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由单粒子格林函数导出的本征方程, 严格顾及G矩阵的偏离能壳性, 得到的39Ca单空穴谱和41Ca单粒子谱与实验值符合颇好, 其中41Ca的单粒子谱较以往的RBHF结果有明显改进. 取含有能移的等效谐振子表象作为初始近似, 计算了单粒位阱uαβ=Mαββ)(Mαβ(ω)表示质量算符)的本征解, 亦得到颇好结果. 此外, 本文还考查了G矩阵中泡利算符的选取及谐振子能量零点的选取对能谱的影响. 比较Reid软心势与Paris势的计算结果表明Paris势是一个较好的核力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包括对力、四极对力及四极力的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按照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的Dyson表示,对于(满壳)50(d5/2g7/2s1/2d3/2h11/212中子组态的集体能谱进行了微观计算.我们在有效作用强度较广的取值范围内确定IBM玻色子及IBM哈密顿量的微观结构,并把这样得出的IBM哈密顿量对角化,分析了各有效作用项对能谱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选择的有效作用强度下计算的振动谱与Cd110的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而且,通过调节有效相互作用中各强度参量,能够体现从振动谱到转动谱的过渡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粒子鉴别系统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在11,10B核上的(α,t)、(α,d)和(α,p)反应的角分布; 由出射粒子的能谱, 我们分别得到了剩余核处于基态和不同激发态的十个角分布. 从角分布的形状看, 在11B(α,t0)12Cg﹒s, 11B(α,d0)13Cg﹒s, 10B(α,d0)12Cg﹒s, 10B(α,d1)12C1st, 11B(α,p0)14Cg﹒s等反应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后角上翘; 并且(α,t0)和(α,p0)的后角上翘的同位素效应似乎与(α, α)的反常散射的同位素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4.
文献把1-→0-+r矩阵元中的重迭积分写成 I=∫d3xe-iq·x/2Φf*(x’)Φi(x);用Bethe-Salpeter方程、瞬时近似和非相对论近似,我们得不出这个结果。我们推导出的重迭积分明显地与quark质量有关,只是在束缚能可以忽略时才得到类似上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应于(N±1)核的断续(d)与连续(c)能谱,单粒子格林函数的Lehmann表示Gαβ(ω)可以分为两部分之和: Gαβ(ω)=Gαβd(ω)+Gαβc(ω)。虽然Gαβd(ω)为半纯函数,但Gαβc(ω)却含有支点割线。在前几文关于非厄米单粒子位阱uαβ=Mαβ(εβ)[Mαβ(ω)为质量算符]的讨论中,我们只明显地考虑了Gαβd(ω)。这相当于引进了切断近似。本文进一步讨论了Gαβc(ω)的影响。文中证明了,由此除可多得少许新结论外,以前所得结果均依然正确。  相似文献   

6.
非谐振子囚禁势的重夸克偶素能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谐振子势: Vc(r)=1/2kr2+λr4中, 用广义维里-Pade逼近法(The Hypervirial-Pade Approach)研究了重夸克偶素能谱. 当选取适当的势参数时, 粲偶素族和底偶素的计算数值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证明了,如果采用 Gelfand-Biedenharn 位相约定,则任一 SUn 群的单态因子(SF)必可分为可导的(SUnSF)d 和不可导的(SUrSF)两类,并且(SUnSF)d=(SUrSF),n=r十1,r+2,….从而把任一 SUn 群 C-G 系数的计算归结为少数不可导四子(SUrSF)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通过反应128Te(19F,5n)142Pm研究了双奇核142Pm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建立了142Pm核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根据能级结构的系统性, 识别了四个两准粒子态. 根据经验壳模型计算建议了几个新建的关键能级的组态. 67微妙同质异能态被指定为一个全顺排四空穴态(πg7/2-1d5/2-2ν h11/2-1)13.  相似文献   

9.
The configuration-dependent cranked Nilsson-Strutinsky approach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otational structures in 128Pr and signature splittings of some observed bands could be well described quantitatively at high spin. Its modified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special configurations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 N=4 d3/2s1/2 and g7/2d5/2 orbitals. All observed band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configuration assigned to the band and the agreement between experiment and theory is remarkable.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Schrdinger方程为例给出一种寻找具有多项式因子的本征函数的位势的方法,表明原量子力学中的谐振子势和库仑势的本征解是可由本方法给出的二个例子.本方法及结果对强子结构模型理论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文献[4]中的那个在分析紧束缚于某种势阱中的层子的场合下从 Bethe-Salpeter 方程近似导得的微分方程,当以三维球对称势V(r)=V0—2(N+(1/2))β-1(?)+(?)代入并用本方法解之时,某些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λ′须理解为介子质量平方 m2的线性函数,显示出某种“准 Regge 轨迹”行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三个SO(14)规范群大统一模型。它们能容纳四代通常的费米子。模型A预言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费米子具有V-A型荷电弱流,而第三代和第四代费米子具有y+A型荷电弱流。在模型B中,我们得到和实验接近的Weinberg值:sin2θw=0.225荷电中间玻色子和中性中间玻色子的质量都将比Weinberg-Salam模型中的大1.7倍。模型B预言了另一个质量为100GeV数量级的中性中间玻色子,它与第一、二代费米子的耦合类似于重光子的耦合。模型B的τ—νr耦合和模型C的四代轻费米子的荷电弱流都是V—A型。本文中所有的模型都能容纳质量关系:mα·mμ~md·mτ,mμ~3ms,mr~mb,并给出第一Cabibbo角sinθ1=((md)/(ms))1/2。  相似文献   

12.
本文求出了梯形近似下(π+π-s 态原子的相对论协变的 B-S 波函数,并通过应用这一相对论协变的 B-S 波函数和假设复合场论微扰展开中的最低次项——“直通图”为主,计算了过程π++n→p+(π+π-s的截面,讨论了直通图的一些性质.此外,这一计算对如下更有兴趣的过程或许提供了粗略的估计:μ++n→(μ+π-)+p.  相似文献   

13.
张竞上  卓益忠 《物理学报》1976,25(4):292-307
本文指出了用微观双阱-集团壳模型来研究裂变和重离子反应过程中存在着质心运动伪态问题,推出了分解质心运动伪态波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并以Be8(α-α)为例,说明了伪态的存在,定量地计算了伪态成分以及它对能量矩阵元的修正。通过Be8核的分析,我们得到的结论是:虽然伪态成分仅占百分之几,但对于微观裂变位垒修正是很明显的,它甚至要超过库仑能对位垒的修正,因此在精确的定量计算中质心运动伪态是必须要考虑的。尤其是在核粒子数增多以及包含高激发态时,质心运动伪态更需仔细考虑。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 the branching ratios of Λb→pK- and pπ- decays in the avor changing Z' model. We nd that the branching ratios for these two decay modes are sensitive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Z' boson. For Λb→pK- decay, if the left-handed couplings are equal to the right-handed couplings, the branching ratio of this decay could match up to the currently experimental data for ξs=0.01 and -52°<φsL<132°, or ξs=0.004 and 0°<φsL<84°; if only the left-handed couplings are considered, it could match up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ξs=0.01 and -10°φsL<138°. And for Λb→pK- decay, if the left-handed and right-handed couplings are equal, the branching ratio of Λb→pK- decay may be consistent with the currently experimental data with ξd=0.05 and -135°φdL<43°, if only the left-handed couplings are considered, it may be consistent with ξd=0.05 and -114°φdL<8°.  相似文献   

15.
铷原子初通道─末通道辐射跃迁矩阵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相对论性自洽场理论基础上,把量子亏损理论的一个初态到一个末通道的跃迁过程进行了推广:具有相同角动量特征的初态形成所谓的初通道,通过定义重整化矩阵元,统一处理了一个初通道激发到一个末通道的无数个光跃迁过程.作为例子,计算了你原子“s1/2—p1/2”,“p1/2—d3/2”,“d3/2—f5/2”通道之间的光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16.
无氧铜等熵卸载路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爆加载,以黄铜为飞片、无氧铜为靶板,测量了以抗氢钢(HR2)、重玻璃(SiO2)、铝合金(LY12/LF6)、镁铝合金(MB2)、有机玻璃(PMMA)和空气(Air)为垫块(Anvil)材料中的冲击波速度(上述材料的Hugoniot状态参数C0、λ均为已知),由此确定了无氧铜的等熵卸载路径。结果表明:在冲击态(即初始卸载态)高达219 GPa的压力范围内,无氧铜的等熵卸载过程可用Grüneisen状态方程在ργ=ρ0γ0近似下作很好的描述;各条卸载路径到一个大气压的终态粒子速度US与镜像反演的粒子速度2u的偏差(US-2u)/(2u),随冲击波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光锥代数的基础上,用层子模型中核子的波函数和计算方法,由vW2P的实验曲线定出参数,并计算了 vG1、v2G2的值,得到了具有一定自旋取向的价层子的分布函数 h(?)(x).其中波函数中的时空函数取类谐振子的形式.文中对具有 SU(6)对称和不具有 SU(6)对称的两种旋量结构进行了讨论.计算得到的 A1P×vW2P 的理论值与实验相符合,对 SU(6)对称情况得到6 integral from 0 to 1{vG1P-vG1n}dx=-1.16,实验支持 SU(6)对称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18.
杨善德 《物理学报》1965,21(8):1522-1532
本文对2s1/2-1d3/2壳层原子核(A=30—40)能谱作了系统分析,计算仅限于由2s1/2和1d3/2支壳层产生的情态,但考虑了它们之间的全部组态混合效应。计算是采用多粒子壳模型的Talmi方法,将二体矩阵元当作参数,其值由实验确定。文中详细分析了Si30,Si31,P30,P31,P32,S32,Ar37,Ar38,K38等原子核能谱,理论与实验符合颇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内容包括:(ⅰ)进一步给出SU(2)×U(1)×S3模型的结果S2≈S3≈(ms2)/(mb2);sin δ≤(mumd)/(mcms),并预言b夸克的主要衰变道是b→u+W,b夸克的寿命可能长到10-9秒.(ⅱ)给出类K0-K0系统混合时的精确表达式ρ=错号事例数/对号事例数=(1/2)(|p/q|2+|q/p|2)([Γ2+(Δm)2]2-(γ1γ2)2)/([Γ2+(Δm)2]2+(γ1γ2)2);并给出CP破坏的精确表达式:A=(1-ρ')/(1+ρ')=(IM12Γ12*)/(|M12|2+1/4|Γ12|2),这里ρ′=(负电错号事例数)/(正电错号事例数)。  相似文献   

20.
侯仁锠  赵玄 《中国物理 C》1983,7(2):236-244
本文用DWBA方法对两种入射能量Eα=31和和43MeV的64Zn(α, α′)64Zn*非弹性散射中可能的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进行了研究. 考虑了核力势和库仑势, 零级近似核力势取为Woods-Saxon势, 由靶核振动引起的核力势的非球对称部分V1作为微扰. 在计算中, V1取到核表面集体坐标αλν的二级项, 总初态波函数Ψ(+)i取到V1的一级项,目在扭曲波格林函数中略去了作为中间态的吸收道. 此外在双声子激发机制中, 假设直接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主要的, 相继双声子激发的贡献是次要的. 所得的理论角分布与实验符合得相当好. 由这样符合可推知64Zn的3.72和4.19MeV能级是四极-八极双声子激发能级, 其角动量和宇称分别为3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