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4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1464篇
化学   8154篇
晶体学   194篇
力学   582篇
综合类   123篇
数学   1218篇
物理学   361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515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575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871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960篇
  2010年   687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623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19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7篇
  1974年   11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型含氟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芳醚酮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电性能及机械性能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宇航、电子及核能等高技术领域 [1] .氟元素的引入可以降低材料介电常数、折光指数和吸水率 ,提高热稳定性、溶解性和阻燃性 ,增加材料透明度 ,使这类聚合物在光电子、光学和微电子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倍受关注 [2~ 4 ] .本文在合成含三氟甲基苯侧基的聚芳醚酮 [5] 的基础上 ,设计并合成了新型的含氟量更高的单体和聚合物 ,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  [3,5 -二 (三氟甲基 ) ]苯代对苯醌 (自制 ) ;锌粉 ,A.R.级 ,天津化学试剂一厂产品 ;…  相似文献   
122.
烟酸对酸性硫酸盐体系铜电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溶液A: 0.8 mol•L-1硫酸铜,0.6 mol•L-1硫酸,5.0×10-5 mol•L-1氯离子,1.0×10-4 mol•L-1聚乙二醇的溶液,溶液B:在溶液A中加入2.0×10-2 mol•L-1烟酸,pH为0.5,运用循环伏安和计时安培法研究玻碳电极上铜的电沉积行为.结果表明,铜的电沉积过程经历了晶核形成过程,其电结晶按瞬时成核和三维生长方式进行.烟酸的加入对铜的电沉积具有阻化作用,但不改变铜的电结晶机理.沉积层的X射线衍射表明Cu为面心立方结构,在烟酸存在下沉积层出现(220)高择优取向,这可能是烟酸在Cu(220)晶面上发生强烈吸附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3.
A convenient synthetic pathway to 2-aryl-5,6-dihydro-4H-benzo[f][1,2,4]triazolo[1,5-α]azepine derivatives 7 was developed. The synthesis was based on the cycloaddition of the 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 a-acetoxy azo compounds 3 with Ar-CN in the presence of AlCl3 and the consecutive ring enlargement.  相似文献   
124.
酰胺是肽的基本结构单元, 而且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与酰胺联系的氢键对蛋白质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蛋白质模型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研究的一部分, 报道了甲酰胺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  相似文献   
125.
通过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分离二氢叶酸还原酶体系中二氢叶酸、四氢叶酸、 NADP、 NADPH和酶5种组分,在含0.002%Brij-35的pH 9.18 50 mmol/L 的硼砂缓冲溶液中,5种组分在18min内得到基线分离.通过对其产物四氢叶酸峰面积的定量测定,计算出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米氏常数,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6.
The nitro group in tertiary or secondary aliphatic nitro compounds is replaced by hydrogen or deuterium on treatment with tributyltin hydride or tributyltin deuterid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7.
吸热碳氢燃料裂解镧改性混合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和镧离子交换改性的USY、ZSM-5分子重申及混合分子筛,考察了NNJ-150在USHY、HZSM-5和两者混合物以及镧改性单分子筛和混合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解反应。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中添加镧,对NNJ-150的单分子裂解反应有明显影响;混合分子两种分子筛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低温(500℃)下,LaUSY LaZSM-5(75:25)混合分子筛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高(41.48%),催化剂寿命较长(35min以上),能有效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的吸热能效。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合成了部分烷基化三氟乙酰化的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DP-TFA-β-CD),并把它与普通聚硅氧烷OV-7混合制备出了柱效高、热稳定性好的手性石英毛细管柱。与直接涂DP-TFA-β-CD相比,混合固定相能在较短分析时间内对卤代烃、醇、酯、γ-内酯、胺等对映体有更好的拆分。  相似文献   
129.
采用水辅助方法(water-assisted fabrication method),分别以4-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和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苯乙炔(MEH-PPV)两种功能高聚物为成膜材料,冷凝水滴为模板,利用水滴在聚合物溶液表面的自组装,制备出了两种纳米层次以上的蜂窝状有序多孔聚合物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其形貌、电学性质和荧光图像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0.
Dimethylformamide (DMF) acts as an efficient source of carbon monoxide and dimethylamine in the palladium-catalyzed aminocarbonylation (Heck carbonylation) of p-tolyl bromide to provide the dimethylamide. Addition of amines to the reaction mixture in excess delivers the corresponding aryl amides in good yields. The amines employed, benzylamine, morpholine, and aniline, all constitute good reaction partners. The reaction proceeds smoothly with bromobenzene and more electron-rich aryl bromides, but electron-deficient aryl bromides fail to undergo aminocarbonylation. The reactions are conducted at 180-190 degrees C for 15-20 min with microwave heating in a reaction mixture containing imidazole and potassium tert-butoxide: the latter is required to promote decomposition of the DMF solvent at a suitable rate.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controlled microwave irradiation as an energy source for the rapid heating of the carbonylation reaction mixture are demonstrated. The carbonylation procedure reported herein, which relies on the in situ gener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serves as a convenient alternative to other carbonylation methods and is particularly applicable to small-scale reactions where short reaction times are desired and the direct use of carbon monoxide gas is imprac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