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9篇
  免费   2379篇
  国内免费   2010篇
化学   8672篇
晶体学   210篇
力学   747篇
综合类   150篇
数学   1342篇
物理学   514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579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497篇
  2017年   456篇
  2016年   652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757篇
  2013年   953篇
  2012年   1234篇
  2011年   1217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74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686篇
  2005年   572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In this paper,a Crank-Nicolson-typ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s proposed for computing the soliton solutions of a complex modifed Korteweg de Vries(MKdV)equation(which is equivalent to the Sasa-Satsuma equation)with the vanishing boundary condition.It is proved that such a numerical scheme has the second order accuracy both in space and time,and conserves the mass in the discrete level.Meanwhile,the resuling scheme is shown to be unconditionally stable via the von Nuemann analysis.In addition,an iterative method and the Thomas algorithm are used together to enhanc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In numerical experiments,this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single-soliton propagation and two-soliton collisions in the complex MKdV equation.The numerical accuracy,mass conservation and linear stability are tested to assess the scheme's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手性参数为(17,0)、(20,0)、(26,0) (10,10)、(12,12)、(15,15)的碳化硅纳米管的能带图,态密度及主要光学性质。结果表明:锯齿型与扶手椅型碳化硅纳米管均具有明显的半导体性质;在相近直径下,扶手椅型碳化硅纳米管带隙宽度要大于锯齿型碳化硅纳米管的带隙宽度;碳化硅纳米管的光吸收峰在100nm~200nm之间,可用于制作紫外线探测器件。  相似文献   
993.
根据通电的环向场(TF)线圈在磁场作用下将产生侧向力和径向力,提出了抗扭转支撑结构方案。该方案能够降低这两种力对 TF 线圈的影响,并且保证线圈连接面的紧密接触和绝缘层不会发生相对错动。对抗扭转支撑结构进行计算分析,确定该结构的受力方式以及传力路径。结果表明,在实验运行以及极端工况下结构的应力、位移能够到达设计要求,通过疲劳计算得出抗扭转支撑结构能满足 20 年以上的实验运行,能够保证 HL-2M装置安全、平稳和可靠的运行。   相似文献   
994.
在长距离高精度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为了减少后向反射光与光纤色散对传输精度的影响,本文在双波长光纤时间同步传输方法之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色散误差修正功能的双波长光纤时间同步传输方法.以自行研制的工程样机在长度约为800 km的实验室光纤链路上和1085 km的实地光纤链路上进行了实验测试,也是国内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实地光纤时间同步传输.在实验室光纤链路上,测得传输链路色散补偿后的色散时延误差为10 ps,时间同步标准差为5.7 ps,稳定度为1.12 ps@105 s,不确定度为18.4 ps.在实地光纤链路上,测得传输链路色散补偿后的色散时延误差为60 ps,时间同步标准差为18 ps,稳定度为5.4 ps@4×104 s,不确定度为63.5 ps.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对象是一种与“冻地”鸡血石外观高度相似的玉石,该种玉石半透明“地”中含有橙红色矿物。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对该玉石的宝石学及谱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玉石“地”的主要组成矿物为有序度较高的地开石、橙红色矿物为雄黄;地开石晶体为自形假六边形片状,约15~20 μm,厚2~4 μm,粒径均一且形态一致,集合体在三维空间无序排列;部分样品“地”中含有少量黄铁矿、萤石、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地”的红外光谱指纹区具有高岭石族矿物的主要特征峰,分别位于430,470,540,698,755,795,913,937,1 002,1 034和1 118 cm-1;官能团区以3 622,3 653和3 706 cm-1处的吸收峰为特征,3 622 cm-1吸收峰由内羟基OH1的面内伸缩振动引起,3 653 cm-1归属于内表面羟基OH2和OH4的同相伸缩振动;从高频峰到低频峰强度依次增大,且内表面羟基OH3伸缩振动引起的吸收峰位于3 706 cm-1,表明“地”为有序地开石;拉曼光谱测试表明“血”为雄黄,具有186,222,235,273,346和355 cm-1的特征拉曼位移,其中186和222 cm-1归属于S-As-S的弯曲振动,346和355 cm-1由As-S的伸缩振动引起;拉曼光谱同样可用于“地”的矿物组成研究,低频区具有133,241,266,336,436,463,747,792和914 cm-1的高岭石族矿物的特征位移,高频区可见三个与红外光谱相似的阶梯状谱峰,3 624 cm-1强度最大,归属于OH1的伸缩振动,次强峰3 646 cm-1由OH2和OH4的同相伸缩振动引起,归属于OH3的伸缩振动峰强度最小且位于3 706 cm-1,高频区拉曼位移特点指示“地”为地开石,且有序度较高,与红外光谱测试结论一致。尽管研究样品的“地”与“冻地”鸡血石的主要组成矿物相同,为地开石,且具有外观细腻、温润等特点,但其“血”并非辰砂而是雄黄,所以不应与鸡血石混淆,其正确的珠宝玉石名称应为“粘土矿物质玉”。  相似文献   
996.
C-2位单取代降冰片烯衍生物中降冰片烯环存在各向异性,且多数为外型和内型异构体的混合物,导致其结构解析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制备了单一构型的C-2位羧基和羟甲基取代的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基础上,利用1H NMR、DEPT135、1H-1H COSY、1H-13C HMQC、1H-1H NOESY谱和相应的耦合裂分信息,对外型-5-降冰片烯-2-羧酸、内型-5-降冰片烯-2-羧酸、外型-5-降冰片烯-2-甲醇和内型-5-降冰片烯-2-甲醇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归属,并探讨了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取代基种类及空间构型对1H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核磁共振(NMR)射频线圈振铃信号产生原理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场环境下由环状间隙腔线圈与螺线管线圈构成的收发分离式短死时间射频线圈设计方案,采用优化调谐匹配网络提高发射效率;根据射频线圈方案需求设计了快速切换的射频开关及驱动.在此基础上依据仿真结果制作了短死时间射频线圈,并应用于自主研制的低场9.51 MHz便携式NMR谱仪系统,进行NMR实验,结果显示可将收发切换时间缩短至10 μs以内,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in-plan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and planar Hall effect in non-magnetic HfTe5 thin layers.The observed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as well as its sign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critical resistivity anomaly temperature Tp.Below Tp,th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is negative with large negative magnetoresistance.When the in-plane magnetic field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urrent,the negative longitudinal magnetoresistance reaches its maximum.The negative longitudinal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in HfTe5 thin layers is drama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duced by the chiral anomaly as observed in Weyl and Dirac semimetals.One potential underlying origin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reduced spin scattering,which arises from the in-plane magnetic field driven coupling between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 states.Our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in topological electronic systems and the device potential of HfTe5 in spintronics and quantum sensing.  相似文献   
999.
感知矩阵的构造是压缩感知从理论走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托普利兹感知矩阵能够支持快速算法且与离散卷积运算相对应,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然而常用的随机托普利兹感知矩阵因其元素的不确定性,使得它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诸多约束,例如内存消耗较高和不易于硬件加载.基于此,本文结合双极性混沌序列的内在确定性和托普利兹矩阵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双极性混沌序列的托普利兹块状感知矩阵.具体地,首先介绍了双极性混沌序列的产生并分析了它的统计特性.其次,构造了双极性托普利兹块状混沌感知矩阵,从相关性方面证明了新建的感知矩阵具有近乎最优的理论保证,并同时证实了它满足约束等距条件.最后,研究了该感知矩阵针对一维信号和图像的压缩测量效果,并与典型感知矩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感知矩阵对这些测试信号具有更好的测量效果,而且它在内存开销、计算复杂度和硬件实现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地,该感知矩阵非常适用于多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压缩感知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A novel and highly efficient thiophenquinolone-based red iridium(III) complex bearing a bulky fluorophenyl moiety i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complex shows intensive red phosphorescence (596 nm with shoulder at 642 nm), high phot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0.62) and broad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81 nm). The bulky fluorophenyl moiety introduced into the complex c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lectroluminescence with the maximum current efficiency, power efficiency and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up to 29.0 cd/A, 30.4 lm/W and 17.6% due to the effective steric hindrance in solid st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