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Sn分别部分替代Y-Ba-Cu-O系超导体中的Y或Cu,制备了Y-Ba-Cu-Sn-O系超导体,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当大的替代范围(30%的 Y,40%的 Cu)内,超导体仍保持正交结构,其零电阻转变温度基本上稳定在90K左右.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测定了新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1-(4-吡啶甲酰)-4 -苯基氨基硫脲,1-(4-吡啶甲酰)-4-对氯苯基氨基硫脲,1-(4 -吡啶甲酰)-4-对溴苯基氨基硫脲3-(4-吡啶基)-4-苯基-1,2,4,-三唑啉-5-硫酮,3-(4-吡啶基)-4-对氯苯基-1,2,4,-三唑啉-5-硫酮,3-(4-吡啶基)-4-对溴苯基-1,2,4-三唑啉-5-硫酮六个新化合物的~(13)C-NMR谱,并通过~(13)C-NMR谱中的宽带去偶,偏共振及APT技术,模型化合物对照,讯号强度对比及芳基取代基常数计算等方法,进行了上述化合物~(13)C-NMR谱峰的归属,并得到了甲酰肼基在吡啶环4位取代后对吡啶环各碳所产生的取代基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1-(3—吡啶甲酰)—4—苯基氨基硫脲、3—(3—吡啶基)—4—苯基—1,2,4—三唑啉—5—硫酮等8个新化合物的~(13)C NMR谱,运用质子宽带去偶、偏共振去偶,结合信号强度对比、苯基取代基效应的计算,同时与模型化合物对照,一一归属了其谱峰。本文对这两类化合物之间的~(13)C NMR谱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在吡啶环3位取代的甲酰肼基对吡啶环各碳取代基效应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6.
7.
铀—Br—PADAP—磺基水杨酸—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铀(Ⅵ)-Br-PADAP-磺基水杨酸三元络合物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AB),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Triton X-100的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和其组成,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9.
10.
季倬 《物理通报》2017,36(10):90-92
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和库仑定律的实验方案选择案例分析, 阐述教学实验不能一味追求数据完美, 而 忽视实验思想方法教育的教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12.
将 Bi_2O_3,SrCO_3,CaCO_3,CuO 按比例混合和熔融,化合成 Bi-Sr-Ca-Cu-O 复合氧化物,浇铸成型;经高温退火处理获得起始转变温度117K,零电阻温度79K 的多相超导体.此法与通常的烧结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Schilling等人的方法制备出了Hg-Ba-Ca-Cu-O超导化合物系,并用X-ray衍射、TEM-磁化率及电阻等实验测量对它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由TEM观察,证实了在HBCCO系中存在Hg-1201相,Hg-1212相和Hg-1223相,用高-Q振动子技术,对HgBa2CuO4+y样品作了磁通点阵融化的力学测量,从而估计出该样品的不可逆线的形状。我们还对Hg-1223样品作了事后退火处理  相似文献   

14.
用H_2~+束流光谱研究YBa_2Cu_(3-x)Ag_xO_y(x=0.5、1.0、1.5、2.0、3.0)体系的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涂泓 《物理通报》2017,36(10):126-129
尺度表征物体的大小, 尺度效应则反映出一个物体的大小决定了它的许多物理特性. 用量纲分析的方 法, 加上一些简单的计算, 解释了各种物理量对尺度的依赖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介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16.
SAMPLE No. SPI NS EPR SPECTR 2 MMnS01·H20M1—3×10z‘M2—1×102。M3—5x10”M·~j9×10“M5—6×10¨M 6—1×101 0M.一一5×10’7 VOS04·×H20公/ f/ 缨 \/蓦V2--薰10~1--5 x 101"102 10i1 lO i誓二 1× ¨ / \汇。锄。√/\ ’.一V5—6ר I /V 6~× ¨ \ / .V,一×’。 V —G值△Hp~(G)2.004土0.001 204±11.977土0.001130±lEPR——标准样品…  相似文献   

17.
18.
孙婧涵  尹晓冬 《物理通报》2018,37(4):111-118
乔治·威廉·利赫曼是与人们熟知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同时代、 同样研究过雷电的物理学家. 他在电学 领域做了一些开创性贡献, 不仅是俄国最早一批研究电学的人, 而且是世界上成功制成验电器的第一人. 由于利赫 曼在1 7 5 3年被雷电击中身亡, 导致中学教师在引用与利赫曼有关的物理学史时将着眼点只放在其死亡上, 且不够 详实准确. 目前在国内能够查阅到的中文资料有限且零散, 所以本文将主要借助外文文献, 从生平、 科学成就以及其 死亡的整个过程等方面梳理利赫曼的一生, 以帮助中学教师全面地了解这位为科学献身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9.
The double-quantum-well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f indium-tin-oxide (ITO)/NPB (50nm)/rubrene (0.05nm)/NPB (4nm)/rubrene (0.05nm)/Alq3 (50nm)/LiF (0.5nm)/Al were fabricated, in which 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 (NPB) is used as a barrier potential or hole transport layer, tris (8-hydroxyquinoline) aluminium (Alq3) used as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and 5,6,11,12-tetraphenylnaphthacene (rubrene) as a potential well and emitter. The brightness can reach 18610cd/m^2 at 13V. The maximum electroluminescent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was 6.61cd/A at 7V,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on dope-type devices. In addition, the electr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drive voltage in the range from 5 to 13V.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7-碘-8-羟基喹啉-5-磺酸(H2QSI)在乙醇存在下分光光度法测定钒(V)的最佳条件。在乙醇存在下pH4的硫酸介质中,(H2QSI)与V(V)形成了红棕色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06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max=2.9×10^3L·mol^-1·cm^-1,有色配合物组成为V(V):(H2QSI)=1:3。钒(V)在0-14μg/25mL符合比耳定律。本法用于钢样中的测定,结果满意。H2QSI是光度分析中的一种显色剂,近年来,8-羟基喹啉类试剂用于钒(V)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V(V)与H2QSI的显色反应条件及组成,在pH4的乙醇介质中,V(V)与H2QSI生成红棕色配合物,ε506nm=2.910^3L·mol^-1·cm^-1。本方法用于低碳合金钢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