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邹紫微  王全  王磊 《化学教育》2021,42(21):7-16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核心素养的系统构成对开展“素养导向”的教学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标分析,基于学科能力模型明确了高中必修学段“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核心素养的核心知识与活动经验、认识方式、研究对象及问题情境、学科能力活动及其表现等4个维度的具体内涵,系统建构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学科核心素养模型。  相似文献   

2.
朱鹏飞  陈敏  陈凯 《化学教育》2018,39(23):37-42
以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概念教学为例,阐述了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例研究思路和教学活动设计。围绕离子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等知识内容,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联系,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开设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注重微观分析过程,将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与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水溶液中反应的认识思路进行整合,力求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对“离子反应”概念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3.
针对人教版选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4章第3节“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时2“金属的防护”进行教学实践探索,融合STEM教育理念促进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选用任务情境“家用电热水器碳钢内胆防腐”,通过实验探究构建起电化学防护的认知模型,再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进行热水器内胆的防腐设计。在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将知识、方法、应用等3者融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逐步内化并表现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魏鑫  贾颖  杨金凤 《化学教育》2020,41(9):51-56
基于思维导图架构知识模块,提出“醇”的“六环式”教学模式:“导”“馈”“联”“寻”“攀”“展”。以思维导航、问题学习、讨论活动为教学活动的主线,结合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王琳 《化学教育》2022,43(19):31-39
把“溶液”放到完整学科体系中,利用本原问题驱动,调取新授课储备的、与新问题情境匹配的学科理论、模型,将“核心概念、学科任务、认识角度、认识路径、能力活动、化学基本观念”融合,借助学科思维方式、方法,打通纵横联系,找寻基本规律,在思维碰撞中对自身原有认识加以修正、完善发展,形成“核心概念功能化,解决问题思路化”的系统思维模型。在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下,落实核心概念功能价值演变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基于联系生活实际的真实问题情境,设计化学活动课,让学生在探究“可乐可以除铁锈”本质原因的过程中学习“氧化铁与酸的反应”,从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静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21,42(11):27-33
以“铜制品抛光液”为情境素材,设计一系列的情境问题,旨在探究浓度、温度、酸度等因素对硝酸强氧化性的影响、硝酸的不稳定性及硝酸的贮输等核心内容。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学生在问题解决和探究过程中结构化“硝酸的性质”知识,利用结构化的知识评价铜制品抛光液的优缺点,并对此种抛光液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促使知识素养化,落实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李靖轩 《化学教育》2022,43(16):56-60
通过“燃煤污染与防治”“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等2个典型的元素化合物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将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置于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形成问题解决基本思路,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周玉芝 《化学教育》2020,41(1):19-23
以魔术表演用的沙子为素材,开发了适用于高中选修课程“发展中的化学学科”的具有跨学科性的项目教学案例,该项目弱化理论分析环节后也可以用于初中科学实践活动课程。项目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思路,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蔡玲玲  林海斌 《化学教育》2021,42(21):47-51
有机融合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与体验和化学学习中的认知与思维,可优化课堂进程,提高学习效率,让化学知识建构的过程同时成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升的过程。在“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教学中,以“笔·墨”为情境生成真实问题,在互动、探究、体验中整合物质性质,建构思维模型,并应用模型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临床医学教育中加强微量元素知识教育的效果,对在校加强和未加强微量元素知识教育的毕业生各70名,进行了电话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表明,干预组知识得分(7.09±1.3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11±1.51)分;干预组实际运用比例51.43%,显著高于对照组占(5.71%);干预组工作中自主学习者占68.57%,显著高于对照组(11.4%)。可见医学教育中加强微量元素知识教育,对提高基层工作的医学毕业生的微量元素知识水平、知识的运用比例和自主学习比例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自主建构的化学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水平研究模型,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河北某高校化学专业271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13.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论如下:(1)化学专业师范生在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实习之前,其实践性知识整体和各维度均处于本研究的中等水平;(2)化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5个维度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教学经验的积累、大学之前的学习经历、自己敬重和喜欢的老师、优质课的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是影响化学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ar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physical chemistry, but this part of knowledge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We tried to integrate the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with the knowledge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dynamics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In the class, we demonstrated students with the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process of formaldehyde dissociation reaction, so as to make the abstract knowledge intuitive and visual.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feedback, we found that the enthusiasm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ubsequent clas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相似文献   

14.
Chiswell B  Mokhtar MB 《Talanta》1986,33(8):669-677
The extent of current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speciation of manganese in freshwaters is delineated, an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whereby such knowledge is obtained are discussed.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in the review to the use of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15.
刘凯  李琪琪  蔡玉芬 《大学化学》2016,31(10):49-53
针对分析化学的知识体系和要求,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组织教学,以切实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前树 《化学教育》2021,42(7):63-67
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分析当前“课堂中的化学平衡”的历史根源。作为简化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化学平衡”不仅划定了知识的边界,而且内隐了知识的结构;作为演进的理解表现,“高考中的化学平衡”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考查角度和方式。作为实然的教学内容,“课堂中的化学平衡”是多元主体社会协商形成的“共识”,具有区域性特征,包含特定的话语,是一种高度依赖于学校情境的工具化、条件化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Mask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nowledge of melt blown fabric and non-woven fabric related to mask by means of personific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lt index and product quality.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of polymer chemistry related to masks in interesting reading.  相似文献   

18.
赵海燕  孙华 《大学化学》2022,37(1):97-104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通过在无机化学教学中构建基于自我生成绘图策略和图形组织者策略的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可视化表征高度融合,在实现显性知识高效传授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教学实践表明,知识视觉化呈现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理论课程之间、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关联不够紧密等问题,探索了通过"知识关联"将有机化学基本知识运用到高分子材料合成创新实验中的教学思路。以新试剂合成及应用、荧光聚酯合成、聚酰胺合成、聚酯水解等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有机化学新理论、新方法、新试剂应用于本科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实验教学,以及如何将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手段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教学中。实践表明:通过"知识关联",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应用于高分子合成实验中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索兴趣,有效改进了高分子材料合成实验教学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理论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本文对基础有机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思政教育与基础有机化学知识融于趣味性的小故事中,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