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一个制造商向一个零售商同时销售两种互补产品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制造商、零售商分别采用不同捆绑策略下的供应链定价博弈问题,并对四种定价模型(分开—分开,分开—捆绑,捆绑—分开,捆绑—捆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产品互补程度、边际利润水平与供应链利润、最优捆绑策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领导者制造商而言,采取分开定价是占优决策;对于追随者零售商而言,是否采取捆绑定价取决于产品互补程度与产品边际利润水平比值,当产品互补程度变大或者边际利润比值降低时,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由捆绑策略向分开定价策略转变。  相似文献   

2.
研究制造商与渠道势力不对称零售商的合作广告问题.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建立了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分散式与集中式系统下的合作广告模型,得到了不同系统下制造商和强势零售商的最优合作广告策略、强势零售商和边缘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及他们的最优期望利润.通过对不同系统下均衡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分散式系统存在不协调.设计了实现渠道协调的联合契约,指出分散式协调系统下的联合契约不唯一,契约参数两两正相关,广告补贴率、产品批发价格和回购价格是制造商和强势零售商力量平衡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两条供应链相互竞争下决策者风险厌恶程度的影响和链内协调问题。针对两条分别由风险中性制造商和风险厌恶零售商组成、进行订货与促销竞争的可替代产品供应链,假定需求随机且依赖于促销努力水平与产品合格率,利用条件风险值(CVaR)方法和博弈理论建立了对应两条供应链均为分散式供应链(DD模式)、均为集中式供应链(II模式)、一条为分散式供应链一条为集中式供应链(DI模式)的EPEC、Nash和MPEC竞争决策模型,给出了三种模式下的竞争均衡决策、以及零售商为风险厌恶者时可实现链内协调的回购加促销补贴契约。进一步分析了零售商风险中性情况。最后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契约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越厌恶风险,其订货量越低;产品合格率越高,零售商的促销努力水平越大;供应链协调是供应链竞争下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4.
徐兵  孙刚 《运筹与管理》2012,21(3):87-94
针对两条分别由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组成的替代产品供应链,假定两种产品的随机总需求依赖于总货架展示量、而每种产品的市场份额与其货架展示量成正比,利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两条供应链在货架展示量与订货量方面的竞争均衡,分别建立了对应两条供应链均为分散式供应链、均为集中式供应链、一条为分散式供应链一条为集中式供应链的EPEC、MPEC和Nash均衡模型。随后分析了供应链竞争下的链内协调合同设计问题,给出了同时协调零售商的货架展示量和订货决策的回购加线性补贴合同和收益共享加线性补贴合同。最后的算例表明,协调是供应链竞争下的占优策略,但两条供应链均协调时的利润反而低于均不协调时的利润,即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相似文献   

5.
再制造产品的出现,引出了销售渠道决策的新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分析比较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五种渠道结构,得到了五种结构下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均衡产量和零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制造商可以凭借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提升自身在供应链的权重,使自己获利。然而当制造商通过两个零售商分开销售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时,制造商并不能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利润。对于零售商而言,双边垄断使零售商地位提升,而新制造产品或者再制造产品分开销售都会伤及零售商。数值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缓和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双重边际效应,增加了供应链的总利润,同时也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运用服务展开差异化竞争、增强产品竞争力已成为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构建制造商和强势零售商的利润模型,研究了产品质量影响下产品与增值性服务捆绑销售的最优策略问题,对增值性服务单独及捆绑销售下的产品及增值性服务价格,产品质量的优化决策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强势零售商主导产业链背景下的产品与增值性服务协调问题.研究发现,不同销售策略下产品和增值性服务价格之和的高低与产品生产成本具有相关关系;制造商和强势零售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实现利润的帕累托改进;对于增值性服务成本的控制是降低产品零售价格的重要因素;协调前后强势零售商的利润变化情况与增值性服务和产品的互补性密切相关,协调契约可以提高捆绑销售下的产品和增值性服务价格,进而增加强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收益.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买生  匡海波  马慧 《运筹与管理》2013,22(4):163-171
制造商在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的同时,在虚拟交易社区(Virtual trading community, 简称“VTC”)开通电子渠道,与零售商形成渠道竞争,为了缓解零售渠道和电子渠道并存的渠道冲突,引入互补品协调策略,即制造商将互补品以成本价格批发给零售商,零售商可在传统零售渠道,或VTC渠道进行销售,分析了当零售商在不同的渠道销售互补品时的均衡定价与利润,分别给出了Bertrand与Stackelberg两种情况下的均衡,并通过算例说明了互补品协调策略的有效性,得到在不同互补品情况下,互补品合作策略可以与合作补贴、收益共享等方式结合进行协调,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假定生产商委托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以进行再制造活动,研究两条分别由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竞争和链内协调。对应两条闭环供应链均为分散式供应链、均为集中式供应链、一条为分散式供应链另一条为集中式供应链,运用博弈论和均衡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三种情况下刻画闭环供应链竞争的带均衡约束的均衡模型、纳什均衡模型和带均衡约束的优化模型,进行了模型求解。基于合同理论,提出供应链竞争下协调链内零售商的零售价和回收价格决策的批发价加回收补贴合同。最后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产品零售价、需求量与产品替代效应正相关,废旧产品供给量、供应链利润与回收价格敏感性正相关;供应链协调是供应链竞争下的占优策略,有利于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但两条协调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存在囚徒困境现象。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个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供应链模型,以求解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决策,其中两个制造商向零售商批发的产品是不完美互补的,且零售商采取混合捆绑策略销售这两种产品。考虑三种情形下的决策:(1)完全非合作博弈;(2)局部合作博弈;(3)合作博弈。通过比较前两种情形下的决策,利用Nash协商模型求解得到消除水平和垂直供应链冲突的最优定价决策。与完全非合作博弈决策相比,局部合作博弈决策对制造商是有利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实现对零售商收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合作博弈决策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明显地优于完全非合作博弈决策以及局部合作博弈决策,同时合作博弈决策下的最优产品需求量相比局部合作博弈决策下的最优产品需求量提高了一倍。最后,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文章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10.
捆绑销售是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供应商常用的产品销售手段,对供应链有利有弊.现有研究仅仅关注零售商的捆绑销售行为,文章创新性地研究了供应商的捆绑销售策略:纯捆绑销售、混合捆绑销售.研究发现:供应商的捆绑销售行为对供应链有重要影响,其影响效果与捆绑策略有密切关系.相比于单独销售策略,纯捆绑销售对整个供应链是不利的,使供应商零售商利润均下降;混合捆绑销售策略下零售商销售量会明显增加,供应商零售商利润均上升,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两周期闭环供应链,在考虑突发事件干扰新产品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在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时闭环供应链在扰乱前后关于回收决策和协调机制问题的比较,得到了扰动前后的最优回收价格、回收数量以及制造商的最大再制造节约利润和零售商的最优回收利润。研究表明:当制造成本扰动幅度较小时,集中化决策者和分散化决策者均保持原回收计划,适当调整回收价格;当制造成本扰动幅度较大时,集中化决策者和制造商愿意调整其回收决策,而零售商在正扰动幅度较大时希望保持原回收计划,在负扰动幅度较大时倾向于调整回收决策。两部收费制契约可以协调制造成本扰乱之前和之后的闭环供应链。制造商获得的固定费用在制造成本扰动幅度较小时随扰动量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在扰动量幅度较大时随正扰动量的增加而减少,负扰动量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在政府低碳补贴政策下,本文考虑技术的时滞效应,构建政府、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微分博弈模型,在分散决策下分析了制造商采用远视策略和短视策略时各方的最优决策,并将结果与集中决策下的对应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滞后效应与政府的最优补贴比率负相关。制造商的短视策略并不一定会损害收益,若滞后时间超过特定阈值,那么企业将不会投资低碳技术。集中决策下减排努力、宣传努力、减排稳定值、商誉稳定值均高于分散决策,但满足一定条件时集中决策的供应链利润会低于分散决策。  相似文献   

13.
周熙登 《运筹与管理》2017,26(11):93-99
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低碳减排、低碳宣传与品牌策略问题,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博弈下的低碳减排投入、低碳宣传投入和低碳宣传分担率。研究发现:集中决策情形下产品的减排量始终高于Stackelberg博弈情形下的减排量;产品品牌差异化程度与制造商所承担零售商低碳宣传成本的比例呈正相关;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低碳宣传策略除了与品牌差异程度相关,还取决于供应链成员在不同渠道边际利润的相对大小;存在一个低碳宣传成本分担率能够实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协调。并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在一个由双边平台、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共享供应链中,研究双边平台匹配努力下的共享供应链动态定价问题。其中制造商通过平台共享其剩余产能,平台为动态地匹配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供需资源而付出匹配努力,以此改变其服务水平,进而影响共享平台的交易费用、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和零售商的零售价格。利用HJB方程构建微分博弈模型,分别探讨集中和分散式共享供应链中最优平台匹配努力和各成员的动态定价策略,得到不同情形下的动态定价轨迹,并分析了关键参数对定价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台匹配努力通过影响其服务水平对最优/均衡解有正向影响,供应链各成员的定价策略取决于平台初始服务水平和稳态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Vertical cooperative (co-op) advertising is a marketing strategy in which the retailer runs local advertising and the manufacturer pays for a portion of its entire costs. This paper considers vertical co-op advertising along with pricing decisions in a supply chain; this consists of one manufacturer and one retailer where demand is influenced by both price and advertisement. Four game-theoretic models a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pply chain power balance on the optimal decisions of supply chain members. Comparisons and insights are developed. These embrace three non-cooperative games including Nash, Stackelberg-manufacturer and Stackelberg-retailer, and one cooperative game. In the latter case,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reach the highest profit level; subsequently, the feasibility of bargaining game is discussed in a bid to determine a scheme to share the extra joint profit.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市场需求随机且对销售价格及提前期敏感的条件下,供应链如何制定最优的销售价格、提前期以及库存因子使得利润最大化。首先,分析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发现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模式下的提前期与库存因子是相同的,但分散决策下的销售价格更高、期望利润更低,且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供应链的利润之比随着需求对价格的敏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建立了收入共享与成本分担的协调机制,并分析了其最优决策。研究发现,协调决策机制可以有效地压缩提前期,并能同时使供应链达到帕累托改进,但不能达到完美协调,而且还发现协调决策下制定的最优销售价格比分散决策要低。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对三种供应链决策模式下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利润随着需求方差增大而减小,提前期压缩程度随着材料成本承担比例增大而增大。上述结论可以为企业制定销售价格与提前期决策以及企业间的协调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研究由单一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问题。设计了制造商—销售商采用期权契约,制造商—供应商采用回购契约的联合契约协调机制,分析了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协调机制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机制设计的有效性,并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制定合理的契约参数可以使供应链各成员的期望利润相比分散决策时有帕累托改进,从而实现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tegrates firms’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decisions in a two-echelon supply chain, where a monopoly manufacturer sells products to ultimate consumers through an autonomous retailer. Considering that both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 demand, we first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equilibriums of channel members under two different game structures: the non-cooperative and cooperative. In the non-cooperative structure, the manufacturer controls the innovation effort and wholesale price while the retailer controls the advertising rate and retail pricing. In the cooperative structure, the manufacturer agrees to share part of retailer’s advertising expenditure. We find that both the optimal operation and marketing decisions are sensitive to effects of innovation and advertising on demand as well as the manufacturer’s cost reduction coefficient due to innovation. Further, we find that the manufacturer always prefers cooperation. Meanwhile, only when the firms’ investments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the market mechanism, does the retailer have incentive to implement a cooperative program. In addition, we further propose a new two-way subsidy policy to coordinate channel members’ business fun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