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自Kealy等发现二茂铁以来,d-过渡金属有机化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而镧系及锕系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近来虽也取得一些进展,但在热化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多。等测定了三环戊二烯稀土化合物的燃烧热,并计算了生成热。卞君和等对多种镧系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了差热分析。本实验用溶液反应量热计测定一些镧系金属的环戊二烯基  相似文献   

2.
丘昌隆  周志红 《化学学报》1986,44(10):1058-1061
取代环戊二烯和未取代环戊二烯均能和金属生成相应的η~5-型茂金属物.例如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的过渡金属、镧系和锕系金属、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镥等均已合成.但是Bruce报道,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HC_5(CO_2Me)_5(简作Hpmcp),却不生成相应的η~5型茂金属物.已报道许多M(pmcp)_x(M=IA,IB,IIA,IIB,过渡金属)都是水溶性的在空气中极为稳定的物质.Bruce对这些化合物的物性,光谱性质和X衍射结构分析的结果,认为由于五个强吸电  相似文献   

3.
轻镧系金属La、Ce、Pr、Nd的二环戊二烯基氯化物迄今未能合成.我们用三个亚甲基将两个环戊二烯基桥联起来作为新型配位体代替环戊二烯,这祥就防止了发生歧化反应,首次使这一类络合物稳定化获得成功,合成了桥联二环戊二烯基镧系金属氯化物,合成步骤如方程(1)—(4)所示~([1,2])。  相似文献   

4.
末端炔烃二聚反应合成共轭烯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李明  梁云  李金恒 《有机化学》2007,27(9):1078-1086
综述了不同催化体系催化末端炔烃二聚反应合成共轭烯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其中催化体系主要包括过渡金属配合物、镧系和锕系金属配合物、第三主族元素配合物以及有机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催化体系对末端炔烃二聚反应的选择性控制有影响, 尤其是区域选择性(头-头二聚或头-尾二聚).  相似文献   

5.
五甲二硅基与环戊二烯基羰基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金属直接配位的已有不少报道,但五甲二硅基取代环戊二烯基的羰基过渡金属化合  相似文献   

6.
锕系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已成为金属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化合物的合成和分离极具挑战性,其中锕系异核双金属化合物在催化和小分子活化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锕系独特电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深入认识,锕系异核双金属化合物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总结了锕系异核双金属化合物近30年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锕系-过渡金属体系和锕系-主族金属体系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30多年中,锕系端基亚胺金属有机化合物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在基团转换与催化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人们的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目前,锕系端基亚胺金属有机化合物已成为金属有机化学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这篇综述主要介绍了锕系端基亚胺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合成及反应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原子催化剂(ACs)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 目前该领域的长足发展受限于贵金属的使用和单原子催化剂(SACs)的性能有限. 本文总结了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机器学习(ML)方法筛选高效的基于石墨炔(GDY)的原子催化剂的工作. 研究表明, Pd, Co, Pt和Hg可以形成稳定的零价过渡金属-石墨炔组合(TM-GDY), 而镧系-过渡金属的双原子催化剂(Ln-TM DAC)组合通过f-d轨道耦合作用可以获得有效的催化性能提升. 进一步分析表明, 主族元素与过渡金属和镧系金属的结合可以通过p轨道耦合保持高电活性, 从而构成高度稳定的GDY-DAC系统, 机器学习算法也揭示了s,p轨道的作用. 此外, 理论算法技术在筛选催化水分解析氢反应(HER)的高效组合上也表现出了优越性, 创新性地预测了石墨炔-原子催化剂在实际催化反应中的潜能. 本综合评述可为未来设计新型原子催化剂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手性环戊二烯配体作为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立体控制元素受到金属有机工作者的关注,尤其是设计合成更多通用的手性环戊二烯基配体成为了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中心之一.综述了近年来发展出的各种手性环戊二烯配体与不同过渡金属的配合物,以及这些配合物在催化不对称反应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单分子磁体是一类由单个分子组成的磁性材料,其磁性起源于单个分子的磁矩,有望在超高密度存储、量子计算机、自旋电子学等领域得到应用.由于锕系元素极大的旋轨耦合效应及5f轨道的延展性,锕系单分子磁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期待未来磁学性能甚至能超越过渡及镧系金属.然而,目前对于锕系单分子磁体的弛豫机理及慢磁行为的影响因素仍尚未明确.本综述总结了近10多年以来报道的锕系单分子磁体,发现有效能垒的实验值和理论值极不相符,一定程度限制了锕系单分子磁体的发展.最后,对未来的锕系单分子磁体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正环戊二烯基负离子(cyclopentadienyl,Cp)及五甲基环戊二烯负离子(Cp*)拥有6个π电子,能与过渡金属通过σ键和π键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的氢化、聚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随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发展,基于环戊二烯基负离子骨架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也应运而生~([2]).  相似文献   

12.
王少芬  魏建谟 《分析化学》2001,29(6):725-730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在色谱分离过程中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分析对热不稳定性的化合物,包括金属络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本文总结了近来文献报道的各种过渡金属、重金属、镧系和锕系以及铅、汞和锡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SFC分离,还讨论了SFC检测系统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手性环戊二烯配体因在环化反应中出色的催化效应及立体选择作用受到金属有机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其中环戊二烯基配位的过渡金属复合物催化的环化反应更是成为相关药物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各类手性环戊二烯配位的不同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环化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镧系金属有机络合物对氧和水极不稳定,易被氧化和水解。进行这类固体样品的红外光谱测试时,一般在充干燥惰性气体的干燥箱中,用石蜡油糊法制样。Dubeck等曾报导用这种方法制样测得一系列二茂氯化镧系金属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在3300厘米~(-1)附近都有吸收峰。我们用干燥箱法测定过很多与之类似的镧系元素环戊二烯络合物光谱,在3500厘米~(-1)附近也有吸收(图1a)。这类络合物按其结构不应在这里出现吸收,可能是干燥箱中残留的少量氧和水使络合物破坏而造成的。干燥箱操作的另一不足之处是需多次抽空充气,很费  相似文献   

15.
非茂催化剂对烯烃聚合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特性,是继ziegler—Natta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之后的新一代烯烃聚合催化剂^[1],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2-8]和含氧化合物^[9-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将金属中心与一个环戊二烯基和一个非环戊二烯基配体而  相似文献   

16.
许多过渡金属双氮基络合物已经合成并分离出来,其中一些配位的双氮基可以被还原质子化转变成肼或氨。不过,这一过程迄今都还是化学计量反应。欲使这一反应达到催化循环,必须消耗过量的还原剂,或外加其他能量(如电能),以求达到提供电子和维持过渡金属  相似文献   

17.
[(η^5—C5H4Si2Me5)(CO)(PPh3)2MoBr]络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卤钼络合物与三苯基膦或三乙基膦的反应有过研究,但都是单pph3配合,双pph3配合的溴钼络合物至今未见详细报道,本文通过三羰基(五甲基乙硅基)环戊二烯基溴钼络合物与三苯基膦反应制取双pph3配  相似文献   

18.
冠醚化双Schiff碱钴(Ⅱ)络合物对异丙苯催化氧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异丙苯的均相催化氧化反应中,多以金属-卟啉,金属-酞菁和乙酰丙酮合钴作催化剂。用双Schiff碱的金属络合物,如双(水杨基)乙二亚胺合钴1仅见一例,而以四个配位原子共平面性更佳的双(水杨基)邻苯二亚胺合钴2作催化剂则未见报道。在乙酰丙酮合钴的催化体系中添加少量冠醚,能加速对异丙苯的氧化。我们合成的络合物3a—d则将刚性桥链双Schiff碱和冠醚环结构集为一体.有可能成为具有特殊催化性能的新型络合催化剂,在常压条件下以空气为氧源,用乙酰丙酮钴和1、2作对照物,  相似文献   

19.
有机过渡金属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剂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选择性好,产率高,少污染等特点,在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第二届f-过渡(镧系和锕系)和有关元素普通和应用化学会议[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asic and Applied Chemistry of the f-Transition (Lanthanide and Actinied)and Related Elements, 2nd I. C. L. A.]将于1986年9月1~5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预计的内容将包括络合物化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