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紫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聚合物单体,可与其他乙烯基单体共聚得到性能各异的聚合物材料,而对DAAM的光谱研究报道较少。文章主要研究了DAAM在水、乙腈、甲醇和环己烷四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结果发现,在这四种溶剂中,DAAM溶液的紫外光谱主要在200 nm左右及226 nm左右有2个强吸收峰。200 nm左右的吸收峰对溶剂的极性及溶液的浓度非常敏感。在极性溶剂中200 nm吸收峰发生蓝移,在极性较大的乙腈及水中,蓝移更大;在各种溶剂中,200 nm吸收峰都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发生红移。而226 nm左右的吸收峰在各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中吸收峰的位置变化不明显,对溶液浓度也不敏感。因此,DAAM在226 nm吸收峰可以用于DAAM的定量分析,而200 nm吸收峰可用于研究DAAM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另外,溶剂极性对2个吸收峰强度的影响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苯酚在不同的溶剂中的紫外光谱。结果发现,苯酚紫外光谱的两个强吸收峰在碱性溶剂中会发生红移,分别从210nm红移至234nm、270nm红移至287nm,而在酸性溶剂中则无明显变化,溶剂极性对两个吸收峰强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3-羟基黄酮在不同极性和酸碱度溶剂中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观测了3-羟基黄酮(3-HF)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现在吸收光谱中有3个吸收带,峰值位于300和345 nm的两个吸收带较强,位于415 nm处的吸收带较弱。用345 nm作为激发光,观测到两个荧光带,其中峰值位于400 nm的荧光带为3-HF稀醇式构型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增强,峰值位于526 nm的荧光带为3-HF互变异构体的发射,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其强度减弱,这表明溶剂极性阻碍质子转移的发生。用415 nm的光激发样品,在荧光光谱中发现了3个新荧光谱带,峰值分别位于440,471和515 nm,这3个荧光谱带归属至今未见报道。为了指认这3个荧光谱带,分别观测了3-HF在不同酸碱度溶液的荧光光谱及其吸收光谱,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分析研究,指认出荧光峰位于440和471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两种阳离子的发射,峰值位于515 nm的荧光谱带为3-HF的阴离子的发射。  相似文献   

4.
苏丹红系列染料在有机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丹红Ⅰ、苏丹红Ⅲ和苏丹红Ⅳ在非极性溶剂石油醚和极性溶剂乙腈及乙腈-水混合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在极性溶剂中苏丹红系列的可见区特征吸收峰比在非极性溶液中略有红移;在乙腈-水混合溶液中,苏丹红Ⅰ的特征吸收峰比在乙腈溶剂中红移,最大红移达13 nm,吸收强度最大增幅为34.5%;苏丹红Ⅲ的特征吸收峰红移8 nm,吸收强度增幅为11%;苏丹红Ⅳ的特征吸收峰先红移后蓝移,吸收强度增幅数仅为2.5%。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在乙腈-水混合溶液中,苏丹红Ⅰ, Ⅲ, Ⅳ分子内氢键被破坏,扩大了π键离域范围所致。  相似文献   

5.
苏丹Ⅲ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苏丹Ⅲ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讨了极性、非极性及混合溶剂对苏丹Ⅲ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Ⅲ的主要吸收峰位于200~230 nm,340~360 nm及490~510 nm区间。在200~230 nm的中紫外区,苏丹Ⅲ在极性溶剂中呈双峰吸收,非极性溶剂中随苏丹Ⅲ浓度增加吸收峰由双峰变为单峰,混合溶剂中吸收双峰消失,红移至310 nm处,呈单峰状。苏丹Ⅲ在环己烷、石油醚、甲醇、乙腈和香蕉水这5种溶剂中的摩尔吸光系数(ε)均在104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用UV-240紫外分光光度计和SP-2558多功能光谱测量系统,通过测量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乙醚在紫外光激励下的光谱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乙醚能吸收波长小于304 nm的紫外光,产生强的荧光;乙醚的荧光峰是波长306 nm至345 nm范围的宽谱峰,峰值波长在317 nm左右.分析得出,乙醚吸收紫外光、产生荧光光谱是其分子中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跃迁所为.由此对乙醚荧光光谱的产生机理和特性作出了解释,并计算出了乙醚分子相应能级差.这些结果可为乙醚这种重要溶剂和麻醉剂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三聚氰胺溶液的荧光光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三聚氰胺溶液和含三聚氰胺的奶粉溶液在紫外光激励下产生的荧光光谱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其产生机理和谱线特性,并对奶粉溶液和含三聚氰胺奶粉溶液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纵坐标比值变换分析.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溶液在波长为240 nm左右的紫外光激励下能产生较强的荧光,荧光峰分别位于350 nm和370 nm附近;在同一波长紫外光激励下,含三聚氰胺奶粉溶液与奶粉溶液的荧光光谱相比,荧光主峰位置由328 nm变为350 nm,其他荧光峰的位置基本保持不变,荧光相对强度在370 nm处最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原位、快速、无损坏的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ATR-FTIR已在很多工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针对结晶过程溶液浓度的原位实时测量。水是一种常用的结晶溶剂,在中红外波段具有强吸收峰,并且在不同温度下具有光谱吸收差异性,因而不能忽略溶剂水和温度对溶液浓度的中红外光谱测量带来的影响。以朗伯-比尔定律为基础,提出采用溶液光谱减去相应温度下的溶剂光谱的方法,从而能准确地测量溶液浓度。以L-谷氨酸溶液结晶过程为例,对L-谷氨酸水溶液的原始光谱数据、溶液光谱扣除常温(25℃)溶剂水的光谱数据以及溶液光谱对应温度扣除溶剂水的光谱数据分别进行建模。结果表明,提出的对应温度差谱法能有效消除溶剂水峰对溶质光谱测量的干扰,明显地降低了溶液浓度光谱标定模型的预测误差。该方法对提高原位ATR-FTIR光谱检测精度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观测了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HBT)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详细研究了溶剂极性对HBT发生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影响的机制。吸收光谱表明在常态条件下,HBT在各种溶剂中都以烯醇式构型和酮式构型共同存在,但以烯醇式构型占绝大多数。荧光光谱表明在纯环己烷溶剂中,HBT被紫外光激发时,绝大多数烯醇式构型发生ESIPT转变为酮式构型,分子的ESIPT效率最大。在含有乙醇的极性溶剂中,HBT烯醇式会形成溶剂化的烯醇式构型,阻碍分子发生ESIPT反应。溶剂中乙醇含量愈多极性愈强,溶剂化烯醇式的成份就愈多,HBT的ESIPT效率就愈低。以400 nm光激发HBT溶液时,在510 nm处发现酮式构型荧光,从而确认了400 nm处的弱吸收是酮式构型的吸收;且在436和456nm处还有新的荧光峰,分析其可能来源于酮式构型去质子化阴离子的发射。  相似文献   

10.
鉴于光合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其关键载体--叶绿素进行其光谱的分析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WGD-8A型多功能组合光谱仪测量并分析了叶绿素的紫外吸收谱.结果表明,叶绿素溶液在紫外波段230 nm左右有一较强的吸收峰,且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向长波方向移动;另外在270 nm和330 nm处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藻蓝蛋白标准品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为参照,于2011年春、夏、秋三季在太湖采集75个水样,分析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其与标准品、单一藻种光谱特征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形态可根据500~700 nm的吸收峰个数划分为无峰型、单峰型和双峰型三类。无峰型光谱在500~700 nm间变化平缓,620 nm附近无藻蓝蛋白的特征吸收峰出现。根据300~450 nm的吸收差异,无峰型可划分为无峰Ⅰ和无峰Ⅱ两个亚类。峰型Ⅰ仅在260 nm附近出现吸收峰,250~800 nm的谱型更接近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峰型Ⅱ在260和330 nm处均有吸收峰出现。单峰型光谱在620 nm的藻蓝蛋白特征吸收峰明显,受藻种差异和提取纯度的影响,其在250~300,300~450和500~700 nm的吸收峰出现位置和峰值比与标准品、单一藻种不同。双峰型光谱在620和670 nm附近各具一个吸收峰,同时在350~450 nm出现吸收肩,兼具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复合蛋白的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一种专用有机材料(粉末)在不同酸性溶液中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这种材料在λ=252 nm处,透过率T=56.5%,带宽约为16nm,而在λ=290nm处有一个很强的吸收峰(ε>10L·(mol·cm)~(-1)),吸光度A_(280~298nm)>8,即透过率T_(280~298nm)<10~(-8)。这种有机材料在UVc波段(200~280nm)具有高透过率,深截止的明显特点。实验中还发现,通过调节溶剂的pH值和选取不同极性的溶剂,原来的两个吸收峰消失,而在λ=290nm处出现一个新的强吸收峰,并且透过峰可以在251~260nm范围内移位。利用材料的这种特征,再配合传统的镀膜和色玻璃技术,有可能制备出性能优良的紫外滤光片。  相似文献   

13.
卞进发 《光谱实验室》2011,28(6):3323-3325
研究了均四甲苯在乙醇、乙醚和苯3种有机溶剂中的紫外光谱.结果发现:均四甲苯在190-290nm波长范围内有较多吸收峰,在310nm波长处有较强的吸收峰;190-290nm波长范围内,均四甲苯的紫外吸收会因溶剂浓度和溶剂种类影响而发生变化,而310nm波长处的吸收峰则基本不受影响.因此190-290nm波长处的吸收峰可用...  相似文献   

14.
水分对土壤近红外光谱检测影响的二维相关光谱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进一步分析水分对土壤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影响,分别从三个地方(桃园堡、 牧场和农大示范田)采集了三种土壤,经过筛、 烘干后分别配制了含水率为20%, 15%和10%的土壤,然后采用ASD公司的FieldSpec3光谱仪在保证其他检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不同含水率下不同采集地的土壤进行了检测,获得了其不同含水率下的动态光谱图。 最后视水分为外部干扰,应用二维相关光谱的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350~2 500 nm波段范围内,三个不同采集地土壤的同步二维相关光谱图比较类似,都在2 210和1 929 nm附近处出现较强的自动峰,在1 415 nm附近处有较弱的自动峰;从三处自相关峰的密集程度来看,1 929 nm处对应的官能团对水分最敏感,2 210 nm处次之,1 415 nm处最不敏感。 该研究明确找出了水分对土壤近红外光谱检测影响的敏感波段和敏感程度,为今后消除水分影响建立抗水分干扰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use of continuum source and self-reversal background correction were investigated for flame molecular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MAS).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by MAS using the aluminum monochloride molecule in a conventional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Absorbance of this molecule was monitored in a lean nitrous oxide/acetylene flame at 261.4 nm using a lead hollow cathode lamp as the excitation source. Characteristic masses of 210, 260, and 820 mg/L were observed for no background correction, continuum source correction, and self-reversal correction, respectively. The ability of the techniques to correct for interferences caused b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luoride and sodium was investigated. The self-reversal technique was shown to remove interferences at concentration levels up to 10,000 mg/L. Chloride was determined in chloroacetic acid using calibration with chloride standards; continuum source correction had the best recovery valu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oth correction methods should be investigat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flame MAS to obtain optimum analytic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铝试剂的共振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铝试剂 (ATA)的共振散射光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3 7~ 1 1 0的溶液中 ,ATA的共振光散射 (RLS)信号很弱 ;当pH <3 7时 ,RLS随pH值减小而增强 ,pH 2 7时达到最大。RLS信号增强的原因是ATA由带负电荷的型体转变为中性分子并聚集形成超分子聚合体。RLS光谱图中 2 60和 340nm出现两个散射峰 ,30 0nm处为一峰谷 ,而在吸收光谱图中 30 0nm处为一吸收峰 ,由此可知ATA的RLS光谱与其吸收光谱有关 ,RLS信号强度随波长的变化不符合瑞利散射定律。ATA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不重叠 ,说明RLS光谱中没有共振荧光成分。在实验条件一定时 ,RLS强度与ATA浓度有关 ,但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张凤秋  杨战国  齐健 《光谱实验室》2009,26(6):1629-1632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采集了人宫颈癌细胞经不同剂量的曲古菌素A(TSA)作用24h和48h后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细胞在260nm附近存在特征性的吸收峰,且200nmol/L的药物剂量会使HeLa细胞在260nm处的吸收值最大。该项工作找到了细胞经药物处理后吸收光谱与用药剂量之间的关系,为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超  张一杨  张雅静  张国旭  王蕾 《发光学报》2018,39(10):1359-1364
为了对存在于石英玻璃中的非桥氧空穴缺陷的特性进行研究,采用高频等离子体法对掺Yb3+石英玻璃进行了制备。首先介绍了玻璃样品的制备过程,然后对所制备的掺Yb3+石英玻璃样品的吸收特性、发射特性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玻璃样品具有Yb3+离子典型的吸收特性。位于260 nm波长的吸收峰以及200 nm激发波长下产生的位于630 nm波长的发射峰都表明所制备的玻璃样品中存在非桥氧空穴缺陷。并且不同激发波长所产生的发射峰以及红外吸收光谱都说明玻璃样品中的非桥氧空穴缺陷是由≡Si-O↑和≡Si-O↑…H-O-Si≡两类空穴中心构成,Yb3+离子对合作发光与非桥氧空穴缺陷间存在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