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干燥氮气氛中,以乙醇为溶剂制备出稀土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形成的十五个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及紫外光谱、热谱和电导,确定该类配合物组成为Et~2NH~2[RE9S~2CNEt~2)~4](RE=La-Lu,Y;Pm除外)。镧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四个二乙氨基荒酸根各通过两个硫原子与镧离子成键,从而形成八配位的十二面体阴离子,并与二乙铵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型的配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2.
在干燥氮气氛中,以乙醇为溶剂制备出稀土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形成的十五个配合物,测定了它们的红外及紫外光谱、热谱和电导,确定该类配合物组成为Et_2NH_2ERE(S_2CNEt_2)_4](RE=La-Lu,Y;Pm除外).镧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四个二乙氨基荒酸根各通过两个硫原子与镧离子成键,从而形成八配位的十二面体阴离子,并与二乙铵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型的配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3.
在干燥氮气气氛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低水合氯化钕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D-DDC)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Et2NH2[Nd(S2CNEt2)4].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中4个二乙氨基荒酸根各通过2个硫原子与钕离子成键形成八配位十二面体阴离子,并与二乙铵阳离子形成缔合型分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a=1.37517(14)nm,b=2.1146(2)nm,c=1.44641(15)nm,β=102.028(2)°,Z=4.用微量热法测定了298.15K下水合氯化钕和D-DDC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及二乙氨基荒酸钕液相生成反应焓变分别为(-17.89±0.096),(50.280±0.151)和(-10.116±0.065)kJ/mol,求得固相生成反应焓变.  相似文献   

4.
在干燥的氮气氛中制备了重稀土与哌啶荒酸形成的7个固体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C_5H_(10)NH_2[RE(S_2CNC_5H_(10)_4]·xH_2O(RE=Y,Tb~Er;x=2,6)和RE(S_2CNC_5H_(10))Cl_2·2H_2O(RE=Tm、Yb)。通过红外光谱、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该类配合物中配体通过硫原子以二齿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  相似文献   

5.
水合氯化镧与二乙氨基荒酸二乙铵配合行为的热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燥氮气气氛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了低水合氯化镧与二乙氨基荒酸 二乙铵(D-DDC)的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Et_2NH_2[La(S_2CNEt_2)_4]。用微量热 法测定了298.15 K下水合氯化镧和D-DDC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焓和不同温度下二乙 氨基荒酸镧液相生成反应的焓变。在实验和计算基础上,得到了液相生成反应的热 力学参数(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速率常数和动力学参数(表现活化能 、频率因子和反应基数),通过合理的热化学循环,求得了标题固相反应的焓变。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十五种3,6-(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氨三乙酸)配合物,[C17H20N2I]3{RE[N(CH2CO2)3]2}.nH2O(RE=La, Eu, Er. n=3; RE=Ce-Nd, b-Ho, Tm,Yb. Y. n=4; RE=Sm, Gd, Lu. n=5).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 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1H-NMR及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表明, 镧配合物对体外L1210癌细胞生长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高于其前体.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 其化学式为: [C17H20N2I]3[RE(C6H5O7)2].xH2O(RE=La-Nd, x=5; Sm-Tb, x=4; Dy-Lu, Y,x=3).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试验表明, 镧配合物对L7712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97.3%)明显高于其前体(C17H20N2I^+.HCOO^-, 72.5%; Na3[La(C6H5O7)2], -16.5%.  相似文献   

8.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二乙三胺五乙酸与镧铜异核配合物兰色棱柱状晶体, 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其结构式为{[La4Cu9(DTPA)6(H2O)16].26H2O}n, DTPA为二乙三胺五乙酸根。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每一晶胞中有1个配合单元, 形成网状结构, 晶胞参数如下:a=1.5635(5), b=1.6496(6), c=1.7116(3)nm, α=89.07(2), β=73.91(2),γ=65.82(3)°V, V=3.839nm^3, Z=1, Dcalc=1.822g/cm^3, Dex=1.831g/cm^3。配合物中镧离子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8, 另一种是9, 其配位多面体分别为双冠和三冠三角棱柱体; 铜离子也有两种配位方式, 配位数一种是6, 另一种是5, 分别形成八面体和四方锥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9.
新型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EXAF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鲁勤  吴瑾光  巨新 《化学学报》1996,54(4):374-378
合成了五种新的稀土配合物RE2(NO3)6L2.nH2O, 其中L为一新的含β-双酮和Schiff-base配体, 1, 5-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4')-1-(4'-氨基丁烷-1'-亚胺基)-5-戊酮, RE=Sm, Eu, Gd, Dy, Ho。对配合物进行了质谱、FTIR、变温红外、EXAFS等研究。结果表明: 配合物为双核结构; 配合物中NO3^-以离子型、单齿及双齿同时存在; 配体L中的C=O, C=N及NH2均参与配位; 稀土离子的总配位数为8, 双配位层分别为2个氮和6个氧, RE-N距离在0.230~0.240nm, RE-O0.240~0.250nm。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十五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 其化学式为: [C17H20N2I]3[RE(C6H5O7)2].xH2O(RE=La-Nd, x=5; Sm-Tb, x=4; Dy-Lu, Y,x=3).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差热, 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试验表明, 镧配合物对L7712癌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97.3%)明显高于其前体(C17H20N2I^+.HCOO^-, 72.5%; Na3[La(C6H5O7)2], -16.5%.  相似文献   

11.
间甲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合成了间甲基苯甲酸与十五种稀土元素的配合物REL3(RE=Y, Ln~Lu;HL=m~CH3C6H4CO2H), 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并测定了钕和铽两种稀土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两者均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钕离子配位数为9, 铽离子配位数为8, 配合物均具有无限链状聚合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无水乙醇中, 合成了组成为RE(C5H8NS2)3(C12H8N2) (RE=La, Pr, Nd, Sm~Lu) 的固态配合物. IR光谱表明配合物中稀土离子(RE3 )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 (APDC)中的硫原子和1, 10-邻菲咯琳(o-phen) 中的氮原子均双齿配位; UV光谱显示配合物中o-phen与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是主要过程,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与o-phen相比有微小的红移; FS光谱表明配合物Sm(C5H8NS2)3(C12H8N2)和Eu(C5H8NS2)3(C12H8N2)具有很强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3.
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缩2-氨基苯并噻唑席夫碱(HL)及其8种稀土元素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通式为RE(L)2·2H2O[RE=Eu,Tb,Sm,Dy,La,Nd,Pr,Gd],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两分子吡唑啉酮环羟基上的两个O原子和两分子H2O上的两个O原子以及亚胺基和苯并噻唑环上的4个N原子与稀土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8.  相似文献   

14.
合成并表征了两个含有不同阴离子的双核镍(Ⅱ)配合物{[(tacn)Ni(H~2O)]~2(μ-C~2O~4)}I~2·2H~2O(1)和{[(tacn)Ni(H~2O)]~2(μ-C~2O~4)}(ClO~4)~2·2H~2O(2)(tacn=1,4,7-三氮杂环壬烷)。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这两个配合物中,两个Ni离子通过草酸根桥联,每个Ni离子还与一个大环配体tacn上的三个氮原子和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变形八面体结构。结晶水和配位水之间通过氢键相连。在紫外-可见区测定了配合物的固体反射谱和溶液吸收谱。  相似文献   

15.
在乙醇—水溶液中,用稀土醋酸盐与氨基乙酸二硫代甲酸镍[H_2Ni(Gc)_2]反应,制备出14种稀土元素的多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Ni(Gc)_2·AC·H_2O(RE=La—Gd,除Ce、Pm外)和RE_2[Ni(Gc)_2]_3·xH_2O(RE=Tb—Lu,Y;x=4,8,10),研究了配合物的溶解性、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核磁共振氢谱。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十四种新的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合物, 其化学式为[C17H20N2I][RE(EDTA)].xH2O(RE=Ce, x=2; Pr, x=3; Nd-Lu, Y,x=4).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 X射线粉末衍射, 摩尔电导,红外及紫外光谱等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试验表明, 配合物对体外癌(L7712)细胞DNA合成的抑制率较其前体为高.  相似文献   

17.
2,6-二乙酰吡啶双缩萃甲酰肼(DAPBH)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已见诸文献, 它的稀土盐的配合物仅有La(DAPBH)(NO3)3的十一配位分子结构的简报。考虑到镧系收缩的影响, 从镧到镥, 离子的配位空间减少和水合能增加, 它们的配合物将有不同的配位结构, 因此, 本文合成了部份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 并对镱的配合物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二环己基18-冠-6-的异构体D与十五个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系统研究了它们的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测定了部分配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结果均表明,在稀土系列内离子直径与冠醚穴大小的比例是否合适是影响配合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文中还讨论了配合物中NO3[-]与稀土离子形成接触离子对对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的影响。在NO3[-]v6(B1)中观察到镧系"斜W"规律。基于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的结果,初步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二乙三胺五乙酸与镧铜异核配合物兰色棱柱状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其结构式为{[La_4Cu_9(DTPA)_6(H_2O)_(16)]·26H_2O}_n,DTPA为二乙三胺五乙酸根.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每一晶胞中有1个配合单元,形成网状结构,晶胞参数如下:a=1.5635(5),b=1.6496(6),c=1.7116(3)nm,α=89.07(2),β=73.91(2),γ=65.82(3)°,V=3.839nm~3,Ζ=1,D_(calc)=1.822g/cm~3,D_(ex)=1.831g/cm~3.配合物中镧离子有两种配位方式,配位数一种是8,另一种是9,其配位多面体分别为双冠和三冠三角棱柱体;铜离子也有两种配位方式,配位数一种是6,另一种是5,分别形成八面体和四方锥型配位多面体.  相似文献   

20.
稀土高氯酸盐与1,10—二氮杂菲—1—氧化物的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合成出十三种稀土高氯酸盐与phenNO的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henNO)_4(ClO_4)_3·H_2O(RE=La、Pr、Nd,Sm~Lu)。对该系列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谱、摩尔电导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