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α-Fe_2O_3悬浮体在三种不同价态电解质(KCl,CuCl_2 CrCl_3)的不同浓度中,粒子表面双电层的ζ电位和表面的吸附性质。通过实验总结出一、二、三价正离子影响α-Fe_2O_3悬浮体沉降值的规律性,并以此为根据,结合吸附理论论证了沉降值与被吸附电解质价态之间的反比关系,该结论与叔采—哈迪(Schulze-Hardy)经验规则相似。并对溶胶的聚沉规则提出有独到见解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稠环烯烃芳香性的碳数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环烯烃芳香性的碳数规则张强黄伟杰石磊黄荣彬郑兰荪(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61005)1Hckel规则与其应用范围Hückel规则是判断环烯烃芳香性的重要规则。这个规则是:π电子数为4n+2个的环烯烃是芳香性的,而π电子数为...  相似文献   

3.
陈克 《大学化学》1988,3(4):36-39
本文从配位场的一般原理和电子光谱的实验数据两个方面着重分析和讨论了不同几何异构体对应用“平均环境”规则时的影响,并提出将该规则应用于判断某些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电子数规则     
介绍了由Langmuir提出的2、8、18、32电子规则。讨论了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价电子结构的3种情况。指出了18电子规则与有效原子序数规则(EAN)的不同,综述了由实验和理论方法发现的稳定的32电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Cram经验规则在判断与手性中心相连羰基的亲核加成立体选择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目前教材常采用Newman投影式结合Cram规则进行主要产物的预测,而当Cram规则使用于其他构象表示式如锯架式、伞形式及Fischer投影式时,需要先进行构象转换,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思维提出较高要求,导致在判断时容易出错,是有机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通过对Cram规则的深入分析,介绍Cram规则如何直接应用于除Newman表示式外的常用构象表示式,以避免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的构象式转化。  相似文献   

6.
韩晓红  王勤  陈光明 《化学通报》2006,69(2):95-103
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几年来发展的各种典型的超额自由能型汽液相平衡混合规则。该类混合规则吸取了状态方程法和活度系数法在相平衡预测方面的优点,并将对于极性体系预测能力非常强的活度系数模型直接应用于状态方程法的相平衡预测中,实现了向高温区的良好外推和对超临界和亚临界组分的连续准确描述。依次发展的HV型、WS型和TC型三个大类的超额自由能型混合规则中,TC型混合规则的预测精确度要略高于HV型、WS型混合规则的预测精确度,而HV型、WS型混合规则的预测精确度大致相当。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超额自由能型混合规则还要接受三元以上体系的汽液相平衡和液液相平衡预测的考验。另外,如何将超额自由能型混合规则扩展到多参数方程来提高相平衡预测精度,也是超额自由能型混合规则的一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多相平衡的杠杆规则王正烈(天津大学化学系,天津300O72)一、问题的提出杠杆规则在相平衡的计算中很重要,通常所说的杠杆规则,主要用于二组分及三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二组分系统三相平衡能否应用杠杆规则,一般书上并不提及,有的认为不能应用,但未作说明 ̄[...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的表面处理对二苯并噻吩催化氧化脱除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一种木质活性炭经过三种表面处理,即高锰酸钾稀硫酸溶液液相氧化、浓硝酸液相氧化和350℃低温气相氧化处理。实验所选活性炭及相应的表面改性炭使用氮气吸附和Boehm滴定分别进行了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表征。研究了所选活性炭和相应的表面改性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脱除二苯并噻吩(DBT)。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表面化学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影响很大;炭表面化学对DBT吸附脱除的影响不同于对DBT氧化脱除的影响,表面酸性越强越有利于DBT的吸附;表面羰基能加速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表面羰基量的增加明显有利于DBT的氧化脱除。活性炭经过热处理后,在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中催化活性明显增加,正辛烷溶液中硫的体积质量从0.556g·L-1降到0.009g·L-1。  相似文献   

9.
采用偏压受限扩散聚集模型研究溶液中银树形纳米结构的生长。模拟中,在二维正方形格子中引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粒子进行模拟,同时运用不同的粘贴概率来描述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模拟结果表明树形纳米结构随着偏压的增大而变得更密。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得树形纳米结构变得更加对称和规则。更进一步,当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足够强且外加偏压很小的时候,银纳米颗粒聚集成了银纳米片。模拟结果有利于定性解释相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溶液混合规则,在配制百分浓度的计算上是非常简便的。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也就有很大的意义。如果要从两种百分含量的溶液制备浓度介于两溶液之间的溶液,那么所需原来溶液的重量,可用混合规则求得。混合规则是一种计算图式,看到下面的例子就可以了解。假定要以49%和8%的溶液来制备20%的溶液,利用减法写出:  相似文献   

11.
响应性薄膜能够响应外界的刺激来改变自身的结构或性能, 是智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作以1,4-二乙氧基柱[5]芳烃(1,4-diethoxypillar[5]arene, DEP5A)和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PCL-b-PEG-b-PCL)构建的准聚轮烷(polypseudorotaxane, PPR)为原料, 利用呼吸图法制备出了蜂窝状多孔及球状组装体的疏水薄膜. 研究发现溶剂、浓度、柱芳烃物质的量比和成膜气氛等因素对薄膜表面形貌均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制膜条件的优化, 在水汽氛围中制备出了表面具有规则蜂窝状结构的多孔薄膜, 在乙醇氛围下制备出了表面为规整的褶皱球状组装体的薄膜. 研究表明, 上述两种具有规则表面形貌的PPR薄膜对竞争性客体1,4-二溴丁烷都具有响应性, 表现出薄膜表面形貌的变化及亲疏水性的变化. 此类响应性薄膜在微量液体无损转移、功能性涂层和智能薄膜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空气等离子法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空气等离子法对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处理,利用1,1-二苯基,二-苦基肼检测纤维表面自由基的产生、变化,并用亚甲基蓝、XPS表面元素分析、SEM等方法了纤维表面性能处理前后的变化。实验发现通过等离子离子处理后,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强度从未处理的5.98MPa提高到了18.1MPa。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在简单体系上形成复杂规则的图案已引起诸多学者的注意 ,其中以聚合物为母体的体系发展了模板、局部紫外照射和激光诱导等一系列技术 ,从而得到可控的表面图案[1~ 6] .本文用激光刻蚀法对溅射在聚合物膜上的金属薄膜进行处理 ,在热诱导情况下使金属 /聚合物膜系表面产生了规则的图案 .薄膜热应力的可控释放作用和激光刻蚀造成的区域局限作用被认为是诱导这种可控图案产生的两种基本要素 .通过控制激光刻蚀区域 ,可控制薄膜表面形貌变化 ,从而实现可控的图案化设计 .1 实验部分1.1 原料及仪器 聚苯乙烯 (PS)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外关于原子簇化合物的研究,诸如合成、性能、结构与结构规律的探讨等极为活跃。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工作。这里仅对结构规则的探讨,作些介绍。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硼烷和碳硼烷的结构规则,二是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的结构规则。一、硼烷和碳硼烷硼烷就是硼氢化合物。五十年代由于高能燃料的研究,合成了许多硼氢化合物,在研究它的性能的同时,对它的结构也进行了测定和  相似文献   

15.
关于应用Hund规则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说明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全充满和半充满时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国内不少的教科书都是用Hund规则来进行解释的,因此,Hund规则在结构化学和无机化学的教学中,成了讨论全满半满问题时非讲不可的基本  相似文献   

16.
介孔材料由于其具有高度规则的孔径结构和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对复杂基质中选择性萃取低分子量蛋白质和多肽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后修饰法制备了一种介孔内表面修饰反相苯基基团、外表面修饰烷基二醇基的硅基介孔材料,并对其结构及选择性富集性能进行了考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明,苯基和烷基二醇基成功修饰到介孔材料上;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内外表面的双重修饰使其对标准蛋白、人血浆等复杂样品中低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小于10 kDa)具有良好的富集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以规则溶液理论研究了bola型阳离子两亲分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的表面和胶团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参数的数值表明, bola分子与SDS在胶团中和溶液表面都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与普通季铵盐/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相当.这说明bola分子与SDS混合体系中的协同作用主要是由亲水基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产生的, 而bola分子结构中疏水部分对相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15℃时乙烯在Pd/SiO2上化学吸附的红外光谱。表面吸附物加氢后的气相产物是乙烷和少量的丁烷。实验表明乙烯在Pd/SiO2上化学吸附产生了三种表面种:即σ键型的表面种PdCH2CH2Pd、由自加氢和二聚作用形成的正丁基表面种CH3CH2CH2CH2Pd和由解离吸附产生的表面碳化物。  相似文献   

19.
李小平 《大学化学》1987,2(6):39-41
L.Pauling首先提出杂化轨道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AB_m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即通过确定A原子轨道的杂化形式,从而确定其分子的几何构型。判断A原子轨道杂化形式及分子的几何构型可以采用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但该模型需要先写出路易斯电子式,再确定成键和孤对电子数,比较繁琐。尽管文献对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作了改进,但还需计算键对和孤对电子数。为此,我归纳出一种只需AB_m型分子的总价电子数和配位数m就能确定A原子轨道杂化形式,继而推断分子几何构型的经验规则——6n规则。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在利用表面能研究纳米催化剂形貌效应时,多以催化剂表面原子排布或不同晶面的夹角与密勒指数间的关系来定性描述表面能高低[1,2],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表面能进行理论计算[3,4],但其数值可能会因计算方法和模型不符而与真实值存在偏差,而表面能的实验测定至今仍无精确、可靠、通用的方法[5].因此发展一种准确获取表面能的普适性方法并与材料的催化性能相关联非常必要.微量热技术能对体系变化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体系变化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获取纳米材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