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5,24(10):91-92
“等离子体及其在谱学的应用”组的报告有:(1)V Karanassios,电池作电源的微型等离子体器件;(2)A Manz,以芯片为基础的直流辉光放电;(3)J A Hopwood,微型加工的电感耦合和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发生器;(4)R K Marcus,液体取样的大气压辉光放电微型等离子体-面向毛细管液相色谱技术和微流体检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
分组报告续报如下: 生物微流体学组报告4个.(1)M Ikewchi等,供试管中三维组织培养用的人工毛细管网络芯片;(2)A Shastry等,输送小滴用的、微型结构的表面棘轮;(3)T Baba等,供产生双亲(亲水与亲脂)分子的阵列纳米膜用的、在附有多孔性侧壁的微通道中均匀水相栓子的积聚;(4)S H:Huang等,供混合静态或连续流动的流体用的、电渗产生的平面微涡流.  相似文献   

3.
本届会议的专题报告按日程安排分述如下:(1)T Wacharalindu:以液态半导体为基础的微功率源--采用反射能量转换;(2)C M Waits,MMc Carthy,R Ghodea:供小规模动力系统中输送燃料用的、微电动机械系统的涡轮泵;(3)I D Block、P c Mcthals、M Ganoch:增强荧光与无标记成像联用仪;(4)L H Loo、Y D Lau:应用微结构的流体动力学偶联方法进行微型悬臂的质量因子的调谐;(5)K Imagawa,H Horilauchi,K Ikoda:应用心脏肌肉细胞的药物模拟方法的自给加热与流体泵送凝胶;(6)N Suhkl:供模拟在任何硅取向的表面组织与几何形态用的连续分格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微全分析系统专用微型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Chip-CE包括微芯片、高压电源和检测器等3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基于MEMS微加工技术设计和制作了一种集成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微芯片。PCR微芯片结构通过有限元模拟验证分析。该芯片在PCR扩增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制热效率和热传递均匀性。在微型温度控制电路装置下进行热循环反应,芯片的温度起伏小于1℃/s,升降温速度分别达到5℃/s和3℃/s,30个热循环耗时30min。此系统已经用于GUS基因的扩增检测,获得了良好的结果,极大的缩短了热循环的时间,可用于微量生物样品的快速扩增检测。  相似文献   

6.
徐中其  刘慧青 《分析化学》2012,(7):1118-1122
通过微流体芯片电泳技术分离人血清蛋白,探讨了常见十字形微流体芯片上样品的电动进样与分离过程,分析了在十字芯片上的进样时间和电压设置对后续样品检测和定量的影响。采用的缓冲体系为:100mmol/L H3BO3,50mmol/L NaCl,5%Dextran(以NaOH调至pH 8.3),该缓冲液能够有效分离人血清蛋白中的白蛋白(Albumin)和4种球蛋白(α1-,α2-,β-,和γ-globulin),并且给出了它们在该缓冲体系中的淌度估算范围为5.15×10-5~47.2×10-5 cm2/(V.s)。在芯片上2min之内可以完成进样和分离,相比于常用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提高了分析速度。  相似文献   

7.
微流体系统包括微量流体的传感、输送、检测和控制[1],是MEMS的一个重要分支.微型混合器是实现不同试剂或试样分子级混合的微流控器件系统,混合处理的目的是降低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利用光致聚合反应制备微纳流体器件的新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痕量富集实验研究:建立描述光致聚合反应中引发剂分解、自由基消耗、聚合反应等的理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计算分析了微尺度凝胶光致聚合反应过程,获得凝胶纳米筛宽度随曝光时间和光强的变化规律;以倒置荧光显微镜为平台,通过聚焦和分光等控制手段,在微流道的特定区域实现孔密度可调的凝胶纳米筛集成,形成微纳流控芯片;以Poisson-Nernst-Planck模型为基础,对纳流体电动富集过程进行计算,确定纳孔密度与富集倍率的关系;利用制备的芯片开展纳流体电动富集实验,发现前驱液中单体丙烯酰胺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9∶1时,对痕量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小分子的富集倍率达到600倍。  相似文献   

9.
纸基微流控技术(μPADs)是一种在微米尺度的纸基芯片上进行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的技 术,具有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易回收、结构多样、试剂消耗少、环保可降解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领域具有实用价值。该文对纸芯片制备、流体操控及检测模式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纸芯片功能化改性方 法及生物分子的固定方式,总结了经处理后的纸张制备为二维(2D)或三维(3D)纸芯片的方法;其次论述了 流体在纸基材料上不完全浸湿和完全浸湿两个阶段的运输机理,综合分析了智能化流体操纵技术;最后介绍 了可与纸基微流控平台联用的检测方法,并综述了纸基微流控装置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 纸基微流控技术在食品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微流控芯片上构建多维分离系统,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高效分离分析技术平台。本文介绍了二维芯片电泳系统耦联模式选取及正交性评价的方法;综述了针对蛋白质/多肽分离分析的各种耦联模式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分析系统,如胶束电动力学色谱(MEKC)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开管电色谱(OECE)与CZE,等电聚焦(IEF)与CZE, IEF与SDS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SDS-CGE与MEKC等。特别对二维电泳芯片切换接口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探讨了用于微流控二维芯片电泳系统的检测技术,并展望了微流控二维电泳芯片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3,22(3):95-96
本届国际会议于 2 0 0 2年 4月 1 4日~ 1 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召开 ,由瑞典化学学会主办。大会报告共 6个 ,现分述如下 :( 1 )瑞士D .Hochstrasser,医药中的大尺寸蛋白组学 ;( 2 )美国J.Henion ,自动化纳升级电喷雾质谱分析技术———以芯片为基础的、供高产率生物分析用的战略 ;( 3)荷兰A .VandenBerg ,供芯片上实验室用的微升和纳升流体器件和系统 ;( 4 )美国R .Kennedy,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神经科学 ;( 5 )荷兰H .Irth ,基于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和生化药效分析一体化的、供发现新药用的各种分析筛选技术 …  相似文献   

12.
章春笋  邢达  李彧媛 《分析化学》2008,36(2):259-265
评述了激光技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微流控芯片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激光技术在PCR微流控芯片微加工、微流体物理参数测量、温度循环控制以及芯片上在线产物检测(包括荧光实时定量/终点和毛细管电泳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激光技术在未来基于PCR的微全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sis system,μTAS)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重要的体外DNA扩增技术,在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构建而成的PCR生物微流体芯片由于具有反应速度快、样品消耗少以及所占空间体积少等优点而倍受人们亲睐.然而,伴随之较大比表面积以及其所用的裸露衬底材料常常抑制PCR反应,从而导致PCR不能顺利进行.本文结合本试验室的研究工作,综述了PCR生物微流体芯片中为了获得“友善”的PCR扩增体系而采取的表面钝化技术,主要包括表面钝化的必要性、静力学/动力学表面钝化技术以及硅相关材料对PCR抑制的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4.
毛细管电泳微芯片在临床尿蛋白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芯片毛细管电泳法对临床患者尿蛋白进行了分离, 初步探讨了用于判断肾损伤的应用前景. 以pH 10.3, 75 mmol•L-1的硼酸盐缓冲液作为芯片电泳缓冲体系, 利用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性, 在210 nm波段检测吸光度并进行信号收集和分析. 研究两种添加剂对提高尿蛋白分离效率的影响, 分析了肾病综合症、妊娠高血压症、风湿性心脏病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患者尿样本, 并与美国Helena电泳系统分析结果对比, 得到了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届会议的报告续报如下:(1)DV Dao、pH pham、S Saukawa、S suglyama,以棘轮原理与静电传动器为基础的、正切与垂直驱动的微型传输系统;(2)J Barth、EKrevet、M Kohl,具有大输出功率的、双稳自调制放大器的微型传动器;(3)H Ooiso、Y Nishimori、N Fujiwara、T Tuchia、S Machizuoki、G Hashiguehi,一种电梳驱动的传动器的DOF等效电路模型;(4)Y Petremand、W Noell、J F Manceau、N F Rooij、N Golay、A Masse,应用于大冲程排量的、级联式可衡量的快速压紧传动器;(5)S S Je、N Wang、HC Brown、D P Arnold、J Chae,一种与蜡粘结的Nd Fe B微型磁石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电磁传动的扬声器及其应用;(6)F Ceyssens、M de Volder、D Reynaerts、R Puers,采用Su-8材料微加工制作的大冲程、强力气动传动器.  相似文献   

16.
在CO2激光直写聚合物(PMMA)微流体芯片加工原理基础上,对激光直写PMMA微流道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能量守恒原理对激光直写PMMA微流道成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微流道的形状呈高斯函数型分布,并获得了微流道深度和激光功率、加工速度的函数关系及微流道截面形状的数学模型.实验数据较好地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对CO2激光直写聚合物(PMMA)微流体芯片的加工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1 《芯片上的实验室》(Labonachip)《芯片上的实验室》由联合王国皇家化学会出版。 2 0 0 1年试刊两期 ,2 0 0 2年正式出版季刊。内容涉及合成化学、生物工艺、电子学、分析化学、环境监测、药物筛选、医学诊断、临床化学、药物材料科学、工程学、流体学、研究废物最少化、反应器工艺和制作、机器人学、组合化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细胞组学等。重点报道有机合成和生物学合成、生物 免疫分析、聚合物微制作、生物学矩阵微型加工、催化(生物学 )、脱氧核糖核酸测序和分子诊断学、微型化学反应器件和工艺、聚合酶链式反应、微型…  相似文献   

18.
微系统科技的发展及电化学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田昭武在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会议 (2 0 0 0 .11.2 8,厦门 )特邀大会报告内容整理而成 :1 微系统技术概述 (技术的必要性和前景 )2 发展微系统技术的特殊困难3 电化学在微系统技术中的应用  3.1 用于复杂 3D 图形微加工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 (CELT)  3.2 聚焦电泳和微系统在 (生物 )化学中的应用 (μ TAS或芯片上实验室 )  3.3 芯片实验室中微流体输运网络的合理选择之一 -灵巧 (Smart)电渗泵4 结论  相似文献   

19.
周南 《分析试验室》2008,27(5):123-124
微型加工器件的应用组报告:(1)T Mazanec等,在微型通道反应器中的强化选择性氧化反应;(2)K F Jensen,分离用的一体化微系统;(3)NKochmann等,伴随化学反应的高产率与快速混合用的微型混合器;(4)G Tekautz等,选择正确的微型结构的基本原则;(5)G Deerberg等,T形微型混合器的混合特  相似文献   

20.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熊艳  陈士恒  关亚风 《化学进展》2009,21(6):1325-1334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检测器(LED-IF)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型化荧光检测器,在流动注射、毛细管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及芯片电泳等微流动分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讨论了LED-IF的4种光学结构,并对其主要器件,包括光源、滤光片、透镜、光纤、光电检测器以及检测池作了详细讨论,还介绍了LED-IF与其它技术的联用及其在生物、医药和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