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用ab公式指定A≈150区超形变带的自旋值时,考虑了跃迁能量中存在着的振荡起伏的问题.讨论了几个典型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  相似文献   

2.
首次用Bohr-Mottelson公式和Harris公式同时指定A≈190区超形变带的带首自旋值.对大多数超形变带,用以上两种方法指定的自旋是一致的,而对部分超形变带则不一致.不能一致地指定自旋的和自旋指定不符合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的超形变带,用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或两类转动惯量系统学的方法重新指定其自旋.利用指定的自旋,拟合Bohr-Mottelson转动谱公式,研究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Harris三参数公式导出的关系式更符合实验值.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若干转动谱理论及其对超形变带的应用 ,并用 Bohr- Mottelson的 I(I+1 )展开公式分析了 A=1 90区超形变带的性质和指定了它们的能级自旋 ,用 Harris的ω2 展开公式 J(1) =2α+(4/3 )βω2 +(6 /5 )γω4分析了 A=1 5 0区 Tb和 Dy同位素 2 0条超形变带的性质 ,指定了它们的能级自旋 .对于首次发现的152 Dy(1 )超形变带 ,带首自旋指定为 2 6 h,与实验结果更加符合.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rotational spectral theori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uperdeformed bands were briefly reviewed. The superdeformed bands in A ≈190 region were analyzed and the spins of energy level were determined by the least square fitting experimental transition energy with the formula of Bohr Mottelson’s I(I+1) expansions. The superdeformed bands in A ≈150 reg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kinematic moments of inertia formula J (1) =2α+(4/3)βω 2+(6/5)γω 4 in...  相似文献   

4.
改进了从γ跃迁能量中扣除振荡起伏部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ab公式或改进的ab公式,系统地讨论了A≈190区奇A核中的超形变带,给出了绝大多数超形变带的自旋值.部分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值不同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刊1988年第三、四期“原子核高自旋超形变的研究”一文对高自旋超形变谱学作了初步介绍。本文综合分析近两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两年来,A~190Hg-Pb 超形变区的确认;A~150区奇质子核及更多超形变核的发现;A~130—140区奇质子超形变核和Sm 超形变核的研究;同一个核中多重超形变带的发现;各超形变区超形变带丰富的谱学现象,超形变组态-高j 侵入轨道的不同占据对超形变带谱学性质的成功描述,及对理论模型的检验和修正;A~190和A~150区相邻(同位素和同中素)核中超形变带一系列性质的极端相似—超形变带中内禀自旋排列和质子激发的发现;超形变、高自旋下的对关联研究;超形变带退激馈入正常形变带的时间延迟的实验测定;超形变退激机制的研究;应用于Hg-Pb区超形变带自旋指定的一种有效方法等,都是原子核超形变研究的主要成果。此外,锕系区超形变核中与同质异能裂变竞争的、由位能面第二极小向第一极小退激的“返回”γ衰变(E1跃迁)的实验测定,是原子核在零自旋和低自旋下超形变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6.
用确定转动带自旋的3种方案,即最佳拟合法,图解法和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对A≈190区已测出的超变形带的自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绝大多数(约70条)超变形带的自旋已经可靠地指定.对于实验上已经测定自旋的超变形带,自旋指定与实验完全一致.详细地分析了这些超变形带的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  相似文献   

7.
改进了从γ跃迁能量中扣除振荡起伏部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ab公式或改进的ab公式,系统地讨论了A≈190区奇A核中的超形变带,给出了绝大多数超形变带的自旋值.部分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值不同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吴崇试  周治宁 《中国物理 C》1999,23(12):1209-1215
讨论了奇奇核超形变旋称伙伴带中的ΔI=1颤动现象.采用光滑化的Y跃迁能量(即扣除去振荡起伏部分),系统地讨论了A=190区奇奇核超形变带的自旋值.旋称伙伴带的ΔI=1颤动现象的存在,对奇奇核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按照转动带自旋指定的3种方案,分析了A~190区偶偶核中已测到的超变形带. 对于194Hg(1)和194Pb(1),分析给出的自旋指定与实验值完全一致. 有理由认为,其它10条超变形带的自旋指定也是可信的,否则要重新审查现有的转动谱理论,而这些理论对于正常形变核转动带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推转玻尔-莫特森模型指定的能级自旋,研究了A=190区奇奇核194Tl和196Bi超形变带的顺排角动量的相加性.194Tl的6条超形变带中,有4条满足顺排角动量的相加性规则,而196Bi的超形变带不满足这个规则.  相似文献   

11.
原子核超形变—重核中轴长比为2:1或3:2的长椭球形变的研究始于锕系区裂变同质异能素的发现。近年来,A~150稀土区和A~130—140轻稀土区高自旋超形变的重要发现揭开了原子核超形变研究新的一页。高自旋超形变带具有很高的角动量、激发能和转动惯量,涉及到特殊的布居机制、转动驰豫和退激方式,具有特殊的组态结构,表现出丰富的谱学性质。高自旋超形变带的研究可以提供单粒子能级和对场的信息,在核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自旋超形变态谱学已迅速发展为核结构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狄尧民 《中国物理 C》2003,27(6):503-506
不拘泥在I(I+1)展开式中究竟取几项(即采用三参数还是四参数),而是着重看其收敛过程,并在这基础上用物理量拟合法和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等方法对A≈190核区奇质量核的超形变转动单带的自旋指定做了综合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结果并与其他文献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狄尧民 《中国物理 C》2002,26(5):507-515
不拘泥在I(I+1)展开式中究竟取几项(即采用三参数还是四参数),而是着重看其收敛过程,并在这一基础上用物理量拟合法和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等方法对A≈190核区偶偶核的超形变转动带的自旋指定做了综合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结果并与其他文献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在γ跃迁能量中扣除了ΔI=4分岔的影响后,根据ab公式,系统讨论了A~190区偶偶核超形变带,给出了绝大多数超形变带的自旋值. 部分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值,不同于其它方法得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推转玻尔–莫特森模型指定的能级自旋,研究了A=190区奇奇核194Tl和196Bi超形变带的顺排角动量的相加性.194Tl的6条超形变带中,有4条满足顺排角动量的相加性规则,而196Bi的超形变带不满足这个规则.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对190区Bohr-Mottelson的两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I(I+1)展开公式指定自旋不一致的27条超形变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8条超形变带,它们的带首自旋I0能够从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中可靠地定出.192Hg(2)等发生带交叉的超形变带,它们的带首自旋也可通过分析带交叉以前、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定出.  相似文献   

17.
用双参数量子群Uqp(u2)理论模型公式对A~190区47条超形变(SD)转动带进行了系统分析. 计算得到的Eγ跃迁谱与实验较好地吻合;按转动带自旋指定的3种方案确定194Hg(1),194Pb(1)的带首自旋,结果与实验一致. 此外,进一步讨论了核软度参数σ1的物理意义,发现一对旋称对偶带的σ1几乎全等.  相似文献   

18.
轻稀土区高自旋超形变的系统实验研究,首次发现了133,134,137Nd和131Ce的超形变带,并证实和进一步研究了前已发现的135,136Nd和132Ce超形变带.本文叙述超形变带的实验寻找、指定和测量,并对所发现的超形变带的馈入、退激、转动惯量、相对强度和结构的系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原子核的振动与转动模型(Ⅲ)A~190区超形变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推转玻尔-莫特逊哈密顿量导得了超形变带的转动谱公式,应用这一公式研究了在A~190区24个超形变带的跃迁能量和能级自旋,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从跃迁能量中分离出ΔI=4部分的有效方法. 在扣除掉这部分的影响后,根据ab公式拟合,可以更准确地给出超形变带的自旋指定,对194Hg的3个超形变带,重新给出了自旋指定,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第二类转动惯量,不再出现下弯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