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制造产品的出现,引出了销售渠道决策的新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分析比较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五种渠道结构,得到了五种结构下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均衡产量和零售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利润。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制造商可以凭借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提升自身在供应链的权重,使自己获利。然而当制造商通过两个零售商分开销售新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时,制造商并不能因此而增加自己的利润。对于零售商而言,双边垄断使零售商地位提升,而新制造产品或者再制造产品分开销售都会伤及零售商。数值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缓和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双重边际效应,增加了供应链的总利润,同时也提高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构建高端制造商将再制造专利许可作为外部竞争要素情形的闭环供应链竞合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异质需求下再制造专利许可对闭环供应链生产决策、利润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专利许可是高端制造商的有效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可提高高端制造商利润,降低低端制造商利润;再制造专利许可策略对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但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支付意愿越强,其环境效益越高。  相似文献   

3.
谢博  王先甲 《运筹与管理》2022,31(11):142-148
在同时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原始制造企业(企业1)与生产具有替代性产品的企业(企业2)构成竞争关系下的供应链系统中,探讨供应链在不同售后服务策略下供应链的运营策略,分析在竞争市场下供应链定价策略和再制造产品的售后服务对定价策略及供应链中各企业利润的影响。揭示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对定价策略和供应链各企业最优利润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当制造企业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售后服务时,再制造产品销售量增加,新产品和竞争替代产品销售量降低;有趣的是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同时增加,竞争替代产品的市场零售价格降低。(2)制造企业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售后服务时的利润总是大于没有售后服务时的利润,且不受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影响。同时当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时,制造企业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售后服务策略会带来竞争对手企业利润增加。这些结论对具有再制造产品供应链如何提供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一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一独立再制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考虑到新品质量水平对独立再制商可回收量的质量约束效应,以及新品与再制品的价格及质量竞争,分别构建了原始设备制造商领导、独立再制商领导、无领导三种不同市场结构下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探讨了质量约束效应对闭环供应链运营的影响。研究表明:(1)三种市场结构下,新品和再制品两者在“质量水平-价格”两维度均有所差异,且市场地位的不对等有利于产品质量水平的共同提升;(2)质量约束效应的存在会对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同时产生影响;(3)再制品具有质量劣势,且质量约束效应的增强,再制品质量劣势越大;(4)市场结构的变化及质量约束效应的强弱并不会影响市场总需求量,仅仅会影响成员企业的市场份额;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对新品需求更为活跃。但当原始设备制造商为市场领导者时,质量约束效应低于一阈值水平时,再制品销量反而高于新品销量;(5)无论从成员个体,还是从供应链整体,原始设备制造商为领导者的市场结构最有效,且新品质量约束效应并不会影响供应链总利润,仅影响成员企业在总利润中的分成;新品质量约束效应的增强更有利于原始设备制造商利润的改善,但同时会损害独立再制商利润。  相似文献   

5.
随着资源的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开始关注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针对制造商唯一寡头垄断市场竞争结构,引入回收风险,分别对制造商(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第三方回收商回收废旧产品的闭环供应链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给出各企业的最优差异定价规则,并从经济学意义上得到相关管理启示;数值实验的结果则进一步验证回购价格、回收风险、价格竞争强度对最优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闭环供应链结构会影响再制品价格及废旧产品的回收价格,但对OEM新品定价无影响。(2)回收风险的变化对价格决策的影响取决于闭环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当回收风险较低时,在激发消费者对再制品需求、促使消费者返回废旧产品、提升闭环供应链整体效率等方面,OEM自行回收模式优于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而当回收风险较高时,则第三方回收商回收模式优于OEM自行回收模式。(3)回收风险的降低使得闭环供应链总利润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进而进一步体现到再制造的经济价值。(4)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需考虑到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强度,当价格竞争强度较弱时,OEM自行回收废旧产品可为OEM带来更多的利润;新品与再制品间的价格竞争也有利于再制品需求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In addition to seeking profit maximization, reverse supply chains should further seek to maximize social benefit.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among different parties in a three-echelon reverse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single collector, a single remanufacturer, and two retailers with complete information sharing.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four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and performs a detailed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optimal decisions of different models. Three numerical analyses are performed to show how th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used products affect the optimal total channel profit, recycle quantity and retail prices among four models in a reverse supply chai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timal total channel profit and recycle quantity in a reverse supply chain are maximized in a centralized model. With the same potential market demand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and utilization ratio of used products, a centralized model maximize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ree models.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在碳限额政策、碳限额与交易政策、碳限额与交易政策加绿色技术投入三种情形下的生产策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在碳限额政策下,企业的最优生产量和期望利润均不会大于在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和期望利润。(2)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的最优生产量低于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高于碳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此时,企业的最优生产量主要取决于限额时的产品边际利润大小,企业的期望利润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初始碳配额量;(3)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进行绿色技术投入后的最优生产量低于无限额下的最优生产量,此时,企业最优生产量主要取决于限额时的产品边际利润大小;(4)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下,适当的绿色技术投入能够增加生产企业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8.
将互惠偏好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合作机制中,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再制造商组成的三层闭环供应链,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整体及各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对5种情形(决策模式)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互惠偏好行为下,分散决策模式和局部联盟决策模式下的系统利润低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收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量(零售价格)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负)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正)相关;5种决策模式的供应链系统利润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考虑授权再制造企业融资金额无法满足资金短缺需求的情况,构建资金约束下再制造企业的决策模型,研究初始资金及融资策略对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资金约束下初始资金成为影响再制造企业生产决策的关键,同时授权费的增加会增大资金压力,限制其利润的增长;不论融资金额是否能满足资金短缺需求,再制造企业融资策略的选择都受初始资金限制,当其融资偏好为风险厌恶型时,可选择混合融资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再制造企业选择股权融资可提升再制造产品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回收、碳减排与专利授权决策问题。分别构建制造商回收再制造、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固定专利费、零售商回收再制造支付单位专利费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析低碳消费者比例、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的接受程度及碳权交易价格,对企业回收、碳减排及定价决策的影响,并比较了三种模式下企业及供应链的利润。研究表明:随着市场中低碳消费者比例及普通消费者对再制品接受程度的提高,总会使得回收率及碳减排率增加;碳权交易价格的提高,也会促使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对制造商来说,其利润在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下实现最优。从自身利润最优的角度出发,作为领导者的制造商将总是选择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且支付固定专利费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对由单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零售商和第三方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回收的四种渠道,并根据质量差异对废旧品进行翻新或再制造。在分散决策下建立了四种回收渠道模型。比较发现:站在制造商和系统收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角度,三渠道是最佳选择,此时得到的废旧品最多;制造商不进行回收时获利最低,且不利于提高废旧品的获取量。最后,通过算例剖析了废旧品再制造率对四种混合回收渠道下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应尽量将废旧品用于再制造。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address component recove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from the OEM's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standpoint. We develop a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for a hybrid remanufacturing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problems with deterministic returns. In this paper, a data set from an OEM that both remanufactures and manufactures the products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odel. Subsequently,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price and the quantity of returns on revenue and total cost will be discussed. We have found that uncertain factors of manufacturing influence the profit and uncertain factors of remanufacturing influence the production planning, such as the rate of the yield on component remanufacturing and the quantity of retur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个新产品和再造品存在差别定价,且两类产品通过不同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的闭环供应链,构建了一个基本的两部收费契约协调模型。随后,考虑突发事件同时干扰新产品和再造品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并设计了可协调成本扰动下双渠道销售差别定价闭环供应链的两部收费契约。研究表明:在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中,相比于稳定环境下新产品和再造品的最优决策,生产成本扰动下两类产品最优产量的调整方式不仅与生产成本扰动的程度相关,还与两类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系数相关,且改进的两部收费契约以系统各成员共担风险的方式实现了闭环供应链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个新产品和再造品存在差别定价的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研究突发事件干扰下如何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问题。首先,给出了一个可协调稳定环境下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契约;其次,在突发事件同时干扰闭环供应链中新产品和再造品最大市场需求规模的情况下,分析了集中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并证实了原收益共享契约在突发事件干扰下会失效;最后,通过对原收益共享契约进行改进,解决了突发事件干扰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且改进后的收益共享契约也能够协调稳定环境下的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5.
再制造是企业实现环境友好、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之一;再制造的发展推动了新商业模式的出现,即产品服务系统;高效的再制造物流网络对于成功实施再制造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基于产品服务系统下的再制造物流网络集成优化问题,即闭环供应链的选址-库存-路径的集成优化决策问题,且在库存策略中允许库存出现缺货的情况;论文基于产品服务系统模式构建了混合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最小化生产、选址、配送、库存以及缺货成本,并采用了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与传统禁忌搜索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本文中的算法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得到较优解。通过算例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企业所服务的顾客如果接受再制造产品,提高回收率可以节约成本;在回收率一定时,客户在缺货情形下的制造和再制造批量比不允许缺货时要大,企业总成本比不允许缺货时要小。  相似文献   

16.
存在价格差异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及契约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零售商回收模式为对象,采用博弈论方法,研究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存在销售价格差异以及废旧产品存在回收价格差异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及契约协调问题。对闭环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系统各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发现分散决策会造成系统效率的损失。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特许经营费用契约对闭环供应链进行协调,使得闭环供应链系统不仅消除了"双重边际化"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完美协调。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契约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零售商降价促销问题,引入策略型消费者,考虑到异质性消费者有可能对商品不满意,构建两期决策模型,旨在从退货和价格路径优化两方面提高零售商利润。研究给出(不)允许退货时,零售商面对策略型消费者的定价建议,指出零售商制定价格要在一定程度上参考商品类型。订货量相同时,给出策略型消费者降低零售商的期望利润的条件;面对短视型或者策略型消费者时,允许退货可在特定条件下提升零售商利润。消费者退货成本越高,对策略型消费者消极影响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零售商的利润增长越显著。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在两种退货决策以及不同退货成本下产品类型对零售商定价的影响,以及退货措施对策略型消费者消极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研究背景,运用斯坦伯格博弈,探析了在制造和再制造双供应链寡头竞争中,采用为再制造品购买“产品质量保险”这一促销策略时,再制造供应链参与者“谁应来投保”的问题。依据集体生产者责任(CPR)理论,“投保策略”的实施模式可分为两种:(1)再制造商主导投保;(2)再制造品零售商主导投保。根据消费者行为研究,构造了反映投保策略的需求函数,并针对投保者不同,探究了两种投保模式的可取条件及其最优利润。研究表明:从整个再制造供应链效益来看,再制造商主导投保模式恒优于零售商主导投保模式;但若两种模式同时可取,再制造商及其零售商均会消极投保,以期谋求“搭便车”收益,此时再制造商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收益出让比率以促进零售商投保,否则再制造商应积极主导投保。  相似文献   

19.
江波  朱喜华 《运筹学学报》2021,25(3):133-142
本文考虑了工件具有任意尺寸且机器有容量限制的混合分批平行机排序问题。在该问题中, 一个待加工的工件集需在多台平行批处理机上进行加工。每个工件有它的加工时间和尺寸, 每台机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工件, 称为一个批, 只要这些工件尺寸之和不超过其容量; 一个批的加工时间等于该批中工件的最大加工时间和总加工时间的加权和; 目标函数是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该问题包含一维装箱问题为其特殊情形, 为强NP-困难的。对此给出了一个$\left( {2 + 2\alpha+\alpha^{2}}\right)$-近似算法, 其中$\alpha$为给定的权重参数, 满足考虑了不同于Goldfarb和Iyengar (2003)的因子模型,通过横截面回归分析以及Fama-MacBeth估计构造了关于资产的平均收益向量和协方差矩阵的不确定性集合(置信区域)。基于这些不确定性集合以及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的鲁棒投资组合问题,提出了多个鲁棒投资组合问题,并对应的推导出其等价的半正定规划形式,使得问题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  相似文献   

20.
研究零售商具有风险偏好行为下,同时考虑价格、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供应链联合决策问题。运用均值-CVaR准则来刻画零售商风险偏好行为,它包括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和风险追求,同时具有损失规避的特性。首先得到供应链集中系统、制造商提供服务(模型$\mbox{I}$)和零售商提供服务(模型$\mbox{II}$)下的最优决策和最优利润(期望效用)。其次,证明了成本共担契约在零售商风险厌恶时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第三,对模型$\mbox{I}$和模型$\mbox{II}$协调后的最优利润(期望效用)进行比较,证明两种模型下制造商利润相同,而与模型$\mbox{I}$相比,模型$\mbox{II}$下零售商获得更多的期望效用。最后,数值例子证明了得到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