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用20多种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体系进行了1,5-环辛二烯的催化异构化研究,发现CP_2TiCl_2/i-C_3H_7MgBr催化体系的条件温和,催化活性高。例如,当Cp_2TiCl_2与 1,5-环辛二烯克分子比为1:200时,25℃下反应1小时,1,5-环辛二烯即可定量转化为1,3-环辛二烯。深入研究了这个催化体系,并提出了[Cp_2TiH]对双键加成,然后发生 Ti—βH消除的异构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一、在异丙基澳化镁存在下1,5-环辛二烯低价过渡金属氯化物的反应例如,三氯化铑与双烯烃反应可得到双烯烃氯化铑配合物,乙醇既是溶剂,又是还原剂。此外,等双烯烃也都可以与RhCl_3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1.1,5-环辛二烯氯化铑1与环多烯烃反应1可与环多烯烃反应,生成1,5-环辛二烯铑烯丙基型配合物。由于苯的共振能较高,故1不能与它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用 Cp_2 TiCl_2/i-C_3 H_7 MgBr(Cp=η~5-C_5 H_5)催化体系对非共轭双烯烃的异构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以1,5-环辛二烯和1,5-已二烯为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异构化反应结果表明,这一催化体系无论是对非共轭的环双烯还是链双烯都具有催化剂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好的特点.本文用同一体系,以4-乙烯基环已烯(1)为代表,研究了  相似文献   

4.
郭方  孟蕊  史正海  谭睿 《高分子学报》2014,(9):1219-1227
以(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和[Ph3C][B(C6F5)4]组成的单茂钪催化体系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条件及非共轭双烯结构对聚合活性、产物分子量和微结构的影响.单茂钪催化体系中,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溶剂以及烷基铝试剂对1,5-己二烯的聚合活性和选择性以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均有较大影响.室温甲苯溶剂中,单茂钪可以催化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四种非共轭双烯聚合获得相应的聚合物;除1,9-癸二烯聚合获得不溶的交联聚合物外,其它非共轭双烯聚合均获得可溶的环烯烃聚合物.1,5-己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戊基(MCPN)五元环和四元环开环形成的3-乙烯基四亚甲基(VTM)结构单元.1,6-庚二烯聚合完全环化形成亚甲基-1,3-环己基(MCHX)六元环和乙烯基-1,2-环戊基(ECPN)五元环结构单元,1,7-辛二烯聚合形成亚甲基-1,3-环庚基(MCHP)七元环结构单元和未环化的悬挂己烯(HEB)结构单元.室温1.01×105Pa乙烯压力下,单茂钪催化体系还可以快速催化非共轭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9-癸二烯与乙烯共聚合,获得含有环状结构单元、悬挂双键结构单元和聚乙烯嵌段的无规共聚物.在单茂钪催化非共轭双烯均聚合及与乙烯共聚合中,非共轭双烯的链长直接影响了其聚合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发现离子液体[CH3(OCH2CH2)nN+Et3][CH3SO3-](ILPEG,n=12,16,22)具有临界溶解温度特性,据此确证了以ILPEG为稳定剂制得的Rh纳米催化剂具有温控相分离催化功能,并将其用于1,5-环辛二烯(1,5-COD)选择性加氢制环辛烯(COE)的反应中.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1,5-COD转化率和COE选择性分别为99%和90%;Rh纳米催化剂经简单分相即可与产物分离,催化剂循环使用10次,其活性和选择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沈玉全 《化学学报》1986,44(3):244-249
在大于300nm光波照射下,氯化亚铜或乙酰丙酮基铜(I)等低价铜配合物可以有效地催化中大环环状烯烃的顺、反异构化反应,对在大于250nm光波照射下,顺,顺-1,5-环辛二烯分子内环加成形成三环[3.3.0.0^2^.^6]-辛烷的反应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陈家碧  殷建国  徐维铧 《化学学报》1987,45(11):1140-1142
研究了以含环状非共轭双烯配体的1,5-环辛二烯三羰基铁为原料,与芳基锂反应,用Et3OBF4烷基化,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环烯烃配体在卡宾配合物中的异构化行为和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定了八个新化合物的结构.用X-射线结构测定进一步证实了9-(η^6-芳烃二羰基铁)-9-三甲基硅氧基双环[4.2.1]壬-2-烯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8.
末端炔烃二聚反应合成共轭烯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李明  梁云  李金恒 《有机化学》2007,27(9):1078-1086
综述了不同催化体系催化末端炔烃二聚反应合成共轭烯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其中催化体系主要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镧系和锕系金属配合物、第三主族元素配合物以及有机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催化体系对末端炔烃二聚反应的选择性控制有影响, 尤其是区域选择性(头-头二聚或头-尾二聚).  相似文献   

9.
1,3-环己二烯三羰基铁和环辛四烯三羰基铁与芳基锂,在低温下反应生成的金属酰羰基锂盐经用Et_3OBF_4烷基化,分别生成一系列新奇的异构化环己二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和环辛四烯二羰基[乙氧基(芳基)卡宾]铁配合物的异构化产物和/或8-二氢3,4,5-η-环辛三烯三羰基(芳基)铁配合物.现在,我们以含环状非共轭双烯配体的1,5-环辛二烯三羰基铁(1)为原料,进行类似反应,以进一步研究不同环烯烃配体在卡宾配合物中的异构化行为和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1与约过量20%的芳基锂,LiC_6H_4R(R=H,m-,p-CH_3,p-C_6H_5),在乙醚中于-60—-30℃反应3—4h,从深红色反应溶液中析出橙红色酰羰基锂盐沉淀.当向反应混合物直接滴加过量的(CH_3)_3SiCl乙醚溶液,反应半小时后,所生成的混合物经低温柱层析分离和用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1,5-环辛二烯-3,7-二炔(C~8H~4)的结构和光谱性质,根据等键反应分析和自然键轨道方法研究了它的稳定性、成键情况和共轭性。结果表明1,5-环辛二烯-3,7-二炔(C~8H~4)分子为平面刚性结构,可能稳定存在。分子中C≡C键与C=C键存在一定程度的共轭,可能具有芳香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由过渡金属氯化物(MnCl_2、FeCl_2、CoCl_2、CuCl)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的配合物,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配体性质对所形成的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过渡金属氯化物可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有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其催化活性与金属离子性质、形成配合物能力以及配体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6-取代-1,4-环辛二烯与单重态氧立体有选择地氧化成顺式5,8-和反式5,6-二取代-1,3-环辛二烯的含氧衍生物。依据产物的分子结构推知,6-取代-1,4-环辛二烯发生“ene”反应时的优势构象不同于环辛烷,而是具有角张力的扭曲构象(Ⅰ),这为研究环烯的分子构象提供了一种实验方法。用Monroe法测定了6-取代-1,4-环辛二烯对单重态氧反应的β值。其反应活性顺序为:3>1>4>1,5-环辛二烯>2>5。表明推电子取代基增加了同单重态氧反应的能力,而吸电子取代基则降低了同单重态氧的反应能力。但是不论取代基性质如何,都不能改变“ene”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用竹红菌甲素作光敏剂匹配高压钠灯光源, 对1,5-环辛二烯(1)进行单重态氧氧化反应, 高产率和立体选择性地得到顺-5,8-二(氢过氧基)-1,3-环辛二烯(7). 证明了7还原产物顺-5,8-二烃基-1,3-环辛二烯(8)热重排的产物是6-羟基-4-环辛烯酮(3). 而不是6-羟基-3-环辛烯酮(6). 并讨论了热重排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邓友前  顾振华  麻生明 《有机化学》2006,26(11):1468-1484
2,3-联烯醇是一类含1,2-二烯官能团和羟基的化合物, 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联烯化合物. 概述了2,3-联烯醇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包括2,3-联烯醇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自身异构环化反应、钯催化的偶联反应、钌催化的环羰基化反应、不同条件下不同方式的扩环反应、亲电试剂参与的反应、分子内环加成反应、自由基反应等和2,3-联烯醇衍生物在零价钯催化下基于亚甲基-π-烯丙基钯中间体生成联烯或1,3-共轭二烯的区域选择性反应, SN2'类型的加成-消除反应, 二价钯催化下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以及重排反应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由过渡金属氯化物(MnCl2、FeCl2、CoCl2、CuCl)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的配合物,在环己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以及配体性质对所形成的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种过渡金属氯化物可与2,2′-二吡啶原位形成有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其催化活性与金属离子性质、形成配合物能力以及配体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发展了一种叔丁醇钾促进的(Z)-C6-乙烯基砜基菲啶的脱砜、脱氢串联反应,用于选择性地合成1,3-共轭二烯.该反应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底物适用范围广,以良好的收率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为菲啶官能化的1,3-共轭二烯的合成提供了新颖和有效的方法.此外,通过与富马腈的[4+2]环加成反应,实现了1,3-共轭二烯的合成应用.  相似文献   

17.
β,β-1,5-亚丙二硫基-α,β-不饱和酮2b和2-甲基烯丙基氯化镁加成可得醇3b.在BF_3·Et_2O催化下,3b经分子内环合芳构化生成芳硫醚5b.2和烯丙基溴化镁反应得醇4,4在BF_3·Et_2O催化下经β-消除脱水生成共轭多烯类化合物6.二硫缩醛基以环和非环结构及环的大小对2与烯丙基Grignard试剂加成物在酸催化下的反应取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多过渡金属的烷氧基配合物具有对酮和醛的催化加氢以及对醇的催化脱氢的均相催化作用[1,2 ].过渡金属烷氧基配合物同过渡金属烷基配合物一样可以发生 β H消去反应 ,生成氢基配合物和醛或酮[3].对于重过渡系单核烷氧基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已有很多报道[4],而对钼的单核烷氧基配合物的研究比较少 .有关一系列二茂钼烷氧基配合物的合成已有报道[5].本文合成了几种二茂钼烷氧基衍生物 ,并对其 β H消去反应进行了研究 .Cp2 MoOHMoCp2OH2 (OTs- ) 2ROH2PMe3Cp2 MoORPMe3 OTs- Δ Cp2 MoHPMe3 OT…  相似文献   

19.
钯催化碳硼烷基-3,6-二硼酸频哪醇酯与芳基溴化物反应,以中等的收率得到一系列硼顶点取代的3,6-双芳基-邻-碳硼烷.反应中使用(1,5-环辛二烯)二氯化钯/三环己基膦作为催化体系,可以避免钯催化芳基-芳基交换及直接硼氢键芳基化的副产物生成.反应路径包括氧化加成、离子交换、转金属以及还原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20.
零价镍配位化合物在丁二烯环化齐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和环辛二烯-1,5中过氧化物的含量有关。通过红外光谱、薄层色谱、气体色谱肯定了环辛二烯-1,5的室温空气自氧化产物与偶氮二异丁腈引发氧化的产物具有相同的组成,都是烷基过氧化物的混合物。分别讨论了过氧化物对催化体系各组分的影响,对环化二聚反应有影响的主要组分是配位体亚磷酸三苯酯。发现可用磷酸三苯酯代替亚磷酸三苯酯配位,齐聚反应也能进行,但产物分配起了明显变化。二聚受到抑制,三聚体有增加。此外,在一定的过氧化物含量范围内,补加亚磷酸三苯酯,可使生成环辛二烯-1,5的催化活性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