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详细地研究了新显色剂4-(20苯并噻唑偶氮)焦Bei酚与钨(Ⅵ)和CTMAB的显色反应及配合物结构。实验表明,在pH2.7时,钨与显色剂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1:2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λmax为5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2×10^4L.mol^-^1.cm^-^1。所拟定的分析方法已满意地用于钢铁中微量钨的光度法分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新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焦Bang酚与Mo(Ⅳ)和CTMAB的显色反应及配合物结构,试验表明,在pH4.8时,Mo(Ⅳ)与显色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1:2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λmax为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6×10^4,Mo(Ⅳ)在0~2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新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焦酚与钨(Ⅵ)和CTMAB的显色反应及配合物结构。实验表明,在pH2.7时,钨与显色剂反应形成稳定的、带负电荷的1:2紫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的λ_(max)为55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2×10 ̄4L·mol ̄(-1)·cm ̄(-1)。所拟定的分析方法已满意地用于钢铁中微量钨的光度法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氨基苯并噻唑为原料,经重氮化后与焦棓酚偶联合成了4-(2-苯并噻唑偶氮)焦棓酚,用乙醇重结晶精制。并用元素分析、波谱等鉴定了结构。测定了其离解常数和质子化常数。研究了该试剂的一般性质、多配位显色反应,发现其与Mo(Ⅵ)、W(Ⅵ)、Ti(Ⅳ)等的显色反应在CTMAB和CPB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有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Mo(Ⅵ)-(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羟胺多元混配体系显色反应的条件。在PH2.0-3.7酸度范围内及加热条件下,Mo(Ⅵ)与5-Br-DMPAP及羟胺反应形成一种很稳定的蓝色多元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1:1。  相似文献   

6.
在显色剂BTAMB的苯并噻唑环的6-位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合成-类新显色剂2-[2'-(6'-取代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R-BTAMB,R=CH3,OCH3,Cl,Br,NO2,CH3SO2)。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或有机溶剂存在下,新试剂6-R-BTAMB与Fe(Ⅱ)、Co(Ⅱ)、Ni(Ⅱ)和Pd(Ⅱ)离子的络合显色反应及其光度分析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引入的R基因明显地影响试剂的  相似文献   

7.
夏心泉  赵书林 《分析化学》1996,24(4):452-455
本合成了一种新的苯并噻唑类显色试剂--2-〔2′-(6-溴-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Br-BTCA),并研究了其与钛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钛与试剂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其ε616=1.15×10^5L.mol^-1.cm^-1,组成为Ti(Ⅳ):R:=1:1,钛浓度在0-0.5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用于铝合金及硅铁试样中微  相似文献   

8.
6—Br—BTAPC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钼和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Mo(Ⅵ)和W(Ⅵ)与新显色剂4-(6-溴-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6-Br-BTAPC)和二苯胍(DPG)在pH4.0时形成稳定的1:2:2电中性紫红色三元离子缔合物的灵敏显色反应,用三波长法同时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体系中共存的钼和钨,两配合物氯仿萃取液的λmax分别为559和53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8.63×10^4和6.53×10^4L.mol^-1.cm^-1,比耳定律的  相似文献   

9.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4,22(11):1155-1157
本研究了2-(6-硝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2.0 ̄4.5的乙醇水溶液中6-NO2-BTAMB与铜形成一种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7.75×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6-NO2-BTAMB∶Cu=1∶1,铜浓度在0 ̄1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6-Me-BTAEB)与Fe(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新试剂与Fe(Ⅱ)在弱酸性介质中形成稳定的蓝紫色络合物,其组成为Fe(Ⅱ):6-Me-BTAEB=1:2,最大吸收波长为63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0×10^5L.mol^-1.cm^-1,Fe(Ⅱ)浓度在每25mL0~10μg范围的内服从  相似文献   

11.
MBTAMB与铁(Ⅱ)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新试剂2-[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简称MBTAMB)与Fe(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和无机盐NaCl存在下,Fe(Ⅱ)与MBTAMB反应生成1:2的配合物,其λmax=64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24×104L·mol-1·cm-1。Fe(Ⅱ)在0~0.6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测定矿泉水和人发样品的微量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曹秋娥  梁云华 《分析化学》1995,23(5):525-528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4-羟基苯基甲烷(DApHM),研究了它与铬(Ⅵ)的显色的反应,建立了两个测定铬(Ⅵ)的新体系,在Mn(Ⅲ)和磷酸存在下,DApHM与Cr(Ⅵ)反应生成检红色产物,λmax 为435nm.CTMAB和Tween-80对该体系有明显增敏效果,其中CTMAB-DApHM-Cr(Ⅵ)体系ε为1.0×10^6;Tween-80-DApHM-Cr(Ⅵ)体系ε为6.9×1-^5,Cr(Ⅵ)  相似文献   

13.
铬(VI)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的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Cr(Ⅵ)与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的显色反应。在pH6.0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Cr(Ⅵ)与5-Br-SAF、CTMAB形式稳定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2×10^5L·mol^-1·cm^-1。Cr(Ⅵ)浓度在0 ̄2.5μg/10mL间服从比耳定律。用此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微量Cr(Ⅵ),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试验几种无机氯化物对镍-4-[(5-氯-2-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Ni-5-Cl-PADAB)显色反应的影响,无机盐对该显色体系有较强的增敏作用,且依NaCl>KCl~LiCl>MgCl2的顺序减弱;此外无机盐还能提高该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及稳定性。从引入无机氯化物前后显色剂及配合物吸收光谱的变化,PKa3及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改变等方面探讨了无机氯化物对显色反应增敏作用的机理,并将Ni-5-C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验了硝酸钠对M^2+-5-Cl-PADAB、M^2+-3,5-diBr-PADAB、M^2+-5-Br-DE-PAP及M^2+-PAR(M=Co、Ni、Cu)显色体系的影响,发现硝酸钠对前两种显色体系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后两种显色体系的影响甚小。从引入NaNO3后吸收光谱的变化,pKa3的改变,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等方面探讨了NaNO3对显色反应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1引言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是一种安全灵敏的新型氧化还原显色剂,在PH≤2时,它能被氧化生成黄色双电子氧化物TMB二亚胺盐。这一显色体系已被应用于水中余氯的测定,微量金(Ⅲ)的分析,但应用于铬(Ⅵ)的测定尚未见文献报道。作者发现铬(Ⅵ)在盐酸介质中也能定量氧化TMB而产生黄色,在对这一高灵敏显色体系作了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TMB测定铬(Ⅵ)的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与目前应用较广的苯基碳酰二肼测铬(Ⅵ)法相比,具有灵敏度高,试剂稳定等特点。2实验部分2.1仪器与主要试剂UV-2…  相似文献   

17.
夏心泉  赵书林 《分析化学》1995,23(4):434-437
本合成了新的显色试剂2-[2'-苯并噻唑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并研究了与铝的显色反应,在CTMAB存在下,铝与试剂于PH7.0-8.0的缓冲溶液中的形成稳定的深紫红色络合物,组成为Al(Ⅲ):R=1: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46×10^5L.mol^-1.cm^-1,铝浓度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磺酰-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S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0 ̄5.1和40%乙醇介质中,Cu(Ⅱ)与MSBTAMB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用单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Σ642=6.74×10^4L·mol^-1·cm^-1,双波长法测得的Σ642.546=1.09×10^5L·mol^-1·c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新显色剂2-(2-噻唑偶氮)-5-[(N,N-2羧基甲基)氨基]苯酚(TADCAP)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着重探讨了试剂与Fe ̄(3+)、Co ̄(2+)、Ni ̄(2+)、Cu ̄(2+)、Zn ̄(2+)、Mn ̄(2+)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测定了这些络合物的络合比和稳定常数等,同时建立了钴的分析方法,并用于维生素B_(12)注射液中Co ̄(2+)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新显色剂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存在下,pH10.1~10.8的Na2B4Or-NaOH缓冲溶液中,Zn^2+与试验能形成1:2的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同时在528nm处配合物表现有最大负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7.03×10^4L.mol^-1.cm^-1和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