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需求存在互补与挤兑现象,商家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基础质保服务刺激其需求的同时,也会使得新产品销量受阻.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对象,分别探讨制造商提供再制造与零售商提供再制造两种模式下的定价决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当再制造产品质量水平过低时,由于出售再制造产品需要承担高额的维修成本,因此为避免降低供应链总体收益不应该引入再制造策略;2)再制造产品故障率越高,为了对抗售后维修成本,商家制定的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间的均衡售价差异反而会越小;3)当再制造产品质量水平较低时,制造商(零售商)总能在另一方采用再制造策略的情形下受益.  相似文献   

2.
回收再制造作为一种节约、环保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被众多制造企业所接受.本文研究担保和补贴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问题,在制造商为再制造品担保情景下,对比分析了政府对再制造品成本补贴和对再制造品销售补贴这两种补贴机制.研究发现,在两种补贴机制下,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销售价格、供应链的利润都没有发生改变,通过确定最佳的担保期限可以使供应链成员收益达到最大,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再制造品的批发价格使制造商和零售商都能分享政府补贴带来的收益.此外,设计了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在原制造商有充足资金而零售商无资本禀赋的情形下,研究再制造商为零售商提供和不提供商业信用时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再制造商提供商业信用时,如果再制造商需要向原制造商借款维持企业运作,那么原制造商会提高专利授权费用;再制造商不提供商业信用、零售商未寻求外部融资时,再制造商会被淘汰,基于收益共享契约,闭环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运作;再制造商不提供商业信用、零售商通过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外部融资时,随着股权融资比例系数的增加,零售商利润先增加后减少,再制造商利润增加,原制造商利润减少,整个供应链系统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对称信息框架下,针对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特性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探讨了不同的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不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制造商依托零售商回收再制造)供应链各主体的运作决策。研究发现,在不同回收再制造模式下,制造商与风险厌恶的零售商合作能够获得更多收益。市场波动的增大对供应链各主体并非始终是有害的,随着市场波动的增大,带有风险厌恶的零售商收益不断减小,而风险中性的双渠道制造商收益逐步增大,零售商风险厌恶特性为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制造商独立回收再制造以及通过零售商进行回收再制造时,双渠道产品定价均低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定价,双渠道需求和利润均高于不进行任何回收再制造模式下的渠道需求和利润,即回收再制造模式不仅为下游顾客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实惠,同时也为供应链各主体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张川  陈宇潇 《运筹与管理》2021,30(12):72-77
针对零售商主导的考虑政府补贴和规模效应的动力电池闭环供应链,研究成员最优决策及协调问题。分别在无补贴、补贴零售商、补贴制造商、补贴第三方回收商四种情形下,分析了补贴对象、规模效应、再制造动力电池比例对成员最优决策及利润的影响,并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够降低零售价,提高回收率以及各成员利润;补贴第三方回收商相比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而言,回收率以及第三方回收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补贴零售商和补贴制造商相比补贴第三方回收商而言,零售价降低、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提高更为明显;可用于再制造的废旧动力电池比例增大能够降低动力电池销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回收率;第三方回收商规模效应的增大有利于降低零售价格,提高动力电池产品回收率及闭环供应链各成员收益。  相似文献   

6.
再制造品的出现会对单位利润较高的新产品产生蚕食,因此需要对新产品进行广告投入而制定合适的广告策略.在考虑普通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新产品广告投入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Closed-Loop Supply Chain,CLSC)的影响.基于消费者效用理论和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再制造CLSC决策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定价和广告策略,阐明了广告效应对再制造CLSC决策和利润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的两部收费制契约.通过算例分析得到:广告不改变再制造CLSC定价策略的选择规律,无论是否有广告投入,零售商和制造商均倾向于其自身主导,第三方回收商倾向于制造商主导,但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来说,制造商主导模式更优,并且改进的两部收费制契约能够实现再制造CLSC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7.
主要考虑了闭环供应链下的两阶段模型,第一阶段中,市场上只有制造商生产制造品并由零售商负责销售,制造商投资广告促进制造品消费并与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第二阶段,再制造商回收使用过的制造品生产再制造品并由零售商同时销售制造品和再制造品,再制造商投资3D打印技术促进产品的再制造并与零售商进行成本分担.结果发现,当再制造商投资再制造技术时,它有可能突破制造商投资广告而形成的壁垒,由此进入市场;并且供应链中存在一种合理的成本分担契约使得广告成本和再制造成本能够被供应链各个环节分担,但是在此条件下,再制造商的利润会极其微小.  相似文献   

8.
将互惠偏好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合作机制中,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再制造商组成的三层闭环供应链,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了闭环供应链整体及各成员的最优决策问题,并对5种情形(决策模式)下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考虑互惠偏好行为下,分散决策模式和局部联盟决策模式下的系统利润低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收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销售量(零售价格)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负)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正)相关;5种决策模式的供应链系统利润与制造商对零售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正相关,与零售商对制造商的互惠偏好系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针对两阶段闭环供应链系统,研究了古诺竞争型闭环供应链中的“以旧换再”策略选择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如何及何时实施“以旧换再”策略取决于自身及竞争企业的再制造水平。再制造水平不仅影响了企业的“以旧换再”数量,同时还会影响产品市场份额及利润。(2)“以旧换再”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和提高收益;(3)提高 “以旧换再”补贴及再制造产品接受度, 降低“二手市场”价格,均可以降低企业实施“以旧换再”策略和提高企业的“以旧换再”数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基于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定价差别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并分析了政府约束措施对闭环供应链运作的影响。研究表明:集中决策下供应链效率高于Stackelberg博弈分散决策,为此设计了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契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回收约束情况下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算例分析验证了定价策略及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肖敏  张耀 《运筹与管理》2022,31(7):146-151
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回收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产能约束下制造商的合作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制造商始终有与回收商或零售商合作的经济动机,且当产能较小时,更倾向于与零售商合作;反之,则更倾向与回收商进行合作。此外,相对于无合作模式,不同合作策略对于回收率、供应链整体利润、新产品与再制品总体环境影响程度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会随着制造商产能大小的变化发生改变,而不同合作策略对于总体环境影响程度的影响与制造商的再制造水平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最优的回收渠道,对由单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该系统中,可能存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零售商和第三方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同时回收的四种渠道,并根据质量差异对废旧品进行翻新或再制造。在分散决策下建立了四种回收渠道模型。比较发现:站在制造商和系统收益最大化及社会效益角度,三渠道是最佳选择,此时得到的废旧品最多;制造商不进行回收时获利最低,且不利于提高废旧品的获取量。最后,通过算例剖析了废旧品再制造率对四种混合回收渠道下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商应尽量将废旧品用于再制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模糊环境下基于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博弈问题,通过考虑存在于回收过程,制造(再制造)过程及需求过程中的模糊不确定性,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给出了制造商和回收商(零售商)的最优均衡决策,分析了制造商和回收商(零售商)博弈能力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制造(再制造)产品的销售及系统成员利润的影响.利用数值算例对所得结果和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者对低碳产品存在偏好的碳交易市场中,研究两级闭环供应链中的减排与定价决策问题.对于制造商负责回收模式下的回收再制造过程,采用指数分布来刻画废旧产品质量水平的不确定性.假设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存在竞争关系,建立制造商和零售商间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给出制造商确定减排投资和回收参考价格以及零售商决定两种产品的差别定价策略,通过算例分析回收产品的残值和碳交易价格对最优策略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为了获得利润最大,当碳交易的市场价格升高时,制造商应加大减排投资,且零售商应采取提高产品零售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卢荣花  李南 《运筹与管理》2015,24(6):112-120
研究产品生命周期条件下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协调策略:制造商第一周期只生产新品,从第二周期开始生产再制造品,并负责回收。建立了两周期、多周期和无限周期下的分散决策模型和多周期下的集中决策模型,得到最优定价和生产策略。结果表明:两周期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应根据不同的成本节约额制定不同的批发价、零售价和生产量。多周期中,当成本节约额比较小时,除第一和最后一个周期外,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当成本节约额比较大时,除第一和最后两个周期外,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无限周期中,除第一周期以外,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应该采取相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在有限周期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应通过在前期制定比较低的批发价和零售价,以提高生产量和销售量,使得后期的回收量增大,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通过引入收益共享契约制定合适的批发价和销售收入及再制造收益共享比率可以协调整个闭环供应链。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再制造供应链为研究背景,在考虑消费者后悔预期的情况下,构建了新产品和再制品的需求函数,研究了分散决策无领导(N)、制造商领导(M)和零售商领导(R)3种权力结构下再制造供应链的最优定价问题,并比较了3种权力结构下再制造供应链的最优价格和利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新产品和再制品的批发价格、销售价格、需求量与消费者对再制品偏好程度差异和消费者后悔预期敏感系数的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消费者偏好程度差异和消费者后悔预期敏感系数较高时,供应链各成员应采用较低的定价策略以扩大需求;在3种权力结构中,制造商领导和零售商领导模式下产品的零售价格相等,且高于无领导模式下产品的零售价格;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分别在各自领导模式下达到最高,再制造供应链总利润在无领导模式下最高,从消费者和供应链整体角度出发,采取无领导模式最有利.  相似文献   

17.
很多零售商常处于其所在供应链的主导地位,针对零售商具有价格领导权并且考虑专利保护的闭环供应链进行分析,运用博弈理论得到了零售商、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最优策略,以及最优策略关于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增加,最优单位专利许可费和废旧产品回收价格逐步增加,最优产品批发价格和销售价格逐步降低,并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零售商、再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利润逐步增加,原制造商的利润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18.
针对DI(电子渠道直销新产品及通过零售商分销再制造产品)、ID(分销新产品与直销再制造产品)和DD(同时直销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三种销售模式,分别建立两周期闭环供应链博弈(优化)模型探讨了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回收率与利润分配问题,并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算例将电子渠道中的消费者附加成本对三种模式均衡解与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电子渠道的附加成本为零时,DD模式是制造商与系统的最优选择,其次是DI模式,最后是ID模式;而从零售商与环境绩效的角度则是ID模式最优.2)当电子渠道的附加成本非零时,三种模式均可能成为制造商与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选择,但DI模式永不会成为最劣选择;三种模式下零售商收益均随附加成本的增加而得到改善,且零售商仍愿意选择ID模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专利完善市场受专利保护的原制造商面对再制造商竞争所采取得两种策略:无许可再制造与许可再制造。在再制造成本差异及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分别建立了无回收数量限制的单周期模型和受回收数量限制的两周期模型,利用博弈理论求解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竞争情况下的最优决策。通过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参数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定价策略及双方利润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原制造商倾向于采用许可再制造策略,这是在于原制造商可以通过收取专利许可费来分享再制造所带来的收益;而对再制造商而言,只有许可再制造所带来的节省成本足够高时,才有意愿接受原制造商的专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对由一个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进行研究.在系统中,零售商负责产品的正向销售;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共同回收废旧品,都根据废旧品质量高低制定不同的回收价格;制造商对质量低的废旧品进行再制造,对质量高的废旧品进行翻新.分别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构建了成员及系统利润模型,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闭环供应链在集中决策下获得较高的利润.最后算例分析显示: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和系统利润都会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并引入利润差分享系数,分析集中决策下其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