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水热法将CdSeTe纳米片组装到TiO2纳米管阵列上,制得CdSeTe NSs/TiO2 NTs催化剂.由扫描电子显微镜图(S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图(HRTEM)可知,CdSeTe呈片状均匀平行生长于TiO2 NTs上.X射线衍射(XRD)数据表明片状CdSeTe主要沿着(100)、(002)晶面生长.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得到材料的能隙为1.48 eV,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数据得到价带位置为1.02 eV.对材料的光电催化还原性能测试发现,CdSeTe NSs/TiO2 NTs与基底TiO2 NTs相比,光照时对CO2的电流密度明显提高.利用气相色谱检测发现光电催化还原CO2的主产物为甲醇,并对其还原机理从能带匹配理论、电子传输高效性和材料的稳定性三方面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Fe上原位生长直立有序的Fe2O3纳米管阵列,脉冲电沉积法将蜂窝状CuO组装到Fe2O3NTs上,得到CuO HCs/Fe2O3NTs催化剂.结果表明:Fe2O3NTs呈"火山状"规则生长,蜂窝状CuO均匀分布在Fe2O3NTs表面.修饰后,材料的能隙由原来的2.03 eV窄化为1.84 eV.同时发现该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光催化还原性能和电催化还原性能,光电催化还原CO2的主要生成产物为甲醇,甲醇在6 h时含量峰值为3.77 mmol/L.该研究对光电催化还原CO2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不同因素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的结构及结构转变, 绘制了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 讨论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摩尔分数、电解质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各类型微乳区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随着SDBS摩尔分数增大, W/O型微乳区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BC和O/W型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②随着电解质浓度增大, W/O、BC和O/W型微乳区面积均先增大后减小; ③随着温度升高, W/O型微乳区面积增大, BC和O/W型面积均减小.  相似文献   
4.
醇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相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液的结构结构及结构转变。在表面活性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环己酮溶液、醇相对含量一定的情况下,当醇为乙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当醇为正辛醇时,微乳液经历了由W/O到液晶、双连续最后到O/W型的变化。绘制了不同条件下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讨论了醇种类、醇含量对各类型微乳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醇碳链的增大,微乳区面积先增大后减小;醇(正辛醇)固定时,随着醇含量增加,微乳区面积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反离子对高效氯氰菊酯微乳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结合不同反离子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DBS)与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NR600)形成的高效氯氰菊酯微乳液的导电机理, 以及反离子对体系相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不同以及溶解后反离子结合度的差异, 使得反离子能改变微乳液界面的亲水亲油作用. 具有较小水化半径的K使界面的亲水作用增强, 更有利于O/W型微乳液的形成, 而水化半径较大的Na, Li不如K有利于O/W型微乳液的形成; Ca2+与表面活性剂的阴离子结合形成的油溶性的表面活性剂, 有利于微乳液界面亲油作用的增强, 不利于O/W型微乳液的形成. 这与热贮分解率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