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三乙胺催化下,4-溴苯甲酰氯与4,4′-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制得[4,4 ′-(4,4′-二溴)-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1);1与苯胺在Pd2 (dba) 3/BINAP催化下合成了新化合物——[4,4′-(4,4′-二苯亚胺基)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其结构经1 H NMR和FT-IR表征.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样品用丙酮作为溶剂进行超声波萃取,所得提取液在不超过50℃的水浴中加热减压蒸发至干。加入水-乙酸-乙腈(49+1+50)混合溶液2.0 mL溶解残渣,所得溶液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用,上述混合溶液在以后分析中用作流动相。Kromasil C_(18)柱用作色谱柱固定相,在MS/MS分析中,选择大气压化学电离为离子源,以正离子扫描,选择离子检测模式和二级选择反应检测模式对马兜铃酸A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以[M+NH_4]+(m/z 359)为母离子,选择其二级离子中信号较强的碎片离子[M—NO_2+H]+(m/z 298)作为定量及定性离子,并以碎片离子[M—CO_2+H]+(m/z 296)为辅助定性离子。测定马兜铃酸A的线性范围在0.2~10.5 mg·L~(-1)之间,方法的测定下限(10S/N)为0.07 mg·L~(-1)。在3种不同浓度水平的标准加入量的条件下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9%~9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5%。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血液与尿液中麻黄碱和秋水仙碱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的同时测定方法。血液与尿液样品经三氟乙酸-乙腈(1∶99)溶液提取后,用Waters Oasis(MCX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在XDB-C8柱上以甲醇-0.04%(体积分数)三氟乙酸(33+67)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测定。定量分析离子:麻黄碱(m/z)166[M+H]+;秋水仙碱(m/z)400[M+H]+。麻黄碱和秋水仙碱在4.0~1 000.0和6.0~1 000.0μg.L-1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0和6.0μg.L-1,回收率在81.0%~109.0%范围内,其日内精密度<6.4%,日间精密度<9.9%。  相似文献   

4.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联苯胺、4,4′-二氨基二苯醚、邻氨基甲苯醚、3,3′-二甲基联苯胺、2,4,5-三甲基苯胺、4,4′-二氨基二苯硫醚、5-硝基-邻甲苯胺、3,3′-二氯联苯胺、4-氨基偶氮苯等9种禁用芳香胺的含量。样品经1%(φ)三氯乙酸溶液和乙腈提取,分取部分上清液经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所得净化液以C18色谱柱(50mm×4.6mm,1.8μm)为分离柱,以不同体积比的0.05%(φ)甲酸溶液和含0.05%(φ)甲酸的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3,3′-二氯联苯胺的线性范围为0.5~50mg·kg-1,检出限(3S/N)为0.15mg·kg-1。其余8种芳香胺的线性范围均为0.2~50mg·kg-1,检出限(3S/N)均为0.05mg·kg-1。加标回收率在78.3%~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6.0%。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尼古丁的方式,从排污口取得的废水,过滤后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分离,以甲醇-水(95+5)溶液为流动相,电喷雾串联质谱正离子模式下监测,测定尼古丁特征离子碎片m/z 130.1。结果发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0~80.0μg.L-1,检出限(3S/N)为0.05μg.L-1,加标回收率为96.0%~97.9%。  相似文献   

6.
建立(R)-(-)-2-氨基-1-丙醇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棉酚旋光异构体含量的检测方法。使用(R)-(-)-2-氨基-1-丙醇作为衍生试剂对棉酚进行柱前衍生,采用YMC-Pack ODS-AM(150×3.0 mm,3μm)色谱柱,以乙腈-1.0%甲酸(85∶1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对甘草次酸、(-)-棉酚和(+)-棉酚进行选择性离子检测,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M+H]~+m/z 471.4和[M+H]~+m/z 633.4。棉酚在血浆中平均回收率为90.1~109.8%,在肝脏中平均回收率为95.1~105.4%,在肌肉中平均回收率为90.2~106.6%;(-)-棉酚和(+)-棉酚的检出限分别为2.84 ng·mL~(-1)和3.43 ng·mL~(-1)。该方法检测限低,灵敏度高,为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游离棉酚旋光异构体检测标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苦参生物碱电喷雾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怀侠  韩凤梅  杜鹏  陈勇 《分析化学》2006,34(2):205-208
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ITMS)研究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一级质谱电离规律和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实验结果显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电喷雾一级质谱中均易产生聚合及加合离子,二级质谱中易产生环逐步裂解碎片离子,即结构相似的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相似的电喷雾质谱行为。苦参碱的特征碎片为m/z148和150,氧化苦参碱的特征碎片为m/z248([M H-17] )、m/z247([M H-18] )以及m/z148、m/z150。对苦参对照药材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电喷雾质谱分析,由一级质谱的准分子离子及其二级质谱碎裂信息对各已知组分进行了结构认证。  相似文献   

8.
以己二胺为分子内核,室内合成了一类支化代数为1.0G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己二胺四丙酰胺二胺(1.0G支化物)。应用ESI-MS技术研究并表征了该支化物的分子结构与正、负离子扫描条件下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及主要裂解途径。1.0G支化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可以得到较佳的质谱信息。在正离子模式下,容易与H+形成[M+H]+准分子离子,并裂解形成碎片m/z573.41,m/z 555.40,m/z 471.30,m/z 459.30,m/z 453.28,m/z 369.17,m/z357.16等。在负离子模式下丢失一个H+,形成[M-H]-准分子离子,并进一步碎裂成碎片m/z 571.43,m/z 511.29,m/z 457.20,m/z 397.05,m/z 342.99,m/z240.84等。分别阐述了1.0G支化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并对主要特征碎片离子进行了结构归属,为进一步对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的表征与结构指认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婴幼儿奶瓶中双酚A(BPA)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测定方法。奶瓶食品模拟浸泡液经过弗罗里硅土玻璃层析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采用选择反应性监测模式(SRM)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 227作为母离子,进行二级质谱(MS2)分析。选择MS2的碎片离子m/z 212、133、93定性确证,m/z 212作为定量离子定量。实验优化了质谱条件,并对二级质谱碎裂机理和特征离子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8.2%(n=7),回收率在87.7%~105%之间;检出限为2μg/L,能够满足欧盟、美国等对奶瓶中双酚A的限制要求。该法已成功应用于婴幼儿奶瓶中BPA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4,4′-联吡啶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苦味酸锌与4,4'-联吡啶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配合物[Zn(4,4′-bpy)2(H2O)2](pic)2@2H2O(4,4′-bpy4,4′-联吡啶,pic-苦昧酸根),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Cc,晶胞参数a=1.4390(2),b=1.1418(1),c=2.2908(3)nm,β=95.08(1)°,V=3.749(1)nm3,Z=4该配合物由4,4′-联吡啶与金属配位形成多孔的二维网,二维网再由未配位的水分子及苦味酸根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沿a轴方向堆积得三维网状结构,且未配位的水分子、苦味酸根离子被包合在网络之中,展示出一定的包合现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色谱条件:Kromasil C18柱(4.6 mm×250mm,5 μm),流动相:乙腈-0.1%(体积分数)甲酸(体积比5:95),流速0.4 mL/min.采用正离子模式的电喷雾质谱检测,以一级质谱得到的准分子离子m/z 127作为母离子,进行碰撞诱导解离(CID)二级质谱(MS2)分析,选择母离子和MS2的碎片离子m/z 85、109定性确证,提取m/z 85、109、127三个离子质量色谱峰面积定量.实验优化了质谱条件.线性范围为0.01~0.5 mg/L,检出限0.01 mg/L(S/N=3),回收率为80%~99%.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直接分析从牦牛乳酪蛋白中酶水解得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粗产物。RP-HPLC显示具有活性的多肽粗产物含有3个主要成分,质谱同步测定各组分的分子量(m/z)分别为815.2,1680.1,962.2,然后选择[M H] 离子通过串联质谱(MS/MS)得到碎片离子,利用b离子和y离子互补的方法鉴定了多肽序列。三条肽分别为Leu-Pro-Tyr-Tyr,Pro-Leu-Pro-Leu-Leu-Gln,Phe-Leu-Pro-Pro-Tyr-Tyr。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多肽序列与牛乳酪蛋白一级结构中相应肽段的序列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集水样后,立即按比例在每升水样中加入1.0mol·L-1硝酸溶液5mL,并于4℃温度下保存。取此水样9.0mL,加入甲酸-乙腈(1+99)混合液1.0mL,混匀,经0.2μm滤膜过滤。滤液按工作条件在Shim-pack XR-ODS II色谱柱上分离,以0.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3+7)混合液作流动相进行洗脱。洗脱液按选定条件泵入质谱离子源,在ESI+模式下,克百威的准分子离子为m/z 222.2[M+H]+,MS/MS裂解最强和次强碎片离子分别为m/z 123.0和m/z165.1,两者的峰强比为Im/z123.0∶Im/z165.1=100∶20。选择离子对m/z 222.2/123.0和m/z222.2/165.1作为定性分析离子对,并选择前者作为定量分析离子对。所提出的克百威的可能裂解途径采用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予以确认。在水样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色谱分离的保留时间(2.67min)和裂解后的碎片离子及其峰的强度比,与克百威标准溶液的结果比较,即可判定水样中是否存在克百威。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克百威质量浓度在0.05~10.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0.01μg·L~(-1)。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8.4%~96.5%之间。精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其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0%~5.6%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7.3%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集水样后,立即按比例在每升水样中加入1.0mol·L-1硝酸溶液5mL,并于4℃温度下保存。取此水样9.0mL,加入甲酸-乙腈(1+99)混合液1.0mL,混匀,经0.2μm滤膜过滤。滤液按工作条件在Shim-pack XR-ODS II色谱柱上分离,以0.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乙腈(3+7)混合液作流动相进行洗脱。洗脱液按选定条件泵入质谱离子源,在ESI+模式下,克百威的准分子离子为m/z 222.2[M+H]+,MS/MS裂解最强和次强碎片离子分别为m/z 123.0和m/z165.1,两者的峰强比为Im/z123.0∶Im/z165.1=100∶20。选择离子对m/z 222.2/123.0和m/z222.2/165.1作为定性分析离子对,并选择前者作为定量分析离子对。所提出的克百威的可能裂解途径采用Q Exactive高分辨质谱予以确认。在水样分析中,根据分析对象色谱分离的保留时间(2.67min)和裂解后的碎片离子及其峰的强度比,与克百威标准溶液的结果比较,即可判定水样中是否存在克百威。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克百威质量浓度在0.05~10.0μg·L^(-1)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0.01μg·L^(-1)。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8.4%~96.5%之间。精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其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0.90%~5.6%之间,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8%~7.3%之间。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分析致癌性环境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生物标志物1-羟基芘(1-OHP),探究1-OHP在EESI源中电离的可行性,考察ESI溶剂和样品溶液组成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初步建立I-OHP的EESI MS半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溶液中1-OHP能够在EES1源中有效电离,生成准分子离子[M-H]- (m/z 217),并得到其二级质谱特征碎片离子[M- H- CO]- (m/z 189);水、甲醇、乙醇、正丙醇和正丁醇5种ESI溶剂中,使用甲醇时,离子峰m/z 217信噪比最大.样品溶液中甲醇含量越高,离子峰m/z 217强度越强.离子峰m/z 217强度与1-OHP浓度在10~200 μg/L内的线性相关性相对最好;相关系数(R)0.9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14.0%(n=5);定量下限约为10 μg/L(S/N=10);单次检测时间小于0.5 min.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脂羊毛中灭蝇胺和环虫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含脂羊毛中的灭蝇胺和环虫腈的方法及HPLC-MS/MS确证方法。样品用80mL1%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MCX柱净化,Hypersil NH2色谱柱分离,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4nm检测,HPLC-MS/MS确证。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ESI+)模式下,环虫腈[M+H]+及2个主要的特征离子分别为m/z191.0,150.0和163.0;灭蝇胺[M+H]+及2个主要的特征离子分别为m/z167.0,85.0和125.0。在0.05~5.0mg/L范围内,灭蝇胺和环虫腈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本方法的检出限灭蝇胺为0.02mg/kg,环虫腈为0.01mg/kg。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灭蝇胺为95.0%~99.9%,环虫腈为83.6%~92.2%。  相似文献   

17.
以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和4,4′-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1个单核锌(Ⅱ)配合物[Zn(4,4′-bpy)(Hcmdpca)2(H2O)3]·2H2O(1)和1个锌(Ⅱ)的一维配位聚合物[Zn(4,4′-bpy)(Hcmdpca)2(H2O)]·3H2O(2)(H2cmdpca=3,5-二甲基-1-羧甲基-4-吡唑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都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1的锌离子都位于一个畸变的八面体构型中。配合物1中的独立结构单元间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构成一个三维的超分子结构。而在2中,锌离子位于一个畸变的四方锥构型中,每个4,4′-联吡啶分子桥联2个相邻的锌(Ⅱ)离子,形成一个一维链;这些一维链和水分子通过分子间氢键进一步形成一个三维的结构。此外还考察了1和2的热稳定性和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亚硝基脲类抗癌药物对DNA的股间交联作用,以合成的1-[N-(2′-脱氧胞基)]-2-[N-(2′-脱氧鸟基)]乙烷(dG-dC)为标准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方法测定了小牛胸腺DNA中1,3-双(2-氯乙基)-1-亚硝基脲(BCNU)导致的DNA股间交联物。DNA样品经过变性、酶解和离心过滤后,以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经C18反向色谱柱分离。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后,采用质谱一级和二级全扫描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选择反应扫描(SRM)方式,以m/z521→289作为检测的离子碎片,测定DNA样品中dG-dC的含量。本研究为DNA股间交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氧化型染发产品中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及其硫酸盐含量的方法,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目标物进行定性确证。称取染发膏0.5 g于比色管中,用体积比为3∶7的2.5 g·L-1L-半胱氨酸溶液(抗氧化剂)-乙醇的混合液提取并定容至10 mL。以Waters Atlantis? T3 MV Kit色谱柱为固定相,以含10%(体积分数)乙腈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304 nm对样品溶液进行测定。HPLC-MS/MS确证分析中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当供试品中出现质荷比(m/z) 183.0>138.0和m/z 183.0>95.2两个离子对,且离子对间的相对丰度比在允许偏差±20%以内时,可确认供试品中含有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硫酸盐)。结果显示:2-氨基-4-羟乙氨基茴香醚的质量浓度在1.984~496.1 mg·L-1内与其对...  相似文献   

20.
将大气压光电离(APPI)、电喷雾(ESI)、实时直接分析(DART)多种电离源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联用对石油芳烃样品中的未知化合物进行研究。通过高分辨质谱的精确质量,结合碰撞诱导解离(CAD)技术,经分析并与文献标准物质谱图比对,推断未知物为三(2,4-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酯(TDTBPP),并研究了其在不同大气压电离源中的电离特性。APPI谱图中主要为[M+H]~+峰,同时存在M.~+峰。ESI谱图中主要为[M+Na]~+(不加甲酸)或[M+NH4]~+峰(加甲酸)。DART谱图中主要为[M+NH4]~+峰,而EI谱图中基峰为m/z 57(叔丁基),次强峰为[M-CH3]~+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