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对或间二茂铁苯胺与对-乙酰硫基苯甲醛反应得到两个席夫碱,硼氢化钠还原席夫碱碳氮双键的同时对乙酰硫基脱保护,合成了两个二硫键桥联双二茂铁芳胺类化合物,p-(Fc-Ph-NH-CH2-Ph-S)2和m-(Fc-Ph-NHCH2-Ph-S)2。将化合物自组装到电沉积纳米金的玻碳电极上,制得稳定的修饰电极,此电极在LiClO4的乙腈溶液中有一对氧化还原峰,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化合物m-(Fc-PhNH-CH2-Ph-S)2修饰纳米金/玻碳电极对芦丁有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苯胺(3a~3c)分别与对甲硫基苯甲醛反应合成了三个新型的含对甲硫苯基的二茂铁席夫碱化合物(4a~4c);4a和4b经硼氢化钠还原碳氮双键得到两个N-(对甲硫苄基)二茂铁苯胺化合物——N-(对甲硫苄基)对二茂铁苯胺(5a)和N-(对甲硫苄基)间二茂铁苯胺(5b),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电化学循环伏安研究表明,4a~4c与5a,5b略有差异,其中5a不易得到电子。  相似文献   

3.
以邻、间、对-二茂铁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新的含呋喃二茂铁苯基席夫碱衍生物,还原得到N-2-亚甲基-呋喃-二茂铁芳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化合物2 c单晶结构解析表明,2 c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其HOMO轨道主要由Fe原子及茂环上C的原子轨道组成,LUMO主要由O、N和苯环上C原子构成;电化学实验证明:邻、间、对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苯环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但对反应速率常数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邻、间、对-二茂铁苯胺为原料, 合成了含噻酚的二茂铁苯基席夫碱衍生物并还原得到N-2-亚甲基-噻酚-二茂铁基芳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手段,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化合物2c属于单斜晶系,P2/n空间群。量化计算结果证明,化合物2c在晶体中的结构并不是它的最稳定结构;其HOMO轨道主要由Fe原子及茂环上C的原子轨道组成的;电化学实验证明所得邻、间、对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氧化还原峰对应于二茂铁的氧化还原过程,Fc+ + e-←→Fc;说明化合物中的二茂铁基所处的化学环境相同,苯环上取代基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系数影响不大, 但对反应速率常数则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二茂铁双二氨基脲腙和取代醛为原料,经取代反应合成了7个新型的1,1′-二取代二茂铁双二氨基硫脲腙席夫碱化合物,其结构经UV,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电化学研究表明,部分化合物对Ag+和Zn2+有较好的电化学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三种金属桥联双二茂铁的三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电化学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通过四圆X射线衍射测定,确定了铜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铜配合物为高度畸变的平面四边形构型。双二茂铁处于顺式结构,这种结构由茂环间的π-π相互作用而变得稳定。研究表明,它们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三者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平面型金属配合物桥联双二茂铁体系中电子离域程度高,在电化学上表现为两步连续单电子氧化过程,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较强,变形四面体型铜配合物桥联双二茂铁只有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其三阶效应也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乙炔基双二茂铁丙烷和对碘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的二茂铁乙炔基化合物[FcC(CH3)2Fc'-C≡CC6H4-NH2(1)];以1为配体,与Co2(CO)8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炔桥钴羰基簇合物{[FcC(CH3)2Fc'-C≡CC6H4-NH2]Co2(CO)6},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MS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对1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扫描速率为30 mV·s-1时,1具有两个较为明显的还原峰Epc1(0.279 V)和Epc2(0.496 V)。  相似文献   

8.
以乙炔二茂铁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和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三个共轭二茂铁基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I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均经历一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9.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新的非两亲性共轭桥联双二茂铁衍生物,该化合物在空气/水界面上易形成较稳定的单分子膜,与花生酸形成的混合膜易组装成LB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LB上膜分子中发生了聚集,扫描电镜观察了混合单层LB膜的表面形貌及膜的相分离。循环伏安研究表明:混合单层LB膜修饰电极对Fe(CN)/Fe(CN)离子对的电化学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效应,对抗坏血酸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2,3,4)分别利用循环伏安,ESR,电子光谱对其进行了考察。循环伏安表明:双紫精在电化学还原过程中发生双电子转移;ESR的结果则表明,双紫精经化学还原形成阳离子双自由基。  相似文献   

11.
在无催化剂存在下,以水为溶剂通过5-芳氧甲基-4-苯基-1,2,4-三唑-3-硫酮与氯乙酰芳胺的硫烷基化反应,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5-芳氧甲基-4-苯基-1,2,4-三唑-3-硫基)乙酰芳胺.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进行了表征,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5n的单晶结构.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自组装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超分子.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小麦的根有促进作用而对所有的茎都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2.
二茂铁与邻甲氧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邻甲氧基苯甲酰基二茂铁,再与一系列芳胺反应合成亚胺,最终还原为二茂铁氨基化合物,其结构均经元素分析、^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单取代及1,1'-双取代1,2,3-三唑基二茂铁衍生物.与单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相比,1,1'-双取代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荧光光谱中,烷氧链的增加和氯原子的引入均使化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量子产率降低.循环伏安实验中,代表化合物展示准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进程,并且1,1'-双取代三唑基二茂铁衍生物的半波氧化还原电位较单取代化合物向阳极移动150 m V左右,表明前者难于发生失电子氧化反应.热性质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降解温度在285~305℃之间.含有单烷氧链的单取代二茂铁衍生物熔点较高,在加热过程中未熔解而是直接发生了降解反应;含有多烷氧链的化合物熔点降低,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的发生了单晶相的熔解和凝固过程,有的发生了多晶相到液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魏太保  徐蓉  唐静  张有明 《有机化学》2008,28(11):1959-1964
在无催化剂存在下, 以水为溶剂通过5-芳氧基-4-苯基-1,2,4-三唑-3-硫酮与氯乙酰芳胺的硫烷基化反应, 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5-芳氧基-4-苯基-1,2,4-三唑-3-硫基)乙酰芳胺.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 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5n的单晶结构. 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自组装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超分子. 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部分化合物对小麦的根有促进作用而对所有的茎都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1,1′-双羧酸二茂铁为配体设计合成了一个新的二茂铁-钴四核双螺旋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该配合物具有一个垂直于其螺旋轴的C2对称性,四个金属中心形成一个边长为5.4?菱形结构。二茂铁配体的两个羧基以顺式结构与两个金属中心配位。电化学研究表明作为桥联基团的金属钴配位中心能够有效传递二茂铁基团间的氧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16.
赖宇坤  王炜 《电化学》2011,17(1):102-106
研究了以循环伏安法测定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的准确度及其影响因素,优化阴极电解液(包括硝酸铁、三乙醇胺、氢氧化钠、硝酸钙).实验表明,由循环伏安法测定的铁胺络合物还原强度与浸染染色法测得的比较,前者准确度好、稳定性高,而且操作方便快捷,在电化学还原染色生产和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单取代二茂铁化合物,尤其是单取代芳基二茂铁化合物,当芳基为带有各种不同取代基苯时,中心铁原子的氧化还原电势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茂环上屹化学位移也明显地与Hammett常数相关。在对-乙酰苯基二茂铁的电化学研究中已经证明,它的氧化势  相似文献   

18.
胡宇强  王娜  韩利民 《化学通报》2021,84(12):1362-1369
研究五元杂环(spacer)桥对分子内电荷传递调控规律是开发功能分子材料的基础。本文通过环合反应制备了9个2,5-双二茂铁基五元杂环衍生物,包括: 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呋喃(2),2,5-双二茂铁基噻吩(3),2,5-双二茂铁基-1H-咪唑(4),2,5-双二茂铁基噁唑(5),2,5-双二茂铁基噻唑(6),2,5-双二茂铁基-1H-1,3,4-三氮唑(7),2,5-双二茂铁基-1,3,4-噁二唑(8)和2,5-双二茂铁基-1,3,4-噻二唑(9)作为模型分子。通过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电化学(CV)和密度泛函(DFT)量化模拟计算研究了分子内电荷传递与五元杂环(spacer)结构间的调控关系,发现化合物(1-9)二茂铁间电荷交互作用随着spacer中杂原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小,分子内电荷选择短程杂原子桥作为传输通道,spacer结构对二茂铁间电荷传递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择呋喃妥因、盐酸二甲双胍、西咪替丁和醋甲唑胺4种含有席夫碱基团的常见药物,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对其中的-C=N-基团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呋喃妥因、盐酸二甲双胍和西咪替丁中的席夫碱基团(-CH=N-)在玻碳电极上能够被还原,而且是一个电化学的不可逆过程,其还原电位分别为-0.864V,-1.36...  相似文献   

20.
CH_2Cl_2对离子液体BmimPF_6中二茂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有机溶剂二氯甲烷对二茂铁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 imPF6)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氯甲烷可促进离子液体的离子解离,减小离子液体粘度,增加离子液体电导率,加速二茂铁在离子液体中的扩散,增大氧化还原峰电流.由于电极界面双电层结构的变化,导致双电层电容增大,电极反应电阻减小,从而加速了界面电子传递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