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溴2,3-萘酞菁锌(Ⅱ)的合成及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溴萘酞菁锌;四溴2;3-萘酞菁锌(Ⅱ)的合成及非线性光限幅特性  相似文献   

2.
四苯氧基酞菁镁、锰、铝和锌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新的酞菁配合物4,4,4,4-四苯氧基酞菁镁[TPhOPcMg(Ⅱ)],锰[TPhOPcMn(Ⅱ)Ac],铝[TPhOPcAl(Ⅲ)Cl],锌[TPhOPcZn(Ⅱ)]测定了它们的IR,UV-Vis光谱,在DMF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势(E1/2),电子转移速度常数,在乙腈中的荧光性质及锰的配合物在不同电位下的光谱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从两种氨基酞菁锌出发,经一步反应,合成出了两种四苯甲亚胺基酞菁锌(Ⅱ),并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表征.对合成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从取代基与酞菁(Pc)大环之间的共轭形式、空间位阻效应、溶剂效应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相应氨基酞菁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了比较.发现外围(2,9,16,23位)取代产物2a的取代基R与Pc大环有较强的π-Ⅱ共轭,内围(1,8,15,22)取代产物2b的取代基R与Pc大环有较强的sp^2-Ⅱ共轭.  相似文献   

4.
高锰酸钾降解2-萘酚-6-磺酸钠合成了"分子碎片"4-磺酸钾基邻苯二甲酸(1)。1在钼酸铵催化下,用固相法合成了四-磺酸铝酞菁(2)。采用氨基转化的方法,2经磺酰氯化和Hinsberg磺酰胺化反应分别合成了四-磺酰氯铝酞菁(3)和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4)。1~4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并对4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先合成了“分子碎片”4-磺酸邻苯二甲酸,然后以该“分子碎片”为原料,钼酸铵为催化剂,无水氯化锌为模板剂合成并分离得到了具有C4h结构的四磺酸基酞菁锌(ZnPCS4)单异构体.同时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猝灭法研究了ZnPcS4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4-磺酸钾邻苯二腈为原料合成了水溶性四磺酸酞菁(H2PcTS)及其金属配合物(ZnPcTS, FePcTS, CoPcTS), 通过透析法提纯得到了纯度较高的产物.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及循环伏安(CV)等测试手段表征了四磺酸酞菁及其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结果表明, 磺酸酞菁在水溶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聚集现象, 金属离子的配位会对磺酸酞菁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产生影响. 研究了磺酸酞菁作为光敏剂催化氧化1,5-萘二酚的反应, 发现FePcTS/H2O2催化体系对1,5-萘二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 氧化产物主要为5-羟基-1,4-萘醌. 比较了不同溶液pH值对FePcTS和H2PcTS催化能力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该反应的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吸收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了四磺酸酞菁铝、钴、锰(AlPcS4、CoPcS4、MnPcS4)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常数,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常数的数量级皆为105L/mol。以氯血红素(HE)、布洛芬(IB)和L-色氨酸(TRP)为分子探针,络合竞争法确定了AlPcS4、CoPcS4和MnPcS4与BSA的结合点是SiteⅠ和SiteⅡ。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4,4′,4″,4′″-四磺酸酞普钼的一种新的固相合成法及其荧光特性。初步研究证明其量子产率高于四磺酸酞菁锌,在已知过渡金属酞菁配合物中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氮盐方法合成含酞菁锰乙烯基咔唑单体,再经自由基共聚合,分别获得了具有光电导性能的含酞菁锰聚合物Ⅰ、Ⅱ、Ⅲ.讨论了采用IR、VV/Vis、元素分析、原子吸收等手段对单体和聚合物Ⅰ、Ⅱ、Ⅲ的结构表征,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光电导机理  相似文献   

10.
在强有机碱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7烯(简称DBU)存在下,MnCl2与邻二氰基苯在某些二元醇溶剂中可高效合成Mn(Ⅱ)Pc(Pc表示酞菁),同时研究了不同溶剂对合成产物的物种及产率的影响和不同氧化态锰的酞菁配合物在一些醇溶剂中的互变现象  相似文献   

11.
梁强  韩爱霞  牛丽红  张复实 《有机化学》2004,24(9):1052-1056
以空心酞菁(H2Pc)为原料,采用取代基转化法,经过氯磺酰化和酯化合成了空心酞菁磺酰氯和空心酞菁磺酸对甲氧基苯酯,经元素分析,1H NMR,IR,UV-Vis等方法,确定了空心酞菁磺酰氯和空心酞菁磺酸对甲氧基苯酯的组成分别为H2Pc(SO2Cl)4和H2Pc(SO2-p-OC6H4OCH3)4.结果表明,此两种产物在空心酞菁的苯环上引入取代基后,长波吸收增强,溶解度高,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磺化2,3-萘酞菁锌(Ⅱ)、钴(Ⅱ)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DMSO(二甲基亚砜)、乙醇、水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萘酞菁配合物的Q带与相应的酞菁配合物Q带相比,电子吸收光谱红移80~90nm,荧光光谱红移约100nm,荧光强度也显增加.在金属萘酞菁中引入磺酸基,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Q带发生红移,但是影响不大、对于相同中心金属的配合物,改变溶剂的种类对配合物的电子吸收光谱的Q带影响较大.在金属萘酞菁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时,在相同溶剂中与无取代萘酞菁相比发生荧光光谱Q带红移,荧光强度增大.但在萘酞菁环上继续引入磺酸基时,荧光强度反而减少.磺化萘酞菁钴比磺化萘酞菁锌有较大的荧光强度.不同浓度下的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说明金属萘酞菁有集聚倾向、能形成基激缔合物.  相似文献   

13.
四磺酸酞氰锌四钾盐的合成与表征;四磺酸酞氰锌四钾盐;磺酸邻苯二甲酸单钾盐;磺酸邻苯二甲腈单钾盐;  相似文献   

14.
四-4-(烷氧基-羰基)酞菁铜(Ⅱ)的合成、结构及其成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两种新型取代酞菁铜(Ⅱ)配合物:四-4-(戊氧基-羰基)酞菁铜(Ⅱ)(A)和四-4-(癸氧基-羰基)酞菁铜(Ⅱ)(B),并通过元素分析、ESR、~1H-NMR和FT-IR进行了表征.用可见光谱研究了它们在氯仿溶液中的聚集形式;用X-ray粉末衍射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固相堆积排列结构.两种配合物的氯仿溶液在亚相(水)上的π-A曲线表明,它们均有明显的“气”“液”“固”变化过程;并能在不同的表面压力区间形成较好的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膜.  相似文献   

15.
胡兴  邹国林  林敏  赵庆  李湘 《化学学报》2008,66(3):385-390
利用四磺基铁(II)酞菁(FeTSPc)在木质素磺酸钠模板体系中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导电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物(PANI/LGS)。讨论了溶液pH 值、苯胺浓度、LGS浓度、H2O2浓度及反应时间对FeTSPc催化聚合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明显的pH值依赖性,pH(1.0~4.0)是合成导电聚苯胺所必须需的,其最适pH值为1.5。用元素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FTIR、循环伏安法、电导率测试、热重分析法等对PANI/LGS复合物表征, 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逆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四磺基铁(II)酞菁(FeTSPc)在木质素磺酸钠模板体系中模拟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导电聚苯胺/木质素磺酸复合物(PANI/LGS)。讨论了溶液pH 值、苯胺浓度、LGS浓度、H2O2浓度及反应时间对FeTSPc催化聚合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具有明显的pH值依赖性,pH(1.0~4.0)是合成导电聚苯胺所必须需的,其最适pH值为1.5。用元素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FTIR、循环伏安法、电导率测试、热重分析法等对PANI/LGS复合物表征, 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逆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17.
二吡啶四硝基酞菁钴的合成及光谱—电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以钼酸铵为催化剂,将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脲和氯化铵混合,于220℃加热合成四硝基酞菁钴,将此配合物溶于吡啶,于115℃加热反应6天合成了二吡啶四硝基酞菁钻配合物。并对二吡啶四硝基酞菁钴的氧化还原半波电势、电解氧化还原产物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金属酞菁的合成及其激光解吸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便的合成方法,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尿素为起始原料,经过亚胺化、硝化、氨解步骤,经固相熔融法分别合成四硝基酞菁铜和四硝基酞菁镍,最后经还原得四氨基酞菁铜和四氨基酞菁镍.然后分别测定无取代酞菁镍、四氨基酞菁铜和四氨基酞菁镍的激光解析质谱图,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并且化合物含量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刘尔生  吴谊群 《电化学》1999,5(1):80-85
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伏安曲线。呈现三对电流峰,表明存在三个可逆或准可逆酞菁配体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在水溶液中则不呈现准可逆行为,且波形改变很大。此外,还比较了四磺酸基酞菁锌的水溶液在自然光和红光(600 ̄700nm)照射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其氧化还原峰的数目和峰电位基本不变,但在红光照射下比自然光照射下的峰电流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20.
在非水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及N,N_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伏安曲线.呈现三对电流峰,表明存在三个可逆或准可逆酞菁配体的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在水溶液中则不呈现准可逆行为,且波形改变很大.此外,还比较了四磺酸基酞菁锌的水溶液在自然光和红光(600~700nm)照射下的循环伏安曲线,其氧化还原峰的数目和峰电位基本不变,但在红光照射下比自然光照射下的峰电流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