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稀土对锌铝合金镀层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镧、铈混合稀土对锌铝合金镀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性能检测证实,添加稀土的锌铝合金镀层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塑性和加工成型性。经化学分析和微观测试,确定了稀土在镀层中的数量、存在形式及分布,从而初步探讨了稀土对改善镀层外观及性能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镍基合金刷镀层沉积速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La ,Ce ,Sm及Er对电刷镀Ni P ,Ni Cu P和Ni Cu P MoS2 3种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4种稀土都能提高镀层的沉积速率 ,其中Sm对Ni P和Ni Cu P镀层沉积速率的提高效果最为明显。稀土提高镀层沉积速率均存在一最佳的加入量。在一定的刷镀电压范围内 ,稀土加速Ni P ,Ni Cu P镀层沉积速率的作用效果及程度没有变化。分析了稀土提高镀层沉积速率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稀土在电沉积锌—镍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耐蚀性高、低氢脆性和与基体的结合力好等特性 ,是良好的防护性镀层。当合金镀层的镍含量在 7~ 1 8% (质量 )时 ,镀层的耐蚀性最高 ,因此它可代替传统的锌镀层、锡镀层和镉镀层而广泛应用于电镀汽车钢板、航空航天及家电等行业[1~ 3] 。稀土元素 ( RE)包括了 1 5个镧系元素和钇元素 ,共 1 6个元素。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化学性能 ,使稀土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稀土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研究及应用正日趋深入。文献资料表明 ,在电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化合物后 ,可以改善镀液…  相似文献   

4.
稀土添加剂对镀铬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普通电镀镀层光亮性和结合强度差, 分散性和沉积速度低的实际, 应用远近阴极的研究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稀土添加剂在常温和中温镀铬时对镀层光亮性、镀液分散性、离子的沉积速度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添加剂在中温镀铬时, 对镀层的光亮性、镀液的分散性、离子沉积速度和电流效率均有增强作用, 常温时对电流效率和离子沉积速度有较大的增强作用. 对电镀铬综合性能提高较大的稀土为Pr6O11, CeO2.  相似文献   

5.
稀土在电沉积镍-钴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电子层结构和化学性能,使稀土及其化合物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稀土在电沉积过程中的研究及应用正日趋深入。这是因为在电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化合物后,可以改善镀液的分散能力和深镀能力,提高电镀的电流效率,增加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等[1 4],但有关稀土在电沉积镍 钴合金中的作用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在硫酸盐体系镍 钴合金电镀液中加入少量的稀土化合物后对电沉积过程、合金电极的催化性能、合金镀层的形貌和成分的影响。1 实验方法基础镀液成分(g/L)为NiSO4·7H2O200,CoSO4…  相似文献   

6.
镧与镍共沉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含稀土的合金新材料具有多种特殊功能,因此,其制备技术已为人们所关注.制备含稀土合金的方法有高温烧结法、真空蒸发法、离子溅射法及电化学法等.其中电化学法设备简单,容易获得不同组份的表层材料,但是,由于稀土元素的电位很负,从电解质水溶液中沉积稀土及其合金是相当困难的,以往曾有采用熔融盐电解质或非水电解质制备稀土合金的一些报导[1,2],而从电解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报导甚少.本研究采用适宜的络合剂,实现了从电解质水溶液中电沉积Ni-La合金,镀层中钠含量最高达22.58%(质量分数,下同).通过XPS及…  相似文献   

7.
电解铜箔表面电沉积Zn-Ni-P-La合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我国高性能铜箔依靠进口的局面,进行了将类金属(P)和稀土金属(La)引入电解铜箔锌镍合金镀层中以获得高耐腐蚀性铜箔的实验。 利用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手段分析镀层质量。 在最佳工艺下获得非晶态Zn-Ni-P-La合金镀层,镀层表面平整均匀、结晶致密,未钝化的情况下,铜箔镀件在180 ℃烘箱中保持1 h不变色,表现出较理想的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 表明镀层中适量的P和稀土La对改善镀层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条件下获得了非晶/纳米晶Ni-Mo,Ni-Mo-La丑合金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镧 (La)对获得镀层组织、表面形貌及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镧含量的增加,镀层中钼含量升高,形成的Ni-Mo合金的二次相出现α-NiMo,β-Ni4Mo,γ-Ni3Mo和δ-Ni8Mo,同时镀层表面团聚颗粒逐渐分散、细小且致密,镀层表面变得平整光滑.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Ni-Mo-La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与合金镀层中的稀土化合物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有关,其在电解过程中为合金的催化作用提供了活性中心,降低了析氢过电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镀活化液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Ce3+,采用电化学在Cu粉表面化学镀银,用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分别研究了含稀土活化液的极化曲线、镀银层的表面形貌、银包覆率。结果表明,稀土以适宜比例添加到Pd2+活化液中,能使静止电极电位正移,极化度减小,过电位绝对值增大,活化液中的反应易于进行。适量稀土介入活化液中有助于提高镀银铜粉表面银在铜粉表面的沉积速度和包覆率,逐渐增加稀土含量,使镀层晶粒和组织逐渐细化且致密。 最佳加入值为0.32 g/L  相似文献   

10.
非晶态Ni-Ce-P合金的共沉积与耐蚀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江  蒋雄  江琳才  朱则善 《电化学》2001,7(3):294-301
采用恒电位沉积、循环状安等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中电沉积稀土合金的可能性 ,首次在含有CeCl3的弱酸性NaH2 PO2 镀液中获得了不同铈含量的Ni Ce P合金镀层 ,XPS、AES、XRD和SEM等实验技术表征了镀层的组成和结构 ,极化电阻和腐蚀电位的测试数据表明此镀层与Ni P无定形合金相比 ,具有更强的耐腐蚀能力 ,同时 ,讨论了沉积条件与镀层耐蚀性能的关系 ,结论是 :镀层中铈含量越高 ,其耐腐蚀性能越好 ,此外还对Ni Ce P的共沉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指出在所研究的电沉积条件下 ,Ni Ce P合金共沉积可以用“诱导共沉积理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的代铬刷镀层Ni-Fe-W-P-S进行了耐腐蚀性能机理的分析研究。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射线衍射及电子能谱(XPS)等的分析表明,基体组织为非品结构是代铬刷镀层优异耐腐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稀土对工业纯铁共渗硼铝动力学的影响及计算机拟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膏剂法在890,920和950℃对工业纯铁进行稀土硼铝共渗及硼铝共渗,考察了稀土在各温度条件下对渗层生长动力学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通过计算机拟合给出了渗层生长动学曲线并建立了方程。  相似文献   

13.
稀土在烤烟植株中的分布及其对烟叶化学成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生理活性物质,稀土施用在烟草上平均增产11%,上中等烟比例提高7.53%左右,稀土应用于烤烟大部分限于田间试验,缺深入的机理研究^[2-4]。本试验用低浓度混合硝酸稀土喷施烤烟叶面,研究了稀土在烤烟植株中的含量,分布及土壤中可溶态稀土的变化情况及稀土对烟叶化学成份的影响,旨在为烤烟施用稀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钴基HMS催化剂为主体,从稀土复合方式、不同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等方面系统考察了稀土元素对钴基HMS催化剂氯苯催化燃烧性能的影响。并将孔结构、XRD以及紫外可见漫反射等表征结果与催化活性进行了有效关联。结果发现:Ce较La和Nd能更好地改善钴基HMS的催化性能。同时发现,通过负载法进入HMS孔道的Ce较通过原位法掺杂在骨架的Ce具有更佳的促进作用,且当Ce盐(硝酸铈)的负载量为20%(质量分数)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徐江  卓城之  蒋书运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0):1958-1966
采用复合镀渗工艺在316L不锈钢表面分别制备了两种纳米颗粒(非晶nano-SiO2颗粒和nano-SiC颗粒)增强的Ni基复合镀渗合金层.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两种复合镀渗合金层的微观组织特征. 通过外加电位(+0.2 V)条件下的电流密度、冲蚀条件下的极化曲线和冲蚀后的交流阻抗谱表征了这两种复合镀渗层在单相流(3.5%(w, 质量分数)NaCl溶液)与料浆流(3.5%NaCl+10%(w)石英砂)中的电化学腐蚀特征, 并采用SEM观察两种复合镀渗层冲蚀后的截面形貌, 探讨这两种纳米颗粒增强的Ni基复合镀渗层在料浆流中的冲蚀机理.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 静态条件下, 电刷镀含纳米SiO2颗粒的复合镀渗层的耐蚀性能低于单一合金层, 而动态冲蚀条件下, 结果与之相反; 电刷镀含SiC颗粒的复合镀渗层的耐蚀性能在静态和动态冲蚀条件下均低于单一合金层. 对两种复合镀渗层的冲蚀截面形貌观察表明: 弥散分布的纳米SiO2颗粒能明显改善Ni基合金层的耐冲蚀性能; 而添加纳米SiC颗粒在渗金属过程中已完全分解, 导致三元硅化物(Cr6.5Ni2.5Si)和碳化物(Cr23C6)的析出, 而析出相在冲蚀过程易于脱落, 加速了Ni基合金层的质量流失.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掺稀土多孔硅中稀土光学活化的一种新方法--微波热法.经微波加热处理后,掺稀土多孔硅样品外观均匀;室温下,分别观察到掺铒多孔硅在-1.5μm处、掺钕多孔硅在-1.06μm处强的光致发光.除起加热作用外,微波与样品之间的非热相互作用在稀土的光学活化方面与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s in minerals by activation analysis is described. The rare earths are separated as a group from the bulk of the material before irradiation. After irradiation the rare earths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gradient elution with ammonium α-hydroxyisobutyrate on a cation-exchange column. The element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ingle comparator technique. This method permits a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activation analysis to the routine determination of rare earths in complex matrices,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ion-exchange behavior of glycolatocomplexes of the rare earths (Sc, Y and lanthanides) with 1-octanesulfonate as the hydrophobic 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aqueous glycolate media. The system is capable of separating adjacent light intra rare earths, La-Ce-Pr-Nd-Y-Sm, and heavy rare earths, Ho-Er-Tm-Yb-Lu-Sc, from each other with good resolution by gradient e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termediate rare earths, Dy-Tb-Gd-Eu-Sm, are difficult to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The position of Y in the eluat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found with most other eluent systems used for rare earth separations, being between Nd and Sm.  相似文献   

19.
偶氮氯膦Ⅲ吸光光度法测定轻、重稀土元素和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与偶氮氯膦Ⅲ的α型及β型显色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重稀土元素(Gd-Lu)同偶氮氯膦Ⅲ螯合物可由α型转变成β型,其中钇的螯合物转成β型倾向最大,而轻稀土元素在相同条件下仅形成α型,利用Zn-EDTA和Zn-CyDTA的掩蔽效应,可扩大显色反应的差异性。提出了在HCl-NaAc介质中分别测定轻、重稀土元素及钇的方法:在pH2.9-3.4范围内,用Zn-CyDTA作掩蔽剂,可在重稀土存在下测定轻稀土元素。在pH1.8-2.4和pH2.8-3.6,用Zn-EDTA、NaF或NaF作掩蔽剂可分别测定钇及重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