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荧光光谱法测定环糊精包络物的形成常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云宝  黄贤智 《化学通报》1990,(9):46-49,60
环糊精(Cyclodextrin,简写为CD)是由淀粉经酶促水解而形成的一种筒形低聚葡萄糖,单体间以α-1,4糖甙键相联。常见的有α-,β-和γ-CD三种,其中葡萄糖单体数分别  相似文献   

2.
环糊精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乃聚  尤晨  章道道 《有机化学》1987,7(6):482-488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环状低聚糖的总称。由6个、7个或8个葡萄糖单元以1,4-糖苷键结合而成的环糊精分别称为α-,β-和Υ-环糊精(简写为α-CD,β-CD 或Υ-CD)。它们的分子形状都是略呈锥形的圆环。例如,β-CD 有如下结构。由于环中的各个葡萄糖单元皆处于椅式构  相似文献   

3.
通过DEAE-纤维素和凝胶过滤柱色谱对桑叶碱提粗多糖进行分级分离, 获得均一多糖SJB, 进行结构鉴定. 采用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体外模型对SJB进行降血糖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SJ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4×104, 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组成的酸性杂多糖; 主链由1,2-、1,2,4-连接的鼠李糖和1,4-、1,3,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组成; 侧链包括末端、1,5-、1,3,5-连接的阿拉伯糖; 末端、1,4-连接的葡萄糖以及末端、1,3-、1,4-、1,6-连接的半乳糖, 主要通过鼠李糖的O4位和半乳糖醛酸的O3位与主链相连. 该多糖为首次从桑叶中获得的酸性杂多糖. 20 μg/mL SJB对PTP1B的抑制率为31.7%.  相似文献   

4.
介质和力场协同作用对纳米纤维素形貌结构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是一种由直链多聚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巨型线性高分子,纤维素分子链通过氢键紧密排列形成纤维素晶体.由于纤维素晶体具有优良的化学可修饰性和机械性能等优点,纳米化加工的纤维素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组在机械剪切力作用下,实现纤维素纳米化并同时进行亲水或疏水改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介质极性对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改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纳米化纤维素的形貌和亲、疏水性.提出机械外力和环境极性协同作用下,晶面导向剥离纤维素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以灰树花菌丝体为原料, 经过碱提取和柱色谱分离纯化, 得到一种碱溶性多糖(GFM2A). 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乙酰解并采用GCMS, IR, 2D NMR等方法对该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多糖由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和木糖(Xyl)组成, 其摩尔比为9∶2∶1, 其主链由6个α-1, 3-D-Glc和2个α-1,3-D-Man 构成, 且α-1,3-D-Glc残基O-4位有两个分支, 其中一个分支连接3个β-1,4-D-Glc, 另一个分支连接一个α-1,4-D-Xyl.  相似文献   

6.
报告从日本续断根部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二个新的五糖三萜皂甙,应用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等NMR新技术互相配合的方法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确定为:3-O-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酯甙(1),和3-O-[β-D-吡喃葡萄糖(1→4)] [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结果表明,一维SEMDY和旋转坐标NOE差谱技术互相配合的方法测定寡糖链结构十分有效,高度重叠的糖基1H-NMR信号可按一定规律分离,容易鉴别,糖基之间的连接顺序和连接位置可以准确测定,不需要对化合物进行化学降解或衍生化。  相似文献   

7.
1,4-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镉(Ⅱ)配位聚合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1)和Cd(NH2BDC)(H2O)(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髤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软化芽孢杆菌经发酵培养得到转葡糖基酶。此酶作用淀粉得到由6—7个葡萄糖单元以α-1,4-苷键连结的大环状分子,分别命名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简称α-CD,β-CD)。此大环状分子有高亲水性,但分子内空洞是疏水的,因此能作为宿主在空洞内容易以分子间力结合与空洞大小  相似文献   

9.
李雄记 《化学教育》1992,13(1):46-47
在有机化学教科书中,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结构,没有一个简明易写的结构式,一般都用一个较长的链段来表示,这样表示书写起来比较麻烦。我们认为,对于直链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一级结构),书写时完应可以用下面两个结构式表示。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解析得到MLLSET主要由β二级结构单元组成,组织成2个结构单元,形成1个大致L形状,每个臂大约5.0 nm长.构成N结构域的140个残基组织成一个重复的反平行β结构,由12个反平行β链组成,大约长5.0 nm,宽3.0nm,高2.0 nm.第一个转角把第一和第二条链联系起来,是短而紧密的,但链3—4、链5—6和链7—8之间的连接环逐渐越来越延长,导致7β~8β转角中有8个残基.与β片层本身扭曲组合在一起,这些在片层一端的转角就产生了U形的槽,与链的方向大致垂直.,解析MLLSET结构域蛋白质的晶体结构,为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制备合适的药物,治疗白血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柘树根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 Bur.]的根为材料, 经热水抽提、木瓜蛋白酶-Sevag法除蛋白、乙醇沉淀和DEAE-Sephadex A-5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得到一种水溶性的柘树根多糖(CPS-0). 采用HPLC、糖基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GC、GC-MS、NMR(1H NMR, 13C NMR及HMQC)、元素分析、UV和IR等技术对CPS-0的纯度、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CPS-0仅含葡萄糖, 分子量为4.6×103, 主链由1,4-连接的α-D-葡萄糖残基组成, 其侧链由末端及1,4-连接的葡萄糖残基构成, 取代于主链分支点葡萄糖的6位, 平均每10个葡萄糖残基组成的重复单元中含有1个分支.  相似文献   

12.
β-环糊精2位碳仲羟基的选择性磺酰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环糊精(CD)是由若干葡萄糖残基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环化合物,它最大的特征是能在其分子空腔内结合多种有机、无机分子,因此 CD 及经化学修饰得到的一些衍生物可以较好地模拟天然酶的一些特性。对 CD 进行化学修饰的一个重要步骤往往是对它的羟基进行选择性的磺酰化。β-CD 是由7个葡萄糖残基组成的,其伯羟基的单对甲苯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涂敷量对双选择体手性固定相分离特性的影响。分别将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与纤维素-三(4-甲基苯甲酸酯),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与直链淀粉-三(4-甲基苯甲酸酯)进行共混,得到两种共混合物。以这两种共混合物为手性选择体,制备了涂覆量分别为17%及25%的四种手性固定相。评价了这些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手性选择体的涂覆量,直链淀粉衍生物双选择体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性能得到提高,而纤维素衍生物固定相的手性分离性能则稍有降低。较高涂覆量的纤维素衍生物固定相在含叔丁醇、异丁醇和正丁醇流动相中的保留因子依次减小,而其手性识别能力依次增强。  相似文献   

14.
环糊精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对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懋荪  于东海  阎长泰 《色谱》1989,7(1):33-35
环糊精(以下用CD代表)是由多个葡萄糖单元经α-1,4联结而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糖,当萄葡糖基分别为6和7个时,各称为α-CD和β-CD。CD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可与多种化合物形成稳定性各异的包含复合物,因而用CD及其衍生物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表现出特殊的选择性分离作用。现有文献报道的工作均是在填充柱上进行的,其峰形和柱效尚不够理想,考虑到毛细管气相色谱的优点,本文用α-CD和β-CD的甲酰胺或乙二醇溶液作为毛细管柱的固定  相似文献   

15.
使用2-溴-1,4-对苯二甲酸和2-氨基-1,4-对苯二甲酸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两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Cd(BrBDC)(py) (1)和Cd(NH2BDC)(H2O) (2)。单晶结构测试表明:化合物1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平面。化合物2中,Cd(Ⅱ)离子之间通过羧基连接成砖块结构的二维层,层与层之间通过氨基连接成三维结构。对化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建立了1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方法。考察了流动相比例、三氟乙酸(TFA)的添加及醇的种类对手性识别的影响。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醇)-三氟乙酸(75∶25∶0.1)为流动相,于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0 nm条件下,在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上成功拆分了1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映体。研究表明,直链淀粉Chiralpak AD-H与纤维素Chiralcel OZ-H两种手性柱在拆分手性黄酮类化合物及结构相似物上具有极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 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 采用沸水提取获得桑白皮中的多糖, 用乙醇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从水提粗多糖中得到均一多糖CMA-a-1, CMA-a-5和CMA-b1-1. 应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及IR, NMR等光谱学方法研究桑白皮多糖的结构及性质. 结果表明, CMA-a-1, CMA-a-5均为淀粉类多糖, 前者结构类似于支链淀粉, 但O-6位上取代的支链中含有1,6-连接葡萄糖, 平均链长为23; 而后者更接近于直链淀粉, 平均链长为30. CMA-b1-1为以1,2-连接的鼠李糖及1,4-连接的半乳糖醛酸为主链的RG-I型果胶类多糖, 具有多种形式的由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等构成的支链. CMA-b1-1对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对L02正常肝细胞生长则没有抑制作用. 本研究表明桑白皮水提多糖中主要是淀粉类和果胶类多糖.  相似文献   

18.
β-环糊精是由7个D-吡喃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成的锥形结构低聚糖,其外部边缘是亲水性的羟基,内部为疏水空腔[1],可广泛应用于药物包结[2]、色谱分离[3]、分子催化[4]等方面.然而,由于β-环糊精的C2-C3羟基之间形成分子内氢键,导致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不高,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5].为了克服β-环糊精溶解度小的缺点,国内外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使其具有更优良的性质,提高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星奇  陈世芝 《化学学报》1983,41(7):663-667
19—O-β-D-吡喃葡萄糖基脱氧穿心莲内酯是从中草药爵床科须药草属穿心莲植物中分离而得的一种甙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解毒等性能本文测定其晶体结构,证明葡萄糖以β-甙键的形式与脱氧穿心莲内酯的C_(19)羟基连接.单晶由南京药学院提供.  相似文献   

20.
龙向东 《分子催化》2014,(4):384-392
正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和水转化为生物质,利用生物质我们可以得到能源原料、化工中间体等有用的产品.从生物质获得可再生能源与资源方面研究得较多的是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转化[1-5].纤维素由D-葡萄糖单体通过β-糖苷键连接而形成,水解打开β-糖苷键可以得到寡聚葡萄糖和葡萄糖单体,寡聚葡萄糖可以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单体.葡萄糖单体能作为合成众多能源、化工成品的前体,例如5-羟甲基糠醛(5-HMF)[6],乙二醇[7-9],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