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 A1Π(v=0)~e3∑-(v=1)与He1,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 ,v=8~b3Π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孙等计算了其积分干涉角,但是对微分干涉角没有过多的计算.本文作为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长程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单叁混合态的Na2(A1∑u ,v=8-bΠ0u,v=14)体系与Na碰撞的微分干涉角,并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袁美玲  李文涛 《物理学报》2019,68(8):83401-083401
采用含时量子波包方法结合二阶分裂算符传播子对初始态为(v=0, j=0)的O~++H_2→OH~++H反应体系在0.01—1.00 eV的碰撞能范围内进行了态分辨理论水平上的动力学计算.对反应概率、积分截面、微分截面以及固定初始态的热速率常数等动力学信息进行了计算并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十分符合.从微分截面的散射信息可知,在低碰撞能范围内,插入反应机制在反应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碰撞能的增加,反应机制逐渐由插入机制变为抽取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3.
沙国河及其工作组于1995年发表了COA^1∏(v=0)~e^3∑^-(v=1)与He,Ne及其它碰撞伴的碰撞过程中转动传能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并得到了积分干涉角,陈等从理论和实验上发现了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3s)碰撞的碰撞量子干涉现象,孙等计算了其积分干涉角,但是对微分干涉角没有过多的计算.本文作为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和长程相互作用势,计算了单叁混合态的Na2(A^1∑u^+,v=8~b^3∏0u,v=14)体系与Na碰撞的微分干涉角,并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此理论模型对理解和进行分子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H原子和振动激发的HF(v=3,j=0)分子在低碰撞能下的量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低碰撞能下,散射主要以非反应过程为主;振动激发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小于10-4eV碰撞能下,非反应非弹性散射截面和反应截面的比值约为3.在反应截面上发现了Feshbach共振现象,证实是由反应通道上紧邻反应势垒的H…HF(v=3,j=1~3)的范德瓦尔斯聚合体存在的准束缚态所形成.  相似文献   

5.
王悦  董德智  李伟艳  凤尔银  崔执凤 《物理学报》2009,58(10):6913-6919
在已经拟合好的He-Na2体系势能面上,根据原子-双原子分子的非反应性碰撞动力学的相关基本理论,在空间固定坐标系下,采用严格的密耦方法求解了He原子和Na2分子的转动非弹性碰撞动力学方程.并对He-Na2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积分截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符合得比较好.结果表明:(1)弹性散射(Δj=0)截面远大于非弹性截面;(2)较小Δj的跃迁主要产生前向散射,随着Δj的增加,后向散射的几率增加 关键词: 2体系')" href="#">He-Na2体系 密耦方法 微分散射截面 积分截面  相似文献   

6.
余春日  张杰  江贵生 《物理学报》2009,58(4):2376-2381
基于发展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势, 采用密耦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从1到140?meV范围内He原子与HI分子碰撞的微分截面、分波截面和积分截面.通过与He-HXX=F,Cl,Br)体系分波截面的比较, 印证了He-HI体系相互作用势以及密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小角散射的概率大于大角散射的概率;碰撞能量越高,散射概率就越小, 尾部效应也越弱.总积分截面主要来自弹性碰撞的贡献;非弹性积分截面以00→01和00→02跃迁的贡献为主,其中00→02跃迁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 碰撞截面 密耦计算 HI-He体系  相似文献   

7.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同位素He原子与NO分子碰撞体系的总微分截面、弹性微分截面和非弹性微分截面,总结了同位素He原子对He-NO碰撞体系微分截面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入射能量下,随着入射同位素He原子质量增加,总微分截面在0°时的角分布逐渐增大;同位素He原子与NO分子碰撞发生的彩虹现象越明显. 同时,体系约化质量增加的效应大于相对碰撞速度减小的效应,使散射振荡间隔逐渐减小. 关键词: He-NO 密耦近似 微分截面 同位素效应  相似文献   

8.
对原子-双原子体系碰撞诱导转动传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研 究. 在含时一级波恩近似的基础上考虑各向异性相互作用势,计算了 单-叁重混合态的Na2(A1∑+u,v=8~b3Π0u,v=14)体系与Na碰撞 的微分干涉角(b·?和b??),得到了微分干涉角与碰撞参数的关系,对 其碰撞量子干涉作出了定量准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非含时动力学方法计算了Ar-HF体系纯转动和振转传能的量子态分辨的积分截面和速率常数.与以往所报道的理论值相比,本文计算的纯转动积分截面结果与实验值更吻合.对于振动弛豫过程,近共振传能占主导地位.进一步的计算表明,振动态分辨的v=1→v'=1的传能速率常数在100 K至1500 K温度范围内迅速升高,并且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很好.  相似文献   

10.
Al^q+(q=0~12)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和速率系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扭曲波玻恩交换(DWBE)近似计算Al^q (q=0~12)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和速率系数,其中电离截面的高能行为由Bethe系数决定。分析了计算数据随电离度的变化规律,并且与可得到的实验的和其他计算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表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使用基于反应物坐标的含时量子波包方法,在APW势能面上,计算了碰撞能在0~0.25 eV范围的Li+HF/DF(v=0,j=0,1)反应的积分和微分截面.同时也计算了初始态选择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Li+DF和Li+HF反应产物分布基本类似,只是前者产物转动激发态稍微多些.反应物的转动激发对于Li+DF反应影响很小.这两个反应的微分截面都是前向散射为主的,特别是在碰撞能较高时候.产物振转态分辨的积分截面和后向散射随碰撞能而呈现的振荡现象,可以用来指认Li+HF反应中的共振态.Li+HF的反应速率常数在100~300 K几乎不变,而Li+DF的反应速率常数则增长了10倍左右.Li+HF的反应几率和积分截面和以前报道的结果总体符合较好,差别应该是计算收敛性更好所致.  相似文献   

12.
宫明艳 《物理学报》2011,60(7):73401-073401
在碰撞体系He+BH的CCSD(T)二维势能面基础上,应用密耦方法,研究了 He+BH分子碰撞转动激发过程.计算了该体系的转动态-态激发的弹性和非弹性的微分和积分截面,分析了计算结果与势能面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He原子以从H原子端共线形式碰撞BH分子对j=0→j'=2的激发最为有效;短程排斥对Δj=2的激发作用较大;态-态跃迁总截面出现振荡结构,长程部分分波只对j=0→j'=1的跃迁总截面有较大贡献,j'≥ 关键词: He+BH体系 转动激发 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13.
A complex optical model potential modified by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bonded atom, with the overlapping effect of electron clouds between two atoms in a molecul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s firstly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elastic integral cross sections, and moment transfer cross sections for electron scattering from molecular nitrogen over the energy range 300—1000eV by using additivity rule model at Hartree—Fock level. The bonded-atom concept is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complex optical model potential composed of static, exchange, correlation polarization and absorption contributions. The calculated quantitative molecular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s, elastic integral cross sections, and moment transfer cross section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ones wherever available, and they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ach other. It is shown that the additivity rule model together with the complex optical model potential modified by 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bonded atom is completely suitable for the calculations of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elastic integral cross section and moment transfer cross section over the intermediate- and high-energy ranges.  相似文献   

14.
张静  魏巍  高守宝  孟庆田 《物理学报》2015,64(6):63101-063101
利用含时量子波包动力学理论在HLi2 基态势能面上研究了H+Li2 → LiH+Li 反应的动力学性质. 计算得到了体系在0-0.4 eV 范围内J = 0 不同振动量子数(v = 0, 1, 2, 3), v = 0 不同转动量子数(J = 0, 5, 10,15) 下的反应概率、积分反应截面和热速率常数,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释能反应的反应阈能随总角动量量子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振动量子数对反应概率的影响等问题. 研究发现, 随着转动量子数的增大, 反应阈能也在逐渐增大; 然而随着振动量子数的增大, 由于反应为释能反应, 反应发生的概率却在逐渐减小. 分析了碰撞能对积分散射截面的影响以及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张勇 《中国物理 B》2016,25(12):123104-123104
The N(~2D) + HD(v = 0, j = 0) reaction has been studied by a quantum time-dependent wave packet approach with a second-order split operator on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of Li et al.(Li Y, Yuan J, Chen M, Ma F and Sun M J. Comput.Chem. 34 1686). The rovibrationally resolved reaction probability, vibrationally integral cross section, and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of the NH + D and ND + H channel are investigated at the state-to-state level of theory.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thermal rate constant of two output channels is very scare, but the sum of the two output channels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was reported by Umemoto et al. It may imply that the thermal rate constants of the two output channels are accurate and reliable.  相似文献   

16.
He-BH碰撞体系微分截面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荣凯  沈光先  杨向东 《物理学报》2009,58(8):5335-5341
用公认精确的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入射能量从25至150 meV时,He原子与基态BH分子碰撞的弹性微分截面、非弹性微分截面和总微分截面,进一步讨论了微分截面的变化趋势及特征.计算结果表明:He-BH碰撞体系的总微分截面具有原子与双原子分子散射的一般规律和特征;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低转动激发态-态微分截面在大角区的散射振荡现象会更加明显. 关键词: He-BH复合物 相互作用势 密耦近似 微分截面  相似文献   

17.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和N2体系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及转动激发分波截面,得出微分截面及总截面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利用可加性规则,使用Roothaan-Hartree-Fock波函数,采用由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 学势,在300—1000eV内若干个能量点处计算了电子被O2及CF4分子 散射的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及其他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比较的结果表明,利用被束缚原子概念修正过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所得微分 散射截面的精度要比利用未修正的复光学势及可加性规则进行计算得到的结果准确得多;同 时,计算得到的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也比较接近实验值.因此,在复光学势中采用 束缚原子概念可提高电子被分子散射的微分截面、弹性积分截面及动量转移截面的计算准确 度. 关键词: 电子散射 可加性规则 微分截面 弹性积分截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