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道了46个2-羟基-、2-胺基-、2-肼基和2-氮杂环基-1,1,1-三氯-3-硝基丙烷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初步生物试验表明它们呈现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2-苯肼基-1,1,1-三氯-3-硝基丙烷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依据邻羟基二苯醚及芳香肼类化合物的抗菌特性, 以邻羟苯基为分子核心, 酰肼键为桥基, 设计合成了7种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基)乙基-2-羟基苯甲酰肼类化合物. 以水杨酸甲酯为原料, 经肼解反应后与取代苯乙酮缩合, 再与硼氢化钠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等证实. 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不同菌株的抑菌活性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当质量浓度为1×10-4 g/mL时, 化合物3b和3e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 有极强的抑菌活性; 所有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70%, 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苯基中引入Cl或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而引入-NO2及-CH3基团则会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喹啉类衍生物、芳腙以及酰腙类化合物都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以1-萘胺、取代苯甲醛和丙酮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Doebner-Miller反应生成苯并[h]喹啉甲酸甲酯,酯还原后再氧化得到相应的醛.取代苯并[h]喹啉甲醛分别与肼盐和酰肼反应合成苯并[h]喹啉腙及酰腙类化合物.初步活性数据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细胞周期分裂蛋白25B (CDC 25B)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 1B表现出较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采用亚活性结构拼接的方法,以7-N,N-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为原料,经二氧化硒氧化,然后与取代肼和取代酰肼反应,合成了13个7-N,N-二乙氨基香豆素腙及酰腙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经1H NMR和MS进行结构确证。体外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4a和4c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42. 89和90. 32μmol/L。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酰腙衍生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比腙类衍生物好。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3个丙酮酸的衍生物.结果发现,2'-(N-苄氧羰基甘氨酰脯氨酰胺基)丙酮酸乙酯不稳定,该化合物可以通过自催化水解;与其他脂肪酸不同,丙酮酸与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反应形成稳定的加合物,该加合物对醇以及二级胺不敏感;在酰肼的作用下,1-氯-N,N,2-三甲基丙烯胺不能将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酰氯,而是得到2-羟基丙烯酸异丁基酯.  相似文献   

6.
用N-取代三氯乙酰胺与3-甲基苯甲酰肼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N-芳基-N'-芳酰基氨基脲.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证实.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中除2个化合物外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7.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将邻羟苯基、吡唑啉酮、苯腙基团进行合理组合,构建并合成了2-取代苯腙基-3-(2-羟基苯甲酰腙基)-丁酸乙酯(3a~3f)和1-(2-羟基苯甲酰基)-3-甲基-4-取代苯腙基-吡唑啉酮(4a~4f)两类、共计12种化合物,其中8种化合物未见报道,12种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均未见报道.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与水杨酰肼缩合制得3a~3f,3a~3f经分子内关环制得4a~4f,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元素分析等证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质量浓度为0.01%时,化合物3b,3c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高达100%,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a~3f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70%以上,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4a~4f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78%以上,具有较强抑菌活性;与3a~3f相比,形成吡唑啉酮环后的化合物4a~4f的抗菌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依据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邻羟苯基和苯基吡唑为分子核心,构建了6种未见报道的N-[(1-芳基-3-苯基-吡唑-4-基)次甲基]-2-羟基苯甲酰肼衍生物.以芳胺为原料,经重氮化、还原、与苯乙酮缩合及Vilsmeier-Haack反应制得1-芳基-3-苯基-4-甲酰基吡唑,再与水杨酰肼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等验证.探讨了制备中间体(3a~3f)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1位芳环上取代基对关环反应有显著影响,供电基有利于关环反应的进行,吸电基则恰恰相反.抗菌活性测试表明,质量分数为0.01%的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高达100%,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70%以上,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抗真菌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化合物.构效分析结果表明,1位芳基中引入Cl和Br等卤原子,能显著增强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而引入NO2和CH3基团,则会降低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毕秀成  李德江  傅和青 《合成化学》2007,15(4):484-486,490
2-碘苯甲酰肼与芳醛反应得到相应的酰腙(1),1再与丙酸酐脱水环化合成了3-N-丙酰基-2-芳基-5-(2-碘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二茂铁席夫碱对癌细胞毒性,以二茂铁甲醛或乙酰基二茂铁与3-取代-4-氨基-1,2,4-三唑-5-硫酮或酰肼缩合,得到6个新型的含二茂铁基的缩胺类席夫碱和4个酰腙类席夫碱.利用1H NMR,IR,MS谱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体外细胞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Hela (宫颈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生长活性,而且杂环缩胺类席夫碱2的细胞毒活性要强于酰腙类席夫碱4.  相似文献   

11.
12.
蔡明中  赵红  黄义争 《有机化学》2003,23(6):555-558
4-氧杂-6,7-二氯庚基三甲氧基硅烷依次与气相法二氧化硅、甲硒基钠、氯化 钯作用,然后用水合肼还原,合成了二氧化硅负载的聚-4-氧杂,6,7-二甲硒基庚 基硅氧烷钯(O)配合物.该配合物是苯乙烯及丙烯酸的Heck芳基化反应的有效催化 剂,为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各种取代的反式-1,2-二苯乙烯及反式肉桂酸提供了简便 且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双乙烯酮和甲基肼为原料合成1,3-二甲基-5-吡唑啉酮, 再在氢氧化钙催化下,以异丙醇为溶剂, 与芳氧基乙酰氯缩合制得一纱列标题化合物. 并用红外, 紫外, 质谱研究了它们的结构 . 测定了它们对于家稗的生物活性, 探讨了除草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给电子试剂在共轭二烯或炔烃催化选择加氢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同生  徐筠  廖世健 《化学学报》1993,51(5):490-495
在环戊二烯、叔丁基乙炔使用负载型均相催化剂PdCl2-PVP或PdCl2-PVP/Al2O3选择加氢过程中, 单烯的高选择性一般仅能维持很短时间, 加入合适的给电子试剂如联氨、α,α'-联吡啶、乙二胺、三乙胺、三苯磷等, 可以减缓甚至停止单烯的加氢, 从而维持单烯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杨慕杰  张富尧  赵健  沈之荃 《化学学报》1990,48(10):1036-1042
本文首次应用六种过渡金属(V、Cr、Mn、Fe、Co、Ni)环烷酸盐-三异丁基铝配合催化体系, 在室温下, 于加氢汽油-甲苯混合溶剂中, 使苯乙炔直接聚合成膜。研究了成膜聚合反应特征, 动力学行为及溶剂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催化体系的活性(Fe>Cr>Co>Mn>V>Ni)。表征了所制备的聚苯乙炔膜。聚苯乙炔膜可为黄、橙、红或褐色, 具有高顺式、高分子量、高稳定性及较好结晶性和半导体特性(电阻率为10^9Ω·cm)。  相似文献   

16.
金国新  刘宇  于晓燕 《有机化学》2000,20(3):352-356
Cp^*Cr(NO)(CO)~2与Fe(C~5H~4S)~2S反应,形成氧化-还原产物Cp^*Cr(NO)(SC~5H~4)~2Fe(1)。双杂核二茂铁化合物Cp^*M(NO)(EC~5H~4)~2Fe[M=Mo,E=S(2a),Se(2b);M=W,E=S(4a),Se(4b)]、CpMo(NO)(SC~5H~4)~2Fe(3)、Cp~2Mo(SeC~5H~4)~2Fe(6)和Cp~2W(SC~5H~4)~2Fe(7)可通过Fe(C~5H~4ELi)~2.2THF(E=S,Se)与Cp^*M(NO)I~2(M=Mo,W)、[CpMo(MO)I~2]~2或Cp~2MCl~2(M=Mo,W)反应制得。三核杂原子二茂铁化合物[Cp^*Cr(NO)~2]~2(EC~5H~4)~2Fe[E=S(8a),Se(8b)],由Fe(C~5H~4ELi)~2.2THF(E=S,Se)与二倍摩尔量的Cp^*Cr(NO)~2I反应制备。通过AgBF~4氧化2a得到二茂铁离子型化合物[Cp^*Mo(NO)(SC~5H~4)~2Fe]^+BF~4^-(5)。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和^1^3CNMR谱以及EI-MS表征了所合成的新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使用相对论赝势从头算方法研究了XMe3(X=N, P, As, Sb, Bi)系列分子的Koopmans电离能, 孤对电子轨道特征及电子结构, 并将某些分子轨道能与相应X的原子轨道能进行了线性关联。  相似文献   

18.
稀土丙酸盐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研究了La, Pr, Nd, Sm,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Y十三种稀土丙酸盐的FT-IR光谱, 对1800-100cm^-^1的主要红外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 指认316-349cm^-^1的强吸收带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 稀土丙酸盐红外光谱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羧基配位形式. 从La到Tm以及Y等十一种丙酸配合物的配位羧基具有对称的螯合双齿形式, 而对稀土Yb和Lu, 与中心离子配位的三个羧基中, 至少有一个羧基具有螯合桥式三齿配位形式. 结果还表明稀土丙酸盐Ln-O键基本上是离子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不同酸性条件下合成的一系列链状钼硫、钨硫簇化合物, 发现硫代钼(钨)酸铵的成簇与酸的强度、浓度、H^+/M(M=Mo、W)比、溶剂、反应气氛密切相关。测定了四个新簇合物的晶体结构, 其中[MoW2S10]^2^-晶体是第一次报道的Mo-W-S混合簇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原子叠加和电子离域分子轨道处理(ASEO-MO)对碱金属原子在C~60分子内外所形成的MC~60进行了较详细的考察, 讨论了它们的几何结构规律和电子结构等性质。在MC~60(M=Li, Na, K, Rb, Cs)中Li原子的平衡位置将偏离C~60分子的中心, 而Na和K的平衡位置是在C~60分子的中心, 但Rb和Cs原子则在C~60分子外部将比在其内部稳定。由金属原子半径和C~60球半径的讨论, 从而预见哪些原子可以在C~60分子内部附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