Ni与B的相互作用,且同时使退火晶化成的Ni晶结构产生畸变。  相似文献   
65.
张金龙  何斌等 《催化学报》2001,22(2):157-160
在常温下制备了具有不同钛含量的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介孔分子筛HMS.XRD谱表明,这些Ti-HMS样品呈现出很好的六方晶形,经焙烧后,Ti-HMS样品的UV吸收光谱和XAFS谱结果表明,在Ti-HMS(1)和Ti-HMS(2)骨架中的钛离子以四配位存在,而在Ti-HMS(10)至少有部分钛是以六配位存在,在NO存在的情况下,在273K下光催化剂Ti-HMS受紫外光照射后,导致NO分解生成N2,O2和N2O。实验结果表明,具有高分散四配位钛的Ti-HMS(1)使NO以高效率、高选择性分解生成N2和O2;随着钛含量的增加,其光催化活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66.
SEELFS对Mg-Al复合氧化物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XAFS类似原理,对MgO和Mg-Al复合氧化物[Mg(Al)O]中Mgk-边的SEELFS(SurfaceExtendedenergyLossFineStructure)一阶微分谱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了Mg近邻原子的配位距离。研究发现,同MgO比较,由于Al^3^+的引入,使[Mg(Al)O]中的Mg-mg配位距离增加,配位数降低,而Mg-O的配位环境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7.
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低温下凝聚态SiH-4进行了Si的1 s NEXAFS理论研究,对不同的模型研究表明,此时凝聚相SiH-4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68.
利用高分辨光谱技术他NH2(A~2A1,090)423(F1/F2) 在单次碰撞条件下的精细态色散光光谱,发现NH2(A~2A1)在与团壳层分子碰撞传能过程中,母能级的自旋-转动耦合守恒,从实验上直接证实了在开壳层- 壳层分子碰撞过程中电子自旋为一旁观者的假设;由于长程作用力造成子能级有保持原来自旋-转动耦合的倾向。  相似文献   
69.
胡云  张继彦  江少恩  王哲斌  蒲昱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5):052002-1-052002-7
介绍了在大型激光装置上进行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谱压缩物态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为获得高质量EXAFS谱在神光III原型装置上进行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玻璃靶球、CH靶丸和金球作为EXAFS谱测量的背光源,通过多发次叠加、光子数累积的方法获得了信噪比良好的金属Ti在常温常压下的EXAFS谱,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实验测得的金属Ti EXAFS谱拟合结果与同步辐射实验拟合结果相吻合,表明实验设计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影响EXAFS谱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光子计数、测量系统谱分辨率、噪声以及实验器件上的瑕疵。  相似文献   
70.
应用X射线异常散射技术研究了[Ni70Co30(25A)/Cu(20A)]20多层膜的界面结构, 结果表明, 退火前后Cu/Ni70Co30和Ni70Co30/Cu界面的温度行为不同.对于制备态样品, 界面结构是非对称的, 在Cu/Ni70Co30界面, 存在一个8A厚的CuNi3过渡层和一个4A厚的NiCo层. 然而, Ni70Co30/Cu界面却不存在任何扩散. 285\textcelsius 2h退火后,Ni70Co30/Cu界面开始发生扩散, 产生了一个12A厚的CuNi2Co过渡层. X射线能量分别在Co, Ni, Cu K吸收边附近的X射线漫散射实验, 揭示了在Ni70Co30/Cu多层膜的界面处, Cu与Ni和Co具有不同的横向关联长度, 显示了不均匀的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