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渠道供应链由一个零售商和开辟网络直销渠道的制造商构成。在需求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考虑网络直销渠道的市场份额和渠道替代系数的影响,构建了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信号博弈模型。分析发现零售商会根据批发价格的大小决定是否扭曲订货量,即向制造商传递错误的市场需求信息。而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决策与其直销渠道销售成本相关。此外,利用算例分析了网络直销渠道市场份额和渠道替代系数对双渠道供应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个双渠道制造商和一个存在资金约束的双渠道零售商组成的双层混合渠道供应链,研究了延期支付与金融机构借贷两种不同融资模式下,供应链博弈均衡策略和收益.指出在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下,供应链中三个渠道产品定价均高于零售商无资金约束时三个渠道产品定价,即零售商由于资金约束而导致的融资成本最终转嫁给了下游消费者,由消费者买单.进一步,研究指出供应链渠道间价格替代性的增强对零售商和供应链总收益始终产生消极的影响,但对制造商收益并非始终是有害的,一定条件下会促进制造商收益的增加.对比不同融资模式下各主体利润,指出当制造商延期支付时间长度敏感系数相对较小时,零售商会倾向选择延期支付合同模式;否则零售商倾向选择外部金融机构借贷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品的双渠道销售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收益,同时给企业在应对市场复杂需求方面带来冲突和挑战.以拥有双渠道销售的制造商为研究对象,基于消费者对制造商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存在的策略型行为,研究了渠道之间考虑存在消费者转移的双渠道产品定价及协调策略.首先,构建了"线下主导"和"线上主导"的Stackelberg分散决策博弈模型,得到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双渠道最优定价均衡解,并分析了策略型消费者所占比例、线上消费者购买到产品概率、消费者转移概率对最优定价和总利润的影响.然后,构建了双渠道集中决策定价模式,通过分析得出存在唯一的双渠道最优定价策略,并给出其解析解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分析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双渠道低碳供应链中,在制造商、零售商为公平中性、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以及制造商具有公平关切3种情形下,分别对比分析单位低碳产品碳减排量、零售商销售努力程度、公平关切程度对制造商、零售商决策及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中,无论哪一方具有公平关切,也不论公平关切程度大小,制造商大多是获利方;公平关切行为不会带来定价变动趋势的变化;单位碳减排量越大或者零售商销售努力程度越高,则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批发价格越高,如果零售商具有一定的公平关切,则批发价格上涨幅度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控制;制造商、零售商的效益相互依赖,当零售商销售努力程度上升时,制造商的效用也会增加;当零售商不愿为低碳产品的销售付出努力时,制造商具有公平关切情形下零售商的损失反而较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存在策略性消费者且零售商在原有线下渠道基础上开通线上渠道时,制造商与零售商供应链合同的选择问题。通过逆推法比较不同供应链合同下,制造商与零售商做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获得的收益以及零售商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定价决策对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影响,讨论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得出主要结论为: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折扣合同能更好的协调供应链,增加整体收益;然而当策略性消费者的耐心程度,对线上销售渠道接受程度增加时,批发价格合同更适用于考虑零售商开通线上销售渠道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模糊系统与数学》2021,35(2):153-166
制造商为主导的双渠道低碳供应链竞合博弈中,在无节能家电补贴下不考虑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节能家电补贴下不考虑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节能家电补贴下考虑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三种情形下,分别对比分析能效比、零售商销售努力程度、消费渠道偏好以及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对制造商、零售商决策及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会放大渠道间交叉价格影响系数的影响力,进而令其他影响因素与决策定价的相关性发生转变,其中对批发价格的影响最大,但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会在一定程度抑制渠道间价格相互影响的力度;零售商过度的销售努力会使得自身收益下降,反而令制造商收益增加,节能家电补贴下零售商收益下降的阈值晚于补贴前,因此对于零售商来说,即使有补贴政策的宣传也要坚持进行节能家电的推广,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夏良杰  柳慧  黄迎  李友东  孙莹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99-205
研究碳交易规制下制造商减排服务外包时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和绩效问题,对比分析了定制和订购两种减排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均衡和供应链成员绩效。研究发现,在碳交易规制下,定制和订购两种减排合作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均存在最优决策。在定制模式下,单位产品的初始排放量和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提高一定会降低最优产量、单位产品减排量和减排服务价格,减排服务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提高会降低最优产量和单位产品减排量,但不一定会降低减排服务价格;在订购模式下单位产品初始排放量、制造商和减排服务商的成本系数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不一定如此。当需求函数满足均匀分布时,无论制造商和减排服务商的减排效率如何,订购模式对减排服务商更有利,定制模式对制造商更有利,但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的高低与制造商的减排成本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8.
需求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考虑由多个风险厌恶企业构成的产品竞争市场,分析了需求风险下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和市场进入的决策问题。文章首先通过Cournot博弈分析了套期保值对于规避需求风险的作用和意义;然后,探讨了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和市场进入的决策过程,并给出了三种情形下的市场均衡结构;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套期保值提高了企业应对需求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参与套期保值企业数量随着进入市场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减少;当市场竞争程度或市场费用增加时,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参与套期保值,而选择进入市场的企业会减少。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网络销售模式的发展。网络渠道为顾客带来了便利性,也为制造商提供了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利润的机会,如何合理定价关系到企业的长久发展。在考虑顾客对网络渠道交付时间和网络渠道接受敏感的基础上,研究了制造商的单渠道和双渠道定价策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销售模式下零售渠道的定价相同,而网络渠道的定价低于零售渠道的定价。制造商可以通过引入网络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顾客时间敏感性和提高网络渠道接受程度,从而提高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交付时间敏感性和网络渠道接受程度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单渠道和双渠道的最优决策。  相似文献   

10.
在双渠道环境下,针对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情况,构建了三种分散化(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以及由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Nash均衡博弈)和一种集中化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得出了相关的均衡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两种契约相结合的契约机制协调供应链,并利用数值算例分析验证所得结论以及契约机制的有效性与可实践性,同时分析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如渠道替代系数、传统渠道所占市场份额、废旧产品回收率、再制造成本节约等对双渠道供应链各项最优决策及渠道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具有不同质量投入和服务投入的双渠道供应链,主要研究其成员最优均衡决策问题.构建了包含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采用微分博弈确定在制造商竞争和合作两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均衡决策及其利润,并着重探讨质量投入系数、服务竞争系数和传统渠道市场占有率这三个关键参数对它们的影响;用算例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模型下零售商的利润随着传统渠道市场占有率、质量投入竞争和服务竞争的增大而增大,但合作模型下的利润与服务竞争无关;制造商合作时制造商的利润之和提高,且两个制造商在两个渠道边际利润和之比在一定范围内,两个制造商会有合作意愿,但零售商的利润下降.研究能够为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均衡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零售商可以通过直销渠道将产品销售给顾客,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零售渠道将产品销售给顾客,两种渠道产品需求受减排量和价格影响.分析了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决策,以及基于Stackelberg博弈时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决策,得到了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定价以及最优减排量.数值算例表明,减排投入对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有重要影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定价决策以及利润与零售渠道的偏好程度以及减排成本的分担比例密切相关,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变化与最优零售价格、最优直销价格、减排量和批发价格变化呈正相关;最后,制造商利润随碳配额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制造商生产两种互补产品,零售商可选择分开或捆绑两种销售策略。考虑互补品的负交叉弹性和广告外部性的特点,构建基于溢出效应的需求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求解零售商采取分开和捆绑两种销售策略时的均衡结果。通过比较不同销售策略下的均衡结果及利润关系,探讨在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广告投入和捆绑销售的联合决策问题。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产品互补程度和广告成本系数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分散式还是集中式决策下,当产品互补程度较高或广告成本系数低时,分开销售是占优策略而广告费用较高;当产品互补程度较低且广告成本系数高时,捆绑销售是占优策略且广告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4.
张冲  刘影 《运筹与管理》2022,31(12):86-92
渠道入侵正逐渐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多渠道销售的重要策略。在考虑零售商销售努力的前提下,研究了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构建了四种Stackelberg博弈模型:不入侵和无销售努力、入侵和无销售努力、不入侵和有销售努力、入侵和有销售努力。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直销渠道与线下零售渠道之间的不对称替代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制造商入侵;在制造商入侵的情况下,零售商销售努力促使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渠道入侵成本较大且零售商销售努力投资效率高的前提下,销售努力可以有效缓解制造商入侵带来的负面影响;渠道入侵降低了零售商销售努力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针对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特性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的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不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制造商依托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各主体的运作决策。研究发现,在不同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合作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市场波动的增大对供应链各主体并非始终是有害的,随着市场波动的增大,带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收益不断减小,而风险中性的双渠道制造商收益逐步增大,零售商风险厌恶特性为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以及通过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时,双渠道产品定价均低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定价,双渠道需求和利润均高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和利润,即回收再制造模式不仅为下游顾客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实惠,同时也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存在预售且通过网络与传统渠道销售的现实状况,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和博弈论,构建不同权力结构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权力对等的Vertical Nash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比较三种权力结构下各成员最优策略及绩效,分析关键因素的敏感性,检验模型的鲁棒性。研究发现:三种博弈下各权力主体的最优策略及绩效均受渠道替代程度、单位生产成本等关键因素影响。渠道替代程度越高,制定的双渠道价格越高;消费者对价格更敏感,预售市场需求呈现向现售市场转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单个制造商与单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定价问题.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条件下讨论了零售商传统销售渠道和制造商开拓网上销售渠道分别以不同服务水平销售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从而得到了在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条件下的最优定价,并分析了服务水平对定价决策和渠道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零售商渠道服务水平增加时,批发价也随之增加.本渠道的服务水平对本渠道的价格影响会大于对竞争渠道的价格的影响.渠道服务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本渠道销售价格和本渠道需求的提高,也会对另一渠道产生一定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再制造供应链为研究背景,在考虑消费者后悔预期的情况下,构建了新产品和再制品的需求函数,研究了分散决策无领导(N)、制造商领导(M)和零售商领导(R)3种权力结构下再制造供应链的最优定价问题,并比较了3种权力结构下再制造供应链的最优价格和利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新产品和再制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需求量与消费者对再制品偏好程度差异和消费者后悔预期敏感系数的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消费者偏好程度差异和消费者后悔预期敏感系数较高时,供应链各成员应采用较低的定价策略以扩大需求;在3种权力结构中,制造商领导和零售商领导模式下产品的零售价格相等,且高于无领导模式下产品的零售价格;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分别在各自领导模式下达到最高,再制造供应链总利润在无领导模式下最高,从消费者和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采取无领导模式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在存在强势零售商的非对称竞争渠道中,首先在三种博弈时机下分析协商机制、市场竞争以及强势零售商讨价还价能力对均衡结果的影响,然后探讨竞争渠道的内生时机,最后分别从销售成本和卖场流量两个角度对基本模型进行拓展。研究表明:协商机制提高强势零售渠道的市场需求和利润;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时,制造商将从零售商竞争中获得"渔翁之利",强势零售商过于挤压产品批发价格将遭受利润损失;以往研究中关于零售商同步领导的博弈时机假设是有缺陷的,序贯领导才是竞争渠道的内生时机,并且销售成本差异和卖场流量差异将缩小内生时机的双均衡区域。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一风险中性制造商和单一风险规避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建立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零售商分别通过银行贷款和延期支付解决资金约束问题时,各参与方的最优定价,分析回收率和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并比较两种融资方式中决策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零售商的资金约束不会影响批发价格、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随回收率的变化趋势。随着零售商风险规避程度的提高,银行贷款中批发价格的变化还与利率有关,直销价格始终降低;延期支付中批发价格始终提高,直销价格与之无关。当融资利率相等时,银行贷款中的批发价格始终高于延期支付,而直销价格和零售价格的相对大小还受利率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