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新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栏目的主题内容、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该栏目的教学功能和价值,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线索、开发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为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为STEM课程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
从教师的实验设计、学生的实验准备、教科书等3个维度探查了化学实验教学中恩斯特·马赫所定义的"思想实验"的成分。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了"思想实验"的教学价值,即教师可借助思想实验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学生可借助思想实验优化实验准备问题;教师可用思想实验来彰显化学学科魅力。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科书Chemistr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几则涉及“学科交叉”内容的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得出若干启示,为我国进行课改实践探索的高中化学教师提供教学中有关该内容选取和应用的认识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俊 《化学教育》2003,24(9):12-1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九年级 )》(人教版 )继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教育实验之后 ,已陆续在全国很多地区推广试用。科学探究是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 ,因此 ,使用新教科书的许多教师对教科书中如何落实“科学探究”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文结合参加教学实验的教师的反馈信息 ,对教科书中有关科学探究的编写思路、内容与形式进行简要解析 ,并对教学实践中实施科学探究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1 教科书中“科学探究”的编写思路为了落实科学探究理念 ,教科书的编著者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如下的思路。1.1 …  相似文献   

5.
沈慧  李远蓉  刘坪  刘仙  李雯 《化学教育》2013,34(10):8-12
通过问卷调查了自2004年高中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对新旧高中化学教科书认同度的比较,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基本情况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发现新教科书比旧教科书总体认同度高,但新教科书的评价设计及其作用的认同度偏低,且认同度受民族和省份影响较大,据此笔者对教科书编制提出了完善评价体系、要考虑地方差异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缪徐 《化学教育》2009,30(8):63-65
教材的处理,指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对现有教科书内容体系进行适度调整和加工,通过合理选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教材更好地发挥应有作用,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推进式、发散性、趣味性、简约化等多种方式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科学化、艺术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罗秀玲  黄淡花 《化学教育》2011,32(11):53-55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为例,调研了高中生对化学教科书习题的态度及评价。研究表明,学生不够重视教科书习题;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及兴趣有选择地做教科书习题;学生认为教科书习题的题量、难度适中,但题型偏少,趣味性不够,功能不够突出。师生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科书习题的教学功能;教科书习题编制要考虑学生兴趣和需求;要为教科书习题的有效实施建立配套资源。  相似文献   

8.
毕华林  万延岚 《化学教育》2013,34(10):47-51
教科书功能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不仅直接影响着教科书功能的发挥,也调节和影响着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本文以中学化学教师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核心式编码,对收集的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发现教师、教科书、学生、课程资源、教学管理制度是影响化学教师使用教科书的5个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化学课程中融入化学史,一直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融入化学史表现在各个层面,化学教科书中的融入是一个中间环节,它既是教育理念、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又是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化学史的提示和指导。本文从教科书中化学史的内容、呈现方式、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方式等几个角度,对我国义务教育4个版本化学教科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适当展现科学家形象;描述真实的科学发展过程;寻求内史与外史的有机整合;内容组织时考虑多种学习活动方式的结合几个教材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认识论信念水平。要引领学生具备比较精致的认识论信念,理科教师必须具有精致的认识论理解,而理科教师的认识论信念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现行理科教科书的影响。本文阐述了基于认识论信念发展的现行理科教科书的设计理论,提出了从认识主题、探究活动、显性和反思性话语、作业设计4个方面来提高基于认识论信念的教科书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尹秀娟  廖婵娟 《化学教育》2021,42(14):73-79
本教材“以药物检验活动为导向,以药物检验技能为核心”重构学习内容,通过教材活页的灵活“拆装”重组实现教材应用“活页”化,将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统一实现任务实施“工作页”化,把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资源结合实现资源“立体”化,同时将“以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到教材中,体现“重技尚艺崇德”,达到纸数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德技融合的目的,展示职教教材开发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2.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科书内容的微观设计需反映学生知识获取的认知过程。本文在对“三态粒子模型“形成的概念通路进行理论构建基础上,通过对香港初中科学教科书“化学分支“中“三态粒子模型“的内容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解答基于概念通路的教科书内容微观设计的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俊杰 《化学教育》2019,40(21):32-36
从教学杂志、学生提问、学科专业知识、教材对比等4个方面梳理了教师获取教学设计灵感的一般来源,并通过教学案例阐述了教学灵感的获得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兵  王喜贵 《化学教育》2018,39(5):22-26
以人教版、苏教版、鲁科版高中化学教科书以及美版教科书中支撑"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知识内容所涉及的实验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实验的设计和内容呈现等方面进行系统地比较,结果表明:国内的教科书中设计的实验探究性更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全面,美国教科书中设计的实验更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综合分析了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优缺点,并对实际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美国中学化学教材《化学:物质与变化》的电子教材和纸质教材的比较,分析了电子教材的特点,探索了电子教材的功能,提出了它对我国未来电子教材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将"化抽象为具体"(Abstract Convert to Concrete)的图片称为ACC图,并根据ACC图的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设计化学教材ACC图分析工具,进而通过教材试分析,探讨现行教材ACC图的设计情况,为ACC图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钟晓媛  王晶 《化学教育》2020,41(17):21-25
人教版新高中化学教科书对安全教育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呈现出注重形象化、注意多角度、突出适切性和体现观念性等鲜明特点。建议教师能对教科书中实验安全图标的研制,内容的集中与分散、外显与内隐的呈现方式,以及定量与法规意识的考虑等加以关注,同时,在教学中重视安全教育内容的挖掘、利用及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有机合成路线图题的命制为例,展示如何挖掘并整合教材内容为命题素材,如何基于SOLO分类理论进行设问而命制成试题。  相似文献   

19.
陈肖宇  李佳  王后雄 《化学教育》2016,37(17):76-81
以美国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师用书Holt Chemistry California Teacher's Edition为例,研究其教学属性,发现其与美国纽约州科学教育标准契合,学情分析指导全面,教学目标的阐述具体明确,教学策略的设计结构化,学习评价资源丰富多样,对我国高中化学教科书教师用书的编写、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