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方  李干佐  杨博  汪汉卿 《化学学报》1997,55(3):229-235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图, 小角X衍射方法测定相图中液晶区的结构。结果表明: 在一定温度下, 整个液晶区均为层状液晶; 液晶层间距随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随正戊醇含量的增大而减小; 液相内水的渗透率正比于水含量, 反比于正戊醇含量。ESR研究表明: 自旋标记探针分子5NS在整个液晶相中的结构参数为0.32±0.02; 油包水和水包油胶束区内探针分子运动的各向异性程度分别随着水和油含量的增多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平衡,在相图中的液晶区选取样品点,采用2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方法,并结合其液晶纹理,研究了该体系液晶相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整个液晶区均为层状液晶,其相结构不随水含量和醇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组成固定的情况下,该体系液晶的相结构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平衡,在相图中的液晶区选取样品点,采用^2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方法,并结合其液晶纹理,研究了该体系液晶相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整个液晶区均为层状液晶,其相结构不随水含量和醇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在组成固定的情况下,该体系液晶的相结构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溶致液晶体系研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石油磺酸盐/正戊醇/水的三元体系和石油磺酸盐/癸烷/正戊醇/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中的液晶区域,揭示了不同组分对液晶区域大小的影响以及液晶的流变性和液晶的结构.在三次采油中,用六角状溶致液晶体系代替三元复合驱体系进行化学驱油,虽然驱油效率更高,但需要进一步降低液晶驱油体系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拟三元相图的研究可为获得制备纳米材料的微乳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首先通过实验绘制了45℃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溶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并用电导法进行了验证,说明电导的测定结果与相图吻合的很好。其次,绘制了45℃及65℃下,SDS/正戊醇-环己烷-水、SDS/正戊醇-环己烷-硝酸锌水溶液和SDS/正戊醇-环己烷-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并对6个相图进行了比较,研究了碱(NaOH)和盐(Zn(NO_3)_2)对SDS/正戊醇-环己烷-水拟三元体系相图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锌及碱的加入使SDS/正戊醇-环己烷-水拟三元相图水包油(O/W)和油包水(W/O)区域明显的缩小。45℃时,SDS/正戊醇-环己烷-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中的O/W区域甚至消失;65℃时,O/W和W/O区域均存在,且3个相图的W/O和O/W区域有重叠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制备纳米Zn O的微乳液的条件,即SDS/正戊醇-环己烷-硝酸锌水溶液和SDS/正戊醇-环己烷-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中W/O区域的重叠区(各相图中的Ⅱ区)。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多晶结构,平均粒径为80 nm。  相似文献   

6.
实验绘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n-C5H10OH)-二甲苯[C6H4(CH3)2]-水[或Zn(NO3)2溶液]四组分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拟三元相图. 测定了电导率随水(或盐溶液)含量变化的规律, 电导的规律与相图吻合. 依据电解质理论探讨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 研究表明, 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不大, 电解质的加入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影响较大. 通过SDS/正戊醇-二甲苯-H2O及SDS/正戊醇-二甲苯-盐水的拟三元体系的相图观察及实验研究, 选择乳化剂(SDS/正戊醇)与二甲苯质量比为4:6的微乳液作为最佳条件, 制备出了ZnO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7.
溶致液晶体研究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石同磺酸盐/正戊醇/水的三元体系和石油磺酸盐/癸烷/正戊醇/水的拟三元体系相图中的液晶区域,揭示了不同组分对液晶区域大小的影响以及液晶的流变性和液晶的结构,在三次采油中,用六角状溶致液晶体系代替三元复合驱体系进行化学驱油,虽然驱油效率更高,但需进一步降低液晶驱油体系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绘制了35, 45, 55, 65 ℃下,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戊醇-环己烷-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分析了温度对相图和微乳液区域的影响. 结果表明, 温度对油包水(W/O)反相微乳液区域大小有影响, 但影响较小, 温度对水包油(O/W)微乳液区域的影响较大, 且随温度的增加, 区域增大. 电导率曲线与相图吻合很好, 并用电解质溶液理论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以铂微电极法测定了在SDS/n-C5H11OH/H2O溶致液晶中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子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恒定质量比SDS/n-C5H11OH条件下,溶致液晶中SDS分子的扩散系数随体系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恒定质量比SDS/H2O,溶致液晶中SDS分子的扩散系数随正戊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恒定质量比H2O/n-C5H11OH ,溶致液晶中SDS分子的扩散系数随SD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六角状液晶中SDS分子的扩散系数比层状液晶中SDS分子的扩散系数低约1个数量级,而比W/O、O/W胶束的扩散系数低3~5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醇类(正丁醇、正戊醇、正辛醇和正癸醇)、油类(正十八烷、正十六烷、正十四烷、正十烷、正癸烷和正辛烷)、正十八烷含量以及NaCl浓度对Tween80/醇/油/水体系相图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浓度对Tween80/正辛醇/正十八烷/水体系相图的影响不明显;醇类随着炭原子数目的增加,O/W微乳液区面积增大,W/O微乳液区面积减小,微乳液区总面积增大;不同的油类形成的微乳液区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正十六烷≈正十四烷>正十二烷>正癸烷>正十八烷>正辛烷;随着正十八烷含量的增加,微乳区面积减小。用2277热活性检测系统测定了石油菌B-2分别在非微乳液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是正戊醇、正辛醇,油是正十八烷所形成的微乳液中生长的功率-时间曲线。结果表明微乳液培养基更适用于B-2利用高碳烷烃进行生长;正辛醇作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培养基比正戊醇作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培养更为有利;O/W型微乳液比W/O型微乳液对B-2的生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利用拟三元相图法研究了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DMDA)多元体系的相态结构,并用电导、偏光显微镜以及红外、紫外可见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发现N,N-二甲基正十二烷基胺体系随水相含量的增加,铵盐发生不同形式的有序缔合,分别形成了W/O型微乳液、“节-结”型链状缔合体、层状液晶和O/W型微乳液;在层状液晶中,SO42-主要以桥式双齿配位形式存在,中性胺分子有利于体系中液晶的形成;层状液晶于500nm波长处有一吸收峰,在430nm附近发生“光短路”现象,该现象可能对测定层状液晶的层间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环境友好型的Tween80为表而活性剂,以醇(乙醇、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醇、正癸醇和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甲苯进行了微乳化实验,绘制了不同条件下Tween80离子液体的微乳体系的拟二元相图,考察了醇的种类、含量对单相微乳区的影响,并用电导法研究了在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情况下,单相微乳区的结构转变.结果表明,当醇(异戊醇)固定时,随着表面活性剂/醇的质量比增加,单相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增大:不同链长的直链醇对单相微乳区的而积影响与该醇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情况有关,单相微乳区的面积随着直链醇链长的增加而越小;当乙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所得到的单相微乳区的而积最大,且单相微乳区存在着O/IL(oil-in-ionic liquid)、双连续相和IL/O(ionic liquid-in-oil)三种微结构.尤其对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电导随油的含量的增加而最初增大的现象进行了解释,这一现象是由于油主要起到减少离子液体中离子对或离子的积聚,提高带电离子淌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首先研究Brij35(十二烷基聚氧乙烯(23)醚)/油酸钠/油酸/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发现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溶致液晶占相图总面积的2/3. 对O/W型微乳液进行流动曲线研究, 属于牛顿流体. 对溶致液晶体系开展了偏光显微镜, SAXS, 2H-NMR等方法的研究. 当体系组成沿着相图中AA¢线改变时, 其液晶结构变化的顺序是, 立方状液晶→立方状与层状液晶共存→层状液晶→层状液晶与六角状液晶共存→六角状液晶. 并且对上述体系系统地开展了流变性质的研究. 其结果再一次证实液晶结构随着体系中某组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同时还得到立方液晶和六角状液晶的晶格参数, 分别为10.53和5.68 nm.  相似文献   

14.
以环境友好型的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 以醇(乙醇、正丁醇、正己醇、正辛醇、正癸醇和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对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和甲苯进行了微乳化实验, 绘制了不同条件下Tween80离子液体的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考察了醇的种类、含量对单相微乳区的影响, 并用电导法研究了在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情况下, 单相微乳区的结构转变. 结果表明, 当醇(异戊醇)固定时, 随着表面活性剂/醇的质量比增加, 单相微乳区的面积逐渐增大; 不同链长的直链醇对单相微乳区的面积影响与该醇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情况有关, 单相微乳区的面积随着直链醇链长的增加而越小; 当乙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 所得到的单相微乳区的面积最大, 且单相微乳区存在着O/IL(oil-in-ionic liquid)、双连续相和IL/O(ionic liquid-in-oil)三种微结构. 尤其对离子液体微乳体系的电导随油的含量的增加而最初增大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这一现象是由于油主要起到减少离子液体中离子对或离子的积聚, 提高带电离子淌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醇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的结构结构及结构转变。在表面活性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环己酮溶液、醇相对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当醇为乙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当醇为正辛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液晶、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绘制了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讨论了醇种类、醇含量对各类型微乳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碳链的增大,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醇(正辛醇)固定时,随着醇含量增加,微乳区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6.
AEO-9体系溶致液晶性能及其组成方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醇聚氧乙烯醚(AEO-9)/正丁醇/正辛烷/水组成的四元体系为研究对象,绘制了拟三元相图。在液晶区选取样品点,拍摄纹理照片,并结合^2HNMR谱图确定了液晶类型其中主要是状液晶。利用小角X射线衍射测定了层状液晶的层间距d,得到层间距d和液晶含水量的关系。根据层状液晶结构的特点,推导出层状液晶组成方程,并对本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根据议程计算出的液晶区域的开头和位置与实验测得的相图中液晶的开头和位置基本相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加入聚合物对TritonX-114/正辛烷/正丁醇/水组分体系相态的影响。利用次甲基蓝(MB)作为吸附探针,而以恶唑烷氮氧自由基(5-doxylstearicacid,5-DNS)作为自旋探针,研究了加入聚合物对TX-114/正辛烷/正丁醇/水反相微乳液的微结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添加使W/O微乳液区缩小,而液晶区则更靠近水一端(增溶更多水)。该反相微乳液中存在三种状态水:结合水、束缚水、体相水。加入聚合物可以替代先前存在于TX-114聚氧乙烯链上的一些水分子,使其微极性减小,而且使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的排列更为松散,本研究结果对探讨聚合物对W/O微乳液微结构的影响及此类体系在其它方面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博  李干佐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95,53(10):937-941
本文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三组分体系相图, 并用小角度X衍射仪确定了相图中液晶区域为层状。在不同微环境(W/O型微乳液、液晶、O/W型微乳液)中, 研究了对甲基苄基苄基砜(ASO2B)的光化学反应影响。结果发现微环境对反应产物分布(笼效应)有很大影响。外加磁场明显降低笼效应。证实了芳砜的光化学反应经历自由基中间体, 并且反应的激发态为三重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正丁醇(n-butanol)/苯胺/水微乳液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考察了恒定磁场(0.4T)和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mn-butanol/mSDBS)对苯胺微乳液聚合体系的相行为、电导行为以及微乳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体系醇含量的增加,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当Km值为1.0时,形成的微乳区最大;外加磁场可以增大微乳区面积.通过对外加磁场条件下溶液电导率随水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印证了拟三元相图的表征结果.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磁场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颗粒比无磁场条件下合成的聚苯胺颗粒小.  相似文献   

20.
莫春生 《化学学报》2002,60(7):1179-1185
制备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正庚烷/水四组分体系的相图。讨论了 体系中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_m对形成微乳状液单相区域大小的影 响。以二茂铁为电活性探针用半微分电分析法测定系列微乳样品的表观扩散系数 D_(app),从表观扩散系数D_(app)随含水量Φ_w的变化确定微乳液的微结构和结构 转变。电导率数据证实了半微分电分析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