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萃取色层法分离稀土元素中,常用的固定相有:二(2-乙基已基)磷酸(P-204)、2-乙基已基苯基磷酸、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等。二(1-甲基庚基)磷酸(P215)是P204的异构体,它的支链在α位置上,空间位阻较大,因此对稀土元素的分离应具有较高的分离因数,反萃取的酸度也应比P204的低。我们将P215用于萃取色层法以分离稀土。在一定的酸度下,可将14个稀土元素分离,在有硫酸铵存在时,也可将Y与Ho和Er分离。  相似文献   

2.
由于二-(2-乙基己基)磷酸(P_(204))具有水溶性小、稳定性强、结构适宜、价廉易得等特点,在稀土元素和放射性核素的分离提取工艺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有关P_(204)萃钯及其机理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开发新的高效萃钯工艺,掌握萃钯规律,我们研究了各种因素对P_(204)萃钯平衡的影响,确定了萃合物组成和萃钯机理,测得了该萃取反应的焓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P—204)/硝酸/四氢呋喃/乙醚(4:3:18:16)为轻稀土元素展开剂,并以上海试剂一厂生产的薄层板分离独居石矿样中镧、铈、镨、钕后,用17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收到较好的效果。镧、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H2A2)和仲壬基苯氧基取代乙酸(CA100,H2B2)混合体系在HCl介质中对15种镧系元素(除钷)及钇的萃取性能,计算了稀土元素间的分离系数,并比较了混合萃取体系与D2EHPA单独萃取体系对稀土元素的分离能力.研究了D2EHPA-CA100混合体系对镧的协同萃取机理,用斜率法和恒摩尔法探讨了萃取反应方程式,考察了酸度、萃取剂浓度及温度对萃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2EHPA-CA100混合体系对镧系元素的协同效应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在适当的萃取剂配比下,此混合体系对某些稀土元素的分离能力优于D2EHPA,可用于这些稀土元素的分离.D2EHPA-CA100混合体系协同萃取镧的萃合物组成为LaH5A6B2,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2-乙基已基磷酸-2-乙基己基酯(P507)已广泛用于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用于萃取镓、铟、铊,在盐酸或硫酸介质中均具有较好萃取性质,易于反萃取。鉴于分析分离中萃取色谱法较萃取分离更为实用,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萃取色谱分离镓、铟及其伴生元素的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在盐酸和硝酸体系中萃取镱镥混合稀土的性能。说明P-507在硝酸体系中的萃取分离系数较其在盐酸体系中高,而在盐酸体系中有更高的反萃效率。与二(2-乙基己基)磷酸(P-204)相比,P-507具有萃取酸度低、易反萃和不易乳化的优点。我们还确定了回流萃取法分离镥镱的基本参数,表明P-507是一种新型的分离重稀土的良好萃取剂。  相似文献   

7.
孙都成 《化学学报》1994,52(11):1095-1099
采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2-乙基己基2-乙基己基膦酸[HEH(EHP),P~5~0~7]在盐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元素时萃取动力学行为的递变规律,讨论了稀土元素分配比(D)和分离因数(β)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测算出正向萃取速率常数(k~f)和逆向萃取速率常数(k~b).发现了萃取动力学中萃取速率常数的"四分组效应","斜W效应"和"钆断"现象,提出利用动态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8.
在分离稀土元素的薄层层析法中,展开剂的选择为主要研究课题。1964年,Pierce等用 P204进行稀土元素的薄层层析分离,可分离3—4个稀土元素。1976年以来,德国Specker等人用乙醚-四氢呋喃-?204-硝酸(100:15:1:3.5)在硅烷化的硅胶板上实现  相似文献   

9.
HEH(EHP)(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作为萃取剂,萃取分离稀土的研究结果表明,HEH(EHP)有较高的分离系数,是一种有效的稀土分离萃取剂。为深入了解HEH(EHP)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以便提供萃取分离工艺的设计参数,我们研究了HEH(EHP)-煤油-HCl-RECl_3体系在不同初始条件下,15个单一稀土的萃取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10.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HL]是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的有效萃取剂.作者及马恩新等研究了HEH(EHP)萃取低浓度稀土元素的平衡反应.Lenz等认为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萃取高浓度Nd(Ⅲ)和Sm(Ⅲ)时,ClO_4~-及NO_3~-参与萃取反应.定量研究HEH(EHP)从矿物酸溶液中萃取高浓度稀土元素(Ⅲ)的平衡规律及萃取反应具有实际意义,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结合分离工艺,系统地研究了高浓度稀土元素在H~+(HNO_3,HCl)-H_2O-1.50FHEH(EHP)-煤油体系中的分配平衡,通过IR、NMR及平衡有机相中NO_3~-和Cl~-浓度的定量测定,提出了低酸度下不同稀土浓度的萃取反应.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析,Specker等人研究了用硅烷化的硅胶板分离稀土,后用分光光度法定量。陈永熙等人用硅胶/淀粉/硝酸铵薄层板,以磷酸三丁酯/丁酮/乙酸乙酯/硝酸作展开剂分离了La~Sm五个稀土元素,再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但展开时间长(约2.5小时),斑点拖尾,定量也较费时。我们应用硅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硝酸铵制板或用预制硅胶板以NH_4NO_3溶液浸渍,活化后,用乙醚/磷酸二(2-乙基已基)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五个具有不同结构的烷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即氯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CH_2ClP(O)(OC_8H_(17-i)_2(1)、β-氯乙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 ClCH_2CH_2P(O)(OC_8H_(17-i)_2(2)、α-氯乙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 CH_3CHCIP(O)(OC_8H_(17-i))_2(3)、与相应未取代的甲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CH_3P(O)(OC_8H_(17-i))_2(4)、乙基膦酸二(2-乙基己基)酯C_2H_5P(O)(OC_8H_(17-i))_2(5),在硝酸体系中对镧系元素的萃取分离性能及其规律,制备了它们的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和~(31)P核磁共振谱探讨萃取剂及其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用薄层扫描分离测定稀土元素的新方法。当流动相为二-(2-乙基已基)磷酸酯(HEDHP)/单-(2-乙基己基)-2-乙基己基磷酸酯(HM(EH)EHP)/磷酸三丁酯(TBP)/四氢呋喃(THF)/硝酸(HNO_3)/异丙醚(i-Pr_2O)(111 52 5 521 86 10000 V/V)时,第一组元素(La,Ce,Pr,Nd,Sm)能完全分离;第二组元素(Eu,Gd,Tb,Dy,Y,Ho,Er,Tm,Yb,Lu)的Rf值均大于第一组元素,且不干扰测定。当流动相为HDEHP/HM(EH)EHP/TBP/THF/HNO_3/i-Pr_2O(68 43 27 460 103 10000 V/V),第二组元素能完全分离,此时第一组元素停留在起始线上,二组互不干扰。同时对稀土元素进行了定量测定的研究,在0.030~0.600(μg)的范围内,各稀土离子的测定符合比耳定律,测得各稀土元素的检出限La,Ce,Pr,Nd,Sm,Eu,Gd,Tb,Dy,Y,Ho,Er,Tm,Yb,Lu分别为14,15,18,17,15,14,14,17,18,14,21,23,29,30和31ng。样品中各稀土元素的回收率除样品1中La和Pr偏大一些外,均在95%~108%范围内。各样品中测得的稀土元素含量和光谱法所测得结果基本相符,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简写HEH(EHP)或P_(?07))是一种工艺性能优良的金属萃取剂,广泛应用于稀土分组及钴镍等金属的分离。对其萃取金属的性能和平衡的研究已有报道。研究萃合物的成键特性及空间构型,对于深入了解萃取机理有  相似文献   

15.
稀土元素是我国的丰产元素之一,单一稀土元素的分离与分析是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在文献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原有展开剂体系作了研究,提出用P_(204)-P_(507)-TBP体系作为展开剂,分离了十五个稀土元素,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各个稀土元素的R_f值都适中(0.1—0.7),相邻元素间的R_8值都大于1.2,同时对混合稀土样品作了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EHP,P507)和二(2-乙基己基)磷酸(HDEHP,P204)从硫酸介质中协同萃取Ce(Ⅳ)的机制.结果表明:在HEH/EHP的摩尔分散在0.6时,体系的协萃系数最大.Ce(Ⅳ)以Ce(SO4)0.5HL2A2的形式被萃人有机相,协萃反应为阳离子交换机制.同时还得到了HEH/EHP和HDEHP从硫酸介质中协同萃取Ce(Ⅳ)时,体系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如△G,△H和△S等.  相似文献   

17.
刘川楹  陈继  邓岳锋 《应用化学》2018,35(12):1492-1496
稀土元素钪(Sc)在相关原料中含量低,伴生杂质元素多,回收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对比了直链三烷基氧化膦(Cyanex 923)、2-乙基己基磷酸单-2-乙基己基酯(P507)、环烷酸在硫酸体系中对Sc的萃取、分离和反萃。Cyanex 923在高酸度下能完全萃取Sc,而环烷酸和P507则在低酸度下有较高萃取率。Cyanex 923分离Sc与锆(Zr)、钛(Ti)的最佳水相酸度为1 mol/L,分离系数分别为5. 6和10. 6。P507在水相H~+浓度为2 mol/L时对Sc/Zr、Sc/Ti有最大分离系数,分别是21和59. 7。虽然P507有更好的分离效果,但难以反萃。3种萃取剂中仅有Cyanex 923能被有效反萃,在反酸H+浓度为0. 4 mol/L时有最大反萃率。因此,Cyanex 923更适合从含Sc二次资源浸出液中分离回收Sc。  相似文献   

18.
HEH(EHP)萃取柱色谱法从共存元素中分离稀土元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酯(HEH(EHP))是一种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酸性磷类萃取剂,以往多侧重于分离稀土的研究,对稀土与非稀土元素的分离则报导较少。苏联Ромацива用HDEHP萃取柱色谱法分离和测定了合金钢中稀土,由于分离不完全,只能测定铈和钐。HEH(EHP)萃取柱色谱法广泛地应用于稀土分离,若同时能分离共存的非稀土元素,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提出用磺基水杨酸(SSal),葡萄糖酸(Glu)和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以双(2-氨基乙基)醚为骨架的氨羧螯合剂类作为选择性螯合剂,更迭镧系元素的螯合物稳定常数序列,改进用阳离子交换法分离锕-镧系混合物的新设想。报道了该类络合剂DETAPN,N,N′-三乙酸-N′-3-丙酸-双-2-氨基乙基醚的合成方法、阴离子质子常数、它和镧系元素的络合物稳定常数。讨论了该离子交换法在分离锕-镧系元素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林辉祥  易双全 《色谱》1987,5(1):53-55
稀土元素的薄层色谱分析,已有综述,文献报道多是轻稀土的测定。最近,罗焕光等用P_(538)/乙酸乙酯/HNO_3为展开剂,对于重稀土元素只有铽和钬获得满意分离。我们在前文的基础上,研究了分离重稀土元素的展开剂体系。用正交试验设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