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的种子聚合——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了种子聚合法和二步溶胀法的特点,提出用改进的种子聚合法以合成粒径大于3微米、粒度呈单分散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文中采用的粒径为1—2微米的聚苯乙烯胶乳种子是由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文章研究了溶胀温度、溶胀剂比例、溶胀时间、交联剂、小分子化合物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生成微球的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多孔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粒径约为3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通过溶胀,种子乳液聚合及萃取得到中空多孔聚合微球,使用扫描电镜检测了其中空多孔形貌和粒径,并讨论了成孔机理。  相似文献   

3.
带羧基单分散彩色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活性溶胀种子聚合法, 制备了可用于免疫检测的3种不同颜色的表面带有羧基功能基的粒径在400—800 nm之间的彩色单分散微球. 先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单分散聚苯乙烯种子, 然后用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作为溶胀剂对微球进行溶胀, 溶涨后的种子模板再用混溶的苯乙烯、二乙烯苯、丙烯酸、双键彩色染料以及引发剂(BPO)溶胀, 升温聚合后得到理想的单分散微球. 考察了DBP和单体用量、各单体配比及染料对微球的形貌和单分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单分散亚微米级磁性微球的合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磁性氧化铁胶体粒子为种子粒子,采用吸附-溶胀法,进行苯乙烯-丙烯酸-二乙烯基苯的乳液聚合,制备亚微米级磁性高分了微球。研究了分散介质、丙烯酸、种子粒子、苯乙烯和PH调节剂等因素对聚合行为和磁性微球的影响,成功地合成了平均粒径为0.13和0.27μm、单分散性很好的磁性微球。  相似文献   

5.
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HPLC固定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希华  黄天宝 《合成化学》1998,6(3):302-306
用分散聚合物合成了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种子,然后用种子聚合法合成了交联的聚苯乙烯向球,其粒径范围可控制在2μm~4μm,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初步考察了交联微球的HPLC性能。  相似文献   

6.
种子溶胀法制备单分散高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莎  刘彦军 《应用化学》2007,24(11):1289-1294
以分散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1.80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种子,与溶胀剂和单体、交联剂的混合物经二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高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讨论了单体浓度和醇水比对种球的影响,以及溶胀剂的种类、溶胀剂浓度、交联剂浓度、溶胀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及分散系数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离心式粒度分析仪及DSC分析测试技术对微球的外观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溶胀剂质量分数为25%、交联剂质量分数为23%、溶胀温度30℃、搅拌速度为150r/min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6.20μm且单分散性较好的高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7.
两步种子溶胀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两步种子溶胀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微球尺寸均一可控,制备的多孔微球孔径、孔分布可控,被广泛应用于色谱柱填料、离子交换树脂、生物分离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本文介绍了两步种子溶胀聚合的聚合工艺;阐述了两步种子溶胀聚合的溶胀机理以及用该法制备多孔微球的致孔机理;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两步种子溶胀聚合的各种因素:包括聚合过程的控制以及聚合配方的控制因素等;简要综述了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并对两步种子溶胀聚合方法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成国祥  张立永  付聪 《色谱》2002,20(2):102-107
 以酪氨酸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TRIM )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在水溶液中制备了一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MIPMs)。利用扫描电镜 (SEM)对此微球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表面孔与孔径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探讨了影响其形貌的主要因素 ,并将所得微球用作固定相研究了其分子选择吸附性能。研究表明 ,种子溶胀悬浮聚合法能够制得单分散性较好的、表面带有微孔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且该微球呈现出较好的特异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
单分散多孔St/DVB共聚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分散聚合法制出了粒径约为2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t)种子,再通过改进的活性二步种子溶胀法制得了粒径约为4.5μm的单分散多孔St/DVB共聚微球。在溶胀阶段,用XSP-8CA生物显微镜观察活化、溶胀温度,1~氯代十二烷(CD,mL)/PSt(g)的比例及单体混合物总体积对溶胀种子粒径及单分散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用SEM观察多孔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和形貌,并用BET法考察了不同比例的及甲苯浓度变化对多孔聚合物微球孔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VDVB/Vst的比例的增大和甲苯浓度的提高,多孔微球的比表面积增大,孔分布向小孔区域移动。  相似文献   

10.
粒径在微米级、粒度分布窄的高分子微球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这样规格的微球正是在一般的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合成范围之外,而采用二步聚合法和种子聚合法则不是需要使用特殊的反应装置,就是合成步聚十分繁复,因此至今对于这样规格高分子微球的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1.
反应原料组成对单分散苯乙烯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散聚合工艺制备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对分散聚合反应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散稳定剂、助稳定剂、单体、引发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散稳定剂和助稳定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单分散、大粒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醇/水混合物为分散介质进行了苯乙烯的分散聚合,讨论了初始单体浓度、分散剂用量、引发剂浓度、分散介质组成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所得聚合物颗粒直径和直径分布的影响.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出了较为理想的分散聚合的条件及配方,制备出了粒径为48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然后,以分散聚合所制得的聚合物颗粒为种子,用动力学溶胀法制成了粒径增大近四倍的单分散、大粒径聚苯乙烯微球,并讨论了滴水速度和补加分散剂对溶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功能高分子微球研究分散聚合法合成μ级聚苯乙烯微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广泛用于临床分析、生物医学、胶体研究等领城,亦可作为电子显微镜、光散射、沉降法等测定微小物体绝对长度的基准物、色谱柱填料等。用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得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本文通过对分散聚合条件和配方的研究,以水和醇为分散介质,分子量4000的聚乙二醇为稳定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粒径为3至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在分散聚合体系中,随着有机溶剂、单体、引发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随着稳定剂、表面张力调节剂等用量的增加,胶乳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有机溶剂种类改变以及聚合反应温度变化,胶乳粒径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李鑫 《化学通报》2008,71(3):193-199
综述了近年来核-壳结构微球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高分子胶束交联、模板逐层组装、模板微球表面原位引发聚合、动态溶胀法、种子聚合法以及溶胶-凝胶法等主要制备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所涉及的核-壳微球形成机理进行了必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及其分布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散聚合的工艺制备出了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并对分散聚合反应的外部影响因素(反应介质极性、反应体系温度、搅拌速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介质极性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战小,粒径分布变化不大;随着反应体系温度的增加,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化不大,在满足粒径和粒径分布要求的前提下,搅拌速度以低速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大黄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单步溶胀聚合法在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制备了单分散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微球的制备条件和吸附特性.微球的凹槽可有效地增加微球的比表面积和结合位点,从而提高了模板分子的结合速率及微球的印迹容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研究发现微球的粒径与分散剂含量、水油比、搅拌速度和成孔剂有关,而微球的孔径与成孔剂的种类和含量有关。 增加分散剂的用量,提高水油比和加快搅拌速度都能导致微球的粒径减小。 微球的孔径和粒径均随着成孔剂与聚合物溶度参数差值变大而增加。通过改变以上条件得到粒径为100~300 μm和孔径为8~36 nm的交联度为27%的多孔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氮气吸附解吸法对微球进行了相应的表征。 得到的微球在固相合成载体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接枝丙烯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3.85 μm的窄分布聚苯乙烯微球, 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第二单体丙烯腈进行共聚反应, 制备出平均粒径为4.02 μm的窄分布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 对聚苯乙烯微球和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微球进行了形貌及粒径、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结果表明丙烯腈基团均匀分布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 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极性.  相似文献   

19.
王晓蜂  袁荞龙 《化学学报》2012,70(9):1047-1054
以(N,N-二甲氨基-4-吡啶)五氰合铁(II)封端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EPE-Fe)与苯乙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体系(EPE-Fe-St), 在纳米尺度受限空间内进行了苯乙烯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EPE-Fe-PS). 用Fe3+对自组装体系的纳米球壳进行固化后形成Fe-EPE-Fe-St 体系, 聚合后也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Fe-EPE-Fe-PS). 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了粒径为60~200 nm 的不同粒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聚合温度对纳米Fe-EPE-Fe-St 体系粒径影响较小, 而对EPE-Fe-St 体系较大. 在受限空间内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可得到数均分子量超过70 万的聚苯乙烯; 自组装体系中引发剂量增多使聚苯乙烯分子量下降, 聚合温度上升也使分子量下降, 而增加自组装的EPE-Fe 用量可增加聚苯乙烯的分子量. 两种受限条件下的聚苯乙烯微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90~135 ℃之间, 纳米反应器壳层的硬化提高了聚苯乙烯微球的Tg.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生物工程高技术的发展,功能高分子微球作为一类新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关于最难以合成的粒径在微米级、粒度分布窄的高分子微球合成的报道至今仍很少。本文报道了用相分离法(即静止的分散聚合法)合成含有DEAE基团的高分子微球的研究。探讨了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及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聚合条件对生成微球的影响。相分离聚合法的特点是利用了随着在聚合过程中单体的逐渐聚合,分子量长大,聚合体与反应体系间相容性变差而最终分相成球的原理,因而所形成的微球粒度圆,粒径比较均一。与一般的分散聚合法相比不仅生成微球的粒径较大,且不需要搅拌,使反应装置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