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以三氯甲烷为外交联剂,以AlCl3为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后交联反应将大孔低交联聚苯乙烯(PS)后交联,制备得到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HCPS-C1,树脂的BET比表面积从PS的19.5m2/g提高到HCPS-C1的522m2/g;再以1,2-二氯乙烷为外交联剂,以FeCl3为催化剂,将HCPS-C1后交联,制备得到了比表面积高达791m2/g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HCPS-C1-C2。测定了HCPS-C1和HCPS-C1-C2对咖啡因的吸附性能,并与商用树脂XAD4及氯甲基化聚苯乙烯后交联树脂HCPS-CM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CPS-C1有着接近于XAD4对咖啡因的吸附量,而HCPS-C1-C2对咖啡因的吸附量远高于XAD4,且略高于HCPS-...  相似文献   

2.
对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进行酚羟基修饰得到修饰后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将该树脂与大孔吸附树脂(Amberlite XAD-4)和超高交联树脂(NDA-150)在水溶液中对苯酚进行吸附-脱附性能比较,经过酚羟基修饰的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N-2)对苯酚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同时脱附性能明显改善,该树脂可望在含酚废水治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备出水不溶性β-环糊精交联树脂,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β-环糊精的红外光谱图相对照,对两者的异同作了比较.并对β-环糊精交联树脂的交联度、耐酸性以及耐氧化性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交联聚苯乙烯在三氯化铝催化下与乙酸酐进行乙酰基化反应,得到交联聚苯乙烯乙酮树脂;研究了溶剂,温度,时间,试剂和催化剂用量对乙酰基化反应的影响。交联聚苯乙烯乙酮树脂进一步与三氯化磷作用,经冰醋酸处理,水解得到α-羟基膦酸树脂;溶剂,温度和时间对膦化反应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对喜树碱和喜果苷的色谱分离;喜树碱;喜果苷;胺化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吸附性能;层析分离  相似文献   

6.
工业二乙烯苯悬浮聚合制备的大孔树脂,在二氯乙烷溶剂中以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进行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得到的后交联树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有显著增加.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得到的孔径分布曲线证明初始共聚物PDT-55(polydivinylbenzene,toluene as porogen)和PDH-55(polydivinylbenzene,heptane andtoluene as porogen)经后交联反应,所形成的新孔以微孔为主.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和维生素B12(VB12)的静态吸附研究发现树脂经后交联后,对苯酚的吸附量有显著提高,但对VB12的吸附量增加不大,原因是分子尺寸较大的VB12无法进入由悬挂双键后交联反应所形成的微孔.树脂PDT-55pc对苯酚的吸附量大于商品树脂XAD-4;后交联前后树脂PDT-55、PDT-55pc(post-crosslinking of PDT-55)、PDH-55、PDH-55pc(post-crosslinking ofPDH-55)对VB12的吸附量均大于树脂XAD-4.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Langmiu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树脂对水溶液中苯酚和VB12的吸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静态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后交联前后树脂对苯酚的吸附较VB12更容易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McKay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树脂对苯酚的吸附,而对VB12的吸附更符合Lagergren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改变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的交联度和使用不同结构的二乙烯苯,合成了树脂Ⅰ-Ⅵ,在工业二乙烯苯共聚体系中加入少量丙烯酸甲酯合成了树脂Ⅶ;交联聚苯乙烯经Friedel-Grafts酰化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乙酰基制备了树脂Ⅷ。用物理技术和化学方法表征了树脂的结构。树脂对叶绿素铜的吸附量不仅与其二乙烯苯含量有关,还与二乙烯基的位置(间-,对-)异构有关,树脂骨架极性的增加,不利于树脂对叶绿素铜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辛巴蓝FEG—A固载的交联聚乙烯醇作为亲和色谱填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酸丁酯和正庚烷作为致孔剂,乙酸乙烯酯与异氰酸三烯丙基酯进行悬浮共聚、经碱性水解得到大孔交联聚乙烯醇树脂。交联聚乙烯醇与环氧氯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含有环氧基的树脂。含有环氧基的树脂与6-氨基已基-N'-辛巴蓝FEG-A反应,制得固载辛巴蓝FEG-A(一种三嗪染料)的交联聚乙烯醇树脂。将固载辛巴蓝FEG-A的交联聚乙烯醇树脂作为亲和色谱填料,对五种蛋白质(细胞色素c、溶菌酶、牛血清白蛋白、胰岛素和乳酸脱氢酶)进行了色谱分离。  相似文献   

9.
交联聚苯乙烯孔结构对氯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二乙烯苯在致孔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反应制得大孔交联聚苯乙烯,然后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和付氏交联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吸附树脂,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结构性能。实测结果表明,共聚体的交联度、致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吸附树脂的孔结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田骏翔  李善君 《化学学报》2003,61(9):1471-1477
采用交叉反应研究在促进剂2-甲基咪唑存在下活性酯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反 应机理,用傅立叶转换红外(FTIR)原位测量技术,NMR,气-质联用(GC-MS)等 手段研究了模型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并提出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促进剂 2-甲基咪唑存在下活性酯固化邻甲酚环氧树脂的反应是通过分子内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以Pd/C为催化剂,在改进的动力学实验装置上研究了松脂分子间氢转移反应的集总动力学.在消除内、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在线跟踪反应产物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构造了Pd/C催化剂上松脂分子间氢转移集总反应网络,建立了包含单萜烯、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对伞花烃、氢化单萜烯、脱氢枞酸、氢化枞酸型树脂酸和氢化海松酸型树脂酸等复杂反应体系的集总动力学模型,并估算了模型参数.松脂单萜烯和树脂酸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和2,并得到了松脂分子间氢转移中各反应过程的活化能.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并能预测反应在533 K下的集总组分浓度分布.Pd/C催化松脂分子间氢转移反应以脱氢反应为主,树脂酸的氢转移速率大于单萜烯的氢转移速率.  相似文献   

13.
李国辉 《广州化学》2008,33(1):50-53
合成了铬酸氢根季铵盐树脂,以它作为一种选择性氧化剂应用于烯丙醇的氧化反应,考察了温度、时间、溶剂、树脂与醇的物料比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以苯为溶剂,n(树脂):n(醇)=3.5:1,回流12h,丙烯醛产率达60.65%。实验表明,该季铵盐树脂能有效地将烯丙醇选择性地氧化为丙烯醛。  相似文献   

14.
硼酸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及配合物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定和外光谱分析,研究了硼酸与甲阶酚醛树脂的配位反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硼酸能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羟基发生配位反应,并产生H^ 使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的酸性强弱与甲阶酚醛树脂中的羟甲基含量和硼酸的用量有关;硼酸以硼酸根离子的形式与树脂中的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发生配位反应,形成了一个含有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硼原子的六元环,使甲阶酚醛树脂发生交联。  相似文献   

15.
硼酸根与甲阶酚醛树脂中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的螯合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溶液pH值的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硼砂与甲阶酚醛树脂水溶液的反应表明:在水溶液中硼砂能与甲阶酚醛树脂很快地发生反应;硼砂水解产生的B/(OH)4^-,以定量的方式与树脂中酚羟基和邻位羟甲基以共价配键相结合,形成具有四面体结构的螯合物,并放出H^ 离子。  相似文献   

16.
在浓氢氧化钠作用下,聚氯乙烯与吡啶作用制成聚氯乙烯—吡啶树脂,测定了其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并考察了其在酯水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新型环氧丙烯酸树脂增韧剂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衍松  张力  石光 《应用化学》2009,26(12):1418-1421
用马来酸酐和聚乙二醇1000合成具有反应活性端基的聚乙二醇,用红外与核磁共振进行了表征,并用其对环氧丙烯酸树脂进行改性;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对反应性聚乙二醇和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固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性聚乙二醇参与了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固化反应,可在交联网络中构成不同长度的柔性链段,显著地提高了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8.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氨基硅油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反应温度以及不同氨基硅油含量对改性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用热重法对改性树脂的耐热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工业产的氨基硅油合成的改性环氧树脂同样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聚苯乙烯—吡啶树脂的合成及催化水解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氢氧化钠作用下,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吡啶反应制成聚苯乙烯-吡啶树脂,测定了其化学组成和红外光谱,并考察了在酯水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Fmoc保护氨基酸与Wang树脂的缩合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保护氨基酸、Wang 树脂取代度、树脂粒度、搅拌方式对Fmoc-氨基酸-Wang树脂连接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保护氨基酸分子量的大小会因产生不同的位阻而影响缩合反应的效率, 分子量越小缩合效率越高; Wang树脂的取代度较高时, 已缩合的氨基酸给后续保护氨基酸的缩合形成阻碍, 使缩合效率降低; 粒径较小和搅拌较好时, 对保护氨基酸的粒内外扩散有利, 可提高反应速度和缩合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