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创新、创造的源泉,是创造性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非常重要,对教育而言,生成是教育的生命,创造是教育的核心.数学的创造性,在数学思想方法基础上所形成的数学策略的应用上体现的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2.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曾对数学美作过这样的描述:"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前文中我们已论述 ,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中介 ,是自然科学的工具 ,是思想方法体系 ;数学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活动是一种创造与发现活动 ;数学同时是一种艺术 .因而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创造、保存、传递、交流、发展人类文化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数学促进人类文化不断进步 ,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迈向更高阶段 ,数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最高代表 .1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 ,我们随机取一个片段 ,都可以发现数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东方中国至今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中 …  相似文献   

4.
数学文化是指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过程中,数学体现出的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价值主要在于数学对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数学不只是数字、符号、公式的简单组合,而应透过它们来感受数学丰富的方法、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思维方式,领略数学发展进程中的艰难和辉煌,分享数学前行足迹中的创造、超越及其折射出的人类的智慧.数学文化现在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它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数学,为人类认识数学开辟了全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然而,"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代钦 《数学通报》2007,46(6):20-24
1前言数学家关心数学教育,虽然是零星的,但是有悠久的历史了.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克莱茵倡导以“函数为纲”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英国数学家贝利制定了实用数学教学大纲、法国数学家阿达玛和勒贝格等编写数学教科书、美国数学家摩尔提倡混合数学、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和广中平佑  相似文献   

7.
对数学美育的初步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许兴华 《数学通报》2001,(10):4-6,12
数学家克莱因说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的确 ,数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数学中包括着许许多多美的因素 ,教师要使数学课堂教学得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那么 ,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 ,用春风化雨般的艺术美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 ,甚至使学生热爱数学达到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程度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美之中获取知识 ,在精湛艺术般的课堂布局中得到美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一种目标明确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理性的精神,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但是,现在的高中数学教育正在与此目标渐行渐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数学教学的功利化,学生只关注数学为高考成绩增加了几分,教师只关心任教的班级的数学平均分.于是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奋战在高中题海中,只为了那一次高考.而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 数学解题是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基本活动.某种程度上说,数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就是解题的过程.数学家的解题往往是一个创造和发现的过程,作为学习的数学解题更多情况下是根据设计者预设目标进行的训练.通过训练,理解与探究数学的基本规律,使学习者学会像数学家那样"数学地思维".问题的设计或侧重已学知识的巩固,或关注学习者某方面能力的发展,通常表现为对数学结论的再发现过程.  相似文献   

10.
周婷婷 《数学之友》2022,(15):41-43
聚焦新课程标准关注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尝试建构小学数学文化课堂,提供学生和数学家“对话”的时空,和数学家思想“共鸣”的时刻,和数学家精神“共情”的能力,温和而有力地推动学生走近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议数学解题中的三个关键点——切入点、调节点与反思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数学这一基础.而数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l mos)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著名数学家及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Pol  相似文献   

12.
弗赖登塔尔作为著名数学家与数学教育家,其带有强烈数学特点的数学教育思想,对数学英才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灵魂,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运用该思想,收获了较好的数学英才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要求。数学,是一个令少数玩上了它的人(如,丘成桐等数学家们)沉醉,而却让成千上万的不得不应付它的人(如,大部分的中学生们)感到头疼的学科.对于数学美,更是少有人关注.一般地说,一提到美,更  相似文献   

14.
张小平 《数学通报》2012,51(6):1-8,10
数学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思维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思想瑰宝.数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类对科学真理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人类对数学本质的认识随着数学的发展与时俱进.数学作为人类心灵最崇高和独特的作品,永恒矗立在人类理性发展的巅峰.关于数学的定义,最为引人注目的有两个,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数学研究》2006,9(6):41-41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是四年一届的工业与应用数学界的盛会,也是最高水平的工业与应用数学家大会.2003年7月的悉尼大会后举行的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的理事年会上,顺利通过了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提出的设立ICIAM苏步青奖的建议,成为该会前已设立的Lagrange奖、Collatz奖、先驱奖和Maxwell奖之后的第五个奖项,旨在奖励在数学对经济腾飞和人类发展的应用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每四年颁发一次,每次一人.同年11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决定设立CSIA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与应用数学…  相似文献   

16.
高稳 《中学数学》2012,(12):90+96
数学作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与其他科学认识一样,其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路线.但是,数学对象(量)的特殊性和抽象性,又产生与其他科学不同的、特有的认识方法和理论形式.由此产生数学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数学知识由经验知识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后,数学家又把它应用于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应用中检验理论自身的真理性,并且加以完善和发展.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并且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并且还要有所创新.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召开学术会议当然是为了学术交流.对数学家来说,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比起其它学科更为重要.正因为如此,数学方面的国际会议很多,各种各样的专题会议,分科会议每年不下数百个.然而国际数学家大会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它的方针:这个大会必须包含数学的一切分支,并且提供机会使所有数学分支的带头人能够聚集一堂,交流思想,总结现状,探讨今后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大数学家克莱因说:“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慰抚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任何一门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等)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数学.自然科学中的规律,从本质上讲是数学规律.如牛顿的力学三定律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爱因斯坦的质能定律E=mc2,实际上是数学规律.对于数学美的追求历来是科学家进行发现与创新的重要内驱力.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思韦在没有任何实验…  相似文献   

19.
数学科学伴随人类的起源而产生 ,是最古老的科学领域之一 .数学又是人们学习时间最长的基础知识之一 .对于数学的特点 ,一般人津津乐道的有三点 :高度的抽象性 ;体系的严谨性 ;应用的广泛性 .往往忽略了它的第四个特点 :发展的连续性 .对此 ,德国数学家汉克尔 (HermannHankel,1 83 9-1 873 )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在大多数学科里 ,一代人的建筑被下一代人所摧毁 ,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 .惟独数学 ,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 .[1]数学是积累的科学 ,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 .或者说 ,数学的过去融化在现实与未来之中 .对于数…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在海德拉巴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菲尔兹奖授予俄罗斯数学家S.Smirnov与其他三位数学家.1990年京都大会以来俄罗斯数学家连续6届荣膺此奖.稍微留意一下就不难发现从1936年第一次颁发菲尔兹以来俄罗斯的获奖人数占到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俄罗斯数学家第一次接过这块镌有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的奖章是拓扑学家S.P.Novikov,时为1970年.自此之后俄国人频频出现在领奖台上,只有三届没有俄国人的身影.仅以此观之,俄国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的三号数学强国.虽然有些俄国获奖者对这块奖牌甚至不屑一顾,但是这块奖牌仍然不失为引起我畴界同人对俄国数学英才教育充分关注的一个合适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