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既包含了理论基础知识,又注重实验教学。《高分子化学》作为贵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之一,作者针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多、概念多、推导多、关联多等问题,对高分子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实践表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已经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材料新进展》是我国部分农林类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本科专业限选课程。根据农林类高校的专业特色和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教学考核方式等途径,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进一步丰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兴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和科学研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通报》2021,(1):70-74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四大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涵盖了高分子的基本概念、聚合方法、聚合反应类型和机理,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本文根据高分子化学课程在土建类工科院校的现状,结合近年来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增加教学中建筑材料切入点、探索适应工科学生的互动教学模式、注重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互补作用、与行业实际相结合等角度出发,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自信心,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土建类本科院校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化学是我校的校级精品课程,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良好的高分子化学基础将为学生在相关材料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本文根据本专业的工科学科特点,结合近年来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互动与形象化教学、案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角度出发,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适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科特色的《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但是仅凭课堂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的过程及其原理,学生参与性差。针对学院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课程特点,通过计算机在配方设计当中的应用、多媒体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学生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加工过程及其原理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授课方式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例演示,使课程教学更具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高分子专业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和实验教学,对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任课教师积极探索高分子化学的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近年来对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各环节的探索与思考,从课程建设目标、教学思路、实验与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本文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课程评价、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基于高分子材料合成到表征,再到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萍  张炜 《高分子通报》2014,(6):128-131
包装工程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学科,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等多门学科。《高分子材料基础》属于包装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子材料相关知识与《包装材料学》、《包装技术》、《包装印刷》等主干课程的关系,明确了《高分子材料基础》课程在包装工程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包装工程专业的知识结构、要求及当前课程设置,选择教材并梳理了课程的教学重点;针对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化学基础薄弱的特点,提出几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及前沿性等特点。本文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笔者课堂和实践教学的经验,阐述了该课程目前存在的教学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疲倦、授课方式单一、缺少实践、教材陈旧及考核方式不完善等,并由此从授课模式、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考核方式多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见解,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通报》2021,(1):80-83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高分子化学中融入了大量的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因此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相关基础化学理论知识,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自由基、活化能、过渡态等基础化学理论知识有效融入高分子化学教学的一些实例和心得体会。实践表明,通过以"旧知求新知"可以明显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Four titanocene complexes were prepared in aqueous or two-phase medium by the reaction of benzoylacetone titanocene with substituted salicylic acid,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UV-Vis spectra, we studied the accelerating effect of the benzoylacetone on the reaction rate quantificationall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 it not only stabilizes the “Cp2Ti” species and accordingly makes pH value of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substituted salicylic acid increased but also prompts the reaction due to the presence of its conjugation structure and oleophyllic group.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benzoylacetone is in favor of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
将固体进样装置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SSEA)联用,采用固体进样,直接测定铸铝合金中的铜、铁、镁、锰、镍、钛、硅、锌等元素含量。研究表明,该法与火花光谱法比较,具有很宽的的动态范围,测量精度和普通化学分析方法相当,同时又有火花光谱分析的速度。能满足工厂冶炼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石墨相氮化碳(g-C3N4)是一种新型的无金属材料,因其具有众多特殊的理化性质,在多相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和气体储存等领域显示出了潜在的应用前景。与直接热聚合法制得的块状g-C3N4相比,介孔g-C3N4拥有高比表面和丰富的介孔孔道,能暴露更多的表面活性位,继而提升其在催化反应等应用方面的性能。热聚合法是合成g-C3N4的最为便利的方法。其中,热聚合法合成介孔g-C3N4的工艺分为硬模板法、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外这三种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针对硬模板法,从前驱体合成机理、产品理化性质等多角度评述了硬模板法合成介孔g-C3N4的关键问题。此外,针对新型的软模板法和无模板法进行了介绍,并与硬模板法进行了细致的对比和讨论。最后,对介孔g-C3N4合成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The apparent increase of the reaction enthalpy ΔH with temperature due to the self-cooling and condensation effect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undamental restrictions of the second-law and Arrhenius plot methods related to determination of this paramete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atic underestimation of ΔH magnitudes determined by the second-law method equals 10–25% for the reactants decomposed to gaseous products and 15–50% for reactants decomposed to solids. Therefore, the use of these methods in decomposition kinetics is hardly acceptabl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Arrhenius plot and second-law methods to the much more precise and accurate third-law method is desirable or even obligatory.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用热导式热量计研究化学反应热动力学的最新状况,重点评述了动态法和热流法及其在化学与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yrimidi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found to possess a broad spectrum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Among various pyrimidine derivatives, bis-pyrimidine seems to be the rarely studied. A variety of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class of compound. However, in spite of their potential utility, some of the reported methods suffer from drawbacks such as long reaction times, cumbersome product-isolation procedures,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rganic reactions in aqueous media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recently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biochemical processes. Ultrasound has increasingly been used in organic synthesis for greater yields, shorter reaction times or milder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的使用种类及总量均显著增加,造成环境中PPCPs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进而会对水环境生态安全及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和严重威胁.由于开发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PPCP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探究其存在、去除及毒性的前提,因此本文对水中PPCP...  相似文献   

18.
应用特殊设计的寡核苷酸链纠正点突变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生物学新技术。运用该技术能够在基因组碱基序列中任意位点纠正或引入一个指定的碱基。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的生物材料,如易处理的酵母菌组织、哺乳动物细胞、动物模型以及植物细胞等都开展了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郑敏燕 《大学化学》2017,32(8):20-24
问题、项目引领式教学法可分为问题引领式与项目引领式教学两个部分。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可用于课程的基础部分教学;项目引领教学法主要用于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目前亟待解决的小的项目让学生提出思路及解决办法。通过两种方法的互相补充,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使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对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硒的前处理方法(干法、湿法、微波消解法等)和检测方法(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的现状(主要在1990~2010年间发表的文献)及相关的原理和方法的特点之处作了综述(引用文献20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