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藻红-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RLS)和电子吸收光谱的特征,建立了利用金属配合物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藻红与Cu(Ⅱ)形成的配合物导致RLS强度增大,同时引起电子吸收光谱强度减小.在pH 3.78的酸度条件下,藻红-Cu(Ⅱ)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体系...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SDS-罗丹明B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及用于蛋白质的测定.实验表明,在pH 4.35的酸性介质中,SDS的共振光散射强度较小,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共振光散射强度能得到增强,但加入阳离子染料罗丹明B后,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λ=332.0 nm处,ΔIRLS最大,并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对HSA的检出限达到1.9 ng/mL,线性范围为0.01~5.0 μg/mL.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94.0%~105.5%.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樱桃红为共振光散射探针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分析方法。在pH 3.58的BR缓冲溶液中,樱桃红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导致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明显增强,最大RLS峰位于340 nm处。由此建立检测痕量BSA的新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RLS强度与BSA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60.0μg/mL,检出限为0.15μg/mL。方法可用于牛尿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pH为2.1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蛋白质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吖啶红作用形成聚集体,导致体系产生较大的共振散射光(RLS)强度,并且RLS的增强程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在0.03~3.0μg/mL和0.2~7.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应的检测限分别为0.0119μg/mL和0.026μg/mL.对体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将方法用于人血清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并将分析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进行了对照.t-检验证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种测定镉(Ⅱ)含量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法。在pH=9.60的Tris-HCl介质中,镉(Ⅱ)与邻菲罗啉(Phen)形成螯合物后,再与溴酚蓝(BPB)形成离子缔合物,可使溶液的共振光散射显著增强;在波长638 nm处,RLS的增强程度与镉(Ⅱ)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3.20 mg/L,检出限为4.50μg/L。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用于合成样和水样中镉(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弱酸性介质中, 四羧基铝酞菁和硫酸庆大霉素本身的共振散射(RLS)均较弱, 但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时, RLS显著增强, 在350~500 nm之间有一个强散射带, 最大散射峰位于401 nm. 而且散射强度与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成正比, 可用于硫酸庆大霉素的定量测定, 线性范围为0.025~1.5 μg/mL, 检出限0.018 μg/mL. 方法可用于市售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酸性介质中,异烟肼能将铁氰酸根离子还原成亚铁氰酸根离子,后者与硫酸锌反应生成K2Zn3[Fe(CN)6]2粒子引起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在345nm处增强的散射信号强度ΔIRLS与异烟肼的浓度在0.01~1.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异烟肼含量的共振光散射(RLS)分析方法.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136.1+4239c(c,μg/mL),相关系数(r)为0.9984,检测限(3σ)为3.8ng/m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异烟肼片剂及血清样品的测定.此外,文中还结合吸收光谱,动态光散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对反应机理和RLS信号强度增强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共振散射光谱法研究人血清白蛋白与二甲酚橙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二甲酚橙作为光散射探针测定蛋白质进行了研究,基于人血清白蛋白对二甲酚橙的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增强效应,建立了测定蛋白质的共振散射光谱法。在pH 4.00的NaOAc-HOAc缓冲溶液中,二甲酚橙只有微弱的光散射强度,但它与蛋白质的缔合物却有较强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在λ=517 nm处,光散射强度达到最大,并且与蛋白质浓度在为0.0~10.0 mg.L-1范围呈线性,检出限为0.044 mg.L-1。运用摩尔比法测定二甲酚橙和蛋白质的结合数为132,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测定值与考马斯亮蓝法的结果一致,分析结果的RSD值(n=5)均小于5%。  相似文献   

9.
应用双波长共振光散射比率法(DW-RLS)研究了甲基紫与苋菜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pH 1.24的乙酸钠-HCl缓冲溶液中,甲基紫和苋菜红本身的共振光散射(RLS)信号均很弱,但是当它们相互作用形成缔合物时,导致RLS信号明显增强并出现新的RLS光谱,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存在使结合反应敏化,缔合物最大散射峰位于528 nm,RLS信号强度与苋菜红的浓度呈线性关系.通过测量528 nm处的RLS强度或两个波长处RLS强度比值(I417/I343),可对苋菜红进行定量检测.当溶液中甲基紫的浓度为1.54×10-5 mol/L时,RLS法测定苋菜红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5~0.50 μg/mL和0.02 μg/mL,而DW-RLS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1~0.60 μg/mL和1 ng/mL,与RLS法相比较,DW-RLS法受酸度、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并且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低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以金纳米微粒为探针共振光散射(RLS)法测定维生素B4的新方法.在弱酸性介质中(pH 4.2),金纳米微粒在635 nm有一最大共振散射峰.加入微量维生素B4后,金纳米微粒与维生素B4通过静电引力结合.形成了粒径较大的聚集体,导致RLS强度显著增强.研究了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光谱特征和反应适宜条件,探讨了共振光散射增强的机理.结果表明,维生素B4质量浓度在0.1~5.0μg/mL 时与散射强度(△I)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12.0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该方法已用于片剂中维生素B4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光谱和作用机制,建立了测定苏丹红Ⅰ的RLS新方法。温度20℃时,苏丹红Ⅰ-甲醇体系的RLS强度降低值(△I)与苏丹红Ⅰ的浓度在0.5~16.0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0.16μg/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2.4%(n=11),加标回收率为92.7%~103.8%。  相似文献   

12.
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较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红移了50 nm。在实验选定最佳条件下,6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AS)均在0.2~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83%(n=7),检出限为0.1 mg/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血液中痕量蛋白的共振散射(RLS)光谱分析方法。盐酸-甲苯咪唑(MEB)-牛血清白蛋白(BSA)体系的最大共振散射(RLS),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波长分别位于296、500和340nm。3种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方法线性范围分别是RLS为0.4~2.0 mg/L、SOS为0.4~2.4 mg/L;FDS为0.4~2.0 mg/L;检出限分别为1.059(RLS)、1.324(SOS)、4.743μg/L(FDS)。方法可用于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在97.9%~104.6%之间。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Zn(SCN)2-4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散射光谱.结果发现,Zn(SCN)2-4的加入导致体系共振Rayleigh光散射增强;在一定条件下,600 nm处峰增强程度与Zn(Ⅱ)量成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共振Rayleigh光散射增强法检测痕量Zn(Ⅱ)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0.005~1.0 mg/L,线性回归方程△IRRS=5.20 308.21 PZn(Ⅱ),相关系数r=0.999 6,检出限1.5μg/L,RSD为1.5%~3.3%,加标回收率为95%~103%.该方法结果与原子吸收法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Bi-BSA-钙试剂体系共振光散射光谱法测定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i(Ⅲ)可以对BSA-钙试剂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产生一定的增强作用,从而建立了测定铋的灵敏的RLS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0μg/mL,检出限为4.5μg/L,对1.0μg/mL的铋标准溶液进行连续9次平等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该方法用于胃药中铋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基于蛋白质对花菁染料的共振散射效应,以新型水溶性碳菁染料(1,1′-丙磺酸-3,3,3′,3′-四甲基吲哚三次甲基碳菁-5,5′-二磺酸钾)为探针,建立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共振散射检测体系.在最优条件下,蛋白质对该碳菁染料具有明显的散射增强作用,散射强度与蛋白质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血清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0.20~15.0μg/mL和0.50~10.0μg/mL,检测灵敏度(3σ/K)为0.05、0.10μg/mL.测定了BSA血清合成样品,回收率94.5%~104.0%;测定HSA血清合成样品,回收率95.6%~103.0%,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1.9%,测定较为稳定、准确.  相似文献   

17.
在pH=5.0的B-R缓冲溶液中,Fe(Ⅲ)与邻菲啰啉反应生成无色配合物,从而使得体系在374nm波长处产生1个较强的共振散射峰。加入安乃近(或4-甲氨基安替比林)后,其将Fe(Ⅲ)还原成Fe(Ⅱ),而生成一种橙红色配合物,使得体系在374nm(或373nm)波长处的共振散射信号减弱。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当安乃近浓度在0.634~15.2μg/mL范围内,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I与安乃近的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75ng/mL。该方法可直接用于测定安乃近含量,回收率为100.4%~103.4%。  相似文献   

18.
在酸性条件下,铬黑T、钼酸铵与蛋白质形成聚合物,使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据此建立了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总蛋白含量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峰位于555nm处。共振光散射增强的程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10.0μg/mL和0.10~8.0μg/mL,检出限为0.050μg/mL和0.039μg/mL。方法已用于人血清样品的分析,并与考马斯亮蓝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单祝庚 《分析试验室》2008,27(Z1):261-263
在碱性条件下,Ni(Ⅱ)和1-(2-吡啶偶氮)-2-萘酚(PAN)形成聚合物,对PAN的共振光散射有增强作用,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进一步敏化该体系。共振光散射增强强度(ΔI)与Ni(Ⅱ)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测定Ni(Ⅱ)的共振光散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位于545 nm处,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ΔIRLS=4502.9ρ(μg/mL) 271.82;线性范围为15.2~500 ng/mL;相关系数γ=0.9975;检出限为4.57 ng/mL。对Ni(Ⅱ)分别为50、200、400 ng/mL低、中、高3个浓度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3.0%和1.7%。  相似文献   

20.
人血清白蛋白共振RayIeigh光散射检测氟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F^-离子对人血清白蛋白(HSA)溶液共振Rayleigh光散射(RLS)的增强效应,建立一种基于生物蛋白RLS增强测定环境中氟离子的新型检测方法。实验条件为λex=λem=368nm,pH=5.80,t=32℃。结果表明,应用含氟离子溶液与空白溶液在368nm处RLS差值(△/),标准曲线法测定样品中的氟离子,方法线性范围为4.78~16.2μg/mL,r=0.992,检出限为1.43μg/mL。方法精密度(RSD为1.31%~5.72%)和准确度(回收率R为91%~109%)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