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Ⅲ.V_2O_5/TiO_2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V2O5负载量的V2O5/TiO2催化剂并用于甲苯气相选择氧化制苯甲醛.在VTi-10催化剂上,可获得苯甲醛产率12.0%的最佳结果.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氧性质.发现载体TiO2上V2O5以晶相和高分散态两种形式存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中V4+和V5+可调整到一定比例并趋于稳定,该调整时间约为100min.  相似文献   

2.
王翔  袁贤鑫 《分子催化》1996,10(4):294-298
利用BET、XRD、H2-TPR,O2-TPD-MS等测试手段,并结合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焙烧温度对V2O5/TiO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同时探讨了V2O5/TiO2催化剂上较适合于甲苯气相选择氧化的氧浓度和空速。结果表明,催化剂在773K活化,氧浓度7%,空速14,000h^-1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PR、XRD和BET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2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V2O5负载量为6(wt)%的催化剂,在593K时反应,得到了转化率20.5%,苯甲醛产率8.3%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4.
王翔  陈平 《分子催化》1995,9(5):373-379
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V-Ti-Al-O催化剂并用于甲苯的气相选择性氧化制苯甲醛,考察了接触时间、氧浓度、V2O5负载量以及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用TRP、D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催化剂在773K时活化,接触时间1.5秒,氧浓度21%时,可获得较好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5.
用固体离子交换法制备了V2O5/ZSM-5和V2O5/丝光沸石两类催化剂。通过XRD,LRS,XPS和Sg测定表征了V2O5在分子筛上的分散状态。用吡啶吸附红外光谱法和正丁胺非水溶液回滴法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用ESR研究了甲苯在催化剂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不同,它们吸附甲苯的能力也不同,对甲苯气相选择氧化的活性和选择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甲苯选择氧化成苯甲醛的能力还与V2O5在分子  相似文献   

6.
微波条件下V2O5/TiO2低温选择氧化甲苯制苯甲酸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考察了甲苯选择氧化过程中催化剂床层温度、O2/甲苯比、原料气总空速、V2O5担载量和添加氧化物助剂等条件对V2O5/T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当床层温度在250℃,O2/甲苯摩尔比6和原料气总空速10000h-1时,1%MoO3-8%V2O5/TiO2上的苯甲酸和苯甲醛的收率分别达到41%和14%.与传统加热的催化过程相比,苯甲酸和含氧化物的收率均有较大的提高.还初步探讨了微波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V2O5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状态与表面酸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XRD,XPS研究了V2O5在γ-Al2O3,SiO2,TiO2等载体上的分散状态,测定了最大分散容量。结果表明,V2O5在γ-Al2O3和SiO2上能形成亚单层分散,分散容量分别为理论单层量的60%和45%;V2O5在TiO2上优先形成单层,然后形成多层结构。V2O5在γ-Al2O3上分散可使表面酸性有所增加;V2O5在SiO2上分散使表面酸性剧增,酸位数和表面V^5+的摩尔比高达0.5左右;  相似文献   

8.
在V2O5/TiO2催化剂中添加K+,发现当K+/V摩尔比为0.04-0.07时,催化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利用BET、XRD、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随K+添加量的不同,V2O5/TiO2催化剂结构和表面活性氧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影响了催化剂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9.
就SO_2,V_2O_5担载量和反应温度对活性炭担载的V_2O_5催化剂催化还原NO活 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SO_2对此催化剂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与 V_2O_5担载量和反应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较低V_2O_5担载量(重量百分比为1%~5%)时, SO_2对催化活性有明显正效应,而在较高V_2O_5担载量(>7%)时,这种促进作用消失,甚 至有负效应.低于180℃,SO_2的存在毒化催化剂,但高于此温度反而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对SO_2的促进作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讨论,结果说明其来源于SO_2在催化剂表面 的吸附,并形成SO~2-_4,从而增加了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CaO/La2O3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颜其洁 《分子催化》1996,10(1):33-40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催化性能。适当配比的CaO/La_2O_3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纯La_2O_3或CaO,在钙含量为24%和81%(Ca/(ca+La))处,C_2选择性和C_2收率分别出现两个峰值。同时还发现,13%CaO/La_2O_3样品显示出良好的低温催化性能,在550℃反应温度下获得了31.5%的甲烷转化率和45%的C_2选择性。并采用XRD、XPS和Co_2TPD等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CaO/La_2O_3体系催化剂上没有检测到新物相产生。但是,催化剂中CaO与La_2O_3两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利于表面活性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曹荣  陈燕馨 《分子催化》1994,8(5):365-374
在常压下,以O2作氧化剂,评价了不同MoO3/SiO2(2─15Mowt%)催化剂对甲烷选择氧化为甲醛的反应性能,发现SiO2上担载的活性组分有一个最佳值,对应最佳催化活性.分别考察了添加V、Fe、Ni、Cr、Cu氧化物对MoO3/SiO2催化剂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活性和选择性的调变作用.MoO3/SiO2添加体系使甲烷的转化率都有所提高,但甲醛选择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比较好的是MoO3·V2O5/SiO2催化剂,并研究了不同Mo/(Mo+V)(原子比)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V2O5添加量有最佳值.采用TPR、XRD、C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关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grafting)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中压反应装置中进行,以69%(wt)环己烷、20%(wt)的环己烯、10%(wt)的苯、1%(wt)的噻吩混合液为反应液,以噻吩、环己烯和苯的转化率作为催化剂的HDS、HYD、BHD活性指标.结果表明,经TiO2调变后,其HDS、HYD、BHD活性都较原来高,对于不同MoO3含量的MoO3/(TiO2-SiO2),HDS、HYD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当MoO3含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活性随MoO3含量线性上升,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对苯几乎没有加氢活性,显示出很高的环己烯加氢选择性.通过分散阈值与其HDS、HYD活性的关系可知,分散阈值可作为优化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CrOx/SiO2催化剂上丙烷在CO2气氛中脱氢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RD、UV-vis  DRS、ESR和微分吸附量热等技术,考察了铬担载量分别为2.5、5和 10wt%的 CrOx/SiO2催化剂的结构、表面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上存在多种Cr的氧化态和聚集形式。随着Cr担载量从2.5wt%到10wt%的逐渐增大,催化剂表面占主导地位的Cr物种由CrO3单体转为多聚CrO3和Cr2O3晶相。在 CO2气氛中催化剂对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的大小顺序为 2. 5wt% CrOx/SiO2 >5wt% CrOx/SiO2>10wt% CrOx/SiO2,反应过程中的原位 ESR和 UV-visDRS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活性中心为Cr5+, Cr5+可由催化剂预处理过程中 Cr3+的氧化及丙烷反应过程中 CrO3单体的还原产生,在反应中 CO2可使Cr3+重新氧化为Cr5+。  相似文献   

15.
王翔  袁贤鑫 《分子催化》1997,11(2):101-106
在V2O5/TiO2催化剂中分别添加Li、K、Cs等碱金属离子,利用BET、XRD、XPS、H2TPR、O2-TPD-MS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在添加不同碱金属离子 后,其结构表面活性氧发生了很大变化,K离子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反应选择性;Li离子能提高催化剂活性,但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使反应选择性下降;在693K以下,Cs离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均  相似文献   

16.
对硅胶负载钒磷氧化物(VPO) 催化剂( n(V)/ n(P) = 1) 催化2 ,6二氯甲苯(DCT) 氨氧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考察了反应温度、空气/DCT 比和氨/DCT 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氨氧化反应影响较大,空气/DCT比和氨/DCT 比对反应的影响不很大. 最佳反应条件为: T= 673 K, n(air)/n(DCT) = 30 , n(NH3)/n(DCT)= 6 . 在此条件下,DCT转化率为90 % , 产率为57 % . 与使用(NH4)2[(VO)3(P2O7)2] 催化剂的文献报道值相比,反应温度降低40 K, 产率提高34 % .XRD分析结果表明, VPO/SiO2 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以均匀分散的无定形状态存在,而未负载的VPO催化剂中存在αVOPO4 和βVOPO4 晶相.  相似文献   

17.
在VPO催化剂中添加Pr,用XRD,LRS,XPS,ESR和^31P固体核磁共振考察了催化剂的相组成和钒的氧化态,用NH3-TPD和吡啶吸会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酸量。将催化剂应用于正丁烷选择氧化生成顺酐的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当Pr/V原子比=0.05时,活性相(VO)2P2O7的量增加,表面酸性增强,正丁烷转化率和生成顺酐的选择性都有所提高,而Pr/V≥0.10时,(VO)2P2O7的  相似文献   

18.
CO在Ni/TiO2上的吸附成键及活化解离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CC-DV-X_α方法模拟研究了Ni/TiO_2催化体系及CO在该体系上的吸附,结果表明,Ni沿金红石(110)面接近TiO_3时,体系在Ni—O距离为0.18nm处能量最低,这与实验结果一致。负载后的Ni与TiO_2之间有较强的电子效应。金红石的中心Ti原子对体系催化性能无明显直接影响,但表面上与同Ni相联的O直接键合的Ti参与了金属→CO电子反馈作用,从而影响体系的催化性能。CO吸附于Ni/TiO_2后,σ轨道失去电荷,π轨道得到电荷,但π轨道得到的电荷量大于σ轨道失去的电荷量,因此,CO的活化主要是通过催化体系的反馈作用完成的。△(1π—4σ)和△(5σ—4σ)更能体现CO的吸附强度。CO/Ni/TiO_2中C—Ni相互作用比Ni原子簇及Ni/Al_2O_3吸附CO后的C—Ni作用要弱一些,因而催化活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以Hβ沸石为基础,通过TiO_2改性及硫酸铵处理制备了SO-TiO_2-Hβ-Al_2O_3催化剂,并由XRD、XPS、NH_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表面性质、酸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焙烧温度使SO-TiO2-Hβ-Al2O3的酸量大幅度增加,强酸比例增大,并产生部分增强酸中心。高强度的酸性中心中,以L酸中心为主;550℃焙烧的样品能使沸石表面上SO与TiO_2间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高温焙烧则使浓度下降;该催化剂明显促进了丙烯与异丙醇的醚化反应,丙烯转化率由8.0%增高到15.9%。关键词  相似文献   

20.
Fe—Mo/KZSM—5上甲醇氧化为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景林  李斌 《催化学报》1999,20(4):429-43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Mo/HZSM-5和Fe-Mo/KZSM-5分子筛催化剂,利用NH3-TPD和O2-TPD对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吸附O2物种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温度、Mo/Fe摩尔比,空气/甲醇摩尔比及WHSV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Fe-Mo/KZSM-5催化剂上,适宜的反应条件下,甲醇转化率接近100%,甲醛选择性达到90.6%,同时还进行了96h的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