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1篇
  免费   314篇
  国内免费   1906篇
化学   4904篇
晶体学   62篇
力学   76篇
综合类   104篇
数学   363篇
物理学   1392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35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51.
聚偏氟乙烯(PVDF)膜与一些有机弱碱作用脱氟化氢(HF)生成表面为一氟乙炔(PFA)的膜。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脱HF的PVDF膜的共轭链结构比较规整。X光电子能谱、反应深度和接触度的分析表明, PVDF脱HF反应主要发生在膜表面。脱HF的PVDF膜(PFA)经各种掺杂剂掺杂后电导率上升5~6个数量级, 最高可达10^-^4s/cm, 且在掺杂过程中出现出的性质不同于聚乙炔。  相似文献   
952.
合成了13个标题化合物ROCOCH2CH2SnCl3.L (R=C1-5烷基;L=DBSO, HMPA), 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n-PrOCOCH2CH2SnCl3.DBSO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该晶体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P212121; a=1.062, b=1.427, c=1.635; Z=4。该化合物为含有分子内羰基配位和Lewis碱配位的具有畸变八面体构型的单分子有机锡化合物。研究了CH3OCOCH2CH2SnCl3.L和醇的酯交换反应, 提出了分子内Lewis酸催化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53.
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有关配体存在下,利用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配位反应合成了四种铜(Ⅱ)配合物(配体分别为联吡啶、双二苯基膦乙烷、2-氨基吡啶、苯并咪唑)。同时又利用双齿有机膦配体(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dppe=双二苯基膦乙烷,dppp=双二苯基膦丙烷,dppb=双二苯基膦丁烷)和金属铜盐的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四种一价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经X射线四圆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由直接法和Fourier合成方法解出。利用电子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氧化加成配位和还原取代配位反应的机理。初步建立了一套简单有效的合成铜(Ⅰ,Ⅱ)配合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54.
鲁晓明  刘顺诚  刘育  卜显和  洪少良 《化学学报》1997,55(10):1009-1018
为研究大环化合物对客体分子的选择性, 合成了通式为[NaL(Et2O)]2Na2Mo8O26的三种新型N-对R苯基氮杂15冠5八钼多酸钠超分子配合物(其中L分别为: N-苯基氮杂15冠5、N-对氯苯基氮杂15冠5和N-对甲苯基氮杂15冠5), 进行了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等结构参数的表征, 对R基为CH3的标题配合物作了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a,a=1.4590(4)nm, b=1.3817(3)nm, c=1.7639(5)nm, β=112.67(2)°, V=3.281(1)nm^3, Mr=2021.3, Dc=2.11g/cm^3,μ=2.37mm^-^1, F(000)=2048, R=0.045和Rw=0.057, 与[Na.(DB18C6)(CH3OH)M6O19和[Na(DB24C8)]2M6O19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大环化合物不仅对客体金属离子有分子识别性, 而且对与之抗衡的多酸阴离子也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955.
本文合成了邻香兰素白氨酸合Cu(Ⅱ) 1, Ni(Ⅱ) 2, 邻香兰素苯丙氨酸合Ni(Ⅱ) 3及邻香兰素丙氨酸合Zn(Ⅱ) 4四种配合物。对其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及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用微分和积分法进行分析, 推断了第一步热分解反应机理, 得到了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方程此外, 还得到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补偿效应数学表达式。  相似文献   
956.
5-取代苯氨基-6-苯基-1,2,4-三嗪-3-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铣基-N-取代茜基硫代甲酰胺与氨基脲缩合后,环化可何成4,6-二取代-5-硫酮-1,2,4-三嗪-3-酮.本文报道将其缩氨基脲中硫甲基化,然后在碱性条件下, 改变成环方式,合成九个5-取代苯氨基-6-苯基-1,1,4-三嗪1-3-酮.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核磁,质谱等予以证实.探讨了两种不同成环原因.  相似文献   
957.
β-环糊精与联苯类衍生物的包合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β-环糊精(主体)与联苯及其衍生物(客体)的包合反应。用多种谱学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由连续变量法确定了主-客体包合物组成均为2:1, 根据高分辨核磁共振光谱主体内腔质子(3-H)化学位移的变化求出了包合物的稳定常数, 对包合物的形成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58.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15-C与16-C单键的14β-甲磺酰氧基对映-贝壳杉烷(烯)(6,7和8)在Zn-EtOH体系中的重排反应, 它们均能重排成6, 7, 5, 5并环系统的化合物3, 12, 13a和13b。8重排时生成一个8-OEt化合物, 为这类化合物重排时经过阳离子中间体提供了一个证据。  相似文献   
959.
二(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四羰基二铁化合物[η^5-RC5H4Fe(CO)]2(μ-CO)2(R=SiMe3, 1; Si2Me5, 2)与HgCl2反应得到的预期的Fe-Fe键被断裂的铁氯化物6(R=SiMe3)和8(R=Si2Me5)及铁氯汞化物5(R=SiMe3)和7(R=Si2Me5)。硅桥连的类似物R^1[η^5-C5H4Fe(CO)]2(μ-CO)2(R^1=SiMe2, 3; SiMe2OSiMe2, 4)。由上述反应除得到预期产物外, 还分离到相应的歧化产物R^1[[η^5-C5H4Fe(CO)2HgCl](R^1=SiMe2, 10; SiMe2OSiMe2, 13)与R^1[η^5-C5H4Fe(CO)2Cl]2(R^1=SiMe2, 11; SiMe2OSiMe2, 14), 讨论了歧化产物的生成原因。对产物5-14的结构用元素分析、IR, ^1H NMR 进行了表征, 并测定了5的晶体结构。5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a=1.1648(3), b=0.7484(4),c=1.6823(5)nm, β=106.55(2)°, V=1.405(2)nm^3, Z=4, Dx=2.29g.cm^-^3。  相似文献   
960.
毛希安 《波谱学杂志》1995,12(5):551-555
引用实例综述了NMR在主族元素溶液无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内容包括碱金属负离子的确认,非水溶液中离子对和聚集体的确认以及无机盐溶剂化和水解产物的确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