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环钴(Ⅱ)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催化羧酸酯水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Brij35胶束溶液中,比较研究了四氮大环席夫碱(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L)的钴(Ⅱ)配合物1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及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PNPP及PNPA的催化作用具有酸碱催化的特征,催化活性物种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CoL-OH-;配合物1催化PNPP水解的速度远远大于其催化PNPA水解的速度,在pH 7.40、30℃时,表观二级速率常数kc分别为0.997mol-1@L@s-1和1.12×10-3mol-1@L@s-1,这种反应速率的差异可归因于反应机理的不同;Brij35胶束对PNPP及PNPA的水解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25 0±0 01℃时,研究了带有咪唑基团的配体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生成的配合物在三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CTAB,Brij35和LSS)中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水解的动力学。运用金属胶束催化的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处理,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pH7 00时,在任何一种配合物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生成的金属胶束溶液中,PNPP的水解速率都有较大的增加,尤其是铜(Ⅱ)配合物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LSS)以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成的金属胶束对PNPP的水解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而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反应的效率却并不高,这可能归因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正电的极性头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相斥作用;在所研究的三种配合物中,尽管Cu(Ⅱ)配合物具有最低的pKa值,但是在弱碱性条件下,Zn(Ⅱ)配合物却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与催化剂在胶束溶液中的离子化状态以及不同配合物中活性物种的不同亲核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要:两种分别带吗啉侧基和氮杂冠醚侧基的Schiff碱钴(Ⅱ)配合物CoL1 和CoL2,作为模拟水解金属酶,用于羧酸酯(PNPP)的催化水解。通过对水解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的分析,表明在PNPP催化水解的反应过程中形成了由PNPP和Co(Ⅱ)配合物组成的关键中间体。在分析特性吸收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PNPP的催化水解的机理,由此机理上建立了PNPP催化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在本文中讨论缓冲溶液酸度、配合物结构以及反应温度对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单核二氧大环四胺镍(Ⅱ)配合物,对该配合物在不同胶束体系中催化对硝基苯基α-吡啶甲酸酯(PNPP)的水解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用三元复合物动力学模型处理得到了相关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对PNPP水解反应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配合物在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正月桂酸肌氨酸钠(LS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23)十二烷基醚(Brij35)胶束溶液中对PNPP水解的催化活性高于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胶束溶液中的催化活性;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具有四面体结构的配合物更有利于PNPP的水解.  相似文献   

5.
大环钴(Ⅱ)配合物模拟水解酶催化羧酸酯水解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rij35胶束溶液中,比较研究了四氮大环席夫碱(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二烯,L)的钴(Ⅱ)配合物1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及对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配合物1对PNPP及PNPA的催化作用具有酸碱催化的特征,催化活性物种为与金属离子结合的氢氧根离子CoL-OH-;配合物1催化PNPP水解的速度远远大于其催化PNPA水解的速度,在pH 7.40、30℃时,表观二级速率常数kc分别为0.997mol-1·L·s-1和1.12×10-3mol-1·L·s-1,这种反应速率的差异可归因于反应机理的不同;Brij35胶束对PNPP及PNPA的水解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链型五齿配体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二乙烯三胺(HL),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 ± 0. 1℃, I= 0. 10(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 配体与Cu(Ⅱ)和Zn(Ⅱ)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得到了配位酚羟基和水的离解 常数。运用分光光度法,在 pH= 7. 0- 9. 0范围内,研究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得到 了 NA酯水解的配合物催化速率常数 kc。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的氨基和酚羟基配位,生成四配位配合物,配 位酚羟基的 p Ka值为 4. 79,对 NA酯水解基本上没有催化效果;而 Zn(Ⅱ)则可以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氨基,一个 酚羟基和一个溶剂水分子配位,形成五配位配合物,配位酚羟基和水的 p Ka分别为 5. 99和 9. 17,催化 NA酯 水解时,存在 Zn(Ⅱ)…-OH和酸羟基的协同作用,有很好的催化效果,pH为 9. 0时, kc可达 8. 50 × 10-2 mol-1· L· s- 1。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对称的带冠醚环或吗啉环的Schiff碱Co(Ⅱ)配合物,将此配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金属胶束,用于模拟水解金属酶催化BNPP水解。通过分析反应体系的特性吸收光谱,提出了BNPP催化水解反应的机理,据此建立了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本文还讨论了配合物结构、反应体系温度以及胶束对催化BNPP水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两种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Cu(Ⅱ)和Cu-Zn(Ⅱ)草酰胺桥联双核配合物被合成和表征.研究了该同核和异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建立了一种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缓冲溶液中随着溶液pH的增大,草酰胺桥联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提高;配合物中的两个金属离子在催化PNPP水解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这两种草酰胺桥联双核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草酰胺桥联双核铜配合物和不同表面活性剂胶束组成的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金属胶束催化PNPA水解为双分子反应;不同配体结构的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不同;三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胶束对催化PNPA水解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表征了互为立体异构的四氮杂大环多胺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在B rij35胶束溶液中,比较研究了配合物催化羧酸酯(2-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水解的动力学,探讨了导致其催化活性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异双核配合物金属胶束模拟磷酸酯酶催化磷酸单酯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和表征了四种含过渡金属离子Cu(Ⅱ)和Ni(Ⅱ)的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并将这些配合物与Brij35表面活性剂胶束构成金属胶束作为金属水解酶模拟物用于催化对硝基苯酚磷酸单酯(NPP)水解. 研究了金属胶束对NPP水解反应的催化机理,建立了异双核配合物催化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 结果表明,四种草酰胺桥联异双核配合物在NPP水解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随着胶束溶液pH的增大,配合物催化NPP水解的速率提高. 配合物中的两个金属离子在催化NPP水解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郭惠  李珺  张逢星 《化学研究》2010,21(4):62-65,71
在25℃、离子强度I=0.10(KNO3)条件下,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大环三胺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TACD)与Zn(Ⅱ)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在pH=7~9范围内[2×10-4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缓冲溶液]研究了配合物在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中的催化动力学行为,得到了NA酯的水解速率常数kcat.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底物(NA)及配合物浓度均呈一级反应,水解反应遵循速率方程v=(kcat.cZn2++kOH-.cOH-+…).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配合物对NA酯的水解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当pH=9.19时,催化速率常数达3.420×10-2mol-1.L.s-1;催化反应受酸碱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研究了在有和无CTAB及Triton x-100两种表面活性剂存在时,三乙醇胺-Co(Ⅱ)配合物催化4-硝基苯酚乙酸酯(PNPA)水解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Co(Ⅱ)配合物对PNPA水解有较强的催化作用,与金属配合物键合的水分子离解所产生的活性物种ML-OH-是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PNPA的主要因素。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存在对金属配合物催化水解PNPA有加速作用,这种加速作用主要是由于胶束的存在增大了与配合物键合的水分子的酸离解常数,从而使活性物种的数量增加所致。建立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获得了催化反应相关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将4种氮杂冠醚或吗啉取代的单Schiff碱锰(III)配合物作为仿水解酶模型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酯(PNPP)水解。考察了单Schiff碱配体中取代基类型、氮杂冠醚取代的位置对其仿水解酶性能的影响;探讨了Schiff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提出了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随着缓冲溶液pH值的增大,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速率提高,氮杂冠醚化单Schiff碱锰(III)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Schiff碱配体结构显著影响配合物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3,5-三(N-α-吡啶亚甲基氨亚甲基)苯三铜(Ⅱ)配合物作为水解酶模拟物催化4-硝基苯酚醋酸酯(NA)水解动力学.在pH为7.5~9.3范围内配体与铜(Ⅱ)形成了13(配体铜离子)配合物.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NA及配合物浓度皆呈一级反应,其水解速率方程v=kToba[NA]=([ML]t+[OH-]+ko+i)[NA].其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MLH-l在一定范围内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kMLH-1的最大值和kOH分别为0.266,8.57mol-1@m3@s-1,ko为NA的溶剂解常数,ko=1.28×10-6s-1(25.0±0.1℃,I=0.10,0.020Tris缓冲溶液),kMLH-1值较以前报道的配合物更大,显示该配合物催化活性更高,表明Cu(Ⅱ)配合物中的Cu…OH-是有效的亲核试剂,对底物NA酯的水解有较好的催化作用,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金属胶束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水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李军  桑雪梅  谢家庆 《催化学报》2007,28(4):383-388
合成了两种大环过渡金属配合物NiR和CuR(R表示高氯酸-5,7,7,12,14,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将NiR和CuR分别与表面活性剂正月桂酸肌氨酸组成金属胶束,并以其为模拟水解金属酶用于催化对硝基苯酚吡啶甲酸酯(PNPP)水解.特征光谱分析表明,在催化PNPP水解过程中形成了由Ni(Ⅱ)或Cu(Ⅱ)配合物与PNPP组成的中间物种,并由此提出了催化PNPP水解的机理,建立了用于计算动力学常数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含杂氮冠醚的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模拟水解酶被用于催化BNPP水解,讨论了两种杂氮冠醚化单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和机理,分析了反应体系的特征光谱变化。提出了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的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形成中间物种的假设是合理的;随着缓冲溶液pH的增大,两种配合物催化BNPP水解速率提高;两种配合物在催化BNPP水解中表现出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N(1)取代5-氟尿嘧啶乙酸、5-氟尿嘧啶丙酸与铜(Ⅱ)、钴(Ⅱ)、镍(Ⅱ)和锰(Ⅱ)的十种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电子光谱的表征。讨论了各配合物中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状态。在Cu(Ⅱ)配合物中,Cu(Ⅱ)是与配体的N3原子和C4上的羰基氧原子配位,其他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是与配体的C2的羰基氧原子和羧基配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合成了疏水性高氯酸二水(四胺)合钴(Ⅲ)配合物,研究了它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形成的金属2胶束催化二(对硝基苯酚)磷酸二酯水解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此金属胶束对磷酸二酯水解的速率大约提高10^4倍,这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胶束的pH效应和浓聚效应所致,暗示着顺式二水类配合物形成的金属胶束是一个潜在的磷酸二酯水解剪切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铁(Ⅲ)、钴(Ⅱ)和镍(Ⅱ)的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吕正荣,殷元骐,金道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铁(Ⅲ)配合物,钴(Ⅱ)配合物,镍(Ⅱ)配合物,环己烯氧化反应.与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相比,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