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性二茂金属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宗刚  吕士杰 《分子催化》1996,10(2):149-159
手性二茂金属膦配体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及新进展牟宗刚,吕士杰,周宏英,傅宏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二茂铁膦配体,烯丙基化合物,二茂钌膦配体,不对称合成,不对称催化,均相催化1前言众所周知,催化作用的研究已成为近代化学的...  相似文献   

2.
徐小红  周宏英 《分子催化》1997,11(5):374-378
β-环糊精衍生的手性氧膦配体在烯烃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徐小红周宏英陈静傅宏祥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β-环糊精手性膦配体不对称氢甲酰化铑催化剂分类号O643.32糖是一类含有丰富的手性碳原子的天然化合物,一些单...  相似文献   

3.
几种自制手性配体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吕士杰王来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手性配体不对称羰基化不对称烷基化分类号0643.32不对称催化的核心问题是手性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绝大多数手性催...  相似文献   

4.
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合成是不对称催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手性胺膦配体因同时含有"软"的磷原子和"硬"的氮原子而具有丰富的配位化学性能和优秀的不对称诱导能力.本文总结了本研究组最近设计合成的手性环状胺膦配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铁催化酮的不对称还原中的应用.手性1,2-环己二胺与双(2-甲酰基苯基)苯基膦通过[2+2]环缩合反应能够顺利获得手性22元环的亚胺膦配体21,该配体经Na BH4还原后生成大环胺膦配体22.利用手性大环胺膦配体22与Fe3(CO)12原位生成的催化体系,能够高活性、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包括杂环芳香酮在内50多种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和不对称氢化反应,其S/C(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最高可达5000:1,产物手性芳香醇的光学纯度高达99%ee.  相似文献   

5.
非螯合型手性双膦在苯乙烯的不对称催化氢甲酰化中的应用吕士杰,成克军,周宏英,郑燕,傅宏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黄梁仁(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福州350002)关键词手性双膦,不对称氢...  相似文献   

6.
栗艳丽  袁振东  侯燕 《化学通报》2024,87(2):190-202
手性螺环配体和催化剂已被公认是一类优势手性配体和催化剂。手性螺环配体的相关研究,促进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发展。根据螺环骨架类型进行分类,分别讨论具有螺[4.4]壬烷骨架、螺二氢茚骨架、螺[4.4]壬二烯骨架以及螺二色烷骨架的手性螺环双膦配体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为今后发展新的不对称催化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烯烃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作为合成手性仲醇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钯-单膦催化剂对该类反应有着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由于结构稳定、易于合成及修饰、催化性能独特等优点,手性单膦配体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基于二茂铁骨架的平面手性膦配体、基于联芳基骨架的轴手性膦配体以及手性亚磷酰胺酯配体在烯烃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取得了优异的催化效果.详细总结了近年来钯-单膦催化剂催化的烷基烯烃、苯乙烯及其衍生物、1,3-二烯烃等底物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轴不稳定配体应用于不对称催化有其独到的特点, 不同于传统的轴稳定手性配体. 综述了轴不稳定的噁唑啉、双膦、单膦、双羟基及N—O等配体的开发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手性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一直是不对称有机合成和催 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大量的单齿、双齿和多齿磷配体被合成出来并成功 地应用于不对称催化研究。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手性磷配体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戴慧聪  陈惠麟 《分子催化》2000,14(6):426-440
光学活性的膦配体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合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 ,已相继出现 2 0 0 0多个新手性膦配体 .经多年的大量研究积累 ,以 BINAP为代表的几个手性膦配体已用于生产有用的光学活性物质 ,工业上应用的成功极大地推动了手性膦化学的基础研究 .目前 ,对新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探索以及新的手性膦配体的设计合成研究非常活跃[1] .我们重点介绍 1 990年以后报导的手性膦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方面的应用 .1新的手性双膦配体具有 C2 轴对称性的双齿膦配体 ,以其优良的结构特征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大量的具有 …  相似文献   

11.
邹贵祥  贾卫民 《分子催化》1998,12(5):381-384
自从1966年第一个不对称催化反应[1]问世以来,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是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由于手性配体是手性催化剂产生不对称诱导和控制的源泉,因此,人们对手性配体研究得较为深入,已经出现了上千种不同结构的手性膦配体,其中手性双膦配体较多,而三齿膦配...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效实用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对手性药物的简洁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对于发展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尤为关键.综述了基于苯并氧杂膦烷结构的P-手性单膦和双膦配体的设计理念以及它们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这类配体具有P-手性、刚性,大位阻和富电子等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并且易于衍生化,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偶联、环化和加成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这些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发展促进了一系列重要药物分子的高效不对称合成.  相似文献   

13.
手性膦化合物在不对称催化、药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手性膦可作为配体与金属配位或作为有机催化剂用来催化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含膦亲核试剂对缺电子烯烃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可以用来直接构建手性膦化合物.总结了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类重要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以及小分子催化剂促进的缺电子烯烃的不对称氢膦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苗晓  王来来 《分子催化》2014,(3):282-293
正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是合成手性药物、农药和精细化工中间体的重要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过渡金属/配体配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得到工业化应用,典型的实例如孟山都公司采用手性双齿膦配体DIPAMP生产L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手性亚膦(磷)酸联二萘酚酯及手性亚膦(磷)酸联二萘酚胺酯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应用中的最新进性。  相似文献   

16.
手性膦配体的合成及应用是不对称有机反应中的重要研究领域.按照手性膦配体的手性中心以及配体结构的不同,对近二十年来在不对称合成中所报道的高效手性膦配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类配体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甘露醇和山梨醇为原料,合成了2个新的手性膦配体,并用这些新的手性膦配体与钯原位生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得到R构型的2-苯基丙酸甲酯,其ee值分别为28.5%和13.6%。  相似文献   

18.
在不对称催化研究中,手性膦配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有许多高效的手性膦配体报导,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手性化合物[1].BINAP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人们对BINAP进行了各种修饰并将其应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也时有报导[2].我们课题组应用近年发明的新型手性钒催化剂成功地用于偶联反应,合成了7,7'-二取代BINOL[3],进而合成了7,7'-二取代的BINAP系列配体1~5.  相似文献   

19.
崔坤  李公强  夏纪宝 《有机化学》2022,(5):1567-1568
<正>手性有机磷化合物在不对称金属和有机小分子催化以及手性医药材料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手性膦配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制备手性有机磷化合物的方法经常从化学计量的手性助剂出发,或通过手性拆分外消旋有机磷化合物.近年来随着不对称催化的快速发展,通过一系列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构建手性有机磷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华  周其林 《化学学报》2012,70(13):1427-1438
手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是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 本文从手性配体及手性催化剂、不对称催化新反应、新方法和新策略三个方面简要评述新世纪以来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从新世纪初至今, 手性单磷配体得到了复兴, 出现了如MonoPhos、SiPhos、DpenPhos等高效单齿亚磷酰胺酯配体; 磷原子手性(P-手性)配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如BenzP*、ZhanPhos、TriFer等已成为新的高效手性双膦配体; 螺环骨架手性配体成为新世纪手性配体设计合成的亮点, 除了SiPhos、SIPHOX、SpinPHOX等高效手性螺环配体外, 手性螺环吡啶胺基磷配体SpiroPAP的铱催化剂成为目前最高效的分子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氢化新反应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如非保护烯胺、杂芳环化合物及N-H亚胺的氢化等反应都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 自组装手性催化剂、树枝状手性催化剂、铁磁性纳米负载的可回收手性催化剂, 以及“混合”配体手性催化剂等新方法和新策略也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得到了应用. 然而, 手性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不对称氢化研究仍然充满挑战, 也期待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