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稀土区偶偶核的实验数据进一步探讨了两类核子子壳间的相互交织现象[1]. 着重分析了z=64这一子壳的特征及对中子数和自旋的依赖关系. 并利用Nilsson能级图和n-p互作用的简化计算对上述结果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钟纪泉  张学谦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87-1090
壳模型计算表明,1/2+[411]出现于157Tm核的基态可能是由非轴对称形变造成的.但是新近从157Yb衰变纲图给出的157Tm低激发谱中,指认了一个建立在1/2+[411]带头上的基态转动带,并认为该带的性质是轴对称的,提取了该带的惯性参数与脱耦合参数.通过对奇ATm核1/2+[411]转动带的系统分析,强调了在157Tm核中非轴对称γ自由度效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用Skyrme—Hartree—Fock方法计算了双幻核100Sn基态的一些性质.计算表明,由于库仑排斥,100Sn存在一个质子皮.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规范空间中N~λ_n和E_γ(1 2)/E_γ(1)~1关系图,进一步分析了~(66)_(152)Dy_(86)核的最新能谱数据,指出8~ 以上的基带是属于形变集体带,但变形值尚小,且并非转动带,而更像振动带。并对观察到的在真~(167-169)Yb及~(84)Zr核中已出现的可能是对崩溃迹象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超形变带两类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在高自旋超形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转动带定义转动惯量并规定I(?)Ix。第一类(运动学)转动惯量J 是原子核总角动量和转动频率的比值,描述核整个系统的运动,涉及到能量E 对角动量I 的一阶微商,即J(?)/h~2=I/hω=I/(dE)/(dI)≈2I/E_γ(4.1)  相似文献   
6.
原子核超形变—重核中轴长比为2:1或3:2的长椭球形变的研究始于锕系区裂变同质异能素的发现。近年来,A~150稀土区和A~130—140轻稀土区高自旋超形变的重要发现揭开了原子核超形变研究新的一页。高自旋超形变带具有很高的角动量、激发能和转动惯量,涉及到特殊的布居机制、转动驰豫和退激方式,具有特殊的组态结构,表现出丰富的谱学性质。高自旋超形变带的研究可以提供单粒子能级和对场的信息,在核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自旋超形变态谱学已迅速发展为核结构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重丰中子同位素175Er的合成和γ衰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镜靶,通过176Yb(n,2p)175Er反应,首次合成了新同位素175Er.利用γ(X)谱学方法,对175Er的活性进行了观测,发现了能量为76.5,120.9,123.7,128.5,227.3,234.0,281.4,1167.5keV半衰期为1.2±0.3min的八条新γ射线,并指定为175Er的β-衰变.建立了175Er的部分衰变纲图.  相似文献   
8.
9.
轻稀土区高自旋超形变的系统实验研究,首次发现了133,134,137Nd和131Ce的超形变带,并证实和进一步研究了前已发现的135,136Nd和132Ce超形变带.本文叙述超形变带的实验寻找、指定和测量,并对所发现的超形变带的馈入、退激、转动惯量、相对强度和结构的系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实验2+能级及从规范空间的N-λn图上反映出来的有效能隙的变化规律, 指出了质子子壳与中子子壳间的依赖关系. 探讨了质子壳效应与中子壳效应之间的相互竞争以及质子中子关联的作用. 并具体就A≈80—100区内的质子子壳Z=38.40及中子子壳N=56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