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苏Fang  苏骁 《高压物理学报》1998,12(2):109-114
 为了探讨流体静高压原位磁测量中退磁场的影响有多大?分别选用6种不同片数(n=1、3、5、7、10、13)的非晶Fe46.3Co0.03Ni46.5Si3.75V0.92B2.5合金薄带样品,先后放进13层密绕直螺线管初级线圈内,采用工业频率400 Hz去测量和比较其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研究表明:(1)样品片数越多,退磁场的影响越大,导致μm和μi出现惊人的测量误差,以1片(μm=4 430,μi=3 396)为最准。(2)随着样品片数的增多,测量饱和磁感应强度Bs=0.837~0.762T,表明受退磁场影响较小。(3)若要减小退磁场误差,可将样品做得更薄,如0.2 μm薄膜。(4)若要彻底消除退磁场误差,必须采用闭合磁路,如用非晶合金薄带卷成的圆环。  相似文献   

2.
 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Fe-50wt%Ni和Fe-84wt%Ni坡莫合金的纳米微粉。经透射电镜X光能谱微区成分分析证实:微粉的成分与原材料的一致;微粉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6 nm(Fe-50Ni)和19 nm(Fe-84Ni)。在室温和36个不同的流体静压力(0.000 1~2.205 GPa)下原位测量了它们的磁化和起始磁化曲线。结果表明:(1)Fe-50wt%Ni和Fe-84wt%Ni合金纳米微粉均具有恒导滋特性;(2)这两种纳米粉的起始磁导率随静水压的变化分别为μi=8.16+18.2p-24.7p2+18.1p3-6.55p4+0.908p5(Fe-50Ni合金)和μi=5.38-0.169p+0.232p2-0.0786p3(Fe-84Ni合金);(3)纳米粉的起始磁导率μi在频率高于10 MHz才降低,而Fe-50Ni合金片的μi在频率高于1 MHz,Fe-84Ni高于100 kHz时就开始下降,故纳米压粉磁芯可应用的频率范围可以比相应组分合金片的大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以Fe-30wt%Ni合金片为母合金,用蒸发冷凝法制备了三种粗细不同的纳米微粒。经透射电镜和X光衍射物相分析,微粒成分与母合金一致。5T、5H和3K粉的平均粒度分别为13.6、27和40 mm。在室温和43~28个不同的流体静压力(0.000 1~2.205 GPa)下测量了它们的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和起始磁化曲线。结果表明:(1)在H=(20-132)(1000/4π)A/m范围内Fe-30Ni合金三种纳米粉均具有恒磁导率。(2)三种纳米粉恒磁导率随静水压的变化规律如下:μr=3.83+0.253p-0.022 1p2-0.007 22p3(5T粉);μr=3.93+1.20p-1.97p2+1.52p3-0.510p4+0.059 9p5(5H粉);μr=5.96-0.276p+0.107p2-0.045 9p3(3K粉)。前两者随压力增加而升高。后者随压力增加而下降。(3)γ-α马氏体相变明显存在于5T、5H粉中,而3K粉中未见到。(4)Fe-30Ni合金片的μi从200kHz至2 MHz已下降一个数量级,而其纳米粉μi的频率范围高于300 MHz,增大两个数量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五种不同环境分别做原位磁测量和对比,详细研究了13层密绕直螺线管的漏磁通在同步箍紧式高静水压容器内引起的相对误差(Δc0/c0)。结果表明:(1)对于空心次级线圈,Δc0/c0为-1.90%~-1.27%(400 Hz)或-0.36%~-0.64%(1 000 Hz)。(2)对于钝铁纳米微粉的(Fe-5H)样品,其磁化曲线及起始磁化曲线均为直线,即具有恒磁导率μ。漏磁通过在高压容器内引起的相对误差,Δμ/μ=3.9%~3.8%,比(2)约大一倍。  相似文献   

5.
 在0.000 1~2.4 GPa流体静压力范围选30~36个压力点详细测量出FeCoNiSiVB、FeSiB、FeCrSiB和FeCoSiB四种非晶合金磁化曲线和磁导率曲线的压力效应,并采用多项式精确拟合和计算机逐点比较求出四种非晶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Bs最大磁导率μmax与压力的关系。发现:(1)总趋势是Bs和μmax都随压力增加而减小;(2)在2~3各压力区Bs和μmax皆呈现反常增高。“(1)”可归因于交换积分常数A随原子间距减小而减小,导致磁畴内自发磁化强度下降;“(2)”可能由于在某些窄的压力范围内静水压能够促进非晶合金微结构的短程有序化。  相似文献   

6.
利用环形固体径迹探测器,通过238U(α,2n)反应,测量了240mPu的半衰期和激发函数.定出半衰期T1/2=3.5±0.5ns.它与基态的能量差Ei=3.2±0.5MeV.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和在束γ谱学实验方法研究了双奇核176,178Ir和182Au的高自旋态结构,在这3个双奇核中观测到了基于πi13/2 νi13/2准粒子组态下的转动带.以能级间隔系统学为判据,对184Au核中πi13/2 νi13/2转动带能级自旋进行了指定.指出176,178Ir和182,184Au 4个双奇核的πi13/2 νi13/2转动带在低自旋区均出现旋称反转.对πi13/2 νi13/2转动带旋称反转现象进行了定性的讨论.用推转壳模型对πh9/2 νi13/2带和πi13/2 νi13/2带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当采用形变和对力自洽计算后,从理论上可以定性地解释两个半退耦带出现的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0.000 1~2.3 GPa流体静压力下测量三种非晶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Bs和最大磁导率μmax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非晶合金受压后Bs和μmax表现各异,可归为两大类。(1)第一类压磁效应:总趋势是Bs和μmax都随压力增加而下降,但在几个压力区Bs反常增高。如Fe75Ni5Si5B15非晶合金Bs随压力增加均匀下降,(Fe0.85Co0.15)Cu0.4Si4.4B13.2非晶合金的Bs随压力增加降—升—再降。(2)第二类压磁效应,如Fe78.75Cu1.25Si5B15非晶合金的Bs和μmax随压力增加都有未见报导过的微弱升高。分别结合局域电子模型的交换作用理论和巡游电子模型的刚带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LMTO法(线性Muffin-Tin轨道法),计算了金属铝的超高压电子结构及零温物态方程。Al的压缩比到10,压力达10 TPa。根据第一原理计算结果,在带结构方面,s带总是处于Fermi能以下,随着压力的增加,s、p和d的带宽增加,随后则杂化程度增加,所以s、d轨道的电子占据数连续变化。上述变化对压力的影响也是连续的,换言之,从s→d转变没有理由说明Al在0.5 TPa附近冲击Hugoniot的斜率的拐弯现象。而这一点则是与Altshuler的观点不同。物态方程的第一原理计算结果表明,bcc结构比fcc结构要软,但因差别不很大,即使发生fcc→bcc的转变,也不会引起Hugoniot的质的变化(拐弯)。Al的LMTO物态方程还表明,我们以前所采用的半经验的冷压误差可达30%。为此,根据LMTO结果,给出新的冷压表达式p=∑i=05aiδi/3,δ=Ω0/Ω,其中a0=-7.327 79,a1=18.754 3,a2=10.209 7,a3=-2.523 53,a4=-4.787 2,a5=6.065 94,拟合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三个SO(14)规范群大统一模型。它们能容纳四代通常的费米子。模型A预言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费米子具有V-A型荷电弱流,而第三代和第四代费米子具有y+A型荷电弱流。在模型B中,我们得到和实验接近的Weinberg值:sin2θw=0.225荷电中间玻色子和中性中间玻色子的质量都将比Weinberg-Salam模型中的大1.7倍。模型B预言了另一个质量为100GeV数量级的中性中间玻色子,它与第一、二代费米子的耦合类似于重光子的耦合。模型B的τ—νr耦合和模型C的四代轻费米子的荷电弱流都是V—A型。本文中所有的模型都能容纳质量关系:mα·mμ~md·mτ,mμ~3ms,mr~mb,并给出第一Cabibbo角sinθ1=((md)/(ms))1/2。  相似文献   

11.
非晶合金条带的爆炸焊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利用爆炸焊接技术对铁基、铁镍基非晶合金条带(厚度约25 μm)进行单层和多层爆炸焊接的结果。金相分析结果表明,条带间相互结合良好;X光衍射结果说明,焊接后的条带仍保持非晶态,即使采用表面已有部分晶化德条带进行焊接,焊接后仍转化为非晶态。这说明在焊接过程中条带表面已发生熔化,且冷却速度也可达106 K/s量级。  相似文献   

12.
 静高压(4.5 GPa)下Al6Mn合金熔态淬火(冷却速度约为102 ℃/s),得到Al6Mn合金的高压淬火样品。X射线分析表明:Al6Mn合金的高压淬火样品中含有准晶二十面体相、Al6Mn相及Al的面心立方相;与常压结果相比,高压淬火方法的冷却速率可比常压的低约3个数量级的条件下产生准晶二十面体相。其晶化温度与急冷甩带的相近。对静高压(2.5 GPa)下Al6Mn准晶条带样品的晶化过程进行了研究。X射线分析表明:静高压下Al6Mn准晶条带样品的晶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未知亚稳相——准晶向晶体转化中的一种中间过渡态,具有类T相形式;与常压结果比较,高压下准晶相晶化温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非晶(Fe0.99Mo0.01)78Si9B13(FMSB)合金的机械晶化过程和机制,并讨论了局域高压的作用。结果表明:非晶FMSB合金的晶化过程及其产物与球磨强度和球磨时间有密切关系,在低能球磨FMSB非晶过程中,晶化相只有α-Fe(Mo,Si)固溶体,而在高能球磨过程中,除了α-Fe(Mo,Si)固溶体结晶相之外,还分别有(Fe,Mo)3B和Fe2B相析出。其晶化机制可归因于由碰撞引起的局域高压和局域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结果还表明,机械球磨不仅对非晶FMSB的常压热晶化温度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其热晶化结果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highly sensitive 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in a solenoid containing a magnetic core of Fe36Co36Nb4Si4.8B19.2 (FeCo-based) ribbon under a weak magnetic field (WMF)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FeCo-based amorphous ribbon is prepared by single roller quenching and annealed with Joule heat in a flowing nitrogen atmosphere. The giant magnetoimpedance effect in solenoid (GMIES) profiles are measured with an HP4294A impedance analyze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GMIES responds to the WMF sensitively (as high as 1580 %/A穖-1). The high sensitivity can be obtained in a moderate narrow range of annealing current density (30-34 A/mm2) and closely depends on the driven current frequency.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1580 %/A穖-1) is obtained when the FeCo-based amorphous ribbon is annealed at 32 A/mm2 for 10 min and then driven with an alterning current (AC) at the frequency of 350 kHz. The highly sensitive GMIES under the WMF may result from the multiple magnetic-anisotropic structure, which is induced by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produced during Joule-heating the ribb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把非晶La80Al20在真空中、不同温度及其时间条件下进行退火,以及在6 GPa不同温度退火40 min,并对退火样品的相结构及超导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真空中,250 ℃退火的样品晶化成了T>4.2 K、不超导的单相四方La4Al;300 ℃及450 ℃退火的样品晶化成La3Al、α-La、β-La及一些未知杂相,这些多相混合物的TC<6.0 K。在6 GPa 300 ℃及以下温度退火的样品,晶化成单相六角La4Al,其晶格常数与六角La3Al的完全相同,这些样品的TC>5.1 K;6 GPa、350 ℃及以上温度退火的样品,晶化成La3Al相及新未知相H,新相H的TC约为6.3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