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将乙酰丙酮(AcAc)、乙酰乙酸乙酯(AcAcE)、苯甲酰基丙酮(BzAc)作为β-二羰基基团通过烷基化反应,引入到氯甲基聚苯乙烯(PSt-CH2Cl)微球,研究了该微球在硝酸铈铵(CAN)存在下引发丙烯酰胺(AAM)的接枝聚合,以接技前后β-二羰基功能化聚苯乙烯微球吸水率及氮含量的变化、颗粒的增重、ESCA及FT-IR光谱、显微照相等方法,对接枝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提出了接技聚合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负载型钛系催化剂MgCl_2/TiCl_4,NdCl_3/AlEt_3(SN-1催化剂)制备出组份比例变化的苯乙烯-乙烯共聚产物.共聚产物通过溶剂萃取分离、~13C-NMR、IR、动态粘弹谱进行表征,并初步进行了与聚苯乙烯(aPS)共混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SN-1催化剂能有效地催化苯乙烯与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含有均聚聚苯乙烯的共聚物复合物,其中的25mol%的苯乙烯参加了共聚.共聚产物与aPS共混可明显提高aPS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通过分段乳液聚合,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组成结构的三元共聚物—P(B—M—G)弹性体,并对此弹性体改性的PVC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组成结构的变化对改性体系的冲击性能有较大影响,改性PVC的冲击性能最高可达79kJ/m2.动态力学及SEM实验表明,PVC与改性体系系部分相容的共混体系,其断裂行为是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本文还对改性体系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6.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_(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co-St)中W_(MMA)大于0.6时,IPN仅有一个Tg;当W_(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_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溶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用分量(δh)与相态、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用同步法合成了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互穿网络聚合物[PU(PECH)/PMMAIPN],调节IPN中两组分组成比制备出由完全弹性体、增强弹性体、增韧塑料到脆性塑料多种高聚物合金材料.用DSC、动态力学谱、TEM对IPN的研究结果表明,PU(PECH)/PMMAIPN的两组分是完全相容的;同时对各种组成比的IPN材料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用相容性IPN中互穿、缠结结构解释其力学行为,并用SEM对断面形貌进行了观察解释.  相似文献   

8.
由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三聚磷酸钠(TPP)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三元复 合微球,探讨了体系中壳聚糖含量对复合微球的影响,以及离子种类及浓度和pH值对复合微球溶胀度的影 响。采用XRD、FTIR和SEM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组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S和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CS含量的增加,PVA的结晶性逐渐降低,复合微球的粒径约为400~950 μm,表面较为粗糙;随着CS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平衡溶胀度先增大再减小,CS/PVA/TPP复合微球在pH值为3~8的溶胀度最大,且在同一种溶液中,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其溶胀度明显降低;复合微球具有溶胀 收缩可逆性,显示CS/PVA/TPP复合微球是pH/离子敏感型凝胶,可为药物缓释系统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常的低温相转移催化(PTC)和反滴碱溶液PTC法分别合成了含硫双烯MESDMA和单烯MEPSMA.1H NMR分析证明MES中的杂质主要是由原料TDG引入的.对含单个巯基的MEPS的正常PTC酯化接枝双键,因存在巯基和不饱和双键的加成反应而导致失败.作者最终得到了折光指数在1625以上的MESDMA/MEPSMA共聚物.  相似文献   

10.
改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P(MMA-co-St)中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WMMA),通过一步法合成出聚环氧氯丙烷聚氨酯(PU(PECH)/P(MMA-co-St)IPN.DSC、T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结果表明:当P(MMA_co-St)中WMMA大于0.6时,IBN仅有一个Tg;当WMMA小于0.4时,IPN有2个Tg,TEM上出现相区,P(MMA-co-St)深度参数(δ)及δ的氢键作  相似文献   

11.
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合成接枝共聚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可聚合的光引发转移终止剂 ,2 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乙酸 β 甲基丙烯酰氧基乙酯 (MAEDCA) ,通过两种途径制备了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苯乙烯 (PSt)链段的接枝共聚物 .其一是将MAEDCA作为引发剂 ,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MMA聚合 ,得到大分子单体 ,通过大分子单体与St的共聚合得到 .考察了所用大分子单体的分子量和浓度对共聚合的影响 .其二是将MAEDCA作为单体与MMA共聚得到侧链上含有N ,N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氧基 (DC)基团的无规共聚物 ,P(MMA co MAEDCA) .在紫外光照射下 ,P(MMA co MAEDC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St聚合 ,得到P(MMA co MAEDCA) g PSt的共聚物 ,研究了接枝共聚合过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合成了淀粉 醋酸乙烯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物,用质子核磁共振谱研究了接枝支链的化学组成,用X 射线粉末衍射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结构变化,分别用实验室酶分解法和室外土壤掩埋法测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说明,仅接枝共聚物中的淀粉部分能被微生物降解,接枝支链部分不能被降解.  相似文献   

13.
烯类单体与聚酰胺(尼龙)纤维接枝共聚合已有报道.Varma等人研究了Ce4+引发丙烯腈、丙烯酰胺分别与尼龙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Lenka发表了用P2O48-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尼龙6纤维接枝共聚合的研究结果.Nayak等人报道了用乙酰丙酮锰为引发剂使MMA与尼龙6接枝共聚合.本文以二甲基苯胺(DMA)/硫酸铜为引发体系,用MMA接枝尼龙66纤维丝,研究了Cu2+浓度等因素对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稀土配合物单体的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稀土异丙醇盐与β 二酮、丙烯酸、1 ,10 邻菲罗啉或2 ,2′ 联吡啶反应,生成的稀土配合物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得32 种稀土金属有机高分子.共聚物用元素分析、FT IR、1H NMR、XPS、UV、GPC、DTA、TG 等技术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在蚕丝丝胶上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蚕丝丝胶(Silk Sercin简写SS)是由十八种氨基酸缩合而成的天然旦白,占蚕茧重量的20—30%,由于它溶于水,在缫丝过程中随废水而流失。我们曾对丝胶-金属络合物的制备及其对DL和L-3,4二羟基苯丙氨酸氧化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苯乙烯(St)在丝胶上接枝共聚的机理及规律,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  相似文献   

16.
N-[4-(磺酰胺)苯基]丙烯酰胺(ASPAA)单体可以均聚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合成具有药理活性的聚合物,制成水溶性、毒副作用小、具有缓释作用的大分子药物.同时,由于磺酰胺基具有一定的碱溶性,ASPAA与丙烯酸酯类等单体的共聚物可用于制备可碱显影、显影宽容度和耐印力等性能良好的平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版材.有关ASPAA与其它单体共聚的竞聚率还鲜见报道.本文在合成ASPAA单体的基础上,对ASPAA/丙烯腈和ASPAA/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竞聚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凝胶模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丙烯酰胺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水溶液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证实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明显大于丙烯酰胺的反应活性。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单体的竞聚率分别为r_(AM)=0.117,,r_(Bis)=5.756;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聚合反应中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出共聚反应速率方程中,氧化剂的方次为0.66,还原剂浓度的方次为0.55,并求出共聚反应表现活化能为37.1KJ/mol。  相似文献   

18.
使用微波辐照,在水溶液中以K2S2O8/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上的乳液接枝聚合。讨论了微波辐照下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浓度、pH值对接枝率的影响,并与水浴条件下的接枝共聚进行了比较。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溶解性,结果表明接枝物具有良好的抗有机溶剂以及强酸、强碱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少量甲基丙烯酸钠(NaMA)存在下单体极性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无皂乳液共聚合的影响.单体极性降低,使粒径减小、聚合速率提高、乳液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聚合物分子量提高.MM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只呈现一个玻璃化温度Tg,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两个Tg,MMA/BA比为2∶1~1∶2的MMA/BA/NaMA无皂乳液聚合物呈现四个Tg,这是由于粒子外面相对富含OSO-3和COO-基聚合物的亚层溶解了较多的水,使BA向粒子中心扩散,MMA向外扩散,造成组成差异和相分离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聚苯乙烯大单体与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结果表明,接枝效率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及小单体与大单体的投料比的增加而增加,随大单体的分子量增加而减少,而随单体浓度的变化呈现一最大值。共聚过程中大单体的转化率开始较小单体的增加快,后期变慢。用萃取法纯化的接枝共聚物经GPC、IR、~1H-NMR及PGC等表征,并算得平均接枝数为4—7。透射电镜表明接枝共聚物中存在微观相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