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彭丹  阳年发 《分子催化》2015,29(2):118-125
通过维蒂希反应合成了(S)-3-乙烯基-2,2'-甲氧甲氧基-1,1'-联萘.将单体(S)-3-乙烯基-2,2'-甲氧甲氧基-1,1'-联萘用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了聚[(S)-3-乙烯基-2,2'-二甲氧基甲氧基-1,1'-联萘].该聚合物上的MOM保护基通过酸脱除获得手性螺旋聚合物聚[(S)-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将手性螺旋聚合物聚[(S)-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与Ti(O-i-Pr)4形成的配合物应用于三乙基铝与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获得了较好的对映选择性,ee值最高为85%.更重要的是,这种聚合物还可以被回收利用多次且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邹友思  林静 《有机化学》1996,16(4):349-356
研究了1-和2-苯基萘, 1, 1'-和2, 2'-联萘, 2, 2-二羟基-, 2, 2'-二甲氧基和-2, 2'-甲基磺酰氧基-1, 1'-联萘等七种萘衍生物和三氧化硫的磺化反应。1-苯基萘和1, 1'-联萘的磺化先发生在4位上, 第二取代位置为6和7位。2-苯基萘和2, 2'-联萘均首先得到8位磺酸取代物, 进一步磺化得到8, 4'-和8, 8'-二磺酸取代物。2, 2'-二甲氧基-1, 1'-联萘以13:87的比例得到3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2, 2'-二甲磺酰氧基-1, 1'-联萘以58:42的比例得到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2, 2'-二羟基-1, 1'-联萘的等摩尔磺化得到比例为35:65的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 和大于6摩尔的SO~3反应则以62:38的比例得到5位和6位磺酸取代物。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基于联萘酚的新型手性单体,(S)-3-(二苯羟甲基)-3'-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5).通过由偶氮异丁腈(AIBN)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得到聚[(S)-3-(二苯羟甲基)-3'-3-乙烯基-2,2'-二羟基-1,1'-联萘](P-5),旋光、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表征结果表明P-5以单手性螺旋结构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考察了螺旋齐聚物P-5在催化苯甲醛与Danishefsky双烯烃的杂-Diels-Alder(HDA)反应中的不对称诱导作用,所得加和产物的ee值达71%,P-5可以被回收重复使用而保持催化活性不变.  相似文献   

4.
以咔唑和4,4’-二氨基-1,1’-联萘为初始原料,经重氮化反应、Ullmann反应、NBS亲电取代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空穴传输材料——4,4’-双[(9-对甲基苯基)-9H-3-咔唑基]-1,1’-联萘(4a)和4,4’-双[(9-对联苯基)-9H-3-咔唑基]-1,1’-联萘(4b),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研究了4a和4b在二氯甲烷中的UV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4a和4b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29 nm和427 nm。  相似文献   

5.
以2,2'-双二苯基磷基-1,1'-联萘[(S)-1]为原料,与H2O2经氧化反应制得(S)-2,2'-双二苯基磷氧基-1,1'-联萘[(S)-2];(S)-2经酸性树脂催化硝化制得(S)-5,5'-二硝基-2,2'-双二苯基磷氧基-1,1'-联萘[(S)-3)];(S)-3经Pd/C催化硝基氢化还原制得(S)-5,5'-二氨基-2,2'-双二苯基磷氧基-1,1'-联萘[(S)-4];(S)-4经HSi Cl3/PPh3还原制得(S)-5,5'-二氨基-2,2'-双二苯基膦基-1,1'-联萘,总产率65.6%,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6.
α-萘甲醇衍生物与负载型氧化剂A(KMnO4/CuSO4.5H2O)反应,得到相应的醛(酮),产率68%~98%。光学纯的(S)-联萘二醇经A氧化制得光学纯的(S)-联萘二醛;醛经MnO2再次氧化合成了(S)-联萘二酸二甲酯;酯水解得到光学纯的(S)-联萘二酸。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研究了1-硅萘和2-硅萘[2+2]及[4+2]二聚反应的微观机理、势能剖面,考察了苯溶剂对反应势能剖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2]二聚反应为同步的协同反应,而[4+2]二聚反应以协同但非同步的方式进行.1-硅萘的[2+2]反应与2-硅萘的[2+2]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很接近,但它们的[4+2]反应则有较大不同.在1-硅萘的二聚反应中,[4+2]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比[2+2]反应容易进行;但在2-硅萘的二聚反应中,反而是[2+2]反应容易进行.苯溶剂对所研究反应的势能剖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王丽莉  徐小静  陈贵阳  阮源萍 《色谱》2010,28(3):305-310
采用Chirex(S)-LEU(S)-NEA、ChiralcelOD-H和ChiralpakAD-H手性色谱柱直接拆分了2′-羟基-1,1′-联萘-2-苯甲酸酯(HBNB)、1,1′-联萘-2,2′-二苯甲酸酯(BNDB)和2′-甲氧基-1,1′-联萘-2-苯甲酸酯(MBNB)对映体。分别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和化合物结构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3对联萘二酚苯甲酸酯对映体在ChiralpakAD-H柱上的拆分效果最好。当采用正己烷/异丙醇(40/60,v/v)为流动相时,HBNB、BNDB和MBNB对映体的分离因子(α)和分离度(Rs)分别为1.76、1.74、1.40和6.47、7.81、4.75。对比联萘二酚(BN)的分离,从联萘分子中2-位取代基、对映体出峰顺序和热力学参数等方面探讨了相关手性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
黄美荣  高鹏  李新贵 《化学进展》2010,22(1):113-118
本文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化学方法制备聚萘的历史进程和研究成果, 包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Lewis酸直接氧化萘单体缩聚法和最近的萘衍生物的Yamamoto法和Suzuki法。指出萘基格氏试剂中介法是高产率获得各种具有确定结构聚萘的有效方法;等离子体沉积法等可直接制备聚萘膜,从而避免了因聚萘的难溶、难熔而引起的加工成型问题;而Yamamoto法和Suzuki法则是合成可溶性聚萘衍生物的有效途径,且聚合物产物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荧光量子效率最高达0.96。对于萘在1,4- 和5,8-位同时链接形成的规整的一维石墨结构具有非常高的菲边缘碳和边缘碳密度,有望显示出比二维石墨材料更高的锂掺杂能力,另外其较强的蓝色荧光发射特性以及高温稳定性,聚萘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耐高温材料等领域都将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1,4-双-(4’-溴苯酰基)苯和2,2-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为单体,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为催化剂,1,1’-联萘-2,2’-二苯膦(BINAP)为配体,由钯催化的胺基化反应缩聚合成了含异亚丙基的聚亚胺醚酮(pr—PIEK),并通过微封装法制备了pr—PIEK空心微球.  相似文献   

11.
从苄基型联萘二砜制备dl-二苯并[c,g]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2′-二取代的 1 ,1′-联萘衍生物在手性构型上具有高度稳定性 ,因而常被用作不对称合成催化剂的原料或在有机合成中被用于立体选择性不对称反应[1,2 ] .我们曾分别从光学活性的 (R) -和 (S) -2 ,2′-二乙炔基 -1 ,1′-联萘出发 ,合成了一类结构优美的双螺旋分子[3] .最近 ,由 2 ,2′-二甲基 -1 ,1′-联萘衍生的苄基型联萘二砜与联萘二醛的“一锅反应”,获得了一些光学活性的炔类环状化合物 [4 ] .该反应过程包括加成、保护和二次消除等基本反应 .在对该反应的探讨中还发现 ,用二异丙基氨基锂 (L DA)处理联萘二砜 1可形成二苯并 [c,g]菲 …  相似文献   

12.
以1,1'-联萘-2,2'-二胺为手性源合成了8对16种光活性铜络合物,考察了它们对1,1-二苯乙烯、苯乙烯和2,5-二甲基-2,4-己二烯等3种烯烃的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的光学诱导活性.结果表明,以旋光活性联萘胺同水杨醛及2-羟基萘甲醛缩合而得到的Schiff碱为配体的铜络合物的催化效果最佳.催化剂对2,5-二甲基-2,4-己二烯的催化效果优于其它两种烯烃.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四个从葡萄糖及半乳糖衍生的手性芳基双膦配体,制备了手性双膦-铑(Ⅰ)配合物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结果表明,葡萄糖骨架手性中心与联萘基之间有协同作用,对映体过量值和转化率受配体C-4骨架立体中心的绝对构型影响,而产物的绝对构型则主要由联萘单元控制;配体4-双{[(S)-1,1′-联萘基-2,2′-双基]-磷}-苯基-3,6-脱水-β-D-葡萄糖的吡喃糖苷基和联萘基的匹配组合,给出41%的对映体选择性和74∶26(异构/正构)区域选择性.  相似文献   

14.
张秀秀  林艳  陈健  董曾  樊浩  崔汉峰 《合成化学》2014,22(6):810-812,816
以(S)-联萘酚为原料,与三氟甲磺酸酐反应制得联萘酚三氟甲磺酸酯(2);2在Ni(dppp)Cl2催化下与碘甲烷格氏试剂反应得2,2’-二甲基联萘(3);3经溴代反应得2,2’-二溴甲基联萘4;4与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在甲苯中回流合成了一个新型的联萘酚衍生的双中心手性季鏻盐,其结构经1H NMR,31P NMR和FT-IR表征。  相似文献   

15.
谢剑炜  许金钩  陈国珍 《化学学报》1995,53(10):972-977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敏化和猝灭同时偶合在同一体系中的敏化/猝灭室温磷光新方法。体系中, CTAB胶束一方面增强α-溴代萘的室温磷光发射、α-溴代萘和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效率, 另一方面起到猝灭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发射的室温磷光的作用。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反应由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限制,求得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常数为1.76×10^9(mol.dm^-^3)^-^1s^-^1, 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常数为7.82×10^7(mol.dm^-^3)^-^1s^-^1。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 实现了猝灭法测定联乙酰,检测限达2.8×10^-^8mol.dm^-^3。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敏化和猝灭同时偶合在同一体系中的敏化/猝灭室温磷光新方法。体系中, CTAB胶束一方面增强α-溴代萘的室温磷光发射、α-溴代萘和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效率, 另一方面起到猝灭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发射的室温磷光的作用。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反应由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限制,求得α-溴代萘敏化联乙酰的三重态-三重态能量转移速率常数为1.76×10^9(mol.dm^-^3)^-^1s^-^1, CTAB对联乙酰的猝灭常数为7.82×10^7(mol.dm^-^3)^-^1s^-^1。详细研究了实验条件, 实现了猝灭法测定联乙酰,检测限达2.8×10^-^8mol.dm^-^3。  相似文献   

17.
α-和β-三氟萘乙烯在120℃下热二聚,产物用HPLC分离。对β-三氟萘乙烯,可分离到三个纯的二聚体。而对α-三氟萘乙烯,虽然分离到的热二聚产物也是三个组分,但其中一个仍然是混合物。由~(19)F,~1HNMR,MS分析表明是环化二聚产物,即1,2-二萘六氟环丁烷的反式及顺式阻旋异构体。  相似文献   

18.
一类新反应现象被描述。2.2′-二锂联萘或2.2′-双格氏化联萘当与Et_2NBCl_2及Et_2NB(Ph)Cl反应时,仅以一个M—C键参与亲核烃化,另一M—C键因可能的七员环过渡态而失活。反应分别给出仅在联萘2-位取代的硼化合物Ⅲ或Ⅳ,而得不到2,2′-双位取代的硼化合物Ⅰ或Ⅲ。五个新硼化合物被合成,并讨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含联萘基团的旋光性聚喹啉的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2,2′-二甲氧基-1,1′-联萘 了旋光活性的2,2′-二甲氧基-6,6′-二乙酰基-1,1′-联萘(DMDABN),经元素分析,NRM,IR和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DMDABN与3,3′-二苯甲酰基-4,4′二氨基-二苯基醚通过Friedlander反应合成了旋光性聚喹啉,所制备的聚喹啉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474-578K),热分解温度(703-770K),很好的耐溶性能和较强的旋光活性。  相似文献   

20.
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1,1'-联萘-2,2'-二酚光学异构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源萍  敖小平  陈安齐  黄培强 《分析化学》2001,29(12):1398-1401
以(艹孟)基碳酸酰氯作衍生化试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拆分1,1:联萘-2,2'-二酚光学异构体.当采用Lichrosorb Si-60(4 mm×300 mm,5/μm)柱,紫外275 nm检测,正己烷/乙醇(98.5/1-5,V/V)为流动相,1,1'-联萘-2,2'-二酚单(艹孟)基碳酸酯的分离因子和分离度分别为1.368、3.051;用正己烷/乙醚(98.5/1.5,V/V)为流动相,1,1'-联萘-2,2'-二酚双(艹孟)基碳酸酯的分离因子和分离度分别为1.055、1.347.这一方法可简便、快速地测定联萘二酚单(艹孟)基碳酸酯拆分样品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