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AB-8大孔树脂对豆腐柴根提取物中总黄酮静态和动态的吸附性能。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黄酮含量,考察提取液浓度、pH值、乙醇洗脱体积分数、上样液流速等实验条件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豆腐柴根中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静态吸附最佳条件:上样液浓度为0.0275mg/mL、pH 7、70%乙醇洗脱,总回收率为65.45%;动态吸附的最佳条件:浓度为0.0275mg/mL、pH为5、流速为1mL/min,90%的乙醇洗脱条件下,总回收率为47.27%。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柳叶腊梅叶总黄酮,并以还原力、金属螯合性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柳叶腊梅叶总黄酮具有很好的还原力和金属螯合性,还原力的EC50为0.090mg/mL,金属螯合性的IC50为0.122mg/mL;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与总黄酮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0.435、0.330mg/mL.  相似文献   

3.
以70%乙醇为溶剂超声提取女贞叶中总黄酮,以表儿茶素为对照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用清除DPPH来评价女贞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在510nm处表儿茶素浓度在0.005-0.03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女贞叶中总黄酮含量为39.5m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63% (RSD=1.96%),精密度高(RSD=0.78%),重现性好(RSD=1.96%),可作为测定女贞叶中总黄酮含量的一种好方法.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女贞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对蕨菜醇提取物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并同Vc、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蕨菜醇提取物对这几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清除作用,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当浓度为0.6mg/mL时,清除能力已超过BHT,当醇提物浓度为0.8mg/mL时,清除率已达83.6%,但一直小于Vc.醇提物浓度为15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2.4%,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为52.6%,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性小于Vc和BHT.  相似文献   

5.
建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祛风止痛片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以总皂苷的洗脱率和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复方中总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D101型大孔树脂为富集纯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3BV,pH为5,流速2BV·h-1,洗脱剂用5BV 50%乙醇.总皂苷的转移率达78%,其固形物中总皂苷的含量>70%.该法方便有效地富集纯化祛风止痛片中总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6.
聚酰胺树脂对茶多酚和咖啡因吸附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聚酰胺树脂对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吸附性能 ,分光光度法和HPLC研究表明 ,聚酰胺树脂对茶多酚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对咖啡因的吸附能力 ,氢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2 0g聚酰胺树脂对 1 0 0mL 0 71g·L- 1 咖啡因水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中 ,其吸附量为 2 65mg·g- 1 ,吸附率为7 5 % ;8 0g聚酰胺树脂对 70 0mL 1 98g·L- 1 茶多酚水溶液的静态吸附实验 ,吸附量高达 1 4 8 1 3mg·g- 1 ,吸附率为 85 5 % ;以 85 %的乙醇为洗脱剂 ,咖啡因和茶多酚的解吸率分别为 74%和 90 % ;同时聚酰胺树脂对咖啡因和茶多酚的静态吸附在 80min内达到快速吸附平衡 ,并且吸附动力学曲线接近线性。利用树脂成功地将茶多酚和咖啡因混合溶液进行了吸附分离 ,得到的产品茶多酚含量高于 96 % ,其中EGCG含量高于80 % ,而咖啡因含量则小于 2 82 %。实验结果表明 ,聚酰胺树脂适合吸附分离咖啡因和茶多酚。  相似文献   

7.
沈学冰  王捷  林建原 《光谱实验室》2012,29(5):3246-3251
合成了稀土镧-芦丁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初探了芦丁及其配合物的体外抑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较配体具有更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以及抑菌活性,在抑制剂浓度为3.0×10-5-2.0×10-4mol/L时,镧-芦丁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率达到98%以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则不断呈梯度递增;在清除剂浓度为2.0×10-6-2.0×10-5mol/L时,稀土镧-芦丁配合物对于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梯度增长,当清除剂浓度达到1.0×10-5mol/L时,清除率最高为90.41%.  相似文献   

8.
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了香蕉皮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Fenton反应体系产生羟自由基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研究了香蕉皮总黄酮对两者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香蕉皮中总黄酮含量为0.946%.香蕉皮黄酮对O2-·和·OH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黄酮浓度增大其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顺丁烯二酸和苯乙烯交联合成顺丁烯二酸-co-苯乙烯微球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电镜对微球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法研究了它对铅的动态吸附性能,考察了影响吸附率和解吸率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溶液pH为5、上样流速为1.0mL.min-1时,吸附率可达到95%以上。以1mol.L-1 HNO3为解吸剂,洗脱液流速为0.5mL.min-1时,Pb(Ⅱ)的解吸率可达到99%以上。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微球对Pb(Ⅱ)的吸附量可达到26.5mg.g-1,检出限为(3σ11)2.1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5%;将预富集与火焰原子吸收法联用,用于痕量铅的测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红旱莲中异槲皮苷的提取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红旱莲中异槲皮苷的富集、纯化的工艺条件.通过聚酰胺树脂不同条件下对异槲皮苷的吸附与解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聚酰胺树脂对异槲皮苷的精制工艺条件,最佳条件是:上柱液中异槲皮苷浓度为1.176mg/mL、流速为3.6BV/h,以50%乙醇为洗脱溶剂,异槲皮苷比吸附量则达2.45mg/g.异槲皮苷提取率由2.83%提高到29.93%,聚酰胺树脂可用于红旱莲中异槲皮苷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11.
筛选适合分离纯化巫山淫羊藿总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并确立纯化工艺参数。以对总黄酮的吸附容量、解吸附率、吸附速率为指标,筛选D101、DM301、AB-8 3种大孔吸附树脂,并对最适树脂进行洗脱液浓度和洗脱液用量的工艺参数考察。结果AB-8型大孔树脂对巫山淫羊藿总黄酮的吸附容量、解吸附率、吸附速率均大于其他两种树脂,洗脱液以50%乙醇最佳,洗脱液用量3.6BV即可,纯化后总黄酮含量可达70.20%。该工艺简便、成本低,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总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为指标评价2%柳叶蜡梅叶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挥发油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82.58、89.66、53.42μL。挥发油总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低于1mg/mL维生素C,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明显高于1mg/mL维生素C和0.5mg/mLEDTA。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茯砖茶中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茯砖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及测定条件,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茯砖茶中的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黄酮含量.在料液比为1∶20g/mL,加热回流60min时,黄酮的提取率最高;当波长为416nm,0.1mol/LAlCl3-甲醇显色液与HAc-NaAc缓冲液(pH=4.0)的体积比为1∶1,显色时间为15min时,吸光度最大.对照样品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03+0.0176C(μg/mL),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10-50μg/mL,检出限2.5μg/mL;测得茯砖茶样品中黄酮的含量为1.80%,RSD为1.27%(n=5),对照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0%-102.8%.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能满足茯砖茶中总黄酮的提取和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两种香青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对乳白香青和珠光香青进行定性、定量比较分析,建立乳白香青与珠光香青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薄层层析实验对乳白香青与珠光香青中总黄酮进行定性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两种香青的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经测定,乳白香青与珠光香青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0.43mg/mL和34.32mg/mL;乳白香青抑制DPPH自由基的能力IC50为2.96mg/mL;珠光香青IC50为3.488mg/mL.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了壶瓶枣多糖,并对壶瓶枣粗多糖(CP)、脱蛋白多糖(DP)对·OH、O-2·和DPPH·3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壶瓶枣CP和DP对3种自由基都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与多糖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壶瓶枣CP和DP对·OH、O-2·和DPPH·的半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0.2312、0.9326、0.1830mg/mL和0.5049、0.2016、0.0694mg/mL.CP清除能力为DPPH·>· OH>O-2·,DP清除能力为DPPH· >O-2·>·OH.  相似文献   

16.
索氏提取法提取豆腐柴根茎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腐柴根、茎、叶中总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在502nm处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时间对于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乙醇浓度、1∶40g/mL的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2.0h是提取豆腐柴中黄酮化合物的最优条件.在此条件下,根总黄酮含量为5.034mg/g、茎为5.785mg/g、叶为23.148mg/g.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吸附剂-壳聚糖对银离子的吸附行为以及在不同pH值、干扰离子存在时对壳聚糖吸附银离子的影响,通过选择最佳吸附条件,建立了壳聚糖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的方法。当溶液pH 6.0、流速为1 mL·min-1时,吸附率最高,达96.7%,静态饱和吸附量为97.8 mg·g-1。用1 mol·L-1 H2SO4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最好。壳聚糖不吸附K+,Na+,Ca2+,Mg2+,Mn2+,富集时可与被测银离子分离,不干扰测定。100 mg·mL-1的Al3+,Cr3+,80 mg·mL-1的Ni2+,Cu2+,Pb2+,Zn2+虽然可被壳聚糖吸附, 但不干扰测定。用此方法对实验室含银(1.83 μg·mL-1)废水中的Ag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4.3%。  相似文献   

18.
建立检测车前草中总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索车前草黄酮苷的水解条件.通过水解车前草黄酮提取物,将黄酮苷水解成苷元,再用HPLC法测定水解后车前草黄酮苷元含量.以Shim-pack VP-ODS (150L×4.6,10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30℃,采用峰面积外标法计算含量.通过比较水解前、后黄酮苷元的检测量,发现水解后检测到黄酮量高.此法测得车前草中槲皮素的含量为1.36mg/g,木犀草素的含量为0.35mg/g,黄芩素的含量为0.89mg/g,3种苷元的含量之和为2.60mg/g.首次以水解后的车前草总黄酮苷元作为车前草黄酮含量的评价指标,首次建立了水解-HPLC法检测车前草黄酮含量,为测定车前草及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提供了灵敏、准确和快速的测定方法,为不同品种和产地的车前草及其提取物质量监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通经草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体系、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过氧化氢的反应体系对蒙药材通经草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经草黄酮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其EC50分别为0.0099、0.0060和0.0190mg/mL,且呈浓度依赖关系.通经草黄酮是一种天然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20.
肖谷清  向练  李依玲  林立 《光谱实验室》2012,29(4):2160-2163
用静态吸附法对比研究D30l树脂、330树脂对环境激素双酚A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大干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330树脂在pH=4—9时对双酚A的吸附量最大,在pH值为11.31时,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最大,其吸附量大于330树脂对双酚A的最大吸附量;随着盐含量的升高,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先迅速降低后平缓升高,而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量随盐含量的升高逐渐增大;在80%C2H5OH和2mol/L NaOH的混合解吸剂中,D301、330树脂上双酚A的解吸率分别为99.99%、97.78%。D301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存在离子交换,但以π—π作用为主,330树脂对双酚A的吸附以离子交换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