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立了同时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维生素C含量的计算分光光度法--小波变换分光光度法.对芦丁和维生素C的重叠吸收光谱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分别提取只与芦丁和维生素C有关的特征小波变换系数,由特征小波变换系数值和浓度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准确地测定复方芦丁片中芦丁和维生素C的含量.芦丁和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5 mg·L-1和0~15 mg·L-1,对3个模拟试样作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回收率在98.1%~102.0%之间,RSD值均小于等于0.9%.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毒湿巾中苯扎氯铵含量的方法。样品经流动相超声提取,以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为分离柱,以乙腈-70 mmol.L-1乙酸铵(含1%三乙胺,冰乙酸调pH至5.0)按体积比70比30混合液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波长262 nm处测定。苯扎氯铵的质量浓度在100~50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2mg.L-1。应用此法测定消毒湿巾中苯扎氯铵,回收率在95.3%~97.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5%~4.0%之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中硫普罗宁钠进行测定。血浆样品经乙腈提取,所得提取液再经40℃氮气吹干,残留物经10mg.L-1亚硫酸氢钠溶液溶解后,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以pH 2.5乙腈-水(8+92)溶液为流动相洗脱,用紫外检测器于波长203nm处测定。硫普罗宁钠的质量浓度在2.5~1 00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65mg.L-1。方法用于血浆样品分析,测得回收率在102%~107%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4.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α-[(二甲基氨基)亚甲基]-β-酮基-2-噻吩丙腈(IDP-3)的含量。采用Phenomex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并以不同比例混合的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作梯度淋洗;检测波长为330 nm,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IDP-3与其它共存物质能够良好地分离。IDP-3的质量浓度在10.0~100 mg.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及测定下限(10S/N)分别为0.01 mg.L-1和0.035 mg.L-1。精密度试验表明,日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0.43%~0.64%之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对板蓝根中芳香酸类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进行了分离测定。电泳介质(pH 9.8)为20 mmol.L-1硼砂、30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2 mmol.L-1β-环糊精和4%(体积分数)甲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以对-羟基苯甲酸为内标,分离电压为16 kV,检测波长为250 nm。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苯甲酸、水杨酸和邻氨基苯甲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0~240 mg.L-1,64~320 mg.L-1和40~400 mg.L-1,检出限(3S/N)依次为0.64,1.08,1.36 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板蓝根样品,测定回收率在93.3%~104.2%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共熔溶剂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以薄荷醇和月桂酸组成(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低共熔溶剂的用量为400μL,萃取时间为3.0min。以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异丙醇(70+30)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448nm处进行测定。β-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在0.050~9.0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40μg·L-1。方法用于烟叶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70.2%~112%,测定总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5%~3.7%。  相似文献   

7.
角膜接触镜护理液样品以乙酸乙酯超声提取,提取液经离心后供气相色谱测定。采用DB-Wax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分离样品,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内标法定量。薄荷脑线性范围为3.74~187.2mg.L-1,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5mg.L-1。方法用于护理液中薄荷脑的测定,回收率在98.3%~9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0.72%~1.95%之间。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苯酚、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2,6-二氨基吡啶、2-甲基雷琐辛、5-氨基-2-甲基苯酚、3,4-二氨基甲苯等13染料含量的方法。染发剂样品经乙酸乙酯超声萃取15min,经AgilentHP-5(30m×0.32m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13种染料的质量浓度均在10~500mg.L-1范围内呈线性,方法的检出限(3S/N)均小于1mg.L-1。在50,100,200mg.L-1等3个添加水平下,13种染料的回收率在85.4%~103.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5.2%之间。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葡萄酒中2-苯乙胺、色胺、尸胺、组胺、腐胺、精胺、亚精胺等7种生物胺含量的方法。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直接通过Zorbax Eclipse XDB C8色谱柱(4.6mm×150mm,5μm)进行分离,以不同体积5mmol·L-1乙酸铵-10mmol·L-1全氟己酸甲醇溶液(A)和5mmol·L-1乙酸铵-10mmol·L-1全氟己酸水溶液(B)的混合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7种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均在0.1~5.0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005~0.02mg·L-1之间。以空白葡萄酒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4.1%~97.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6.3%~13%之间。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测定苷肽胶囊中3种核苷酸腺嘌呤-5′-单磷酸、胞嘧啶-5′-单磷酸和鸟嘌呤-5′-单磷酸含量的方法。以15 mmol.L-1硼砂+35 mmol.L-1碳酸钠+60 mmol.L-1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运行电压30 kV,于254 nm波长处进行紫外检测。3种核苷酸的线性范围依次为5.0~80.0,8.0~80.0,8.0~80.0 mg.L-1,检出限(3S/N)依次为2.0,3.0,3.0 mg.L-1。采用该方法对苷肽胶囊样品中3种核苷酸的含量分别进行了测定,所得加标回收率在92.1%~10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等于5.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0.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超声浸取,先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和IC-Ag固相萃取柱净化,萃取液以AS-11(250mm×4mm)为分析柱,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分离并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测定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甲醛次硫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在0.1~100mg.kg-1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5mg.kg-1。方法用于分析3种水产品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4.2%~1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2.4%~3.8%之间。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含量。样品经乙醇提取,所得提取液用乙醇定容至100mL后经Waters Xterra MS C18色谱柱(150mm×3.9mm,5μm)分离,用乙腈与50mmol.L-1甲酸溶液(40+60)的混合液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50~0.50mg.L-1和5.0~50mg.L-1之间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均为5μg.L-1。在0.1,1.0,10.0mg.L-1 3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回收率分别为96.6%和97.4%。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水溶性总糖经1mol.L-1盐酸溶液水解生成还原糖,对羟基苯甲酸酰肼与生成的还原糖显色,在波长4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据此提出了一种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水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0~800mg.L-1,还原糖的检出限为5.32mg.L-1,总糖的检出限为2.71mg.L-1。方法用于食品中还原糖和水溶性总糖的测定,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8.0%~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1%~1.5%之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3种磺胺类药物(磺胺甲噁唑、磺胺异噁唑和磺胺间甲氧嘧啶)的方法。水样经自制的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和富集后,以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以乙腈和2%(体积分数)乙酸溶液以体积比1比5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波长270nm处用紫外检测器测定。3种磺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均在0.005~0.5mg.L-1之间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在2.4~3.7μg.L-1之间。方法用于水样中上述3种磺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6%~4.4%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8.6%~103%之间。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的方法。水样经乙酸乙酯-苯-乙醚(2+1+0.02)混合溶剂提取,采用HP-1701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用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9种硝基苯类在11.5min内达到完全分离,其线性范围在质量浓度0.001~5.0mg.L-1之间。方法的回收率在92.0%~108%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甲磺隆。水样经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并净化后,以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0.2 mol.L-1甲酸-甲醇-乙腈(60+20+2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225 nm波长处,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甲磺隆浓度在0.005~5.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05 mg.L-1。方法用于水样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4.0%~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6.5%。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合成色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动物性食品中8种合成色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红色2G、偶氮玉红和赤藓红的方法。样品经4 mol.L-1碳酰二胺-甲醇(1+1)溶液提取后,依次用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自制的聚酰胺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以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用0.01 mol.L-1乙酸钠和甲醇-乙腈(1+1)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在各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下进行了定量检测和吸收光谱确证。8种合成色素在25 min内完全分离,8种合成色素的质量浓度均在0.05~50.0 mg.L-1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在0.02~0.1 mg.kg-1之间。方法用于3种动物性食品(腊肠、蟹肉棒和熟制虾)中合成色素的测定,所得加标回收率在86.3%~98.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1.2%~4.4%之间。  相似文献   

1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中乙二胺四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含量的方法。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pH 6.5的100g.L-1四丁基氢氧化铵-水(20+20+6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60nm处测定。EDTA的质量浓度在0.037 2~1.86mg.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4.745μg.L-1。方法用于分析透明质酸样品,回收率在87.2%~93.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易切钢中铅的含量进行测定,样品经硝酸-盐酸(1+1)混合酸溶解,选择220.353 nm波长为测定铅的分析线,铅的质量浓度在2.00~20.00 mg·L-1范围内与其谱线强度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0.03 mg·L-1.该方法用于两个标准样品(GSBH 40064-93和GSBH 40061-93)中铅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1%~99.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11)小于0.8%.  相似文献   

20.
将九合维生素丸样品溶于0.01 mol.L-1盐酸溶液中,经定量稀释并过滤后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采用Dikma C18柱作固定相,并以不同比例配成的pH 3.5的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其中含1%乙腈)及乙腈-水(6+4)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测定时用紫外检测法。用线性回归分析证明了所测6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其检出限(3S/N)在0.1~0.3 mg.L-1之间。对同一样品取6份进行测定,其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5%~4.7%之间。VB1、VC、VB6、烟酰胺、泛酸钙、VB2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8.1%,108.7%,101.8%,99.7%,105.7%,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