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4Zn(12C,2np)反应得到73Br,经过氦喷嘴传输系统和快速化学分离后进行了γ单谱、γ-γ符合和角关联测量,得到了73Br的27条γ射线能量和相对强度,其中102.1、137.2、166.2、249.0、345.5、363.8、381.5、385.7和390.2keV 9条γ射线以及192.4、537.4和574.1keV 3条能级为本工作首次测得.建立了73Br的衰变纲图,由log ft值和角关联系数测量值推测了90.4keV能级的自旋.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行设计的实验平台,利用碘化钠和溴化镧闪烁探测器对60Ni级联γ跃迁中两条γ射线(1173.3keV和1332.5keV)的角关联关系进行了测量.基于具体的实验条件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得到的实验数据能和其符合得很好,即得到的理论跃迁方式能和60Ni实际的跃迁方式和跃迁性质相吻合.说明该实验设备及方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级联γ辐射角关联关系的测量,有助于学生对原子核γ跃迁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40)Ca 9603.9keV,10321.0keV两组能级和9864.6,9868.8keV一组双重态能级的能级宽度,选用~(39)K(p,γ)反应所放出的γ射线激发相应的~(40)Ca吸收核能级。对于9603.9keV,10321.0keV的能级宽度,这里给出了比较精确的结果,相应的能级宽度分别为T=188±47eV,T=91±15eV。对于9864.6,9868.8keV能级,结果为T=100±24eV,T=899±214eV,由于~(40)Ca 9864.6,9868.8keV两能级靠得很近,因此这里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它们的能级宽度与以往有所不同,将同时有两组γ射线用来激发同样两个能级而发生交叉激发。我们对相应的实验处理方法作了推广。此外,用(p,γ)共振产额法测量了~(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宽度,得到了与γ共振吸收法一致的结果。本文还对~(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的(p,γ)共振强度S_(pγ)、同位旋T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70)As的放射性衰变研究了~(70)Ge的激发态,新发现能量为1 036.99,1 196.66,1 539.29和2 531.7 keV的四条新γ射线,重新确认了2 219.34 keVγ射线的跃迁位置,新确认496.74,1 295.24和1 417.24 keV这三条γ射线首次放入衰变纲图,本工作证实了1 881.67,2 325.42和2 424.41 keVγ射线的跃迁位置,建议了能量为4 243.10和5 265.81 keV的两个新能级,建立了新的衰变纲图,基于比较半衰期和γ跃迁分支比建议了一些能级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5.
通过130Te(16O,5nγ)141Nd反应布居了141Nd的高自旋态能级. 对反应产生的在束γ射线进行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 建立了激发能达7614.5keV的141Nd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条γ射线和15个能级. 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建议了141Nd部分能级的自旋值. 用一个h11/2价中子空穴与142Nd核芯晕态的耦合可以定性地解释141Nd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低本底反康谱仪(HpGe–NaI)和HpGe–HpGe的三参数符合γ–γ–T系统,对72Ga的衰变γ单谱、符合谱进行了研究,实验共获得2.3×107个符合事件.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含有26个能级、87条γ射线的72Ga的衰变能级纲图,其中包含首次测到7条γ射线225.92、826.97、1349.71、1475.32、1667.91、2105.28、2247.39keV和4个能级3248.01、3396.27、3806.10、3864.56keVS并为2939.83keV能级和112.59、937.97、2402.25、2939.95keV4条γ射线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实验没有发现113.5、1155.7、1192.4keVγ射线和能级3307.1keV存在的证据。并把317.72keVγ射线的跃迁,由原来的能级3757.26keV跃迁到3439.51keV能级,改为3565.85keV到3248.01keV能级跃迁.  相似文献   

7.
超核γ谱学国际合作组在用超球γ谱仪(Hyperball)进行的1Λ6O的γ射线谱学测量中,观察到由1Λ6O的6.6MeV12-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自旋翻转二重态(11-和0-)之间的两条γ射线.由这两条γ射线的能量差得到基态二重态之间的能量间隔为26.4±1.6(统计误差)±0.5(系统误差)keV,并由此推导出ΛN之间的张量相互作用强度T=0.03MeV.实验还测定了Λ16O的12-激发态的激发能为6561.7±1.1(统计误差)±1.7(系统误差)keV.  相似文献   

8.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所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照射天然铀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238Th.由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铀及其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钍.使用2台高纯锗(HPGe)探测器对样品的γ(X)活性进行测量,观测到了238Th的β衰变子体238Pa的635.0keV和1060.5keV2条γ射线峰的增长、衰变行为.利用分析递次衰变的计算机程序对其后一条进行了拟合,得到母、子体半衰期分别为(9.4±2.0)min和(2.1±0.4)min,二者分别与预言值和文献值相符.另外,在由238Pa的X射线开门的γ谱中,发现一条能量为89.0keV的新γ射线,经计算,其半衰期为(8.9±1.5)min,由跃迁能量和半衰期的关系认定该射线来源于238Th的β–衰变.从而证明本实验合成和鉴别了重丰中子新核素238Th,并测定它的半衰期为(9.4±2.0)min.  相似文献   

9.
在用HYPERBALL进行的16ΛO的γ射线谱学测量中, 观察到由16ΛO的6.6 MeV 1-2 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自旋翻转二重态( 1-1和0-)之间的两条γ射线. 由这两条γ射线的能量差得到基态二重态之间的能量间隔为26.4 ± 1.6(stat) ± 0.5(syst) keV, 并由此推导出ΛN之间的张量相互作用强度T=0.03MeV.实验还测定了16ΛO的激发态的激发能为6561.7 ± 1.1(stat) ± 1.7(syst) keV.  相似文献   

10.
周书华  周静  孟秋英 《物理》2005,34(9):640-642
超核γ谱学国际合作组在用超球γ谱仪(Hyperball)进行的16AO的γ射线谱学测量中,观察到由16AO的6.6 MeV12-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自旋翻转二重态(11-和0-)之间的两条γ射线.由这两条γ射线的能量差得到基态二重态之间的能量间隔为26.4±1.6(统计误差)±0.5(系统误差)keV,并由此推导出AN之间的张量相互作用强度T=0.03MeV.实验还测定了16AO的12-激发态的激发能为6561.7±1.1(统计误差)±1.7(系统误差)keV.  相似文献   

11.
~(15)O(α,γ)~(19)Ne(p,γ)~(20)Na反应链是高温CNO循环向快速质子俘获过程突破的一条关键路径,相关的反应率输入量可通过~(20)Mg的β衰变可布居~(19)Ne共振态并测量其衰变性质来获得。通过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20)Mgβ衰变中产生的质子与γ射线得到了~(20)Mg衰变的详细信息,并构建了完整的衰变纲图,还进行了~(19)Ne 4 033 keV共振态衰变性质的探索,获得了该态在~(20)Mgβ衰变中被布居的分支比上限。通过比~(20)Mg和~(20)O镜像能级跃迁的结果确认了同位旋非对称性,为检验相关理论模型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对于突破路径中有重要影响的~(19)Ne 4 033 keV共振态的性质,有待更高统计的实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反应~(120)Sn(~(12)C,4nγ)~(128)Ba,用在束γ测量方法研究了~(128)Be的激发态。从935.0keVγ射线确认了第二个12~ 态,但它仍不属于基态带。另外还新观测到224.8keV和632.7 keV的带间跃迁,并确认它们是由负宇称带向基态带的跃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熔合蒸发反应128Te(19F,4nγ)布居了143Pm的高自旋态,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对143Pm的高自旋态核结构进行了研究.测量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谱,并进行了γ射线各向异性以及DCO比率分析,建立了激发能高达10535.4keV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32条γ射线和17个新能级.用弱耦合模型对143Pm的晕态能级结构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40Ca 9603.9keV,10321.0keV两组能级和9864.6,9868.8keV一组双重态能级的能级宽度,选用39K(p,γ)反应所放出的γ射线激发相应的40Ca吸收核能级。对于9603.9keV,10321.0keV的能级宽度,这里给出了比较精确的结果,相应的能级宽度分别为Γ=188±47eV,Γ=91±15eV。对于9864.6,9868.8keV能级,结果为Γ=100±24eV,Γ=899±214eV,由于40Ca 9864.6,9868.8keV两能级靠得很近,因此这里用γ共振吸收法测量它们的能级宽度与以往有所不同,将同时有两组γ射线用来激发同样两个能级而发生交叉激发。我们对相应的实验处理方法作了推广。此外,用(p,γ)共振产额法测量了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宽度,得到了与γ共振吸收法一致的结果。本文还对40Ca 9603.9keV,10321.0keV能级的(p,γ)共振强度S、同位旋T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利用能量为75—95MeV19F束流,通过反应128Te(19F,5nγ)142Pm研究了双奇核142Pm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中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7030.0keV的142Pm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25条γ射线和13个新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度,建议了142Pm能级的自旋值.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反康谱仪和两个高纯锗探测器进行了单谱和符合谱测量,研究了76Br的衰变.用75As(α,3n)76Br和76Se(p,n)76Br二种核反应生成了76Br核.实验结果证实了以前报道的属于76Se的能级和γ射线.首次发现了39条新γ射线和15个新能级.基于logft的计算值、所观测到的能态的退激发方式和一些核反应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新能级的自旋和宇称.建议了一个新的76Br衰变纲图.用在束γ谱学方法所观测到的高自旋态,对正宇称晕带和在角动量投影壳模型框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通过130Te(14N,4n)反应首次对双奇核140Pr进行了在束γ谱学研究.在实验中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单谱和γγt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4717.3keV的140Pr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2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度,建议了140Pr部分能级的自旋值.根据140Pr附近同位素核结构的系统性,对部分能级的准粒子组态作了定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用γ射线做康普顿散射测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星  李剑龙  韩文琪  曹思雁 《物理实验》2006,26(6):33-35,38
用能量为661.67keV的γ射线做不同材料散射靶的康普顿散射,对是否有多个电子同时与同一γ射线散射进行了分析.测量了电子质量,分析了相干散射线宽,测量了非相干散射光子的能量,算出了非相干散射微分截面,给出了Θ~Θ dΘ内散射光子微分截面与散射角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130Te(16O,5nγ)141Nd反应布居了141Nd的高自旋态能级.对反应产生的在束γ射线进行了γ射线单谱和γ–γ符合测量.建立了激发能达7614.5keV的141Nd能级纲图,新发现了12条γ射线和15个能级.基于实验测量的γ跃迁各向异性,建议了141Nd部分能级的自旋值.用一个h11/2价中子空穴与142Nd核芯晕态的耦合可以定性地解释141Nd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从50keV~10MeV区间γ射线在直径为30mm内充1.013 25MPa氢气的球形含氢正比计数管上的能量响应,结果显示,γ射线在该计数管中的能量沉积主要集中在100keV附近及以下。Am-Be中子源和137 Cs源的实验测量结果显示,强137 Cs源的γ射线会严重影响含氢正比计数管对Am-Be中子源100keV以下能谱的测量,这表明,裂变材料介质内的强γ射线同样会影响到介质内100keV以下中子能谱的测量。根据计数管对反冲质子和电子电离信号的收集特性,采用上升时间法甄别掉本底γ射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