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用恒电位,恒电流,循环扫描等电化学方法,首次制备了邻菲绕啉(0-phen)聚合膜修饰电极,在0.01mol/LKClO4水溶液中,其氧化与还原过程的峰电位分别为+0.04V和-0.53V(vs.SCE),该修饰电极在酸性,中性,碱性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较好地改善K3Fe(CN)6和Vk3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性质,对维生素C和肼的氧化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其氧化峰电位分别降低220mV和562  相似文献   

2.
聚氯乙烯膜修饰碳微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但德忠  陈文  龚峰景  徐峰  王正猛 《分析化学》2000,28(9):1150-1154
采用浸涂流延法制得PVC膜修饰碳微电极,用K3Fe(CN)6的循环伏安图考察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用此电极建立了环境水样中痕量汞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在0.06mol/L KSCN+0.01mol/LKCl介质中,富集电位-0.80V,搅拌富集时间300s,扫描电压范围-0.20~0.40V,扫描速率314mV/s,咄峰电流与Hg^2+浓度在0.01~2.0mg/L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电极  相似文献   

3.
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中  许春芳 《分析化学》1995,23(7):824-827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了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DFE)的若干电化学特性。电极面积4×4mm^2。在0.1mol/L KCl,NaNO3,NaOH和KH2PO4+Na2HPO4(pH=6.86)电解质溶液中电势窗口均为-500 ̄+800mV;而在0.1mol/L HCl和H2SO4溶液中电势窗口为-200 ̄+1100mV.K3Fe(CN)6的氧化峰电位为+500mV,与Pt电极测量相同;校正  相似文献   

4.
氯霉素在Pt/GC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霉素在浓度为0.1 m ol/L 的NaOH 溶液中,Pt/GC 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有一还原峰,峰电位为 - 0.80 V(vs.SCE),氯霉素的浓度在 1.0×10- 5~1.0×10- 3 m ol/L 范围内与峰电流成正比。检出限为5.0×10- 6 m ol/L。已用于氯霉素眼药水的测定。用线性扫描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体系的性质。实验表明,是注入的Pt催化了氯霉素的还原;体系属准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薄膜电极上循环伏安法可逆波理论和验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聚苯胺薄膜电极上循环伏安法可逆波方程式,对伏安曲线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聚苯胺薄膜电极是利用浓度为1.09mol/L苯胺溶液(内含2.0mol/L HCl)在铂电极上用恒电流(0.01-0.1mA/cm^2)使苯胺发生氧化反应进而经聚合获得。结果表明,该法得到的聚苯胺膜具有良好的均匀度和单一性。在10mol/L HCl底液中获得的循环伏安曲线与理论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钴酞菁修饰电极的修饰方法及其电化学性质。它可以催化氧化谷胱甘肽,降低GSH的过电位。以CoPC何尝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安培薄层化学检测器,与高压认相色谱联用,在工作电极电位为+0.8V时,GSH的浓度在3.0*10^-6mol/L-1.0*10^-3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检出限为1.0*10^-3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升富  杜丹  邹其超 《分析化学》2002,30(2):178-182
制备了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P2Mo18-L-Cys/Au)。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ATR-FTIR)光谱表征了膜的组成。研究了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它在1.0 mol/L H2SO4溶液中,于0.0~0.7V(vs.SCE)间CV扫描出现两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峰电位分别为Em1=0.334 V,Em2=0.188V,对应着P2Mo18O_(62)~(6-)的两步2电子-2质子反应;计时库仑法计算了薄膜内的电子传递系数D为5.01 × 10~(-8)cm2·s~(-1)。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_2~-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还原峰电流与NO_2~-的浓度在2.0 ×10~(-6)~2.0 × 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3,检测限5.0×10~(-7)mol/L。该电极用于模拟水样中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田敏  董绍俊 《分析化学》1994,22(1):15-18
本研究了神经递质多巴胺(DA)在AQ聚合物薄膜修饰组合微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修饰组合微盘电极经电化学处理后,DA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差较小(约为80mV),氧化峰、还原峰的峰形比较对称。在选定条件下,DA的伏安溶出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6~8.0×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厚的AQ膜修饰组合微电极可基本上消除抗坏血酸的干扰。利用AQ膜修饰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修饰石墨电极半微分伏安法测定L-抗坏血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刚  张剑霞  张欣  叶建农 《分析化学》2000,28(10):1220-1223
采用滴涂法制备了壳聚糖修饰石墨圆盘电极,并用于L-抗坏血酸(LAA)的半微分伏安法测定。研究了电解液种类及酸度、膜厚度、富集电位及时间、扫速和温度等因素对伏安曲线的影响,获得了较为优化的测试条件。在0.20mol/L NaH2PO4-Na2HPO4(pH6.0)缓冲液中,LAA的浓度在 1. 0×10-5~ 6. 0 × 10-4 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 r=0.9997),检测限达6.7×10-7mol/L;生物体内常见的干扰物质如亚硝酸盐、多巴胺、葡萄糖等不干扰测定。 9次测得电极在含 5.0 ×10-5 mol/L LAA试液中峰电流的 RSD为3.6%,回收率为96.4%~102.8%( n=5)。已成功用于维生素C片剂和人血清中 LA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8—氮鸟嘌呤的极谱伏安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 《分析化学》1998,26(6):729-732
用循环伏安法(CV)、电流采样极诸法(SCP,即TAST)、常规脉冲极谱法(NPP)、微分脉冲极谱法(DPP)、线性扫描伏安法(LSV)、Osteryoung方波伏安法(OSWV)和计时库仑法(CC)等电化学技术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zaguanine,guanazolo,简称8-AG)的极谱伏安行为.在 0. 1mol/L H2SO4底液中,8-AG有一良好的还原峰,峰电位(Ep)在-0. 95V(vs.Ag/AgCl,下同)附近,8-AG浓度在4×10-6~8×10-4mol/L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9~0.9910,检出限为1× 10-6mol/L.实验证明了该峰具有吸附性.本文提出了电极反应机理,它包括:酸性介质中8-AG的质子化、质子化的8-AG在汞电极上吸附以及完全不可逆的两电子还原过程.同时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全略微分重叠法即CNDO/2)对8-AG和鸟嘌呤的各原子的净电荷以及Wiberg键级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8-AG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相似文献   

11.
锡(Ⅳ)-没食子酸-钒(Ⅳ)体系极谱吸附催化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2.3 的氯乙酸盐缓冲液中,Sn(Ⅳ)-没食子酸(GA)-V(Ⅳ)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平行催化波,峰电位为- 0.50 V(vs.SCE),二次导数峰高与锡浓度在6.7×10- 10~1.7×10- 6 m ol/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达3×10- 10 m ol/L。本文用循环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催化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罐头食品中微量锡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铁氰化镍化学修饰电报对多巴胺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导电基体电极上制备出性能追定的铁氰化锌(NiHCF)修饰膜电极,对Ni-HCF膜电极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对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DA)的电催化氧化作用。结果表明对于在空白玻碳电报(GC)上氧化电位较高的DA,NiHCF在可通过媒介作用促其氧化电位降低约200mV,大大提高了其电子转移速率;而且在DA的浓度为1.0×10-6—1.0×10-2mol/L范围内,催化峰电流与D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0×10-7mol/L。用于DA药物针剂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阿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劲波  支瑶  李启隆 《分析化学》1999,27(11):1280-1283
阿霉素在0.1mol/L HAc-NaAc(pH4.62)缓冲溶液中用注入钴的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进行伏安测定,得到一良好的还原峰;Ep=-0.522V(vs.SCE)。峰电流与阿霉素浓度在1.4×10^-6-1.4×10^-6mol/L和1.4×10^-6-5.6×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乙醇在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循环伏安以及稳态极化曲线等方法研究了在1mol.L^-1KOH溶液中,乙醇在电沉积Ni-Mo合金电极上氧化的电化学特性,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乙醇在电沉积Ni-Mo合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碱性溶液中,Ni(OH)2/NiOOH电对的氧化还原过程是乙醇氧化的前期步骤,Ni(OH)2/NiOOH)电对相应的速度常数(即k1和k-1)是电极电位的函数,乙醇氧化是通过一个速度常数为kc1的化学反应来完成,推导出了各个动力学方程并将实验数据与方程进行比较而获得各个动力学参数,电化学速度常数k1(E)=1.41*10^7exp(0.5FE/RT)mmol.cm^-2.s^-1以及k-1(E)=0.711exp(0.5FE/RT)mmol.cm^-2.s^-1,E是相对饱和甘汞电极(SCE)的电极电位,而化学反应的速  相似文献   

15.
王桂芬  朴元哲 《分析化学》1998,26(12):1490-1493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多菌灵在破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在pH=9.0的2mol/L NH3-NH4Cl底液中,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发现于0.61V(vs.Ag/AgCl)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微分脉冲伏安法殉菌灵的检测限为4×10^-8mol/L。多菌灵的浓度在5.0×10^-7 ̄1.0×10^-5mol/L间与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0.9942)。对于1×  相似文献   

16.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17.
单宁的电化学氧化及伏安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KH2PO4-Na2HPO4为支持电解质,通过循环伏安法首次观测到了单宁的不可逆氧化峰。在单宁浓度为1.0×10~(-7)~1.2 × 10~(-5)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1.3×10~(-8)mol/L。在中药五倍子浸提液中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其平均回收率为100.6%。该法简便、快速,用1.0×10~(-6)mol/L的单宁溶液重复测定11次,RSD为2.l%。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钱卫军  尹斌 《分析化学》1996,24(9):993-997
本文用化学聚合法合成了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可溶的聚苯胺(PANI)。通过溶液法定量(浓度与体积)制膜,对PANI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CV)性质进行了研究,证实了PANI膜在10.0mol/L HCl的介质中,-0.15 ̄0.65V(vs.SCE)的电位范围内氧化还原单元为八隅体单元。比较了恒电流聚合与化学聚合所得的聚苯胺的CV性质,发现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杀虫单(CH3)2NHCH(CH2S2O3)2Na·H2O是我国独自开发的一种沙蚕毒系仿生性农药.我们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杀虫单的电极反应过程及在电位扫描速率,支持电解质PH以及浓度变化时对峰电流及峰电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杀虫单发生不可逆还原电极反应,还原产物二氢沙蚕毒素在电极上发生强吸附,其吸附量为8.23×10-10mol/cm2.在随后的循环电位扫描中二氢沙蚕毒素氧化生成沙蚕毒素在循环伏安图上出现新电流峰.沙蚕毒素与二氢沙蚕素的峰电位相差33mV,两者间有2电子可逆电极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20.
锗(Ⅳ)-邻苯二酚紫-钒(Ⅳ)体系的极谱吸附催化波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0.1mol/LH2SO4溶液中,Ge(Ⅳ)-邻苯二酚紫(PV)-V(Ⅳ)体系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催化波,峰电位在-0.55V(vs.SCE)处.锗浓度在2.2×10-10~2.8×10-6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1×10-10mol/L.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本法用于土壤中痕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