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碰撞辐射稳态等离子体电荷态分布的一种扩展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耀勇  郭永辉  邱爱慈  吴刚 《物理学报》2010,59(8):5588-5595
通过等离子体中离子激发-退激发平衡关系,构造一种离子激发组态之间满足的非Boltzmann分布,利用这个分布作为权函数对原子过程速率系数进行平均,构造出一个扩展的碰撞辐射稳态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从低Z到高Z元素等离子体平均离子电荷随电子温度的变化.进而研究非Boltzmann分布对平均电离度和激发组态相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对相对激发组态密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 扩展的碰撞辐射稳态 概率分布 能级动理学  相似文献   

2.
唐京武  黄笃之  易有根 《物理学报》2010,59(11):7769-7774
采用细致组态(detailed configuration accounting,DCA)方法和碰撞辐射模型(collisional radiative equilibriummodel),Cowan的相对论的原子结构理论程序,选取与初、末离子组态有关的平均组态,取Hartree-Fock-Slater自洽势,考虑了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条件下等离子体的主要原子动力学过程,建立了描述等离子体中碰撞辐射模型的离子布居和能级布居的速率方程,得到了Au元素的离子分布和能级分布,电荷态分布和平均电离度,并模拟出Au激光等离子体的5f-3d跃迁的X射线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计算得出的谱线强度与实验数据相比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3.
高启  吴泽清  张传飞  李正宏  徐荣昆  祖小涛 《物理学报》2012,61(1):15201-015201
采用FAC (flexible atomic code)程序, 在细致能级层次计算等离子体原子结构参数和等离子体中各种原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 建立了等离子体中各种能级布居的速率方程, 其中考虑了等离子体中各种原子物理过程的影响. 通过求解基于细致能级的速率方程, 计算了Z箍缩产生的Al等离子体辐射的细致能谱结构, 对实验谱进行了辨认和归类, 并对实验测量谱的成分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Z箍缩 细致能级 非局域热动平衡 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4.
外电场作用下二氧化硅分子的光激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密度泛函B3P86和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了二氧化硅分子从基态到前5个激发态的跃迁波长、振子强度、自发辐射系数An0和吸收系数B0nn=1—5).研究了外电场对二氧化硅分子激发态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随外电场强度增大,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能隙变小,占据轨道的电子易于激发至空轨道. 因而在外场作用下分子易于激发. 关键词: 2')" href="#">SiO2 激发态 外电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针对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氦放电等离子体建立的碰撞辐射(CR)模型.给出CR模型计算的来自主量子数n=4激发态能级的三条谱线的强度比447.1 nm(23P—43S)/492.2 nm(21P—41D)和492.2 nm/504.8 nm(21P—41S)在电子温度Te和电子密度Ne空间内的计算结果.建立了根据谱线强度比确定Te与Ne的谱线比法.将该方法应用在氦放电等离子体诊断上,通过与微波干涉仪测量结果的对比以及CR模型与实验测量的激发态数密度的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引起诊断结果误差的因素,包括实验测量设备误差、CR模型使用的速率系数不确定度与能级选取,以及光谱测量的弦积分特性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由K壳层谱线强度比估算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的"碰撞-辐射"模型的基本原理.详细描述了自行研制的基于该模型的Z箍缩等离子体K壳层线辐射谱分析程序——ZSPEC的基本情况.给出了氖等离子体的计算结果,包括不同电离态离子的相对含量随电子温度的变化曲线和K壳层谱线强度比在"电子密度-电子温度"平面内的等高线分布图.该程序已在"阳"加速器Z箍缩实验结果分析中得到应用,将椭圆晶体谱仪测得的氖等离子体K壳层谱线强度比与ZSPEC程序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在该发实验 关键词: 碰撞-辐射模型 K壳层线辐射谱')" href="#">K壳层线辐射谱 氖气喷气Z箍缩 阳加速器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B3P86和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了甲基乙烯基硅酮分子从基态到前10个激发态的跃迁波长,振子强度,自发辐射系数An0和吸收系数B0n(n=1—10).同时研究了外电场对甲基乙烯基硅酮分子激发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外电场强度增大,最高占据轨道与最低空轨道能隙变小,激发能随电场增加而急剧减小.因而表明在外电场作用下,分子易于激发和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酮 激发态 外电场  相似文献   

8.
辐射复合过程在超组态碰撞辐射(SCROLL)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non-LTE)高Z材料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5f-3d跃迁中各种复杂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一个主要过程。基于准相对论多组态Hartree-Fock理论和扭曲波近似,采用组态平均的方法,从头计算了金M带类铁金离子-类锗金离子的辐射复合速率系数,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单激发和双激发态,结果表明高Z元素由于自电离能级的广泛分布和复杂的级联效应,致使高Z元素的辐射复合系数不同于低Z元素的,其计算结果可用来模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5f-3d跃迁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及能级布居数。  相似文献   

9.
辐射复合过程在超组态碰撞辐射(SCROLL)模型中真实模拟非局域热动力学平衡(non-LTE)高Z材料Au激光等离子体M带谱5f-3d跃迁中各种复杂离子的电离态特性是一个主要过程.基于准相对论多组态Hartree-Fock理论和扭曲波近似,采用组态平均的方法,从头计算了金M带类铁金离子-类锗金离子的辐射复合速率系数,计算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单激发和双激发态,结果表明高Z元素由于自电离能级的广泛分布和复杂的级联效应,致使高Z元素的辐射复合系数不同于低Z元素的,其计算结果可用来模拟Au的激光等离子体M带5f-3d跃迁的平均电离度和电荷态分布及能级布居数.  相似文献   

10.
颉录有  张志远  董晨钟  蒋军 《物理学报》2008,57(10):6249-6258
利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和新发展的研究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电子碰撞激发高离化态类镍Gd36+和Rn58+—U64+(Z=86—92)离子从基态到4l(l=s,p,d,f)次壳层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强度和截面.研究了随等电子系列变化时,从基态到与X射线激光有关的3d94p和3d94d激发态能级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随Z的变化,讨论了强的组态相互作用对高离化态类镍离子截面的影响.通过对Gd36+离子涉及X射线激光跃迁的相关能级电子碰撞激发速率系数的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对碰撞过程的影响.同时,目前部分计算结果与以往的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电子碰撞激发 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高离化态类镍离子  相似文献   

11.
We have studied in a heavy ion storage ring the orbital electron capture decays of H- and He-like 140Pr and 142Pm ions and found that the H-like ions with one electron in the K-shell decay 1.49(8) and 1.44(6) times fas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He-like ions with two electrons in the K-shell. This result is explained by spin statistics due to the hyperfine structure of the H-like ions.  相似文献   

12.
闫世杰  刘玲  王建国 《计算物理》2009,26(2):254-260
应用双中心原子轨道强耦合方法研究He2+-H-碰撞的单次电荷转移过程.计算中,对入射粒子He2+,包含n=1~7的所有束缚态,计算的能量本征值与NIST标准数据在百分之几的精度内符合很好;对靶H-,包括一个束缚态1s和五个连续态ns(n=2~6),束缚态能量与他人理论结果一致.在4~400 keV的入射粒子能量范围,计算单电子俘获过程的总截面及到各个壳层上的态选择截面.发现在较低的入射粒子能量,电子主要俘获到He+离子主量子数n=3~5的壳层,高能区俘获到n=2的壳层为主;对同一主量子数n,在低能区俘获到高角动量态(l=n-1,n-2)的电荷转移截面相对较大,在高能区主要俘获到l=1的p壳层.同时还计算入射粒子能量分别为4 keV和400 keV时,电子俘获到激发态辐射退激发产生的电荷转移发射光谱,并发现cascade效应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5个针孔配接5块对数螺线晶体单色器方案,研制了一台五通道靶室内置式X射线单色成像器,并利用该成像器在阳加速器上成功获取了铝丝阵负载Z箍缩内爆等离子体的K壳层自辐射五通道单色线谱图像。该成像器结构紧凑,安装调节简便精准,能谱分辨力高(小于1.3 eV),能够清楚分辨Al的类氦主共振线(1 598.4 eV)和互组合线(1 588.3 eV),以及类氢主共振线(1729 eV)及其伴线(1 727.7 eV)光谱图像。由于阳加速器驱动能力有限,这些图像均由若干的离散热斑组成,并且大都集中在柱状等离子体轴线上,说明这些热斑附近的电子温度和密度较周围要高;类氦主共振线较类氢主共振线图像强度高、热斑区域大,反映了Z箍缩等离子体温度不够高,原子被激发到类氢离子的数量远少于类氦离子。  相似文献   

14.
在SILEX激光装置上利用超强超短激光(120TW/30fs)与Al靶相互作用产生热稠密等离子体.采用类氢共振线与类氦共振线线强比诊断得到电子温度在480~670eV之间,采用类锂jkl伴线与类氦共振线强度比得到电子温度在430~610eV之间,两种诊断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用类氦互组合线与类氦共振线强度比方法获得电...  相似文献   

15.
邱玉波  贾宝琳 《计算物理》1993,10(1):103-111
利用扭曲波方法计算类He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截面。靶波函数采用HFS自洽场波函数,本文计算了若干元素从基态(11S)到21S,21P,23S,23P的跃迁。计算结果以碰撞强度的形式给出。入射电子能量从激发阈能开始到x=10,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报道类氦Al用离子2p—3d粒子数反转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果,实验中观测到ls2p—ls3p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详细研究了其反转系数与激光等离子体参数及靶结构的相互关系,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满足沟道效应条件下 ,高能离子在穿过晶体时 ,离子穿过的是周期性的原子序列或者有序平面阵列 .在入射离子的坐标系中 ,离子感受到一种振动场的作用 .如果与此振动频率相关的能量与离子的电子态跃迁能量相匹配 ,则离子有可能被激发 ,这种现象就称为共振相干激发 (RCE) .1998年 ,成功地观测到了类氢Ar17+ 离子以相对论速度穿过Si晶体时 ,其 1s电子到n =2态的共振激发 .此后 ,有关出射离子电荷态分布以及退激X射线谱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近期的实验研究还观测到了类氢离子的 1s电子到更高电子态 (n =3,4 ,5 )的RCE和更重离子的RCE ,以及类氦离子的RCE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详细研究这种共振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 ,RCE也能够作为研究高精度原子谱学的一种潜在的工具 . When energetic ions penetrate into a crystal in a channeling condition, they travel across a periodic array of the atomic strings or ordered planes. These ions feel an oscillating field in the projectile frame. If the energy corresponding to this frequency matches with the transition energy of the electronic states of the ions, the ions have a chance to be excited. It is called Resonant Coherent Excitation (RCE). We have succeeded in observing resonant excitation of 1s electron to the n=2 states in H-like...  相似文献   

18.
盛勇  蒋刚  朱正和 《物理学报》2002,51(3):501-505
类氢类氦类锂镁离子经中间双激发态进行的双电子复合过程在研究惯性约束聚变电子温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用准相对论方法计算了双电子复合经不同Rydberg态跃迁通道的复合速率系数,并给出不同离化度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随电子温度的变化规律.显示出离子的相关能对峰值的电子温度有很大影响,当类氢离子跃迁通道的旁观电子角动量为1时双电子复合系数最大,而类锂离子是旁观电子角动量为3时最大. 关键词: 双电子复合 镁离子 角动量  相似文献   

19.
The energy of the 1s2s22p62S) core excited state in atomic fluorine is determined by studying a satellite in the electron beam excited KVV Auger electron spectrum of HF. The satellite is assigned to an atomic autoionization transition 1s2(22p6(2S) → 1ss22p4 (1D). The energy of the 1s2s22P6(2s) initial state has been determined to be 676.5 eV. Transitions to the 1s22s22p43p(3P)and 1s22s22P4(1S) states are also observed. The intensity for these transitions is very low.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短超强激光与不同厚度薄膜Al靶相互作用中靶背法线方向碳离子的最初来源. 通过对比分析碰撞电离率和场致电离率所起的作用, 发现C4+ 及更低价态的碳离子主要由场致电离产生, 而高价态的C5+和C6+ 离子主要来自于超热电子与靶表面的碰撞电离. 关键词: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离子加速 场致电离 碰撞电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