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饶倩  刘新  林於 《光谱实验室》2013,30(5):2577-2581
采用超声法优选都梁凝胶贴剂中白芷、川芎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按照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欧前胡素、阿魏酸的转移率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都梁凝胶贴剂中白芷、川芎药对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80%乙醇提取2次,每次超声40min;此时浸膏中欧前胡素的平均含量为0.1379%,阿魏酸的平均含量为0.1410%.本实验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准确度、精密度与重现性良好;提取工艺简便,合理.  相似文献   

2.
刘梅  刘新  林淤 《光谱实验室》2013,30(4):1932-1935
优选复方辛芷鼻腔黏附剂处方中药材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以木兰脂素和欧前胡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用RP-HPLC检测指标成分的含量,考察溶媒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3,即用8倍量的乙酸乙酯热回流3次,每次1h。热回流法更适用于本制剂中木兰脂素和欧前胡素的提取,提取效率高且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3.
紫草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录容  韩宪忠 《光谱实验室》2011,28(4):2055-2058
对紫草提取工艺中各参数进行了优化,为紫草工业化提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左旋紫草素含量的测定为工艺指标,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乙醇浓度,乙醇体积,浸泡时间,及渗漉时间各因素进行了考察;紫草最佳提取工艺为:5倍量80%乙醇浸泡16h,再加10倍量80%的乙醇渗漉4h;适宜工艺为:5倍量80%乙醇浸泡12h,再加10倍量80%的乙醇渗漉4h;本工艺设计合理,工艺稳定,左旋紫草素提取率高,质量可控,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对叉枝鸦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等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浴回流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15%乙醇、料液比为1:34、提取时间为45min、提取次数为3次;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30%乙醇、料液比为1:36、提取时间为41min、提取次数为3次。通过比较两种提取方法,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具有省时、节能、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微波提取过程中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温度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厶(34)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微波提取工艺,即乙醇浓度为80%,微波功率为100W,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0min.其中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影响最大.在最佳提取条件下,红景天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4.01%.  相似文献   

6.
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采用微波快速反应系统对菟丝子进行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菟丝子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及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菟丝子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min、料液比1∶20(g/mL)。  相似文献   

7.
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研究黄山杜鹃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杜鹃总黄酮提取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5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总黄酮含量为31.065mg/g,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1.75%(n=5).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沙芥中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提取温度、提取压力、提取时间和夹带剂流速对沙芥黄酮提取结果的影响,确定沙芥总黄酮超临界CO2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参数组合为:温度35℃,压力30MPa,提取时间2.5h,80%乙醇流速0.2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沙芥黄酮的提取率为9.20mg/g.  相似文献   

9.
黄芩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以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为试剂、芦丁为对照测定黄芩中总黄酮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法对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黄芩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回流时间3.5h、料液比为1∶50、回流温度60℃,在最佳条件下的黄酮含量为18.225m g/g。试验方法简单、方便、结果准确、可靠、最佳条件适合批量生产中该药材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微波辅助提取刺梨中总黄酮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伟  胡晓冰  王恺 《光谱实验室》2012,29(3):1527-1530
以刺梨果实为原料,对微波辅助提取刺梨中的总黄酮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微波辅助提取刺梨果实中总黄酮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刺梨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g/mL),乙醇浓度60%,微波萃取功率400W,微波辐射时间3min。最佳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9%。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选取3种因素对刺五加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测定结果显示,在实验设计范围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2B3C1,即提取时间5h,乙醇浓度85%,提取次数为1次,平均回收率为98.8%,提取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2.
程齐来  李洪亮  赵琛 《光谱实验室》2012,29(2):1013-1016
筛选山绿茶中乌苏酸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L9(34)考察液固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绿茶中乌苏酸的含量。山绿茶中乌苏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3C3D1,即选择液固比(mL/g)10∶1、提取时间4h、乙醇浓度90%、提取次数1次。本法工艺合理,质量稳定,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吴彦 《光谱实验室》2010,27(2):732-736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板蓝根靛玉红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进行优化。选用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作为正交试验的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以提取物中靛玉红的含量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且在最佳条件下确定所加夹带剂的最佳剂量。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3h,夹带剂为75%的乙醇200mL。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靛玉红的得率为4.95μg/g,为传统提取方法的1.6倍。  相似文献   

14.
盛芳芳  刘新  林於 《光谱实验室》2013,30(5):2379-2384
优化了舒胸片处方中红花与川芎超声提取工艺.以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川芎中阿魏酸(Ferulic acid,FA)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物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得到川芎和红花药材提取工艺如下,加入12倍5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能最大限度的提取红花与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建立的优化工艺能有效克服川芎、红花药材有效成分热不稳定的缺点,提取转移率较高,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醇浸提-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乙醇浸提-柱层析分离法3种方法提取小花棘豆中的总生物碱,比较3种方法总生物碱的提取率.3种方法的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为0.0008%、0.0032%、0.0080%.故选用乙醇浸提-柱层析分离法.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乙醇浸提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30℃,乙醇浓度75%,物料...  相似文献   

16.
以结香花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探讨微波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结香花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结香花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结香花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乙醇浓度6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12min,在此实验条件下,结香花黄酮的提取量为15.35mg/g。  相似文献   

17.
研究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为主要影响因素,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对亚硝酸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及对猪油的抗氧化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0h、料液比1∶40(g/mL)、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臭牡丹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各抗氧化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活性均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8.
索氏提取法提取豆腐柴根茎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豆腐柴根、茎、叶中总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以芦丁为标准品,用分光光度法在502nm处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时间对于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乙醇浓度、1∶40g/mL的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2.0h是提取豆腐柴中黄酮化合物的最优条件.在此条件下,根总黄酮含量为5.034mg/g、茎为5.785mg/g、叶为23.148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