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60^2—单态的Jahn—Teller畸变和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INDO系列方法,对C60^2-单态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得到3种不同对称性的构型:D5d,D3d,D24,表明C60^2-已发生Jahn-Teller畸变,D5d有4种原子7种键;D3d有6种原子10种键;D2h有9种子15种键,额外负电荷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以这3种构型为基础分别计算了C60^2-单态的电子光谱,说明C60^2-的基态应该是三态。  相似文献   

2.
用INDO系列方法对C_(60)的阳离子自由基C_(60)~+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_(5d)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_(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结构畸变,形成7种键和4种不等同C原子,且单键变短,双键变长,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的正电荷和单电子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从而导致了赤道附近C原子的高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INDO系列方法对C_(60)自由基负离子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_(2h)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_(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导致单键变短,双键变长,形成15种键,9种不等同碳原子,其额外负电荷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了C_(60)~-的电子光谱,与实验值吻合,在对光谱进行理论指认的同时讨论了光谱红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INJDO系列方法对C60^-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3d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导致单键变短,双键变长,形成10种键,6种不等同碳原子,并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了C60^-的电子光谱,与实验结果吻合;同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指认;最后对C^60-的3种构型:D5d,D3d,D2h的几何构型、能量、光谱和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键.3.单个MS4(M=Mo,W)基团最多只能键合六个Cu(Ag)原子,即最大核数为七.4.迄今为止所有Mo(W)-Cu-S原子簇化合物中Cu均为+1价.5.预计合低价态Mo(W)的这类簇合物将会有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Mn_2(bzacen)_2(MeOH)_2(μ-4,4′-bipy)](ClO_4)_2化合物,并测定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晶胞参数:a=1.3082(3)nm,b=1.2713(3)nm,c=1.8006(5)nm,β=110.91(2)°,Z=2,μ=5.97cm-1,R=0.0580,GOF=1.66.在配合物阳离子中,4,4′-联吡啶桥联2个[Mn(bzacen)(MeOH)]+,而锰原子具有3个N原子和3个O原子形成的扭曲八面体配位构型。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表明,形成配合物后,v_(C=N)、v(C=O)、和v(C=C)移向低频。红外光谱的1110cm ̄(-1)谱带表明ClO_4 ̄-未与Mn(Ⅲ)配位,812cm ̄(-1)振动说明4,4′-bipy充当桥联二齿配体。拉曼光谱中的463cm ̄(-1)和401cm ̄(-1)别为Mn-O和Mn-N的振动带。电子光谱证明存在d-d、d-π和π-π跃迁。电极电位测定显示该配合物Mn(Ⅲ)的价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Gd_xY_(1-x)P_5O_(14):Ce_(0.01),Tb_(0.02)体系中Gd的子晶格在Ce→Gd→Tb能量传递中的中介作用规律及GdP_5O_(14),GdP_5O_(14):Ce,GdP_5O_(14):Tb和Gd_xY_(1-x)P_5O_(14):Ce,Tb的荧光光谱、激发光谱。结果表明,当x>0.7时,结构从单斜Ⅱ(C2/c)的层状结构变为单斜I(P2_1/c)的带状结构,Ce ̄(3+)的发射光谱和Gd ̄(3+)的吸收光谱交迭增加等是Ce ̄(3+)→Gd ̄(3+)→Tb ̄(3+)能量传递几率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报导了标题化合物C_(10)H_(14)OS_2(M_r=214.35)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a=6.443(3),b=8.980(4),c=18.213(7);V=1053.8(6)3;Z=4,D_x=1.35g/cm~3,F(000)=455,μ=4.5cm~(-1)(MoKa)。最终偏离因子R=0.033,R_w=0.034。分子中的两支C_(sp)2-S键键长近于相等,分别为1.761(3)和1.769(3),C(1)-C(5)键长为1.361(4)。  相似文献   

9.
张长山  邢彦 《结构化学》1995,14(3):210-213
报导了标题化合物C_(10)H_(14)OS_2(M_r=214.35)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_12_12_1,晶胞参数为a=6.443(3),b=8.980(4),c=18.213(7);V=1053.8(6)3;Z=4,D_x=1.35g/cm~3,F(000)=455,μ=4.5cm~(-1)(MoKa)。最终偏离因子R=0.033,R_w=0.034。分子中的两支C_(sp)2-S键键长近于相等,分别为1.761(3)和1.769(3),C(1)-C(5)键长为1.361(4)。  相似文献   

10.
报道标题化合物La(PMBP)_3(H_2O)_2,Hpmbp=C_(17)H_(14)N_2O_2的合成及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数据:a=24.744(5),b=16.325(6),c=25.871(5),β=105.44(3)°,V=10073(2)3,M_r=1006,Z=8,D_x=1.328g/cm~(-3),μ=9.042cm~(-1),F(000)=4094。最终偏离因子R=0.049,R_w=0.059。分子中La(Ⅲ)与8个氧原子配位形成三角十二面体构型,La-O平均键长为2.496(2)。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12.
用凝胶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NH4(15-C-5)2][Cd2(SCN)5](15-C-5=C10H20O5)的晶体,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各项物理性质的测试,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得到了配合物的全部晶体学数据:Mr=973.78,正交晶系,空间群Pnma,晶胞参数a=10.507(1)A,b=16.584(2)A,c=23.494(2)A,V=4093.8(3)A3,Z=4,Dc=2.580g/cm3,μ=13.31cm(-1),F(000)=1968,R=0.070,Rω=0.085。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配阳离子是由一个NH4+和两个15-C-5组成的,NH4+没有进入15-C-5空腔内,而是位于两个15-C-5之间,呈夹心结构;配阴离子是以[Cd2(SCN)5]为单元的阴离子长键,其中一组SCN-被四个Cd离子共享,其余两组SCN-被两个Cd离子共享,呈变形八面体构型。配阳离子[NH4(15-C5)2]+和配阴离子[Cd2(SCN)5]-间靠静电力结合成配合物晶体。  相似文献   

13.
首次由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_2]与烯丙基气(C_3H_5F)反应合成了氟化-π-烯丙基镍(η ̄3-C_3H_5NiF)。发现该化合物与其氯、溴、碘的同类物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认为这与元素氟小的原子半径、强的电子亲合势有关。本文探讨了反应物配比以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2-二(三甲硅基环戊二烯基)四甲基二硅烷与Fe(CO)_5在二甲苯中于105~110℃反应除分离到少量标题化合物(Me_2SiSiMe_2)[η-(3-Me_3SiC_5H_3Fe(CO)]_2(μ-CO)_2(5)外,主要是生成了脱Me_3Si基的产物(Me_2SiSiMe_2)[η-C_5H_4Fe(CO)]_2(μ-CO)_2(1)及1的热重排异构体[Me_2SiC5H4-Fe(CO)_2]_2(2).将5的二甲苯溶液加热回流18h,则转化为其异构体[Me_2Si(Me_3SiC_5H_3)Fe(CO)_2]_2(6).脱硅基发生在由相应反应物制备5的过程中。且脱硅基是与反应物中(Me_2SiSiMe_2)桥的存在有关.5的晶体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属单斜晶系,P2_1/m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6780(1)nm,b=2.2303(9)nm,c=0.9988(1)nn,;β=98.96(1)°,V=1.4960nm~3.Z=2,D_c=1.36g/cm~3.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稀土五磷酸盐GdxY1-xP5O14:Ce,Tb体系的制备,结构和光谱性质,当x>0.7时,该材料属单斜晶系结构当x≤0.7时,属单斜晶系结构。研究了GdP5O14:Ce,Th和GdxY1-xP5O14:Ce,Tb的荧光光谱,确定了通过基质Gd离子中介的Ce3+→Gd3+→Tb3+能量传递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标题配合物[Li(THF)_4][t-BuCp)Yb(NPh_2)_3],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4515(5),b=2.2833(5),c=3.3554(6)nm;V=11.1209(5)nm ̄3;D_c=1.31g·cm ̄_(-3);F(000)=44.23,Z=8。最后一致性因子R=0.047,R_w=0.045,平均Yb-N键长是0.2264(9)nm。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显色剂2-(2-噻唑偶氮)-5-[(N,N-2羧基甲基)氨基]苯酚(TADCAP)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着重探讨了试剂与Fe ̄(3+)、Co ̄(2+)、Ni ̄(2+)、Cu ̄(2+)、Zn ̄(2+)、Mn ̄(2+)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这些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等,同时建立了钴的分析方法,并用于维生素B_(12)注射液中Co ̄(2+)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在0.2mol·L ̄(-1)NH_4Cl-NH_3·H_2O底液中,(pH为9.26),得到一个极为灵敏的Fe(Ⅲ)-TEA-5-Br-PADAP-H_2O_2配合吸附催化波,其峰电位为-0.71V(vs.SCE)。铁浓度在1.8×10 ̄(-10)~5.4×10 ̄(-6)mol·L ̄(-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高呈线性关系。对该极谱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是一种配合吸附催化波,并成功地应用于各类水样,钒催化剂中微量或痕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在水合NaY、NaX和NaA中,Ce-o键的共价程度依次递减,5d能带随之上升,Ce ̄(3+)的5d ̄1→F_J发射峰逐渐移向短波区,经焙烧处理后,在NaX和NaA中存在两种Ce ̄(3+)发射中心。两种中心受到的晶场作用不同,发射峰差别较大。NaY中只有一种Ce(3+)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