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1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化学   946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13篇
物理学   7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酰胺型手性固定相直接拆分克仑特罗对映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酰胺型手性固定相用于正相高效液相直接拆分 β2 受体兴奋剂克仑特罗。讨论了三元流动相中正己烷、1,2 二氯乙烷和甲醇含量的变化以及柱温和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优化了实验条件 :流动相为V(正己烷 )∶V(二氯乙烷 )∶V(甲醇 ) =5 4∶38∶8,柱温为 17℃ ,流速为 1 0mL/min ;并对拆分的机理加以探讨。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72.
合成子Ni替代铁酸稀土复合氧化物LaF31-xNixO3(x=0.1-0.6),对样品进行了XRD、IR及Mossbauer谱测试,结果表明:x=0\1,0\2,0\3的样品为正交相,x=0.5,0.6的样品为菱方相;伴随相结构从正交向菱方结构的转变,IR谱上Fe(Ni)-O键伸振动谱带向高频移动近20cm^-1,Mossbauer谱测试表明Fe均处于+3自旋态,Ni离子以+3价进入晶格。  相似文献   
73.
镓(Ⅲ)-茜素红体系的吸附伏安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敬中  孙德志  魏西莲 《分析化学》1994,22(10):1048-1050
本文对镓(Ⅲ)与茜素红络合物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伏安法作了研究,确定了电极过程.在HAc-NH_4Ac(pH4.06)缓冲溶液中茜素红存在下,用1.5阶微分吸附伏安法测定镓,其线性范围是1×10~(-10)~1×10~(-7)mol/L,其检测限为1×10~(-10)mol/L,并用此法测定了中草药中的痕量镓.  相似文献   
74.
对催化裂化装置(FCCU)沉降器内结焦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焦形态主要有4种,丝状焦、滴状焦、块状焦和颗粒状焦。各种结焦形态的成因机理不同,微观结构及生长过程也不同。丝状焦是由铁、镍金属元素催化烃类气体,以及易生焦物发生脱氢缩合反应,以催化剂颗粒形成结焦中心并逐渐长大形成细丝状焦炭;滴状焦是由稠环芳烃脱氢缩合反应而生成,高沸点未汽化油滴黏附在催化剂颗粒或器壁表面形成“焦核”,即由重芳烃、胶质、沥青质脱氢缩合反应和二烯烃聚合环化反应而生成的;块状焦是高沸点未汽化油滴相互溶解后,再脱氢缩合反应或聚合环化反应而形成的结焦;颗粒状焦是油气在气相中脱氢缩合反应或聚合环化反应形成的微小结焦颗粒相互团聚形成的颗粒簇。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的结焦一般是上述几种结焦过程的组合,是催化结焦和非催化结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环境样品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塑料一般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纤维、碎片或颗粒。环境中的微塑料来源广泛,性质稳定,是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理想载体。微塑料易被浮游生物、鱼类及低等生物误食,并在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发生转移和富集,对食品安全存在潜在风险。开展微塑料分析技术研究是研究微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迁移、转化、归趋和生态毒理效应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环境样品中微塑料的采集、分离提取、定性鉴别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针对现阶段微塑料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了环境中微塑料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6.
宋煜  周丽萍 《化学教育》2018,39(13):30-37
鉴于当前学生化学意志素质缺乏的问题,探讨以认知、情绪唤醒、情感、意志为主控目标,在预习、尝试学习、交错搭配合作学习中,开展CAFP教学研究,以促成情意因素对认知的调动、动力、强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77.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钼基体半径对金刚石膜残余应力的影响,得出了膜内径向应力、轴向应力、剪切应力分布的等值线图。结果表明:径向应力在膜内大部分区域为压应力,其最大值随着钼基体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轴向应力在金刚石膜的侧面边缘处出现了较大的拉应力,且其值随着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与此同时在侧面膜/基界面边缘处出现了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剪切应力的最大值随着钼基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此结论可以在金刚石膜制备过程中,对应力进行有效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8.
零折射率材料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超构材料.它性质奇特,应用广泛,不仅活跃在科研前沿,也很值得推介到物理课堂.本文从经典电动力学出发,理论分析并数值模拟了零折射率材料内部电场、磁场的分布特性,以及零折射率材料平板的电磁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双零折射率材料的平板,在与空气阻抗匹配的条件下,其透过率不随平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始终保持为1;而单零折射率材料的平板的透过率随着平板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特殊透射特性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理解零折射率材料的特性以及设计零折射率材料的功能器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9.
在不同酸度条件下(pH=3.0,6.0,7.4,9.0)诱导人血清白蛋白(HSA)进行质子化或去质子化,以研究其与小分子2,2',4,4',5,6'-六溴联苯醚(BDE154)的结合情况.首先将HSA与BDE154进行半柔性对接,发现BDE154与HSA周围的残基,如:酪氨酸150、赖氨酸195、赖氨酸199等存在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然后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HSA在不同质子化状态下的动力学行为和热力学性质,可知过多的正电荷使HSA或者HSA-BDE154的系统稳定性变差.最后对HSA-BDE154的结合自由能进行预测,并对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进行二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HSA-BDE154复合物体系中随着酸度的增大,配体的结合对HSA的去螺旋过程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以3,5-二甲(丙)基-4-氨基-1,2,4-三唑为配体,与CuI在H2O/MeCN混合溶剂热合成了2个构型不同的Cu4I4超分子化合物{[Cu2(aadmtrz) I2]·CH3CN}n(1)和[Cu2(dptrz) I]n(2)(aadmtrz=4-((1-氨乙基)-氨基)-3,5-二甲基-1,2,4-三唑,dptrz=3,5-二丙基-1,2,4-三唑),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X射线粉末衍射及单晶衍射等表征。2个配合物中Cu4I4构型不同,配合物1中,Cu4I4簇连结成一个8环椅式-椅式结构,通过配体连接成(4,4)二维菱形格子结构;而配合物2中,Cu4I4簇呈畸变的立方烷结构,构成了含有19.5%孔隙率三维孔洞聚合物,其结构可简化为(3,4)-连接的拓朴结构。同时,在常温下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